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日本应正确吸取侵略战争的历史教训高海宽今年是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和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经过战后半个世纪的岁月,全面回顾和正确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在亚太地区发动的这场残酷的侵略战争,认真总结和吸取这一重大历史教训,不仅关系到日本的过去与未来,也关系到今后的中...

  • 标签: 日本军国主义 历史教训 中国军民 日本侵略军 争夺殖民地 婆罗洲
  • 简介:本文以日本神乐为研究对象,探究作为日本民间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祭祀文化或祭祀表演,神乐的源起、种类、功能、现状、传承及其对日本民众日常生活和精神建构的重要意义。

  • 标签: 日本神乐 祭祀 民间表演艺术 传承
  • 简介:分析了日本国家神道形成的历史背景,认为幕府末期的社会危机、“尊王论”思想的广泛传播以及天皇地位的提升和明治维新斗争的胜利是日本国家神道产生的重要历史因素,对于这些历史因素的考察是正确认识日本国家神道形成的前提。

  • 标签: 国家神道 天皇 政治运动 背景
  • 简介:日本市民运动兴起于战后“55年体制”下保守一革新势力的尖锐对峙阶段。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左翼思潮风起云涌,反战和平运动、学生运动、住民运动等市民运动在推进民主政治、促进公害防治、保障社区权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是冷战结束以来,随着日本政治环境的变化,市民运动也发生转型,在整体上意识形态色彩趋于淡化,环境保护运动等新社会运动方兴未艾,NPO活动和社区营造运动成为改善公共治理的新力量。

  • 标签: 日本 市民运动 住民运动 社区营造
  • 简介:<正>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了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过程。直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在此期间,日本不仅对中国进行疯狂的军事侵略,还进行了残酷的经济掠夺。日本对中国东北的金融掠夺早在本世纪初就已开始,到1931年,日本在东北开设的银行机构达58个,其中主要有朝鲜银行和正金银行。1932年6月,日伪又在长春开设了伪“满洲中央银行”,其发行的伪钞作为东北唯一流通的货币,同时兼并东北其他的银行和钱庄。伪中央银行在1932年发行的纸币为15000多万元,1937年为33000多万元,到1945年8月竞达到80

  • 标签: 法币 日本投降 中央银行 日本帝国主义 金融掠夺 “九一八”事变
  • 简介:【中考预测】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两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明治维新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并一跃成为亚洲强国。这两次改革也是中日关系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事件。目本学习中国隋唐政治经济制度进行大化改新,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日本明治维新实行君主立宪。

  • 标签: 日本 改革 历史 社会变革 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
  • 简介:湘西地区是中国军队重要的战备基地,坐落于雪峰之间的芷江机场的军事作用尤为重要。侵华日军在中国战场的制空权逐渐旁落,地面进攻也常常因此受限,甚至在损兵折将无功而返后,开始将目光投向湘西地区,并以消除不利因素、减少中国军队战备储存、破坏机场为目的,发动湘西会战,以求维护日本在中国战场的既得利益。

  • 标签: 湘西地区 侵华日军 溃败 中国军队 中国战场 军事作用
  • 简介:1989年4月,日本法律文化社出版了由江口圭一、芝原拓自编的原侵华日兵小原孝太郎的《从军日记》。小原孝太郎本为日本千叶县佐原市的小学教员,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小原于9月1日应征入伍(时年27岁),为第16师团后勤兵。该师团属日本华北方面军第一军之主力。11月5日,日军在杭州湾登陆,并攻占上海后,第16师团由华北调往上海,配属日本华中派遣军,为进攻南京之日军主力。小原所在的后勤部队于11月20日由海上运至长江口南通市江面。29日该部队在上海登陆,旋即随师团主力前进,于12月19日侵入南京市区。从1937年9月1日起,至1939年8月7日退伍时止,小原逐日记载了他在中国的经历及所见所闻。本文仅摘要译出其中1937年12月4日至24日间的日记。小原深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思想的毒害,是一个法西斯军人。他在日记中炫耀、赞颂日军“胜利”的同时,也不得不记录了中国军民的英勇抗战,以及他所目睹的日军烧杀抢劫的滔天罪行,尤其是日军在占领南京后所进行的血腥大屠杀的一些场面。小原本人亦曾亲手砍杀了被俘的中国官兵。由于小原仅仅是一个后勤兵,见闻有限,但就其所记,亦可知日军所犯罪行之一斑。日军在南京实施的大屠杀,早已成为历史事实,但在日本发表一个士兵的日记,为日军的暴行提供佐证,尚属首次。本日记的发表,不仅为史学界提供了真实的研究史料,也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份生动的反面教材。

  • 标签: 南京 日记 部队 后勤部 华北 士兵
  • 简介:侵华日军在对中国实施细菌战的过程中,于1942年已经形成细菌战的系统理论。该理论的主要创始人为增田知贞军医大佐。他在1942年写下《细菌战》一文,从细菌战的特征、细菌战的战略战术等多方面论述了细菌战的军事意义以及细菌武器进攻的方法、手段,集中反映了日军细菌战理论的主要特点。日本关东军防疫处少佐榊亮平于1952年发表的《细菌战争》一文,则印证和补充了增田知贞的细菌战理论。

  • 标签: 抗日战争 侵华日军 细菌战理论 石井四郎 增田知贞 榊亮平
  • 简介:侵华战争期间,日本诸多女作家响应日本军方的要求,奔赴中国各地战场慰问劳军,回国后提交战地报告,四处巡回演讲,在宣扬日本的侵略国策、激励日本民众投身战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成为侵略战争的协助者。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日本文化界对她们的战争协助行为缺乏必要的反思,对她们的责任追究被消解于对其女性身份的强调中,从而割断了对她们从走在时代前列的社会活动家到战争协助者的反思。今天我们应该在反思的前提下,在战争协助者的框架内重新审视她们在战争中的行为,提供一面历史之镜。

  • 标签: 日本 女作家 战场慰问 战争协助者
  • 简介:建筑艺术在“南京馆”的建筑设计中,先后有齐康、何镜堂两位建筑设计大师,精心选择了共同的建筑语言——广场,构建了一个又一个宏大的空间,这种设计也是和“南京馆”严肃的历史主题相契合的。其中,有雕塑广场、集会广场、史料陈列厅(广场)、悼念广场、墓地广场、祭场、和平公园(广场)七大部分,贯穿着“战争、杀戮、死亡、祭奠、和平”的展陈主线。

  • 标签: 南京大屠杀 建筑艺术 历史主题 侵华日军 和平 雕塑
  • 简介:郭沫若流亡日本期间潜心于史学研究非只为现实条件所制囿而有着深刻的思想文化根源,以“日本体验”为线索追溯和梳理郭沫若的“历史癖”并非要为郭沫若走上史学研究道路查找一种简单的因果联系,而意在通过这种思想观念的探寻与描述借以揭示现代知识分子心灵世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 标签: 咏史诗 怀旧 日本体验 史学研究
  • 简介:日本岛国环境和历史积因影响,日本民族中的右翼势力形成强烈的征服欲望和好战尚武的文化基因,以及一种深深埋藏于其文化底蕴之中的军国梦.这些普遍贯穿于群体潜意识之中的因素日益成为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复活的潜因.

  • 标签: 日本 岛国 天皇 军国主义
  • 简介:19世纪后期以降,伴随着日本社会的近代转型完成,其历史研究也从经学的附庸,蜕变为独立的近代学科。至少包含有训诂与文字学、考据学、文献考证学、科学史学四个方面的日本史学传统研究方法,被运用到中国历史,特别是清史研究中,从而取得了巨大成果。

  • 标签: 日本百年 清史研究 汉学 中国学
  • 简介:二战以后,德、日两国对二战历史的态度迥然不同,前者谢罪赔偿,对战争的罪责和历史教训做深刻反省;后者却歪曲历史事实,为军国主义招魂。德国和日本对二战形成绝然不同的历史态度,这与二者政治体制、宗教信仰和外交政策等方面不同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 标签: 德国 日本 战争态度 原因
  • 简介:我国近年来十分重视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发展,但仍处于摸索阶段,科教政策很不完善,学校科教也未有突破。日本青少年科技教育在国际上很有特点。因此,本文分四个阶段介绍了日本青少年科技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并以此为线索探讨日本学校科教和科教政策两个方面的特点,以期对我国青少年科教有所启示。

  • 标签: 日本 青少年科技教育 科教政策 科教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