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遵照“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原则,《临床微生学和微生检验》第3版教材以“临床微生学导论”作为桥梁,保证教学从医学微生学向临床微生过渡。本教材的临床细菌学、临床真菌学和临床病毒学等三篇是主体内容,应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微生的分类、临床意义、微生性性和微生检验等四方面,其中确定微生的分类和命名是本书的特色。根据临床要求,强调了标本直接检验的重要性。微生检验篇可在临床专业实习阶段,结合国内外的进展与本医院的实际状况进行消化。

  • 标签: 《临床微生物学与微生物检验》 教学实践 课程建设 教材
  • 简介:通过调查四所不同级别医院2004年微生检验情况,发现过去认为致病力弱的条件致病菌已占主流,如: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球菌、克雷伯菌属等,耐药菌株及多重耐药菌株也增多。为此,笔者对微生检验教学提出强化条件致病菌、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实验、检验程序的教学,加强教师的临床实践活动等改革思考。

  • 标签: 调查 微生物检验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微生检验中临床微生标本采集的重要性。方法 抽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期间行微生检验的 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采用常规微生标本采集方法采集对照组患者的血、尿、痰、粪标本;在微生标本采集流程干预下采集实验组患者的血、尿、痰、粪标本。对比两组微生标本检验合格率,分析微生采集过程中影响微生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高风险因素。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血、尿、痰、粪标本的微生检验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 P< 0.05);两组共 127份不合格标本检验,其中 25份为血标本、 37份为尿标本、 34份为痰标本、 31份为粪标本,微生采集过程中影响其检验合格率的主要因素为标本采集方式不当,占比为 36.22%;标本量不足,占比为 25.98%;储存不当,占比为 22.04%;延误送检,占比为 11.81%。结论 微生标本采集方式、标本采集量、存放方式以及送检流程对微生检验结果准确率有直接影响,临床上应加强对微生标本采集环节的重视程度,持续推进标准化采集流程。

  • 标签: 微生物 标本采集 微生物检验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本篇文章主要探讨了新技术在食品微生和药品微生检测中的应用。这些新技术包括基因测序技术、微流控技术和生物传感器等。通过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我们能够更准确、更快速地检测食品和药品中的微生,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 标签: 新技术 食品微生物 药品微生物
  • 简介:摘要淡水微生是指淡水水体中存在的微型生物。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或者看清的生物。淡水微生体型虽小,但是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很多微生可以指示水质状况和水体的营养程度,所以在天然水体的评价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本文简单介绍了淡水微生的种类及其对水质的影响。在污水处理系统中,很多微生可以作为污水处理系统运状况的指示生物,用于评价污水的处理效果2。学会识别淡水中常见的微型生物对环境监测和环境工程专业的人员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并且污水的生物治理一并在文中提到。

  • 标签: 淡水微生物,指示微生物,微藻,污水治理
  • 简介:采用氯仿熏蒸浸提法和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fattyacid,PLFA)方法,分析了福州城市蕃石榴片林地与其毗邻马尼拉草坪土壤微生种群数量和群落结构的差异特征。结果表明,0-10cm土层中蕃石榴片林地和马尼拉草坪的微生生物量碳(MBC)含量分别为289.88和326.89mg·kg^-1;10~20cm土层中蕃石榴片林和马尼拉草坪的MBC含量分别为229.62和269.62mg·kg^-1。蕃石榴片林地与马尼拉草坪的土壤微生落结构具有显著差异(P〈0.05)。土层深度对微生落结构影响不显著。蕃石榴片林地与马尼拉草坪的各类微生种类相对丰度差异不大。此外,蕃石榴片林地土壤的革兰氏阳性细菌相对丰度高于草坪,草坪土壤的革兰氏阴性细菌相对丰度高于蕃石榴片林地。研究认为,在城市绿地的建设中,应注意城市片林与城市草坪其自身特有的优势,合理安排城市片林与草坪的布局与种植面积,有利于构建更好更稳定的城市土壤生态系统。

  • 标签: 城市片林 草坪 微生物生物量(MBC) 群落结构 磷脂脂肪酸(PLFA) 福州
  • 作者: 张鑫1 2 3 4*,张宝强
  • 学科: 建筑科学 > 建筑技术科学
  • 创建时间:2021-11-19
  • 出处:《科学与技术》 2021年第24期
  • 机构:1.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710075;2.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710075;3.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75;4.陕西省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安710075
  • 简介:摘要:污水处理厂中抗生素的来源包括人们的日常使用,畜牧业、水产养殖业以及医疗和制药过程中药物残留及排放,而抗生素的存在会诱导产生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这使得污水处理厂特别是活性污泥成为巨大的抗性基因库。ARGs通过基因水平转移扩散到病原微生会威胁人类健康。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卵管性不孕症孕妇女生殖道微生落分布情况。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10-2021.10月10,1年内收治的167例不孕症女性患者,根据输卵管性不孕症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划分为对照组(86例,男方因素不育患者,除外女方因素其他不孕症)和观察组(81例,输卵管性不孕症,除外男方因素)。观察两组患者生殖道微生落分布情况。结果:观察组解脲支原体阳性率、沙眼衣原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卵管性不孕症孕妇女生殖道微生落中,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是与导致输卵管性不孕症有密切关系。

  • 标签:
  • 作者: 张金阳 张芳 晋鹏欣
  • 学科: 建筑科学 > 建筑技术科学
  • 创建时间:2024-04-02
  • 出处:《中国科技人才》 2024年第1期
  • 机构:1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西安市710075    2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西安市710075    3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省西安市710075     4陕西省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西安市710075   5自然资源部土地工程技术创新中心陕西省西安市710075
  • 简介:摘要:土地整治对耕地土壤微生落结构和多样性有显著影响。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整治措施下的微生落,发现其结构和多样性明显变化。例如,耕地复垦后,土壤微生丰度和多样性提升,且菌群组成较原始土壤有所变化。这表明土地整治对土壤微生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为可持续土壤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土地整治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多样性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土壤微生落结构与土壤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不同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和管理实践对微生落的影响,探讨了微生多样性、功能和动态变化对土壤健康和生产力的作用。研究强调了维持土壤微生平衡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改善土壤环境质量的策略。

  • 标签: 农业种植技术,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承气汤对轻症急性胰腺炎(MAP)患者的疗效及其治疗机制。方法采用平行分组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1年2月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8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结合患者入院时病情及是否同意使用大承气汤,按照1∶1等量随机原则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大承气汤组;同时招募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两组患者均予以奥曲肽+禁食、胃肠减压、解热镇痛、抗炎、抑制胃酸和胰液分泌、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常规西医治疗;大承气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大承气汤,每次100 mL,每日2次,连续观察7 d。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恢复鸣音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并对粪便样本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对经质量控制等相关处理后获得的归一化数据进行多样性分析(Alpha多样性和Beta多样性)及线性判别分析效应量分析(LEfSe分析),观察MAP患者肠道微生区系变化;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析炎症指标与肠道属水平微生的相关性。治疗期间监测MAP患者血、尿、粪三大常规及肾功能和心电图,以评估安全性。结果68例AP患者中,排除中重症AP患者16例、未收集到标本或自动放弃治疗患者4例,最终48例MAP患者纳入分析,常规治疗组和大承气汤组各24例。两组治疗7 d炎症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其中大承气汤组CRP、PCT、IL-6水平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CRP(mg/L):8.50(3.50,13.00)比16.00(9.25,29.75),PCT(μg/L):0.06(0.03,0.08)比0.09(0.05,0.11),IL-6(ng/L):6.36(3.96,10.79)比13.24(6.69,18.87),均P<0.05〕;且大承气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也较常规治疗组明显缩短〔首次排气时间(d):1.62±0.65比2.80±0.65,恢复鸣音时间(d):1.13±0.58比2.31±0.76,首次排便时间(d):3.12±0.75比4.39±0.76,均P<0.05〕。肠道菌多样性分析显示,无论是微生落的多样性还是丰富度,健康对照组均最高,常规治疗组均最低;且健康对照者微生落与MAP患者的重合度均较小,而不同治疗方法间MAP患者的重合度相对较大。LEfSe分析显示,大承气汤降低了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和丹毒梭状芽孢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同时提高了乳杆菌属、罗姆布茨菌属、布劳特菌属3个有益菌属的相对丰度;在MAP患者肠道中,黏液乳杆菌属和联合乳杆菌属均明显富集。相关性分析显示,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与WBC、CRP、PCT、IL-6这4个炎症指标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31、0.41、0.57、0.43,均P<0.05);其他菌属与炎症指标无明显相关性。治疗过程中,MAP患者血、尿、粪三大常规及肾功能和心电图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大承气汤可通过调节MAP患者肠道微生区系的组成,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肠道微生态平衡和胃肠功能恢复,改善肠道屏障功能;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 标签: 大承气汤 急性胰腺炎 肠道菌群 炎症指标 胃肠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硝唑与乳杆菌活菌制剂对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甲硝唑,观察组为乳杆菌活菌制剂,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菌密集度、菌多样性好于治疗前,观察组好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乳杆菌活菌制剂对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相比于甲硝唑,有利于阴道微生微生态平衡和多样性恢复,值得应用。

  • 标签: 甲硝唑 乳杆菌活菌制剂 细菌性阴道病 阴道微生物群
  • 简介:摘要:肠道菌与肝癌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肠道菌数量和种类的改变不仅能对肠道菌平衡、肠道炎症和黏膜屏障功能起一定的调节作用,还能显著改善肝脏的硬化状况,对肝癌的发生进行预防。本文综述了原发性肝癌患者肠道菌的研究现状,为原发性肝癌的早期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肠道菌群 微生物环境
  • 简介:摘要:在实验室环境下,被培育的微生数量仅为大自然中细菌总量的1%以上,这极大影响着人类对99%以上未知细菌的了解和使用程度,但研究结果显示,所有“不可培养的微生”是能够被研究和使用的,而没有经过单纯培育的细菌才是对未知细菌的研究重点。细菌的组学研究可以通过各种培育材料和方法长时间的培育,以及通过对细胞基质辅助激光解吸与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MS)和16S核糖体RNA(rRNA)的检测可以通过大规模识别各种细菌,,并对在动物疫病防控过程中使用动物体内产甲烷菌培养组学技术的可能性作出了研究。而作为一个全新的研究方法,微生产甲烷菌培养组学技术和其他研究技术间的互补机制也逐渐形成了中国兽医专业微生学研究开发中的新重点,虽然目前该培组学技术仍面临着某些不完善的技术问题。

  • 标签: 培养组学 16S rRNA
  • 简介:为适应学科发展需要,及时交流地质微生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新辟地质微生专栏,对近年来在微生-矿物相互作用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概要介绍。专栏涉及微生-黏土矿物的相互作用对土壤有机质保存以及土壤碳循环的影响、含方解石铜矿石微生的氧化作用、细菌在黏土矿物表面吸附量测定方法、微生及其碳酸酐酶在水-岩系统中对碳酸盐岩的溶蚀作用、细菌与真菌对黑云母风化作用的比较以及利用黑曲霉纯化石英砂的实验研究等。所收论文题材广泛、观点新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具有鲜明特色,对本领域研究者有参考价值和启示作用。本期刊发该专栏的部分文章,其余部分文章将陆续刊出。

  • 标签: 地质微生物 黏土矿物 相互作用 研究成果 生物学领域 土壤碳循环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为了分析食品微生检验和化妆品微生检验之间的差异,更好地完善检验方法,提高检验人员的检验水平,通过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中微生检验方法的对比分析,发现两者在检验标准、判定依据和检验方法上各有差异。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相似度较高,大肠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差异较大。检验人员应按照对应的标准进行检验。

  • 标签: 食品微生物 化妆品微生物 检验方法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微生标本采集对微生检验结果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我疾控中心合作医院2021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200例进行微生检验的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采集,给予观察组规范化采集流程,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结果 观察组血液、尿液、痰液、伤口分泌液等标本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采集微生标本的方式直接影响检验结果,对采集标本和检验流程进行规范,能提高检验质量,提高检验准确率,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

  • 标签: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 微生物检验结果 规范化采集流程 检出率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临床微生标本采集对微生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1月在本院进行微生检验的240例患者。将其1:1随机划入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微生标本采集方法,试验组对微生标本采集过程进行规范控制。对比两组患者的采样和检验结果。结果:1)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伤口分泌物标本(93.33%vs70.00%)、痰液标本(96.67%vs83.33%)采集合格率更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2)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伤口分泌物标本(53.33%vs13.33%)、血液标本(63.33%vs26.67%)、尿液标本(46.67%vs20.00%)、痰液标本(43.33%vs16.67%)的阳性检出率明显提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3)试验组对检验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8.33%vs92.5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生标本采集对微生检验结果具有重要影响,规范采集才能提高标本合格率和阳性检出率,提升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标本采集 阳性检出率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