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现阶段通过了解我国灾害教育在校内的实际开展现状能够了解到大部分的课程都是在中小学时期开展的,幼儿园的灾害教育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虽然很多幼儿园的特色课程较多,但是却都没有关注灾害教育活动课程的重要性。因此当前在培养幼儿的社会以及语言和艺术等多方面能力的同时,也要加强对于幼儿的灾害应对能力与生存能力和自救能力的培养,幼儿时期属于人生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对于幼儿的灾害意识和防灾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幼儿园 灾害认知 灾害教育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农村雷电灾害频繁发生,经常造成人员伤亡,面对此种情况,各地区应细致深入的分析雷电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防御对策。目前我国农村防御雷电的设备并不完善,加之农民的综合文化素质偏低,人口又相对分散,基于以上原因,当下的重点是如何将农村的雷电防御工作切实有效的落到实处,减少农村雷电频发带来的灾害。气候的不稳定,导致极端天气时有发生,农村一直是我国比较薄弱的群体,大部分的农民普遍文化程度不是很高,自身的意识不强,大部分农村的防雷设备设施基本上没有,所以雷电频发的季节,农村就会灾害,经常会有人员的伤亡。

  • 标签: 农村雷电灾害 频发的原因 防御对策
  • 简介:选取福建省三明市米槠次生林内的4种植物,即米槠(CAC),木荷(SCS),山杜英(ELS),芒萁(DID)为研究对象,对其叶片进行了室内淋溶处理,并分析了淋溶液中的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可溶性有机氮(DON)含量及pH值,芳香性指标(AI)和荧光效率指数(Fef)等,以揭示其淋溶液中可溶性有机质(DOM)的数量和质量特征。结果表明:4种植物叶片DOM含量总体随淋溶次数的增加逐渐减小,其中首次淋溶后淋溶液中的DOC和DON含量最大,分别占总淋溶量的平均值为67.90%和44.51%;淋溶液中前3次DOC和DON淋溶量总和分别占10次淋溶总量的87.40%~94.77%和68.46%~72.49%;且前3次淋溶次数间呈极显著差异(P<0.01),其后差异性不显著。DOM的pH值和光谱指标随着淋溶次数的增加逐渐上升.总体上乔木树种DOM的数量和质量比林下植被要高,这是由于乔木树种的DOM含有更多的养分和芳香类和腐殖化的高分子量化合物,而林下植被的DOM含有较多低分子量化合物和易分解组分。

  • 标签: 叶片 乔木树种 林下植被 淋溶次数 可溶性有机质 光谱特征
  • 简介:对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立地条件基本一致、林分经营措施基本一致但不同年龄的马尾松天然次生林生物量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指出:马尾松天然次生林总平均生物量为195.25thm^-2,其中乔木层占绝大部分,其生物量为164.47thm^-2,占总生物量的83.39%。树干其占了大部分的马尾松生物量,所占乔木层生物量的比例随着样地林分年龄的增大而升高,最高到73.27%。马尾松单木生物量根据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其中树干生物量占最大比例,达到68.74%。试验地3树干净生产量最高为4.25thm^-2a^-1,占总净生产量比例71.55%;试验地4树干净生产量占总净生产量比例最高达到72.22%,为3.73thm^-2a^-1,试验地3、4的林分分别为成熟林和过熟林,适宜进行采伐利用。

  • 标签: 马尾松 天然次生林 生物量 净生物量
  • 简介:为验证NtHCT是否参与烟草类黄酮的合成,构建pCXSN::NtHCT超量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NtHCT基因转入野生型烟草三生烟,通过HPLC(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转基因烟草中绿原酸和类黄酮物质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转基因烟草叶片中绿原酸的含量最高比野生型对照提高了6.3倍,类黄酮成份芦丁和山奈酚芸香苷分别提高了41.6和13.6倍,而生长表型未见明显差异。从而证明NtHCT基因不仅参与调控绿原酸的合成,也正向调控了类黄酮的合成。

  • 标签: 烟草NtHCT基因 绿原酸 类黄酮 烟草
  • 简介:伫立窗前,仰望着星空和月亮,常常会想起发生在2005年深秋的那个血脉交融的故事。

  • 标签: 经历 捐献 骨髓 接力 生命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双减背景下初中分层次生活化作业设计的方法。通过分析当前教育环境中的双减政策,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套分层次的作业设计模式,旨在将生活化元素融入作业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本文首先概述了双减政策的背景和意义,然后详细阐述了分层次生活化作业设计的方法和实施步骤,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该设计模式的实践效果,总结了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双减政策 初中教育 分层次作业设计 生活化作业 学习兴趣
  • 简介:摘要: 采用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开采期间,由于块段存在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自然发火及高瓦斯的灾害耦合的情况,为了保证块段安全顺利回采,创造经济效益,一方面进行理论研究,另一方面进行现场实践验证,以理论指导现场,实践验证理论的为原则,最终获得成功,达到了灾害治理的效果及目的。

  • 标签: 灾害治理 火灾 耦合灾害 冲击地压 突出
  • 简介:摘要:以某县地质灾害调查工作为例,介绍了野外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并对调查成果进行总结分析,对主要地质灾害滑坡的致灾机理作了分析研究,可为今后在该县的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地质灾害 滑坡 致灾机理 成灾模式
  • 简介:本文归纳了21世纪以来海洋微生物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的结构类型及其抗菌、抗肿瘤、抗心脑血管疾病、抗炎症和酶抑制等生物活性,并展望了今后海洋微生物和海洋天然产物的发展方向。

  • 标签: 海洋微生物 次生代谢产物 生物活性
  • 简介:目的:研究两株新种放线菌次生代谢产物。方法:采用柱层析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白色球孢囊菌分离鉴定了4个环二肽为环(L-脯氨酸-L-天冬酰氨)(1)、环(L-脯氨酸-L-丝氨酸)(2)、环(L-脯氨酸-L-丙氨酸)(3)、环(L-脯氨酸-L-苏氨酸)(4)。从云南韩国生工菌分离鉴定了3个环二肽为环(L-脯氨酸-L-丝氨酸)(2)、环(L-脯氨酸-L-苏氨酸)(4)、cyclo-di-Nδ-acetyl-L-ornithyl(5)。结论:化合物5为新天然产物。首次对化合物1,5的碳氢谱数据进行了归属。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该两种放线菌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

  • 标签: 环肽 放线菌 Streptosporangium Kribbella
  • 简介:为了分析和探讨海拔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沿海拔梯度(1600-2600m),设定14个样地,对每个样地内对植物物种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随海拔升高,群落优势种变化依次为:辽东栎、油松、白桦、红桦、华北落叶松和云杉.群落内乔木树种的平均树高和胸径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最大树高和胸径表现为单峰变化.群落内不同生活型树种(针叶树和阔叶树)的最大树高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阔叶树最大胸径无明显变化规律,针叶树最大胸径不断减小.中海拔群落内,针叶树种的最大树高和胸径高于阔叶树种.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Margalef指数均表现为单峰变化,中海拔群落(1900-2200m)植物多样性最高,高于低海拔群落(1600-1900m)和高海拔群落(2200-2600m).Shannon-wiener指数和Margalef指数反映出的植物α多样性变化与海拔高度显著相关.在研究地区,植物多样性变化与群落所处的海拔显著相关,此外,还与群落结构、物种组成、树种特性和人为干扰有关.

  • 标签: 物种多样性 海拔梯度 群落 关帝山
  • 简介:采用导管分子离析技术,研究了小叶女贞、女贞、迎春、桂花次生木质部的导管类型、数量,导管分子的长度、口径、穿孔板类型及尾端特征.结果表明:4种植物的穿孔板均为单穿孔板,次生壁为孔纹加厚,还具明显螺纹状三生加厚.均具有两端具尾、一端具尾、两端无尾3种类型导管.导管分子长度、直径、尾端长度及端壁倾斜角存在差异.4种植物是进化程度较高的植物,同种植物导管分子性状的进化不是以相同的速度同步发生.4种植物次生木质部管状分子的个体发育重演了系统发育的历程.

  • 标签: 小叶女贞 女贞 迎春 桂花 导管分子 演化关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灾害是指自然发生的或人为造成的,对人类和人类社会具有危害性后果的事件与现象.从哲学上讲,灾害是自然生态因子和社会经济因子变异的一种价值判断与评价,是相对于一定的主体而言的.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灾害具有危害性与意外性、区域性与延滞性、可预测性与可预防性、后果利害双重性等经济特征.

  • 标签: 经济特征 灾害 社会经济因子 人类社会 价值判断 生态因子
  • 简介: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诱发的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质现象。根据灾害发生的动态特征,分为突发性地质灾害和缓发性地质灾害,北京的地质灾害以突发性的为主。北京面积16410平方公里,其中山区10072平方公里,占61.4%,三面环山,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突发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山区,主要有泥石流、崩塌、滑坡和采空塌陷。泥石流是北京山区最严重的地质灾害

  • 标签: 地质灾害 北京山区 采空塌陷 人为因素 地质现象 戒台寺
  • 简介:气象灾害在自然灾害中出现次数最多,发生范围最大,危害面积最大,造成的损失最严重。联合国公布的“1947~1980年全球10种主要自然灾害”中有5种是气象灾害,其余部分多数与气象关系密切。因此,了解气象灾害特点做好气象灾害的预测预报,防灾减灾,对加快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气象灾害 主要自然灾害 发生范围 危害面积 预报服务 预测预报
  • 简介:1.缅甸遭遇风暴袭击:2008年5月2日至3日,强热带风暴“纳尔吉斯”袭击缅甸5个省邦,造成约13万多人丧生,2万多人失踪,约2万人受伤,735万人受灾。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40多亿美元,约占缅甸国内生产总值的21%。

  • 标签: 自然灾害 国内生产总值 热带风暴 经济损失 缅甸 袭击
  • 简介:1.(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卷)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D湖泊(图6a)的湖面海拔约3800米,降水资料如图6b所示。D湖沿岸地区地形平坦,发现有大量古代农耕遗迹,包括相互交织的人工堆土高台,人工水渠(图6c)以及人工运河和水塘。

  • 标签: 自然灾害 人工运河 降水资料 沿岸地区 湖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