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家庭装修中,许多家庭都安装了固定家具和地板,或使用聚酯漆、胶粘剂和泡沫塑料等装饰材料,装饰后人们对像甲醛、苯、二甲苯、氡等有害物质比较重视,却常常忽视了另一种潜在的隐形杀手——游离TDI(甲苯二异氰酸酯)。

  • 标签: 居室装修 家庭装修 地板 装饰材料 有害物质 家具
  • 简介:摘要: 本文对《土壤分析技术规范(第二版)》19.1游离铁(Fed)的测定(DCB法)的线性范围、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验证及确认,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为0.9999,检出限为0.19g/kg,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为1.2%~1.8%,加标回收率为95.4%~104%。

  • 标签: 方法验证 游离铁 检出限 精密度 准确度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利用日立L8900氨基酸分析仪对化肥中的游离氨基酸进行测定的方法及操作流程,通过样品预处理、仪器调试和数据处理等步骤,得到了较为准确、可靠的分析结果。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测定结果稳定可靠等特点,适用于化肥中游离氨基酸的快速测定。

  • 标签: 化肥 氨基酸 氨基酸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屈曲旋转平台假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对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82例KOA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行高屈曲旋转平台假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对照组行固定平台假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SOA)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屈曲挛缩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ISOA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膝关节屈曲挛缩度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32%(3/41),对照组12.20%(5/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屈曲旋转平台假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KOA患者,可提高膝关节活动度,减轻膝关节屈曲挛缩,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膝骨性关节炎 高屈曲 旋转平台假体 固定平台假体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保留自身关节的定制型假和新轴心式膝关节在股骨远端骨肉瘤保肢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2年8月—2019年3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股骨远端骨肉瘤患者32例,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8~73(22.1±15.9)岁。本组32例新辅助化疗均有效,均行股骨远端瘤段切除假体重建术治疗。按照假体重建方式分组:保留自身关节的定制型假组(定制组)12例,新轴心式膝关节组(新轴心式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国际肌肉骨骼肿瘤协会(MSTS)评分系统的功能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肿瘤复发率,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以及保留自身关节的定制组中15岁以下的8例儿童患者术后双下肢长度差。结果保留自身关节的定制组与新轴心式组术后1年MSTS评分分别为(26.6±2.6)分和(22.6±1.8)分,膝关节HSS评分分别(90.1±4.1)分和(70.4±5.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19、11.375, P<0.05);两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2/12和15%(3/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0)。术后保留自身关节定制组出现1例假髓内柄断裂、1例伤口不愈合,新轴心式组出现2例假松动、2例伤口不愈合。定制组中,保留骨骺的15岁以下8例患儿中术后满2年者双下肢长度差均大于20 mm。结论在满足严格的保肢适应证和标准的新辅助化疗前提下,对于距离膝关节面有一定安全距离的股骨远端骨肉瘤段切除假体重建治疗患者,相比于新轴心式膝关节假体重建,采用保留自身膝关节的定制型假体重建虽然不能解决儿童日后双下肢不等长的问题,但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膝关节功能。

  • 标签: 骨肉瘤 保留自身关节手术 膝关节 假体置换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采用游离第2足趾骨关节复合组织与趾皮瓣组合桥接再造修复单指节段性缺损断指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10年6月至2017年9月,对5例节段性缺损断指,根据其骨关节、血管、神经、肌腱及软组织缺损的情况,分别设计并切取以第1跖背动脉或趾底动脉为蒂第2足趾骨关节复合组织与趾腓侧"C"形或半月形皮瓣,组合后形成Flow-through桥接复合组织体,吻合一套血管蒂即可再造重建缺损指段并恢复远端断指血供。足部趾供区行植皮、逆行跗外侧皮瓣或游离穿支皮瓣修复,第2足趾行残端修整或植入髂骨条予以保趾,4~6周左右拔出手指内固定克氏针,开始功能锻炼。结果5例组合桥接指段(Flow-through桥接复合组织体)及远端断指均完全成活,骨折于术后8~12周愈合。5例均行门诊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指体外形与健侧相近,桥接再造指骨间关节主动屈曲最大可达60°,同时有适度背伸,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拇、手指再造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3指,良2指。足部行走无明显影响。结论采用游离第2足趾骨关节复合组织与趾皮瓣组合桥接再造修复单指节段性缺损断指,在桥接再造毁损指段同时恢复远端指血供,指功能及外形恢复良好,是节段性复合组织缺损断指较理想的修复方式。

  • 标签: 断指 足趾移植 再造 复合组织 趾皮瓣 节段性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关节液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cell count,WBC)及多形核细胞(polymorphonuclear cells,PMN)比例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假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的阈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既往接受人工膝、髋关节置换术的246例RA和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病种和是否发生PJI进行分组:RA-PJI组46例,RA-非PJI组64例,OA-PJI组72例,OA-非PJI组64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确定CRP、ESR、关节液WBC及PMN比例诊断RA-PJI和OA-PJI的最佳截断值,通过比较各项指标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及应用联合试验分析结果评价血清及关节液指标的最佳截断值对RA-PJI的诊断效能。结果在预测PJI时,RA-PJI组和OA-PJI组的血清学及关节液指标的检测结果不同。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各检测指标的最佳截断值为:诊断RA-PJI的CRP最佳截断值为14.4 mg/L,ESR为39 mm/1 h,关节液WBC为3 654×106 /L,PMN比例为0.659;诊断OA-PJI分别为8.16 mg/L、31 mm/1 h、2 452×106 /L、0.625。在RA-PJI组中各检测指标的AUC与AUC=0.5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关节液WBC的特异性为92.3%、AUC为0.879(95%CI:0.776,0.982)、阳性预测值为87.8%、阳性似然比为10.21,均较CRP、ESR、PMN比例高。联合试验分析诊断RA-PJI的结果为:串联试验的特异性为100%,并联试验敏感性为100%;联合指标诊断试验的特异性为100%、AUC为0.926(95%CI:0.848,1.000),AUC与AUC=0.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ESR、关节液WBC及PMN比例在诊断RA患者PJI时的最佳截断值均高于OA患者,其最佳截断值可作为明确RA患者PJI诊断的重要辅助指标;其中关节液WBC与其他指标相比预测能力强、误诊率低,是鉴别RA患者PJI与否的最佳检测指标;联合试验可提高RA患者PJI诊断的敏感性或特异性,联合多项检测指标可为早期准确诊断RA患者PJI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假体相关感染 关节炎,类风湿 C反应蛋白质 血沉 滑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的效果、并发症及患者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4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肿瘤型膝关节置换术的47例患者资料,其中男性21例,女性26例,中位年龄21岁(7~70岁);骨肉瘤39例,软骨肉瘤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骨巨细胞瘤2例,纤维肉瘤1例;肿瘤位于股骨远端者35例,胫骨近端者12例。骨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术前均行2个疗程化疗,术后均行4~6个疗程化疗。收集资料包括患者生存时间、假生存时间和并发症、肢体功能、肿瘤复发、肺转移等。结果患者中位随访25个月(5~102个月)。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5.74%、71.29%、58.06%,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6.42%、55.49%、50.86%。10例(21.28%)患者术后3年内出现了肿瘤局部复发,其中8例为软组织肿瘤复发,行肿瘤再切除,其余2例行截肢术;15例(31.91%)发生肺转移。假5年总生存率为82.33%,其中股骨远端肿瘤患者的假5年总生存率高于胫骨近端患者(86.96%比75.00%,P=0.338);3例(6.38%)出现假感染,1例(2.13%)假松动后翻修,1例(2.13%)假断裂后翻修。患者末次随访时国际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MSTS)评分中位数(P25,P75)为21分(15分,24分),优良率为61.70%(29/47)。胫骨近端肿瘤患者伸膝延迟发生率高于股骨远端肿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33%(4/12)比2.86%(1/35),P=0.016]。结论肿瘤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能够有效治疗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可保持满意的肢体功能和生存率,但术后相关并发症可导致保肢失败,需通过规范的放化疗、广泛严格的肿瘤切除及适当的康复锻炼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膝关节,人工 骨肿瘤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 手术后并发症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后稳定型与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期间于我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6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例数相等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后稳定型假全膝关节置换术,观察组给予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全膝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膝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相比,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相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髋膝关节炎评分(WOMAC)评分均低于手术前,P<0.05;两组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均高于手术前,P<0.05;两组VAS、WOMAC评分相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HSS评分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后稳定型假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应用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改善手术相关指标方面效果更佳,并可有效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

  • 标签: []后稳定型假体 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后稳定型与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期间于我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6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例数相等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后稳定型假全膝关节置换术,观察组给予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全膝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膝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相比,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相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髋膝关节炎评分(WOMAC)评分均低于手术前,P<0.05;两组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均高于手术前,P<0.05;两组VAS、WOMAC评分相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HSS评分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后稳定型假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应用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改善手术相关指标方面效果更佳,并可有效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

  • 标签: []后稳定型假体 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清创保留假联合抗生素(DAIR)治疗急性人工关节周围感染(PJI)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导致DAIR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金陵临床医院骨科因急性PJI行DAIR治疗的122例患者资料,男55例,女67例;年龄50~86岁,平均68.0岁。统计患者入院和出院时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体温、白细胞计数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分析DAIR的临床疗效。将患者根据治疗结果分为治愈组(81例)和未治愈组(41例),对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感染部位、感染类型(术后早期感染和急性血源性感染)、手术类型(初次和翻修)、合并症、入院时CRP、ESR、白蛋白、血红蛋白、症状持续时间、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无)、术前窦道(有/无)、多重细菌混合感染(有/无)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对于P<0.05的因素再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预测DAIR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以DAIR治疗失败作为终点事件,绘制患者的"生存率"曲线。结果122例患者出院时的CRP、ESR、体温、白细胞计数、VA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IR治愈率为66.39%(81/122)。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症状持续时间>3周(OR=1.230, 95%CI: 1.092~1.576, P=0.020)、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OR=4.607, 95%CI: 2.057~10.318, P<0.001)、术前存在窦道(OR=6.115, 95%CI: 2.630~14.220, P<0.001)、多重细菌混合感染(OR=2.600, 95%CI: 1.131~5.977, P=0.020)是DAIR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率曲线同样证实:症状持续时间>3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术前存在窦道、多重细菌混合感染的患者"生存率"显著低于症状持续时间≤3周、非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术前没有窦道、非多重细菌混合感染的患者(P<0.05)。结论对于急性PJI,可以选择DAIR治疗达到保留假、控制感染的目的。但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多重细菌混合感染、症状持续时间超过3周、窦道形成,不建议采用DAIR。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假体相关感染 清创术 假体植入
  • 简介:摘要人工关节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是关节置换术后最具破坏性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患者关节疼痛、住院时间延长、反复多次手术、功能障碍甚至死亡。目前临床上缺乏特异性诊断PJI的有效方法,如何快速准确诊断及有效降低术后PJI发生率是国内外人工关节领域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革兰阳性菌是PJI最常见的致病菌,多重耐药病原菌、混合细菌感染及培养阴性的PJI患病率呈现增长趋势。致病微生物的流行病学数据可指导临床诊断及经验性用药,减少抗药菌株产生。最新专家共识也提出了新的诊断标准,细化了次要标准并赋予了详细的评分细则。新的生化标志物(如白细胞酯酶及α-防御素)、假超声震荡联合基因检测、影像学检测(如同位素99mTc三相骨扫描)、二代基因测序等诊断方法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围手术期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案及新的预防手段如术中创面内应用万古霉素粉、稀释碘伏冲洗等,有利于预防和减少PJI的发生。二期翻修仍是治疗慢性PJI的首选方法,而在明确病原菌的急性PJI或部分慢性PJI患者中应用一期翻修术联合关节内注射抗生素可有效治疗甚至根除PJI。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MRI技术探讨桡腕关节在不同运动模式下的在运动特点和规律。方法健康志愿者12名,行右腕投掷平面(桡背伸25°、50°,掌尺屈10°、20°)、屈伸平面(屈曲0°、25°、50°、75°,背伸20°、40°、60°)和桡尺偏(桡偏10°、20°,尺偏20°、40°)平面运动模式下共15个体位的MRI检查。MRI图像数据输入自行研发的腕关节运动学测量平台软件,分析舟骨、月骨和三角骨分别相对于桡骨在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的运动规律。结果在投掷平面运动模式中,当腕关节从背伸桡偏位向掌屈尺偏位运动时,舟骨、月骨、三角骨相对于桡骨的旋后分别为11°、11°、19°,掌屈21°、-2°、6°,桡偏3°、3°、11°。在屈伸平面运动模式中,当腕关节从背伸位向掌屈位运动时,舟骨、月骨、三角骨相对于桡骨的旋后分别为9°、7°、9°,掌屈44°、-4°、11°,桡偏7°、22°、25°。在桡尺偏平面运动模式中,当腕关节从桡偏向尺偏运动时,舟骨、月骨、三角骨相对于桡骨的旋后分别为8°、15°、20°,掌屈-9°、6°、2°,尺偏8°、14°、6°。结论桡腕关节的运动是在空间中的三维复合运动,以矢状面的运动最为显著。舟骨在矢状面上运动幅度明显大于月骨和三角骨,近排腕骨间存在显著的适应性运动。

  • 标签: 腕关节 磁共振成像 成像 三维 关节 运动
  • 简介:肿瘤型人工关节的首例应用是1940年Moore等[1]为1例骨巨细胞瘤患者植入的股骨上端金属假。直到植入后2年患者因心力衰竭死亡,该假一直未发生无菌性松动。由于术后复发率高,原发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治疗在当时并未被广泛接受[2],肿瘤型人工关节也较少。20世纪下半叶,放化疗的进步为原发骨肉瘤及转移瘤的保肢治疗创造了条件[3-5]。肿瘤型人工关节的应用才逐渐广泛。

  • 标签: 假体无菌性松动 人工关节假体 肿瘤型 相关因素 原发恶性骨肿瘤 保肢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后防假脱位在体位管理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109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在防假脱位的护理中,根据是否采取体位管理进行分组;对照组53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5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体位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肌力分级,根据术后假脱位发生率,综合评价患者的护理效果,并作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肌力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肌力分级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假脱位发生率为1.79%,显著小于对照组的7.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体位管理对于改善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肌功能具有积极作用,亦有利于减少术后假脱位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假体脱位 体位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关节置换选择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104例,根据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平均随机每组52例,观察组实施关节置换手术,常规组实施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8%,高于常规组的78.8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2%,低于常规组的11.5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JOA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常规组,观察组关节疼痛程度得分明顯低于常规组,疼痛缓解更明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四肢骨折患者采用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确切,是较为理想的关节成形术,能保留关节的功能,还可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提高预后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四肢骨折 关节假体置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iR-106a模拟对OA大鼠的影响。方法将24只S-D雌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为假手术组,OA组,miR-106a模拟治疗组。术后8周,处死所有大鼠,从每只大鼠的胫骨内侧平台分离关节软骨组织。组织病理学观察软骨细胞形态变化、变性数量;检测炎症细胞因子(IL-1、IL-6、TNF-β)水平、凋亡受体p65、DR6蛋白的表达、miR-106aRNA的表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LSD-t检验。结果组织病理染色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大鼠关节面及滑膜结构完整,软骨细胞呈水平排列,关节软骨边缘光滑;OA组关节软骨边缘严重破坏,软骨细胞排列紊乱;miR-106a模拟治疗组大鼠软骨结构趋于正常,偶见不均,关节软骨表面欠光滑。与假手术组相比,OA大鼠软骨中miR-106a的表达明显减少(F=918.02,P<0.01);炎症介质(IL-1、IL-6、TNF-β)在OA组软骨匀浆中的表达也明显增强(F=41 914.86,P<0.01;F=6 485.16,P<0.01;F=8 873.31,P<0.01);OA组的DR6、p65蛋白表达水平较高(F=2 319.338,P<0.01;F=1 253.882,P<0.01)。与OA组相比,miR-106a模拟治疗组炎症介质(IL-1、IL-6、TNF-β)明显降低(1.270±0.020,6.040±0.170,5.690±0.080),DR6、p65蛋白2种蛋白表达均减轻(1.53±0.09,0.41±0.04)。结论miR-106a模拟可减轻OA大鼠的炎症改变,减少软骨细胞的退行性改变。

  • 标签: 骨关节炎 大鼠 miR-10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