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0 个结果
  • 简介:中世纪时,国库、财政署和私室是英国最主要的中央财政管理机构,三个机构的命运漂浮不定,主要原因是国王及其王室才是财政管理的中心所在。都铎时期,国王们为加强对财政的个人控制,建立了私室财政体制。斯图亚特王朝建立初期,中央财政管理一仍旧惯,但1612年的管理革新实践却奠定了后来国库复兴的基础。综观这一时期的财政管理机构的沿革可知,连续性、渐进性、经验性和灵活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 标签: 中世纪 近代早期 中央财政管理机构 沿革
  • 简介:后金国天命五年获罪大归的大福晋,究竟是富察氏还是乌拉纳喇氏,学界一直争论未决。本文以满洲早期的一些社会习俗作为切入点,重新解读相关史料,认定该大福晋为富察氏,解答了质疑派提出的几个关键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进一步阐明,满人早年在婚姻方面实行群嫡制,从而顺利解决了皇太极之母生前的地位问题,而这一问题恰恰是大福晋之争的根源所在。

  • 标签: 天命五年 努尔哈赤 大福晋 子以母贵
  • 简介: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在西方资本主义入侵的冲击下,开始步入了艰难的社会转型期。作为联系城市和乡村的纽带,传统市镇也开始了其早期现代化转型的历程。但由于地理区位、区域经济环境、交通运输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中国市镇的现代化转型并不是同步的,而且在不同的区域也表现为不同的类型。就研究现状而言,

  • 标签: 早期现代化 市镇 传统 现代化转型 赣南 西方资本主义
  • 简介:12世纪末13世纪初,蒙古草原地区经历了一次旷日持久的争夺权力的斗争。这场斗争是在重新组合的各个部落①及其迅速建立在这些部落基础上的联盟之间展开的。而克烈部的脱里、乃蛮部的太阳罕以及乞颜部贵族铁木真则高高踞于这些部落联盟之上。他们无一不是迫不急待地扩大现有的势力,奖赏日益增多的大批那可儿,并且尽其所能地使自己及其家族在草原上获得独一无二的统治地位。1204年,这种斗争的最后胜利者铁木真打败了太阳罕为进攻他而建立起来的联盟。在随后两年多的时间里,铁木真的其他对手不是被消灭,便是被迫逃出蒙古。他们将蒙古草原让给一位至高无上的君主和帝国的创建者。就蒙古及其周围的各种社会与文化来说,铁木真的胜利是极其

  • 标签: 蒙古人 成吉思汗 蔑儿乞 突厥斯坦 西伯利亚 原始文献
  • 简介:“加州学派”将中国西北与江南之间巨大的地理差异,作为江南未能走向近代化的关键原因,并将英国煤炭偶然所处的地理位置,看做是导致中西分流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这不但忽略了江南及其临近地区的煤炭储量及开发情况,更试图从纯粹地理环境的角度去看待这一重大命题,简化了近代早期江南与英国在燃料利用方面的深层差别。通过对近代早期英国与江南及其临近地区煤炭业的比较,可发现两地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在燃料利用结构、矿业政策、开采技术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致使煤炭业在两地趋向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这为批判地回应“加州学派”有关中西分流“偶然论”的观点,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 标签: 加州学派 大分流偶然论近代早期 江南 煤炭
  • 简介:本文通过梳理明末广东和福建官府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之间的几次颇具戏剧性的接触,一方面看到明末沿海地方官事实上已经比较深入地同欧洲人接触,另一方面又看到,中国人如何在想象与务实之间应对“朝贡体系”有效范围之外的人群。这些事例足资考察和反思不同观念体系——欧洲国际秩序观念与中国朝贡观念——之间的碰撞。

  • 标签: 中西文化交流 明清 朝贡体系
  • 简介:本文将以天命初期爱新国对明关系的历史记事为中心,系统对勘《满文原档》《满文老档》《武皇帝实录》满汉文本、康熙重修本《高皇帝实录净汉文稿本与定本、乾隆修订本《高皇帝实录》满蒙汉文本、《满洲实录》满蒙汉文本及《皇清开国方略》汉文本,考察其书写、改写及最终凝成的过程,并讨论各史籍间的承继关系及其史料学性质。

  • 标签: 爱新国 清代官书 满文原档 满洲实录 太祖实录
  • 简介:体现了美国早期史研究领域的较新的发展趋势.这本论文集从小历史的角度来论述了早期美国史研究中关于个人认同的自我探索与边缘化状态的问题,并较好地弥补了大历史的缺陷,使人们从历史叙述、文本细读和语言学转向这三个方面更新了对小历史长处的认识.

  • 标签: 美国早期史 个人认同 小历史 历史叙述 文本细读 语言学转向
  • 简介:耶律楚材(1190-1244),字晋卿,号湛然居士,契丹人,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十三世纪上半叶,他出仕蒙古宫廷,曾积极辅佐蒙古统治者推行“汉法”,在加强中央集权,恢复中原地区的经济与文化等方面,作出过自己的突出贡献。有关耶律楚材的生平事迹,国内的研究成果已经有许多,但对於他在早期蒙丽交往中的地位与作用,学者们却一直较少留意。我们在查阅高丽文献时,找到了与此有关的两封书信,这两封书信在研究耶律楚材乃至早期蒙丽关系方面,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耶律楚材 李奎报 蒙古时期 高丽时期 中国 历史研究
  • 简介:王靖宇将《左传》纳入“叙事文”的研究领域,史书性质和史官职责却在“中国早期叙事文”的分析解读中缺失,以致在《左传》的意义和人物的理解上,与中国文化产生了隔膜。王靖宇提出的“音乐式”阅读法,与传统的评点学判然分野,不能融通。《左传》音乐式的阅读方法在清人盛于野的《于野左氏录》中有绝佳体现,且与篇章结构的赏析紧密结合。

  • 标签: 王靖宇 评点学 音乐式阅读 中国 早期叙事文 《左传》
  • 简介:中国古代城市史的研究,在学术研究领域里是一个难度较大的课题。因为涉及的学科较为宽泛,诸如对历史、文化、地理、经济、人口、文物考古等资料都须有系统透彻的了解和掌握,还须有理论方法上的建树和突破,所以有勇气和实力从事这方面研究的,都是值得敬佩的学者。最近读到毛曦教授新著《先秦巴蜀城市史研究》,

  • 标签: 中国早期 城市史 巴蜀 先秦 简评 篇章
  • 简介:儿童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需要完整的、丰富多彩的生活。相对于成人的生活,儿童的生活有其独特性,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引领儿童走进生活、帮助儿童构建理想的生活。瓦·亚·苏霍姆林斯基忠诚热爱教育事业,

  • 标签: 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工作 儿童 早期 童年 孩子
  • 简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必然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把双方结合的过程和结果真实地表现出来,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态,它包括实践形态、理论形态和政策形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分为许多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形态。1921~1938年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阶段,其产生的形态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形态,包括实践形态、理论形态和政策形态。马克思中国化在实践形态上主要表现为新启蒙运动和延安文化运动,它们在实践形态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中国共产党人长期以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探索成果的积累,在理论形态上推动了马克思中国化命题的提出。共产国际改变了对各国领导的政策,直接在政策形态上推动了毛泽东对马克思对中国化命题的提出和论证。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化命题 中国共产党
  • 简介:白寿彝先生总主编的《中国通史》第三卷已经和广大读者见面了。这一卷的内容是论述我国自夏、商、周以来,到战国末年统一的封建帝国形成之前的历史。白先生在第一卷《导言》中阐述的主导思想和编修方法,在本卷中得到了具体的实施和贯彻。这部由众多学者集体努力创作的著...

  • 标签: 《中国通史》 早期文明 白寿彝 全景画 诸侯国 少数民族
  • 简介:在中华民族的反帝反封建救亡运动中,中国回族作为一个有着爱国传统的群体,始终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有所作为,表现出强烈的爱国觉悟与热情。本文关注的是发生在上世纪初的一批回族青年知识分子在负笈海外求取救亡图存之道所创办的进步刊物在中华民族自立自强之路上的些许影响和对近代中华民族认同的积极作用。自清末政府派遣留学生以来,

  • 标签: 中华民族 民族认同 救亡图存 《醒回篇》 近代 早期
  • 简介:九、从全面"清队"到局部"平反"1968年夏天,根据毛泽东的最新指示,全国上下开始"清理阶级队伍",从而把文化大革命运动再次推向高潮。我父亲是统战人员,不在清理范围之内,所以没有受到太大冲击,但是母亲却在这场运动中吃尽了苦头。

  • 标签: 父亲 山西省 政协 早期 连载 革命运动
  • 简介:第二部分东缉虎营时代一、东缉虎营4号的办公区大约在1958年大跃进期间,省政协有了搬迁的动议。当时我们家住得十分憋屈,听到这个消息以后特别高兴。父亲在秘书处负责,这个任务当然落在他的头上。父亲说,一开始选择了太原市府西街和新建路口东北面的一片空地.

  • 标签: 山西省政协 后半生 吕峰 阎锡山 老槐树 绥靖公署
  • 简介:19世纪60年代以后,包括知识分子、官员在内的中国人开始走出国门,直面那个曾经只是“道听途说”的西方世界。西方先进的科技给他们以强烈的冲击,一部分人逐渐摆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导致了认知体系以及思想世界开始发生变化。

  • 标签: 王韬 中国士人 西方认知 思想世界
  • 简介:夏鲁寺是西藏后藏地区唯一一座保存相对完好的11-14世纪佛寺遗迹,对于元代政教史、汉藏交流史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夏鲁寺一层集会大殿转经回廊内壁中部为切入点,通过对千佛壁画的分布规律、墙体叠压打破关系的分析,以及对壁面千佛壁画题记文本的比对、考释,发现夏鲁寺一层回廊中部、北部建筑部分墙体的修筑和其上壁画的绘制年代要早于现存的其他建筑结构。结合夏鲁寺建寺史,可以推测这一部分壁画的绘制年代为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当时的夏鲁寺存在一条围绕西翼、北翼建筑分布的不规则转经道,这条转经道在后期的扩建中被改造,结合新修建筑形成了如今的转经回廊,原来的壁画都被保留在早期墙体之上。这一研究补充和丰富了对夏鲁寺早期建筑形态的认知。

  • 标签: 夏鲁寺 建筑年代 千佛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