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2 个结果
  • 简介:1927年中国“北伐”之际,日本田中义一组阁并兼任外相。面对中国巨变的政治形势,采取策略维护并扩大日本在“满蒙”的特殊利益是田中内阁最主要的外交任务。为此,田中一方面通过非正式外交的手段诱逼张作霖签订“满蒙五路协议”“东三省治安维持协议”“中日经济合作协议”,以扩大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独占利益;一方面游说美国财团购买“满铁”社债,实现对美协调外交,形成与美国在“满蒙”利益捆绑的局面以应对“北伐”。虽然最终两条策略都失败了,但研究其推行的过程,可以帮助了解田中内阁时期,日本对“满蒙”政策的一个面相。

  • 标签: 北伐 田中义一 “满蒙”政策 “满铁”
  • 简介:美国内战期间,南部邦联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筹措资金。为达到此目的,南部邦联政府采取了征税和发行国库券与债券等措施。由于通过征税获得的财政收入微乎其微,南部邦联政府的财政资金便主要依靠发行国库券和债券。此举固然使得南部邦联政府短期获得一部分可支配资金,但由于南部邦联没有坚实雄厚的财政基础,又得不到外来有力的资金援助和支持,因此南部邦联财政政策并未实现既定目标,反而引发了通货膨胀和物价飞涨,加剧了南部邦联的民心涣散,最终加速了南部邦联的失败。

  • 标签: 美国内战 南部邦联 财政政策 战争努力
  • 简介:<正>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实行特殊政策的历史回顾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制定了一整套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路线、方针和改策,这些路线、方针和政策完全适合于我国的各个民族地区,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情况复杂,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又必须考虑到各个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采取一些灵活的、特殊的政策。多民族边疆省是云南的基本特点,是云

  • 标签: 边疆民族地区 云南民族地区 特殊政策 各民族 中国共产党 云南边疆
  • 简介:20世纪50年代是冷战的高峰期,也是美国插手西藏事务的关键期。美国高层及其重要情报机构都积极卷入到这一活动当中。本文以时间为序,系统阐述了50年代美国的西藏政策的重要变化及其国务院、中情局在西藏的秘密行动。这一时期美国的西藏政策与行动直接导致了达赖出逃国外,并使美国由幕后走向前台,利用联合国公开插手西藏问题。

  • 标签: 中美关系 西藏政策 中情局 秘密行动
  • 简介:在1927年革命失败以后的一个长时期里,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是在农村。但是。毛泽东早就说过,“革命的最后目的,是夺取作为敌人主要根据地的城市”,而如果“没有充分的城市工作就不能达此目的”。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许多城市相继获得解放,制定正确的城市政策,做好城市工作,已经突出地提到党的议事日程上来了。

  • 标签: 城市工作 党的工作 中国共产党 革命 目的 胜利
  • 简介:2005年法国骚乱凸显了法国政府在移民问题上的治理危机,作为其移民政策的共和模式亦受到广泛质疑。本文以2005年法国骚乱为切入点,研究法国政府在2005年法国骚乱这一少数族裔群体性事件爆发后,做了哪些政策调整,以及这些调整能否有效地应对2005年骚乱凸显的问题。2005年法国骚乱后的法国移民政策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在对外的入境与入籍政策上进一步收紧,在对内的移民社会融入政策上注重从移民个体和群体两个方面促进移民的社会融入。但总体而言,新政策虽有局部微调,但本质不变且还有加强,技术层面上的变化并不意味着价值层面上的变革。

  • 标签: 2005年法国骚乱 移民政策 共和模式 移民控制政策 移民社会融入政策
  • 简介:国内外实践证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取决于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更重要的是国家政策的投入。区域政策是为了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优化资源空间配置,调整地区间经济社会的非均衡发展,对某一特定地区实施的特殊政策。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政策投入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 标签: 西部大开发 中国 地方经济 宏观政策
  • 简介:2000年6月25日是朝鲜战争爆发50周年。50年前的这一场战争对于战后的中国、美国以及整个亚太地区的国际形势,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因而至今仍然是研究中共党史、新中国外交史、战后中美关系史、中苏关系史和亚太地区国际关系史的热点问题之一。其中朝鲜停战,尤其是苏、中、朝方面

  • 标签: 国际关系史 中美关系史 中苏关系史 政策方针 朝鲜战争 中共党史
  • 简介:利用全球性国际组织谋求美国在国际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进而推进美国的国际文化战略是美国筹划建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主要动因。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谈判和建立过程中,美国发挥了政策设计、议程引领和规则制定等方面的主导作用,最终促成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建立。但在主导建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后,美国却无法控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运转,更无法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推进美国国际文化战略与对外政策的工具。

  • 标签: 美国 对外政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简介:本文利用美国外交文件、中国平叛档案、回忆录等史料,阐明了1952年到1961年西藏叛乱前后美国对藏政策的变化,揭示了政策制定与具体实施情况,探讨了美国的全球战略、美国与印度、英法和台湾国民党政府的关系对其制定对藏政策的影响。文章在整体分析了这段时期的美国对藏政策之后认为,美国对藏政策基本原则是:只有中国陷入长期分裂,才能视西藏为独立,否则美国只能采取有限暗中援助西藏的办法,不公开否认中国对藏主权。这也是美国插手西藏的最终限制。

  • 标签: 西藏和平解放 台湾国民党 武装叛乱 中央情报局 外交文件 叛乱分子
  • 简介:为发展西藏的近代教育,国民政府制定了许多相关政策,并为此进行了诸多努力。但由于西藏地方与中央关系的不正常状态,这些政策很难在西藏推行下去,大部成为一纸空文。然而在政策的实践上,国民政府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设立了许多教育设施,对于挽救在藏汉人的民族意识、推动汉藏文化交流、抵制英国的文化渗透等方面发挥了较为积极的重要作用。但总体上看,以同化为主旨、构建民族国家为归宿的教育政策注定是难以收到预期效果的。

  • 标签: 国民政府 西藏 教育 政策
  • 简介: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如何正确对待私人资本主义,既是一个极端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十分棘手的实际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对此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张闻天作出了开创性的理论贡献。他是中国共产党内最早提出利用私人资本主义的党的高层领导人,“利用私人资本主义”是他最富于创见的思想之一。时值张闻天诞辰一百周年之际,认真回顾、仔细研究他的这一思想及政策主张,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作用和现实指导意义。

  • 标签: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党内 张闻天 中国共产党人 政策思想 对待
  • 简介:20年代,国内的一些大中城市相继展开了以拓筑市区街道为主体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状况的改善使公共汽车首次在城市中出现并给市民提供了便捷的服务,但其发展却备受阻挠、步履艰难。成都公共汽车就因守旧势力的强烈反对仅维持运营月余而被迫停业。直至40年代,成都的公共交通事业才又重新起步。20年代初的成都街道残破不堪、简陋无比。“繁盛街面,皆以石板铺之,向例街道由各街居民集资修筑,非至石板破烂不堪。实少修理。崎岖难行,达于极点。设遇天雨,尤为泥滑。”道路的破旧不仅影响市容,而且制约着城市交通事业的发展。20年代初的成都交通工具只有轿子一种,速度既慢。花费又多,十分不便。以广州为代表的市政改革运动影响

  • 标签: 20年代 汽车行驶 交通事故 成都城 汽车公司 公共交通事业
  • 简介:女性主义艺术将现代主义中的"自我的独白"替换成对话——艺术与社会的对话、艺术家与观众的对话、现在的女艺术家和过去艺术家对话,她们创造了一种社会性。因为女性主义艺术就是来自社会,她们可以很从容地在艺术中加上"公共"和"社会"的内容。在20世纪末,公共艺术领域中女性艺术家的贡献越来越突出。如果说公共艺术是一个社会的舞台,那么女性艺术家则是令人不能忽视的演员。她们用自己的对白来诉说时代的变迁,追逐历史的脚印。

  • 标签: 公共艺术 女性艺术家 女性主义
  • 简介:图书馆、书店与书摊是民国上海知识群体从事图书阅读与消费活动的城市公共空间。图书馆不仅承担阅读功能,还兼具社会交往等功能。福州路、北四川路等城市新兴地带以售卖新式出版物为主的书店与城隍庙地带以售卖线装书、古籍为主的书铺和书摊之间产生了明显的新旧之隔与等级之分,它们面向的顾客群体也有所不同。当书籍的阅读与消费跨越知识群体与非知识群体的边界时,知识群体通过对旧书、旧书铺与书摊的歌颂,建构自身所拥有的知识资本,使自身与普通市民群体相区隔。在上海知识群体的书籍消费活动中,以书会友与在商言商的两种交易方式既体现出近代上海图书出版市场古风犹存的一面,也反映了近代上海图书市场开始以市民为主要消费对象,传统'回头客'比例降低的一面。知识分子个体所处阶层位置的差异不仅塑造了知识群体内部截然不同的书籍消费习惯,也开启了现代中国精英知识群体与边缘知识群体渐行渐远之端。

  • 标签: 公共空间 知识群体 场域 精神生活
  • 简介:包税制度是旧制度时代法国君主制国家采取的间接税征收形式,鲜明特征是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混合。在这个制度中,国家以很小的物质代价和合法性代价换取巨额收入;但作为私人商业公司的包税所由于承担了部分公共责任、由于旧制度复杂而令人恼火的税制而饱受各方的攻击,并最终在大革命时代被官僚制的税收管理制度取代。

  • 标签: 旧制度 包税制 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
  • 简介:"华北事变"后,民族矛盾已明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1937年2月,宋庆龄等向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讨论恢复孙中山三大政策议案。潘汉年是提案最初起草人1936年7月,受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派遣回国担任国共联系人的潘汉年到达上海,在沪会见宋庆龄、沈钧儒等人,向他们介绍中共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

  • 标签: 宋庆龄 孙中山 冯玉祥 国民党 提案 何香凝
  • 简介:西部国有土地私有化是美国西部开发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美国联邦政府导引和规范西部开发的主要手段.私有化的主要途径是出售和赠予,在此过程中所出现的土地投机现象和宅地法等在当时和后来均备受争议.有必要将这些现象结合起来进行系统的考察.

  • 标签: 美国 西部开发 土地政策 土地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