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6 个结果
  • 简介:泰山灵应宫内明万历铜钟铭文《太上老君说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护世弘济妙》属藏外遗。它的发现,对于研究碧霞元君信仰和搜辑道教遗续修道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铸的因缘、经文内容、著作时问等予以初步考证辨析,并校录经文。

  • 标签: 碧霞元君 护世弘济妙经 考辨 《碧霞元君护世弘济妙经》 道教
  • 简介:众所周知,《金刚》是佛教最核心的经典之一,而“有”和“无”则是佛法中最关键的问题,因此,只言片语难以尽述。不过,古印度有句名言,“尝一滴水可知大海的成味”。因此我想,我们可以从一个细小的话题谈起,或许能够见微知著,窥一斑而得全豹!那么,这个话题是什么呢?就是“佛陀到底有没有说过佛法?”

  • 标签: 《金刚经》 佛陀 “无” “有” 古印度 佛法
  • 简介:"魔王"这一名词伴随着佛经的翻译而产生,它在佛经中有扰乱、障碍、破坏之义。《度人》及严东注在汉代"气"论的基础上,以"龙汉"、"赤明"等年号为劫运,以大罗、中罗、小罗为不同层级,造就了道教独特的神学体系。在这个神学体系中,"三界魔王"、"五天魔王"等各类魔王应运而生,这些魔王不仅拥有各自的名讳,还被赋予了独特的职能。总体而言,魔王统御北都之鬼神,常以洞章之谣歌考验学道者内心是否正固,以保人的身份举荐学道者入真成仙。"魔王"的这些特质展现出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信徒面对佛教理念时的包容心态与进取精神:他们通过原有的诠释路径对佛教名词进行新的解读,以此应对佛教的强势和寻求自身的发展。

  • 标签: 魔王 度人经 严东
  • 简介:佛教对于烦恼的认识相当深刻,汉译《杂阿含》中对于烦恼有许多分类和描述,并与佛教的基本教义、修道体系及解脱目标紧密相连。佛教认为烦恼的本质是心不自在的状态,烦恼的染污性与不善性决定了它可以束缚、逼迫、扰乱人心,因此,早期佛教以断除烦恼、证得涅槃为乐。随着部派佛教对烦恼认识的深化,阿罗汉的地位开始动摇并出现以追求佛果为目标的大乘佛教。大乘佛教的发展逐渐展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拥抱烦恼、在烦恼中觉悟的旨趣与精神。

  • 标签: 《杂阿含经》 烦恼 阿罗汉 解脱
  • 简介:《太上无极混元一炁度人妙》,不见于《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亦不见于《道藏辑要》和《藏外道书》,仅见于台湾自由出版社印行的《道藏精华》影印本第二十六页,三千余字,落款:“至大元年岁在戊申二月吴兴赵孟烦书”,并有赵孟烦(1254-1322)的篆印。

  • 标签: 元一 《万历续道藏》 评介 生理 《正统道藏》 影印本
  • 简介:《阴符》无疑为古今修道的真经之一。它最早著录在《新唐书·艺文志》里,全文三百余字。其言语深奥,义理精微,内容则演造化之秘,阐性命之幽。世人大多传它为黄帝所作,或认为是黄帝受之于广成子(宋陈渊)。朱熹认为:“不得而详知”。另有其它一些说法,各述所知,究无定见。作者认为它大约成书于唐人李荃、张果等为其作注之前。而《道藏》(第10册885页,1988年)记李荃云:

  • 标签: 《阴符经》 天人观 义理 朱熹 《道藏》 修道
  • 简介:“菩萨二十四戒”有多种说法,敦煌本《佛说善信菩萨二十四戒》、《大方等陀罗尼》、敦煌本《菩萨二十四戒》残本都涉及“菩萨二十四戒”。虽然同属大乘戒律,但三部之间的关系却存在诸多疑问,敦煌本《佛说善信菩萨二十四戒》套用《大方等陀罗尼》的首尾部分内容和语言模式,添加了内容不同的二十四条戒文,编撰的痕迹非常明显,应属伪托之作。而敦煌本《菩萨二十四戒》残本仅存独特的六戒内容,与《佛说善信菩萨二十四戒》之间并无直接关系,从其内容分析亦出自中国人之手。敦煌发现的这两部大乘戒反映了隋唐时期大乘戒律在敦煌地区的发展特点和流传情况,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 标签: 菩萨二十四戒 善信菩萨二十四戒 敦煌
  • 简介:黑龙江省伊协解宣讲团成立会议暨2012年度全省阿訇解培训班于2012年11月7日至9日在哈尔滨市香坊清真寺举行。来自全省范围的25名爱国爱教、操守好、素质高、影响大、表达能力较好的清真寺在职年轻阿匐,组建成立了“黑龙江省解宣讲团”。宣讲团将深入全省各地基层清真寺,尤其深入到偏远及教务活动较弱的县、乡、村清真寺巡回演讲新卧尔兹。

  • 标签: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培训班 解经 阿訇 清真寺
  • 简介:老子是我国春秋晚期的一位大哲学家,其所著《道德》一书,代表了当时中国哲学发展的最高水平,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璀璨明珠,虽然只有五千余言,但其思想内容却非常丰富,涉及到许许多多的方面。这里,我们仅就其中对于构建人类和谐社会有关的部分作一简略的介绍,以就教于方家。

  • 标签: 《道德经》 和谐社会 人类 老子 中华传统文化 世界文明史
  • 简介: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对话,“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哎,图个清静罢了。”清静了,心就宽了,心宽了,什么都能容下了,也就不争了。没有争斗,人自己身心协调了,人与人和睦了,社会和谐了,人与自然融洽了。可见,

  • 标签: 实践体验 社会和谐 人与自然 对话
  • 简介:鸠摩罗什译《维摩诘》中直心、深心和菩提心等概念,主要出现在关于净土和道场的论述中。就含义来看,它们都表示实现或成就果德之诸行。就次序来看,它们或并列,或有其次第顺序。其内容和顺序在不同译本间有一定的差别。各注释在诠解三心在净土与道场中的修行意义时,既说明了其次序关系,也有极鲜明的自宗特色,如慧远将此地与地论思想的对应,智顗约教释、观心释的解方法以及依圆教义的分析等。此外,吉藏对慧远注疏的吸收也值得注意。

  • 标签: 维摩诘经 直心 深心 菩提心
  • 简介:2015年3月1日,乌鲁木齐市伊斯兰教解工作24期中青骨干培训拉开帷幕。开业典礼由乌鲁木齐市民宗委主任帕尔哈提·沙来主持,首先帕主任安排部署了培训要求,乌鲁木齐市社会主义学院校长李作林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八户梁清真寺马俊杰代表学员表态发言,最后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希尔扎提·巴吾东作了重要讲话。此次培训为期五天,利用封闭式脱产学习方式,全市134名回族宗教人士,助理和6名带队干部参加了培训。

  • 标签: 市社会主义学院 骨干培训班 民宗委 东作 宗教人士 希尔
  • 简介:佛教临终关怀的生命思想,乃立基于个人生命的“广度”,由佛教信仰的角度切入,对个人整体生命的“深度”作身、心、灵全面的关怀,同时对社会提供应有的照应。本文指出佛教临终关怀应该具备三大特质:其一,关怀的方式:透过深度心灵对话、协助接受死亡、缓解临终恐惧、开展内在佛性力量,不断趋向证悟菩提;其二,关怀的范畴:始于发病的治疗,历经往生前后的救度,以至亲属的悲恸辅导;其三,关怀的层面:照顾病人身、心、灵,以及对社会的照应。研究者不断地藉由《药师》所蕴含的生命思想内涵,作出交叉论述,指出《药师》深具上述佛教临终关怀的三大特质,并且阐述药师佛的生死智慧确实完整融摄佛教临终关怀的生命思想。

  • 标签: 临终关怀 安宁疗护 中有 五蕴 药师经
  • 简介:传统佛教发展至近代出现了衰落,许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革新佛教,并结合时代的需要而为振兴佛教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其中不少功绩卓著者都深得益于杨文会及其所创办的金陵刻处。杨文会所积极从事的佛教文化事业,开了近代佛教文化复兴的先声,使面临生死存亡的中国佛教出现了新的转机。法相唯识学在近代复兴的佛学中成为最突出的显学,而面向现实社会人生的“人间佛教”则成为近代佛教文化思潮的主流,这都与杨文会的提倡密切相关。杨文会创办金陵刻处,为刻事业和培养佛学人才呕心沥血,对近代佛教文化的复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杨文会提倡唯识学及其归心净土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唯识学与唐宋以来盛行的禅宗心性论强调息妄显真、偏重个人的修心养性有所不同,它的“转依”理论实际上隐含着改变自我心识以改造外部世界、清净外部世界有利于实现转识成智的思想,可以改造利用来为变革社会服务,这正是杨文会提倡唯识学、向往净土世界的重要原因,曲折地反映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变革社会的愿望。由此也可理解杨文会“振兴佛法”的愿望能很快得到有识之士的回应、中国佛教文化能在近代复兴、唯识学和净土思想能在近代流行的深刻的历史原因。

  • 标签: 近代佛教文化复兴 杨文会 金陵刻经处
  • 简介:一、序章今年(2013年)2月,我造访了临济寺和中国佛教协会.彼时,有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即日中临黄友好交流协会会长有马赖底上人,和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所说的“佛教无国境”一语.我对这句话不甚感慨,并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句话.所谓的“国境”是指国与国之间的“境(边境)”,但是,佛教当然跨越了这种“境(边境)”.我认为,这个“境”不仅仅适用于“国境”的“境”,它还适用于把我们卷入其中的所有的“境”(例如,自然环境、名为国家的环境、家庭环境、职场的环境、名为肉体的环境等).回归并立足于“无境”的原点,潜心致力于具体问题的解决,是佛教与禅的根本所在.

  • 标签: 临济禅师 佛陀教义 教义经集
  • 简介:(1)净土第一。《无量寿》称为净土第一,盖由于中宣示:弥陀因地之殊胜大愿与精进行持,极乐依正之超逾十方。三辈往生之条件与正因,娑婆秽土之五恶痛烧,一乘愿海之不可思议,万德洪名之究竟方便;以一真法界为体,圆明具德事事无碍为相用;广摄一切善法,普度九界众生;以十念必生一念亦生故称顿教,因最易最稳横出三界而号易行,一切含灵依此度脱,当来灭独留此。中日大德赞此者不胜枚举。日净宗大德道隐师赞此为“专中之专,顿中之顿,真中之真,圆中之圆。”盖因此不仅为净宗纲要,实为世尊一代时教之指归也。

  • 标签: 夏莲居 无量寿经 净宗 一真法界 十念 三辈
  • 简介:法不孤起,仗缘而生。去年于中国杭州召开首届世界佛教论坛而形成的《普陀山宣言》提出“人心和善、家庭和乐、人际和顺、社会和睦、文明和谐、世界和平”的“新六和”理念,可谓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反映了时代的呼声。老子《道德》尊道贵德、道法自然、清静无为、慈俭不争、上善若水、抱朴少私等和谐智慧,对人性的提升、心灵的净化、精神的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维护世界和平均具有现实意义。

  • 标签: 《道德经》 和谐思想 构建和谐社会 佛法 世界佛教论坛 世界和平
  • 简介:当前.我们面临着这样一个时代课题:现代人正走在精神虚无与癫狂的边沿,在不确定性、焦躁茫然、放纵空虚的生活状态中.痛苦的心灵需要慰藉.脆弱的生命需要安顿,平面化的精神需要从物化、私欲中超越出来;然而,在这个被“解咒”(disenchantment)的世界里,“意义”、“价值”被打得粉碎,

  • 标签: 精神超越 现代人 无常 时代课题 不确定性 生活状态
  • 简介:由国家宗教局、中国伊协主办,贵州省宗教局、贵州省伊协承办的贵州省伊斯兰教解工作培训班,于2013年12月23日至27日,在贵阳市成功举办。来自全省各地的56名阿匐、12名清真寺民管会主任及省委统战部、省宗教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工作人员共80余人参加培训。

  • 标签: 伊斯兰教 贵州省 培训班 贵阳市 解经 国家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