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移植修复踝部、跟后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1例接受移植修复踝部、跟后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专科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后环境准备、观察、体位护理、石膏托护理、功能锻炼等,并观察、总结护理效果。结果经精心护理,10例移植成活,1例因术后感染坏死。结论专科护理措施是移植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岛状皮瓣 修复 缺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改良的同指顺行血管神经修复拇指末节尺侧缺损的疗效。方法自2018年8月至2020年10月,我们对拇指末节尺侧皮肤缺损15例患者,采用同指顺行血管神经结合虎口"Z"字成形术修复。术后定期随访,记录指间关节活动度、拇指外展角度、两点分辨觉,使用密歇根手功能评分量表(Michigan hand outcomes questionnaire,MHQ)全面评估术后患者对患手功能及外观的满意程度。结果术后所有均Ⅰ期存活,随访时间为5.5~7.0个月,平均6.13个月,两点分辨觉术后6个月可恢复至平均4.1 mm,拇指指间关节屈伸活动及外展角度分别为72.1°和92.7°,达到了健侧的82.2%和95.7%。MHQ评分结果显示患者均对患指术后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同指顺行血管神经结合虎口"Z"字成形术是治疗拇指末节尺侧缺损的有效术式。

  • 标签: 拇指 外科皮瓣 指腹 皮肤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斜形吻合辅助包皮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效果。方法尿道下裂患儿12例,其中阴茎体型9例,冠状沟型3例。均采用斜形吻合辅助包皮尿道成形术。结果手术时间135~210分钟,术中出血量56~82ml,包皮切口一期愈合率为83.3%,并发症发生率16.7%。结论斜形吻合辅助包皮尿道成形术对幼儿尿道下裂有着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尿道下裂 岛状皮瓣 尿道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胫后动脉中下1/3穿支、隐神经营养血管及胫后动脉-隐神经双套血供在内踝及小腿中下段创面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门诊随访2015年8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治疗的内踝及小腿中下段创面60例,其中采用胫后动脉中下1/3穿支25例,隐神经营养血管15例,胫后动脉-隐神经双套血供20例。对3组的手术方法、成活情况、的外形质地及肿胀度、患者的满意度及美国足踝协会踝与后足功能(AOFAS)评分进行研究。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3.4个月,3组中采用胫后动脉中下1/3穿支蒂共25例,其中1例术后肿胀度欠佳,出现供血不足情况,对症处理后逐渐好转,外形、质地良好;采用隐神经营养血管修复15例,2例术后远端坏死,二期植皮修复,蒂部略臃肿;采用胫后动脉穿支-隐神经双套血供20例,术后血运良好,2例术后出现瘀紫,拆除蒂部缝线后好转,3例外观臃肿,蒂部膨隆,二期整形。3组在AOFAS平均评分分别为93.8、93.3和92.8分,患者满意度调查优良比例均较高。结论3种均能较好修复内踝及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创面,术中应根据穿支是否存在及穿支的粗细决定是否携带隐神经。如果穿支可靠,使用胫后动脉穿支进行创面修复,在血运及外观上更满意;对于较大面积的创面,携带胫后动脉穿支及隐神经营养血管的双套血供更安全。

  • 标签: 小腿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 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修复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颏下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12月~2014年4月我院诊断为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是否伴有颈淋巴结转移,分为48例阳性组和36例阴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肿瘤局部扩大切除+颏下修复,阳性组术中行颈清扫+术后放射治疗。比较(1)阳性组和阴性组术后2年复发率及2年死亡率。(2)两组患者对外形满意度。结果(1)两组患者术后未出现坏死,所有患者术后均能正常吞咽、发音。张口度达到2横指以上。(2)阳性组和阴性组术后2年复发率及2年死亡率分别为(12.5%、87.5%)、(11%、9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阳性组和阴性组术后对外形满意度分别为93.8%、9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颏下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疗效可靠,不影响淋巴结患者的术后生存周期。

  • 标签: 颏下岛状皮瓣 修复 口腔颌面部肿瘤 术后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背侧骨间动脉在各种原因形成的手部深度创面中的应用,及相对于其它手术方法的优越性和局限性。方法对48例不同原因形成的手部深度创面患者,采用前臂背侧骨间动脉修复创面,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观察外形及功能的恢复情况,从两方面进行评估分析该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优越性及局限性。结果45例成活,2例部分成活,1例缺血性坏死,成活外形及功能均恢复优良。结论背侧骨间动脉是修复手部深度创面较好的方法之一,其具有外观好、抗感染力强、抗磨擦能力强、存活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这种手术方法简单且容易掌握,一次手术即可修复创面。

  • 标签: 深度创面 岛状皮瓣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带蒂转移术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加例足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带蒂转移术的护理。术前护理包括供)区皮肤护理、术前心理行为辅导。术后护理包括患肢制动、移植区及供区的护理、血管危象的观察及护理、踝关节功能锻炼指导。结果19例完全成活,1例远端2cm坏死,经换药后,愈合良好。结论重视围手术期护理是带蒂转移术修复足跟部软组织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足部和踝部 外科皮瓣 移植 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为提高手外伤患者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有效性,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对修复术的治疗效果作进一步探究,为临床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30例。结果:治疗后,30例患者均有效存活;治疗后30d恢复良好率86.67%;抗菌药物使用时间(7.44±3.22)d,创面愈合时间((17.96±2.21)d,住院时间(7.87±1.21)d,并发症发生率10.00%;治疗后14d炎症因子、瘙痒及VAS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总满意率96.67%。结论:修复术可以有效提升手外伤患者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预后良好。

  • 标签: 岛状皮瓣修复术 手外伤 软组织缺损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手指软组织缺损应用指固有动脉侧方血管链和指固有动脉修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04月-2021年05月收治的72例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研究组(n=36),对照组应用指固有动脉修复术治疗,研究组应用指固有动脉侧方血管链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情况、感觉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淤紫、水泡、冬季发凉、肿胀、痛性瘢痕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感觉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指固有动脉侧方血管链手术治疗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更佳理想,更有助于感觉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指固有动脉 侧方血管链皮瓣 岛状皮瓣修复 手指软组织缺损
  • 简介:目的:为临床应用锁骨上动脉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0例20侧经锁骨下动脉灌注氧化铅-明胶溶液的成人尸体标本上,对颈横动脉和锁骨上动脉的分支情况、起始位置、行程、长度和管径进行观测,观察其回流静脉情况,并在尸体标本上模拟制备。结果:颈横动脉由甲颈干或锁骨下动脉分支而来,在锁骨中1/3上方分为深支和浅支。锁骨上动脉由颈横动脉浅支发出后行向后外,越过斜方肌浅面和锁骨的肩峰端,走行于三角肌筋膜的浅面,并逐渐发出细小分支穿过深筋膜,进入锁骨上和肩部的皮肤和皮下组织。颈横动脉起点至锁骨上动脉起点距离平均为(4.31±0.64)cm,锁骨上动脉起点至其发出分支穿深筋膜点的距离平均为(3.62±0.42)cm。颈横动脉起点处外径平均为(2.71±0.33)mm,锁骨上动脉起点处外径平均为(1.10±0.17)mm。2条锁骨上动脉伴行静脉分别回流入颈横静脉和颈外静脉。结论:以锁骨上动脉为营养血管的锁骨上动脉,适于转移修复口腔颌面颈部组织缺损,也可以颈横动脉为吻合血管,制作游离

  • 标签: 锁骨上动脉岛状瓣 颈横动脉 锁骨上动脉 应用解剖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颏下与前臂游离对颌面部手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修复的效果,为临床修复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26例颌面部手术后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移植部位分为颏下组与前臂组,每组63例,分别接受颏下修复与前臂游离修复。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恢复指标(组织愈合时间、语言功能恢复时间、吞咽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及患者对外观的满意度。结果颏下组手术优良率(96.83%,61/63)与前臂组(92.06%,58/63)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组合愈合时间、语言功能及吞咽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颏下组患者对外观的满意度(96.83%,61/63)及并发症发生率(4.76%,3/63)与前臂组(93.65%,59/63;7.94%,5/63)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取颏下与前臂游离修复颌面部手术后软组织缺损,效果均较好,在治疗效果、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指标、并发症及患者对外观满意度方面,两种修复方式作用相当,临床治疗时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 标签: 颌面部手术 软组织缺损 颏下岛状瓣 前臂游离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型移植术在手指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月我院收治的52例手指软组织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6例,行常规修复术)和观察组(n=26例,行微型移植术),观察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包括供区恢复情况、温度、颜色异常发生情况及毛细血管反应时间,术后随访6个月~1年,观察两组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毛细血管反应时间,温度、颜色及供区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型移植术具有修复成功率高、恢复手指功能及外观等优点,适用于手指软组织损伤治疗。

  • 标签: 手指 软组织损伤 微型岛状皮瓣移植术 修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远端为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的临床经验。方法应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修复小腿远段、踝关节软组织缺损共65例,于外踝水平行小隐静脉吻合33例,腓肠神经缝合10例。结果65例全部成活,无明显臃肿,随访10-24个月,小隐静脉未作特殊处理有明显色素沉着者3例,其余皮肤颜色及质地良好。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血供可靠,解剖恒定,是修复小腿远段、踝周及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较理想方法。

  • 标签: 腓肠神经 外科皮瓣 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颏下动脉在下咽、颈段食管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描述性研究。纳入2018年1月—2021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应用颏下动脉修复下咽肿瘤术后缺损的6例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年龄54~76岁;国际抗癌联盟(UICC)临床分期:T2N1M0 1例、T2N2M0 1例、T3N1M0 3例、T4N1M0 1例;大小3.5 cm×5 cm~5.0 cm×8 cm;累及食道入口修复2例。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的存活情况、喉功能恢复情况,采用吞咽功能评估量表(GUSS)评估吞咽功能和GRABS嗓音量表评估发音质量,观察肿瘤局部复发转移情况。结果6例患者手术切取顺利,术后获随访2~36个月。患者全部存活,切口一期愈合,无咽漏,吞咽功能均恢复良好(GUSS评为0级1例、1级3例、2级2例)。5例不同程度恢复发音功能(GRBAS评分0分2例、1分2例、2分1例) ,1例全喉切除患者丧失发音功能。3例术后1~6个月拔除气管套管,1例全喉切除、2例放疗后喉部水肿患者至末次随访尚未拔除气管套管。1例术后6个月发现肺部转移,余5例随访期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颏下动脉血供稳定可靠,操作简单,创伤小,是下咽癌术后缺损修复重建的理想选择。

  • 标签: 修复外科手术 外科皮瓣 头颈部缺损 颏下动脉岛状皮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骨间背侧动脉修复手背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将的血管蒂改良筋膜血管蒂修复手背皮肤缺损19例。结果19例全部存活。随访观察,、手指及手掌外形、功能正常,效果满意。结论骨间背侧动脉前臂手术操作简单,易于成活,而且手术安全、简便,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骨间背侧动脉 岛状皮瓣 手部外伤
  • 简介:2004年10月-2007年3月,我科利用指动脉背侧支为蒂的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35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18~45岁,平均25岁,均为机器致伤。其中近中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范围为1.5cm×1.5cm~2.2cm×1.8cm,末节软组织缺损的范围为1.0cm×1.8cm~1.3cm×2.2cm,均伴有肌腱或骨外露。

  • 标签: 手指软组织缺损 指动脉背侧支 岛状皮瓣修复 皮肤软组织缺损 骨外露
  • 简介:目的比较拇指指背动脉逆行与第1掌背动脉顺行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5年8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手外科同侧拇指不同部位软组织缺损患者45例(45指)进行前瞻性观察,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2组:逆行组24例(24指),其中男17例、女7例,年龄20~60(39.0±10.7)岁,采用拇指指背动脉逆行修复;顺行组21例(21指),男15例、女6例,年龄18~56(36.5±9.2)岁,采用第1掌背动脉顺行修复.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静态两点辨别觉、拇指关节总活动度(TAM).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患指功能,依据Michigan手部功能问卷评定标准评定患指外观满意度.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逆行组手术时间(60.2±5.9)min,顺行组手术时间(71.1±5.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91,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其中逆行组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15个月;顺行组随访12~25个月,平均16个月.末次随访时,感觉均恢复到S3+或S4级,其中逆行组S3+级24例,顺行组S3+级20例、S4级1例.逆行静态两点辨别觉为(7.9±1.2)mm、TAM为134.8°±8.7°,顺行组静态两点辨别觉为(7.4±1.3)mm、TAM为131.0°±10.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09、1.323,P值均〉0.05).拇指功能评定,两组优良率均达到100%.患者对修复后拇指外观均满意.结论拇指指背动脉逆行与第1掌背动脉顺行血供恒定,安全可靠,适用于拇指指端、指腹及指背缺损的修复;拇指指背动脉逆行外形更美观,操作更简单、省时,且供区副损伤小,临床效果更佳.

  • 标签: 拇指 软组织缺损 指背动脉皮瓣 1掌背动脉皮瓣
  • 简介:由于外伤、感染或其他原因导致躅趾背侧皮肤缺损时,常常伴有肌腱、趾骨和关节的外露,此时创面的覆盖是修复重建外科比较棘手的问题。如果采用短缩截趾的方法,虽然简单,但是以牺牲重要足趾为代价,必然会影响足的外观和功能。应用交腿等带蒂的方法,虽然能获得创面的覆盖,但是存在需要二次手术、术后固定姿势不适等问题。应用游离移植覆盖的方法存在技术要求高、手术风险大的缺点。

  • 标签: 血管神经蒂岛状皮瓣 皮肤缺损 第二足趾 背侧 躅趾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