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心肌桥综合征是指心脏上有肌桥横在冠状动脉上,导致心电图出现类似心肌缺血样改变。运动晕厥是指由较剧烈运动诱发的晕厥。两者虽为不同的疾病,但心肌桥综合征可引起运动晕厥,因此有必要把两者联系起来讨论。下面报道的为2例心肌桥综合征引起的运动晕厥

  • 标签: 运动性晕厥 心肌桥 综合征 缺血样改变 冠状动脉 运动诱发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一种基于住院患者心电图及临床特征开发的机器学习模型,用于诊断反射晕厥。方法入选2018年6月20日至2022年5月11日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住院治疗的晕厥患者,经过临床评估和调查研究获得相关基线资料。确定了晕厥患者的15个特征,并进行特征排序。采用不同的机器学习方法构建反射晕厥的诊断模型,如Logistic回归分析、感知机、支持向量机、决策树、随机森林和K最近邻算法等方法。结果最终入选410例患者,首次晕厥事件的年龄(64.5±14.6)岁,其中男236例(236/410,57.6%),65例患者确诊为反射晕厥。纳入特征重要排序结果位于前4位的特征构建模型,随机森林模型诊断反射晕厥的性能最佳,曲线下面积为0.644,精确率(Precision)、召回率(Recall)和F1得分(F1 score)分别为0.794、0.849和0.791。结论人工智能算法能够识别反射晕厥,可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筛查工具。

  • 标签: 晕厥 人工智能 诊断 心电图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后发生血管迷走反射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采取冠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12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早期综合护理,对比患者出现血管迷走反射的发病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血管迷走反射(VVRs)的发病率为1.67%,对照组患者血管迷走反射的发病率为15%,实验组患者发生血管迷走反射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冠心病患者采取冠脉介入治疗的过程中,要采取早期有效的综合护理和抢救措施,从而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发生血管迷走反射的发病率,从而提高采取冠脉介入手术治疗的效果,促进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冠心病 冠脉介入治疗 血管迷走反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行心脏介入治疗的患者发生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的控制及干预效果。方法入选2014年01月至2014年12月入我院心内科行经皮介入治疗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预见性护理组,分析两组患者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预见性护理组发生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42),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血管介入手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提高介入手术安全系数。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介入手术 迷走神经反射
  • 简介:目的探讨经股动脉行心脏介入诊疗过程中血管迷走反射发生率和发病机制。方法选择我科2005年1月~2009年12月926例经股动脉行心脏介入治疗的患者,共有39例发生了血管迷走反射,总发生率4.21%。结果在介入诊疗术的不同阶段,术中、拔除鞘管时、术后血管迷走反射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分别是:0.76%、3.02%、0.43%(P〈0.05),且拔除鞘管时血管迷走反射的发生率分别与术中、术后迷走反射发生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以PTCA手术组的患者血管迷走反射的发生率高于其他3组中任一组的发生率(P〈0.05)。结论血管迷走反射更容易发生于拔除鞘管时,PTCA手术组血管迷走反射的发生率高于经股动脉的射频消融术组、先心病介入手术组和单纯冠脉造影组。

  • 标签: 股动脉行 介入治疗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 简介:目的分析介入手术治疗心血管疾病后迷走神经异常反射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2013年于武汉市中心医院接受介入手术治疗的109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男性64例,女性45例,年龄37-68(48.57±8.32)岁.根据是否出现迷走神经异常反射分为2组对照组67例,异常反射组42例.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迷走神经异常反射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例、体质指数、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高酯血症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异常反射组精神状态紧张、术前禁食时间〉4h、经股动脉穿刺及术后立即拔管比例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介入手术治疗心血管疾病后迷走神经异常反射的危险因素有患者的精神状态紧张、术前禁食时间〉4h、经股动脉穿刺及术后立即拔管(P均〈0.05).结论介入手术治疗心血管疾病后迷走神经异常反射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的精神状态紧张、术前禁食时间〉4h、经股动脉穿刺及术后立即拔管,临床医生应予以重视.

  • 标签: 介入手术 心血管疾病 迷走神经 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植入式迷走神经刺激治疗难治癫痫的有效。方法: 20例难治癫痫患者自主参与,为其行植入式迷走神经刺激治疗,研究其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平均发作减少率于治疗后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2年、 3年分别为: 10.0%、 15.0%、 35.0%、 35.0%、 45.0%、 50.0%;缓解期为 1年的患者有 2例,发作缓解时间为 2年的患者有 1例。治疗有效的患者平均发作减少率分别是: 75.0%、 85.0%、 75.0%、 75.0%、 90.0%、 75.0%,最高是术后 2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5%。结论:为难治癫痫患者予以植入式迷走神经刺激治疗,平均发作减少次数可提升,不良反应可减少,疗效优良。

  • 标签: 植入式迷走神经刺激 难治性癫痫 治疗效果
  • 简介:如果有人告诉您,健康者在房事中也会突然晕厥,您一定会感到很诧异:简直不可思议,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原来,人们在正常性交过程中,往往在性高潮来临之际,有数秒钟意识飘然若失的现象,但这种奇特表现并未被察觉,主要被性交快感与高潮所掩盖。然而,有的人特别是女性对此反应尤为强烈,常不能自已,突然全身出冷汗、面色苍白、意识不清,约数十秒钟义可自行恢复意识而清醒,但经体检却一切正常,医学

  • 标签: 晕厥 健康者 性高潮 性交 正常性 意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不明原因晕厥患者进行动态监测分析,以便明确病因。方法对85例晕厥患者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嘱其尽量以诱因促使晕厥发作,并记录发作时间。结果85例患者中,晕厥发作时间与检测心律失常相一致18例(占21.2%),且晕厥的发生与心室停搏3.0秒有关。结论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心源性晕厥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临床运用价值,为临床提供恰当的治疗方案,尤其中老年患者。

  • 标签: 晕厥 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 简介:周老师今年75岁了,喜好吸烟,烟龄少说也有50多年了。平时没啥大毛病,就是近10多年一到冬春季节就咳嗽、咳痰,用周老师的话说是“这叫烟咳”。医生诊断他为慢性支气管炎,每次看病,总要劝他戒烟。

  • 标签: 咳嗽 晕厥 支气管炎 老师 吸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护理干预应用于产妇产后排尿晕厥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产妇产后生命安全起到较好的保障作用,对产后产妇的恢复起到积极作用,促进了产妇恢复,缩短了产妇住院时间,提高了产妇的生活质量,增加了产妇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排尿性晕厥 产妇
  • 简介:摘要自主神经介导晕厥是儿童晕厥中最常见的类型,是一种功能血管疾病,包括血管迷走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体位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 tachycardia syndrome,POTS)、直立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OH)、直立高血压(orthostatic hypertension,OHT)、境遇晕厥(situational syncope,SS)、颈动脉窦敏感综合征(carotid sinus syndrome,CSS)。其中以VVS及POTS为主,约占自主神经介导晕厥患儿的95%。自主神经介导晕厥影响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威胁着患儿的身心健康,也引起家长的焦虑。因此近年来针对此病的相关研究进一步增多。该文就儿童青少年VVS、POTS、OH和OHT临床特点、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等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 儿童青少年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针对心脏介入手术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治疗期间护理对策。方法本次研究共选取研究对象68例,均为2017年07月-2019年0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心脏介入手术治疗期间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患者,通过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护理对策以及效果进行分析探究。结果经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全面的护理后,患者的心率、血压与脉搏得到明显改善;手术中,68例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出现痉挛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47%,手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在心脏介入手术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治疗期间给予合理的护理对策,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率、血压与脉搏等各项指标水平,最大程度降低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发生几率,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心脏介入手术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治疗期间 护理对策
  • 简介:[目的]心脏介入术并发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在介入术后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26例病人为对象,回顾分析病人病历资料,探讨介入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并提出针对的护理对策。[结果]心理因素是病人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主要原因,占比53.85%。对疼痛刺激耐受力低为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第二大原因,占23.08%。此外,过度压迫或牵拉、血容量相对不足和空脏脏器刺激也可能引发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占比分别为11.54%、97.69%、3.85%。[结论]应强化心脏介入术病人的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并注重补充血容量和疼痛护理,以有效预防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

  • 标签: 心脏介入术 术后并发症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心脏介入术并发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方法将我院104例术后患者中32例并发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原因和提出护理对策。结果104例术后患者中32例并发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7.25%的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其中,53.75%的心理因素是术后患者并发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主要原因。结论对心脏心脏介入术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以及关注患者疼痛护理、并注意及时补充血容量等,可有效的降低和防止术后并发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

  • 标签: 心脏介入术 心血管系迷走神经反射 术后并发症 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