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邻指带血管神经蒂皮瓣修复手指末节软组织部分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邻指带血管神经皮瓣共修复16例共18指末节部分缺损病例。[结果]所有皮瓣均成活良好。术后随访3~18月,皮瓣血运、弹性、质地良好,功能满意。[结论]应用邻指带血管神经皮瓣修复手指末节部分缺损,具有手术简便易行、安全、效果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荐。

  • 标签: 手指末节 缺损 外科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臂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手术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9年10月,对13例伴有深部组织外露的手指软组织缺损应用动脉化静脉皮瓣进行修复。皮瓣设计于前臂,选择2条基本相互平行的浅静脉,其口径与受区血管口径接近,皮瓣长轴与静脉走行一致,且2条浅静脉将皮瓣宽度分成约3等分,将切取的游离皮瓣在显微镜下于2条血管中间处纵行切开,并切除宽约2 mm皮下组织至真皮下血管网,结扎2条血管之间交通支。皮瓣不倒置,切取面积3.5 cm×2.5 cm~7.0 cm×4.0 cm。皮瓣内2条血管近端分别与受区动脉和静脉吻合。结果13例皮瓣术后均顺利成活,其中9例获随访,随访时间3~23个月,平均11个月,门诊随访7例,电话随访2例;皮瓣质地柔软、无影响关节活动的现象,皮瓣稍臃肿;皮瓣TPD为9~18 mm,平均13 mm。结论前臂动脉化静脉皮瓣成活率高,功能满意,指腹化改变,位置表浅,切取容易,不牺牲主要动脉,是一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 标签: 静脉皮瓣 前臂 手指 软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指端软组织缺损临床多见,临床外科医师多数不够重视,采用简单的截指处理,但不符合对外形美观和功能的更高要求.随着人们对手指损伤后外形美观和功能恢复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自1993年9月~2001年9月应用指掌侧推进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共19例25指,取得了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 标签: 皮瓣 指端软组织缺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臂游离静脉皮瓣(FVP)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2月至2018年9月,共收治手指软组织缺损15例,一期彻底清创,固定骨折并修复血管、神经和肌腱,待创面稳定后,采取FVP修复软组织缺损,供区直接缝合。术后均定期随访,观察患者皮瓣成活及伤口愈合情况,并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患者手指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15例皮瓣全部顺利成活,伤口一期愈合。15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2个月,平均5.8个月,1例术后皮瓣动、静脉瘘形成致皮瓣臃肿,余14例皮瓣外形美观。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手功能评定,优5例(82~95分,平均90.2分),良10例(65~78分,平均69.9分)。前臂仅遗留线形瘢痕。结论前臂FVP切取简单、手术时间短、皮瓣质地良好、供区损伤小、术后手功能良好,是治疗手指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 标签: 游离静脉皮瓣 前臂 手指 软组织缺损 修复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腕橫纹穿支皮瓣修复手指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手指软组织缺损伴肌腱、指骨外露和(或)肌腱缺损的患者36例,设计切取同侧腕橫纹皮瓣,大小为1.5 cm×2.5 cm~2.5 cm×6.5 cm,其中8例切取时携带了掌长肌腱,肌腱直接与受区肌腱缝合修复,皮瓣修复创面,供区直接皮内美容缝合。术后定期手外科门诊复查和微信联系进行随访,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及修复指的功能恢复情况,并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本组皮瓣全部顺利成活,均无血管危象发生。随访6~24个月,皮瓣血运良好,质地柔软,弹性好,无明显臃肿,修复后手指的运动、感觉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游离腕橫纹穿支皮瓣,皮支血管恒定,切取简单,皮瓣外形美观,供区瘢痕隐蔽,疗效较为满意,是一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较好的方法。

  • 标签: 手指损伤 腕橫纹穿支皮瓣 掌长肌腱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部多个精细化皮瓣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共收治软组织缺损患者30例33指,均伴有肌腱、指骨外露,缺损面积1.5 cm×2.5 cm~4.5 cm×6.5 cm,均采用以足部为供区的皮瓣移植修复。其中,游离足内侧动脉皮瓣修复12指,游离跗外侧动脉皮瓣修复10指,腓侧趾底动脉皮瓣修复11指,皮瓣切取面积为2.0 cm×3.0 cm~5.0 cm×7.0 cm。供区25例采用美容缝合,5例植皮修复。术后定期随访。结果33指皮瓣移植顺利成活30指,2指术后24 h发生动脉危象,经手术探查后消除,1指因静脉危象局部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本组患者随访3~14个月,平均12.5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形美观,TPD为8~10 mm,感觉恢复至S3~S4。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优26例,良4例。结论游离以足部为供区的精细化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供区隐蔽,外形美观,手指功能恢复良好。

  • 标签: 足部 外科皮瓣 手指 软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腹部随意皮瓣、腹部皮管及腹股沟轴型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我院自1996~2003年应用腹部随意皮瓣、腹部皮管及腹股沟轴型皮瓣修复手指脱套伤、离断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35例.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3年,伤指外形和皮瓣质地良好,指间关节活动度达功能位,患指痛、温觉、触觉有恢复.结论应用三种腹部皮瓣修复手指脱套伤、离断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具有安全、可靠,成活率高,手指外形不臃肿等优点.

  • 标签: 腹部皮瓣 腹部 手指软组织缺损 修复 轴型皮瓣 离断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跗外侧皮瓣转移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收诊的34例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均予以跗外侧皮瓣转移修复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34例患者,经跗外侧皮瓣转移修复,皮瓣均成活,成活率100%(34/34),且血运良好。一方面,受区外形基本满意,不用二次皮瓣整形,且皮瓣色泽十分逼真,外形不会显得臃肿,手部触觉与痛觉恢复正常。另一方面,供区创面愈合好,均呈Ⅰ期愈合,仅5例可见遗留色素沉着,未见痛性瘢痕,对正常行走无影响。结论跗外侧皮瓣转移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疗效佳,值得推广。

  • 标签: 跗外侧皮瓣 转移修复 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前外侧KISS皮瓣移植修复多个手指背侧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共收治7例多个手指软组织缺损,其中累及3指者1例,4指者6例。一期手术通过设计手部创面,将多指并指后采用股前外侧KISS皮瓣移植修复,供区直接缝合关闭;二期手术分指同时皮瓣修薄整形。术后定期门诊、电话随访,观察皮瓣的外观、质地、功能及供区情况。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皮瓣及供区伤口一期愈合,无血管危象发生。7例均获随访3~24(平均12.5)个月,皮瓣色泽好,质地柔软,弹性较好,经二期手术分指后皮瓣修薄整形,外形美观。供区肢体仅留一线形瘢痕,对关节功能无影响。结论通过合理的创面设计,选用供区损伤小、供瓣区能直接缝合的股前外侧KISS皮瓣移植修复多个手指背侧软组织缺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股前外侧皮瓣 手指 KISS皮瓣 修复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臂游离静脉皮瓣(FVP)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中选取80例,将患者的入院时间选定于2020年2月到2021年6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实施分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修补法治疗,试验组接受FVP治疗,对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Ⅰ期愈合率、手指功能优良率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试验组的感染发生率明显较低,Ⅰ期愈合率、手指功能优良率明显较高,相比较于对照组,P

  • 标签: 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修补法 前臂游离静脉皮瓣修复 手指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趾"C"形游离皮瓣修复手指环形软组织缺损。方法2015年9月至2020年5月,利用趾设计"C"形游离皮瓣修复手指环形软组织缺损,趾跖侧皮瓣修复指掌侧,趾背侧皮瓣修复指背侧,应用该方法修复指缺损7例,其中合并血液循环重建2例、肌腱移植2例、骨重建1例;男4例,女3例;年龄11~58岁。电锯绞榨伤2例,压榨伤3例,锐器切割伤1例,摩托车链条绞榨伤1例。拇指2例,示指1例,中指1例,环指2例,小指1例。软组织缺损2.0 cm×4.5 cm~3.5 cm×6.5 cm。病程1 h~5 d。皮瓣切取范围3.0 cm×5.0 cm~4.0 cm×7.0 cm。供区全厚植皮修复5例,髂腹股沟游离皮瓣修复2例。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术后7例皮瓣全部成活,伤口均I期愈合,1例因术后皮瓣下血肿进行手术探查清除血肿,所有病例术后无动静脉危象及感染,其中2例术后半年进行了皮瓣舒平术;5例供区全厚皮植皮,供区切口、植皮区全部I期愈合,无术后感染及植皮坏死,供区腹股沟游离皮瓣修复2例,供区皮瓣成活良好;术后所有病例均为门诊随访,随访6~50个月,平均25个月,供区足趾活动正常,外形正常,行走、负重等完全正常。受区皮瓣外形逼真,有指横纹,质地良好,TPD 6~9 mm(健侧4~6 mm)。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6例,良1例。结论利用趾"C"形游离皮瓣修复指环形软组织缺损,方法可靠,疗效确切。

  • 标签: 外科皮瓣 手指 软组织缺损 Flow-through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两组护理方式的效果 。方法: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 100 例,根据其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其中包括观察组 50 例、对照组 50 例,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 结果 : 观察组 患者 护理后 焦虑( 6.22±1.03 ) 分、 抑郁( 6.03±1.54 ) 分、 满意度与对照组 焦虑( 10.12 ±1.56 ) 分、 抑郁( 11.15±1.32 ) 分 以及满意度具有差异 , P<0.05 。 结论:手指软组织缺损实施 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过程中 实施 临床护理干预, 取得显著的护理效果 。

  • 标签: 手指软组织缺损 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 临床护理
  • 简介:我院于2005年4月-2007年2月,应用掌背动脉皮支皮瓣修复2-5指中近节皮肤软组织32例,获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掌背动脉 皮瓣 修复 缺损 手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尺动脉近段穿支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1月至2019年8月,应用尺动脉近段穿支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11例,男9例,女2例,左手5例,右手6例,其中拇指1例,示指5例,中指3例,环指2例。皮瓣切取面积2.5 cm×2.0 cm~4.0 cm×3.5 cm。穿支皮瓣的动脉、静脉、皮神经分别与受区指掌侧固有动脉、指背静脉、指掌侧固有神经吻合和缝接,11例供区均一期直接缝合。术后门诊定期随访,随访内容包括皮瓣成活情况、外观、质地、感觉恢复及供区愈合情况。结果11例皮瓣全部成活,无感染发生,无血管危象发生。术后随访3~12个月,皮瓣血运丰富,外形满意,色泽、质地良好,皮瓣无溃疡形成。皮瓣内均保留前臂内侧皮神经,并与受区的指掌侧固有神经缝接,皮瓣TPD 6~9 mm。皮瓣供区一期缝合,术后呈线形瘢痕,位置相对隐蔽。结论尺动脉近段穿支皮瓣穿支位置恒定,血供丰富,术后皮瓣外形、功能满意,供区隐蔽,无需植皮修复供区创面,是一种良好的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方法。

  • 标签: 尺动脉穿支皮瓣 手指 软组织缺损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掌背皮支皮瓣修复指中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6月~2010年6月,采用改良掌背皮支皮瓣修复指中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18例18指,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18~52岁,平均35岁。皮肤缺损位于中节10例,中末节8例;位于指掌侧8例,指背侧6例,指侧方4例。皮肤缺损范围2.0cm×1.0cm~3.5cm×1.5cm。以近节侧方中点为旋转点,切取掌背皮支皮瓣逆行转位修复。结果18例术后获得随访10例,时间为6月~2年,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质地柔软,外观满意,颜色与周围皮肤接近。按国际手外科联合会的评定标准,手指运动功能优8指,良2指。结论应用改良掌背皮支皮瓣修复手指中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不损伤伸肌腱,且旋转点远移,缩短了筋膜蒂,简化了手术,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 标签: 掌背动脉 皮支皮瓣 手指 软组织缺损 创面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结扎静脉干方法的改良单干型-静脉动脉化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3月至2018年12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改良单干型-静脉动脉化皮瓣修复手指缺损伴深部组织外露创面共12例13指的临床资料,对皮瓣的成活、质地、外观及修复手指的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术后通过门诊随访7例,微信随访5例。结果12例静脉皮瓣均完全成活,术后随访4~12个月,成活皮瓣不臃肿,质地、色泽与患指局部正常皮肤接近,患指的伸、屈活动没有障碍,患者对患指的外观及功能等总体感觉比较满意,根据手指总活动度(TAM)标准评定:结果属优8例,良4例,中1例。结论通过结扎静脉干方式的改良单干型-静脉动脉化皮瓣手术,操作简便,修复临床效果较好,可以作为修复创面的一种选择,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静脉动脉化皮瓣 手指 软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