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了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老年住院患者防跌倒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3月—2017年11月收治的400例老年住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按照随机原则将这些老年住院患者平均分为普通组和实验组各200人。对普通组给予常规护理;对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并分别观察统计普通组和实验组患者的跌倒状况、老年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对比普通组和实验组数据显示,实验组老年住院患者的跌倒次数较普通组老年住院患者的跌倒次数明显更少;实验组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显著高于普通组;结论对老年住院患者给予跌倒风险分级护理,能够有效减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次数,显著提高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

  • 标签: 跌倒 老年人 护理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心胸外科护理分级模式对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研究起始-截止时间分别为2020年6月-2022年10月,共包含观察对象心胸外科患者140例,入组后对随机数字表法对其分组,并应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一组为分级护理(观察组,n=70),一组为常规护理(对照组,n=70),对比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患者基础护理,专科护理,针对性护理,病房护理,操作技能各项目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患者护理总满意度评分值(4.14±0.82)分高于对照组(3.07±0.55)分,(p<0.05)。结论:针对心胸外科患者展开护理分级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推荐参考使用。

  • 标签: 心胸外科 护理分级模式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级管理在提高中医护理带教水平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1—8月参加中医护理培训的实习护生共6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名,对照组护生实习期间接受常规护理带教管理,观察组护生采用分级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生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水平等考核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分级护理 临床实习 中医带教 措施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针对性分级护理方案,并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92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针对性分级护理,比较两组的康复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干预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更低,Barthel 指数(BI)、简式肢体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评分更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应用针对性分级护理方案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肢体功能、日常活动能力恢复,康复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 标签: 脑卒中 针对性 分级护理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压力性损伤患者进行分级护理效果的研究。方法:选择我院在2021年5月至11月收治的100例压力性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级护理,对比疗效。结果:护理后,患者NPUAP分级显著改善,压力性损伤面积减少,满意度高。结论:针对压力性损伤患者而言,分级护理可以减少损伤面积,提高生活品质,值得推广。

  • 标签: 分级护理 NPUAP分期 损伤面积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析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共选取70例肝胆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采用分级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通过收集一般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等,并采用一系列的观察指标进行评估,包括护理质量等一系列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结果更为满意,一系列并发症也相对较少,这表明分级护理管理模式疗效更强。结论:从本文的研究结果来看,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在肝胆外科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以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减轻心理与身体上的负担。这说明分级其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应该被考虑,以促进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 标签: 分级护理管理模式 肝胆外科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急诊分级护理在急性创伤护理的中的有效性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间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创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50例对照组、50例实验组。其中,常规护理在对照组中开展,急诊分级护理在实验组中开展,对比2组急性创伤患者护理有效性、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转运途中死亡率、急诊室死亡率、医疗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急性创伤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相比常规护理,急诊分级护理更具优势,显著表现在:降低死亡率,有效预防医疗纠纷,降低发生率,提高急性创伤患者满意度方面,值得进一步推行使用。

  • 标签: 急性创伤 护理有效性 急诊分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医院老年住院患者防跌倒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医院进行研究,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进行临床治疗的10名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人员针对所有老年人进行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管理完成后研究人员针对老年人跌倒损伤风险评分以及自我保护评分进行记录,分析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的效果。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显示,相较于接受应急管理前老年人的自我保护评分,以及对于跌倒损伤的风险有更清晰的认知,评分明显更高,管理前后差异显著存在(P<0.05)。而本次研究中未见老年人在住院期间出现低脑损伤的情况,具有较高安全性。结论:总的来说,本研究结果强调了医院内老年人跌倒损伤应急预防的重要性。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可以提高老年患者的自我保护能力,减少跌倒损伤的风险,从而提高他们在医院内的安全性和舒适度。这些发现有望为未来改进老年人医疗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 标签: 老年人 跌倒损伤 住院管理 风险预防 应急措施
  • 简介:分级护理依据即病情依据完全了解者为20.63%,但医嘱分级护理中完全依赖护理的只有3.17%,护士根据护理等级为病人提供不同的护理服务内容

  • 标签: 军队医院 分级护理 医院病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胆外科分级护理巡视记录单的设计及使用此单对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在等级护理质量标准基础上设计分级护理巡视记录单。随机选取本科一级护理病人、危重大手术病人、生活不能自理、卧床病人、65岁以上二级护理病人326人,其中2007年下半年未使用分级护理巡视记录单164人(对照组),2008年上半年使用分级护理巡视记录单162人(实验组)。观察各项护理措施完成情况、合格率以及病人满意情况。结果使用分级护理巡视记录单后病人等级护理措施的完成情况明显改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人护理措施合格率、满意度情况也明显改善。结论针对肝胆外科设计的分级护理巡视记录单可明显改善护理质量,提高病人满意率。

  • 标签: 肝胆外科 分级护理巡视记录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动静脉内瘘穿刺进行护理分级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中心使用动静脉内瘘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02人患者,根据护理人员穿刺技术及患者动静脉内瘘的穿刺风险不同而进行分级穿刺护理,评价使用分级穿刺护理前后,假性动脉瘤、血栓形成、血管狭窄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穿刺技术满意度。结果对患者进行内瘘分级穿刺护理前,假性动脉瘤发生率为12.5%、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16.67%、血管狭窄发生率为1.5%、患者对护理人员穿刺技术满意度75%,对患者进行内瘘分级穿刺护理后,假性动脉瘤发生率为,5.9%、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1.9%、血管狭窄发生率为3.81%、患者对护理人员穿刺技术满意度97.15%。结论使用动静脉内瘘分级穿刺护理,对降低穿刺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及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穿刺技术满意度有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用药安全项目组)推出了《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策略及推荐目录》,各医疗机构药学部门均依据此《策略》,结合本医疗机构工作实际情况,开展了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工作。在实践中逐步发现《策略》中不足,及时发现不合理用药现象,临床护士是合理用药的最后把关者。防范用药错误,最大限度地避免高危药品在临床使用中的不合理现象,并做到及时上报药品不良反应,避免和减少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 标签: 护理角度 分析 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策略 不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分级护理对高龄经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50例经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对初产妇进行风险评估,对合并有高危因素的产妇进行重点干预。比较两组妊娠并发症、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窒息、早产及巨大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风险分级护理能够规避高龄经产妇的分娩风险,减少母婴并发症,提高自然分娩,以获得良好的分娩结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分级护理在急性创伤中的使用价值。方法收集近几年我院诊断为急性创伤的患者,受伤原因为交通事故、坠落致伤、挤压致伤、刀刺伤等。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接受急诊分级护理)和对照组(接受常规急诊科护理)。对比(1)两组院内死亡率、医疗纠纷发生率。(2)两组住院时间。结果①两组院内死亡率、医疗纠纷发生率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②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分别为11.4±4.2天、16.9±5.1天,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急性创伤发生后,急诊分级护理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院内死亡及医疗纠纷发生率。

  • 标签: 急诊分级 护理 创伤
  • 简介:分级护理制度是护士实施护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开具的护理级别医嘱与患者病情所需的护理级别不匹配,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就不能根据患者的需求提供护理服务

  • 标签: 中的难点 分析探讨 分级护理
  • 简介:摘要支气管哮喘是平时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人们在生活中不幸受到该病的影响,给患者自身造成的危害是很严重的,支气管哮喘针对性的治疗是可以治愈的。对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一般采用药物治疗,第一可以快速的缓解气道阻塞,第二可以抑制过敏性炎症,可以使症状得到更进一步缓解。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往往伴有缺氧,应急时将备用的氧气袋接鼻导管给予氧吸入,分清病情程度级别,同时给予病人安慰让病人冷静,积极配合治疗。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 程度分级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分级护理对烧伤病人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将86名烧伤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行分级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行急诊常规心理护理方法。结果与烧伤患者刚住院48小时内收集的量表数据相比,两组在焦虑和抑郁项及HAD的总分都有所下降,对照组的抑郁分前后差值仅为0.75±1.32,试验组HAD得分及各分项的差值提示其各维度均有明显的下降,且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值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级心理护理中试验组和对照组焦虑的前后差值变化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的前后差值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级心理护理中两组的焦虑和抑郁的差值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问题在烧伤患者中普遍存在,分级心理护理能够在临床中降低患者焦虑和抑郁水平,并降低患者所需心理护理等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分级护理 烧伤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心内科专科护理分级模式对心内科患者的效果及对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 收集时间段2018年10月份至2019年10月份在我院治疗的79例心内科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对照组39例实施常规心内科护理措施,实验组40例实施心内科专科护理分级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不良时间发生率、满意度、住院时间及抢救成功率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及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专科护理分级模式 心内科 不良时间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