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2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雾化吸入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3~2015年10月间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60例,对其雾化吸入的应用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的60例患者应用雾化吸入及护理后,所有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明显控制。结论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应用雾化吸入效果显著,有效解除支气管痉挛,提高血氧饱和度、纠正低氧血症,改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其临床应用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呼吸系统 雾化吸入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此研究出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以及问卷调查法,选取120名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择120名正常检查者,对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进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各方面指标都要优于对照组,数据真实有效,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容易引发焦虑抑郁,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对其进行护理指导,以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 标签: 消化系统疾病 焦虑抑郁 护理
  • 简介:目的评估安徽省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亡数据质量,为进一步改进数据质量和提高利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安徽省2013~2014年24个全国疾病监测点数据,采用报告及时率、审核及时率、身份证号码填写率、多死因链填写率、粗死亡率、可靠性、根本死因编码准确性等指标评价数据质量。结果24个国家死因监测点平均报告及时率为76.83%,审核及时率为96.24%,身份证号码填写率为61.85%,多死因链填写率为52.81%,粗死亡率为6.24‰,83.44%死者生前最高诊断单位为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69.36%死者生前最高诊断依据可靠,常见根本死因编码错误率为3.49%。除审核及时率2014年与2013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所有指标2014年均高于2013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多死因链填写率、可靠性依据的比例、根本死因编码正确率农村高于城市外,除报告及时率皖中高于皖南和皖北,报告及时率和身份证号码填写率新增监测点高于老监测点外,其余所有指标2014年均高于2013年,城市高于农村,皖北高于皖南和皖中,老监测点高于新增监测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疾病分类上,慢性病的诊断可靠性最高,其次为感染性、母婴及营养缺乏疾病,伤害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安徽省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数据质量在不断提高,但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应根据差异特点,将重点性督导、培训与常规督导、培训相结合,完善死因监测工作机制,切实提高数据质量。

  • 标签: 死因监测 疾病监测系统 质量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检验在呼吸系统感染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37例呼吸系统感染的患者和37例非感染成人为研究对象,对所有人采用血清降钙素原进行检验,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感染组的PCT、CRP、WBC各项指标和非感染组出现明显的差异性,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系统感染的患者采用血清降钙素原进行检验,能在短时间对细菌感染进行诊断,减少预后治疗难度,也是预后的重要临床参考资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呼吸系统感染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系统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泌尿外科采取系统护理干预的65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干预组,同时选取采取常规护理服务的50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SDS和SAS、VAS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系统干预护理不仅可有效减轻腹腔镜手术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以及术后疼痛,还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提高其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系统干预护理 腹腔镜 泌尿外科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积极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泌尿外科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手术,按照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患者接受系统性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低于对照组(2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模式可减少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系统护理干预 泌尿外科 腹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丙种球蛋白(IVIG)是从上千份供体混合血浆中经分离、制备获得的免疫球蛋白G(IgG),其中含有多种抗病毒、细菌抗原特异性的抗体,经静脉注射后能够提高受者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G水平。目前,在新生儿溶血症的临床中被广泛的应用,本文就丙种球蛋白在新生儿溶血症的治疗进行系统评价,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 标签: 静脉注射 丙种球蛋白 新生儿溶血症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采取CT与磁共振诊断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接诊的8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进行CT诊断与磁共振诊断,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CT诊断8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检出异常46例、正常34例,检出率为57.50%,磁共振诊断则检出异常78例、正常2例,检出率为97.50%,磁共振检出率显著高于CT诊断(P<0.05);磁共振检出病脑、结脑等也明显高于CT诊断(P<0.05)。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单纯采取CT诊断效果不佳,而联合磁共振诊断,则能提高确诊率,而且能更好地检出各种脑病,使得重视。

  • 标签: CT 磁共振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青龙汤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2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一般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案对一般组患儿实施治疗,在一般组患儿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儿小青龙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周期结束后,经统计得出,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较一般组患儿高(95.7%VS82.6%;P<0.05),肺功能指标(FEV1、PEF)检测结果均优于一般组患儿(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支气管哮喘患儿小青龙汤治疗,能够进一步改善患儿肺功能,提高患儿治疗总有效率。

  • 标签: 小儿 呼吸系统疾病 小青龙汤 支气管哮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健康护理手段对患者知己健康管理行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4例颈椎患者的临床资料,收治时段在2014年1月-2016年5月间;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常规组各37例。常规组施予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系统性健康护理指导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实施结果。结果①知识掌握情况观察组的知识掌握较常规组较高,(P<0.05);②实施结果观察组健康管理行为正确率(89.1%)以及复发率(5.4%)均优于常规组的64.8%以及24.3%,(P<0.05)。结论颈椎患者实施系统性健康护理手段,可改善病患的知己健康管理行为,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系统性健康护理手段 知己健康行为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小儿肠道病毒(EV)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70例无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测其脑脊液标本,分析其中49例肠道病毒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临床特点。结果共检出EV感染49例(70.00%),17例脑炎,32例脑膜炎;脑炎患儿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3例柯萨奇病毒B3型脑炎患儿病情危重,治疗后1例康复,2例遗留后遗症;脑膜炎患儿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头痛、腹泻、畏光、乏力、肌痛,治疗后全部康复。结论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常见病原体为肠道病毒,脑膜炎和脑炎症状较轻,预后良好,重症脑炎可遗留不同程度后遗症。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肠道病毒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N1级护士利用护理信息系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本科学历N1级护士96名随机分为实验组48人,对照组48人,分别对N1级护士及其负责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掌握程度以及N1级护士工作满意度(MMSS)、自我效能评分(GSES)。结果实验组患者健康教育合格率为91.9%,对照组为60%,χ2=30.43,P<0.01,实验组护士工作满意度、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为N1级护士在进行健康教育时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全面的信息,提高了患者健康教育掌握程度,同时增长了N1级护士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和自我效能分数,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PDA移动便携设备 N1级护士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胎蛋白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我院2012年4月至2012年7月采集的302份临床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应用甲胎蛋白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评估其分析性能,分析不同病例AFP检测结果。结果甲胎蛋白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的最低检测限、分析特异性、线性、准确度以及精密度等指标均满足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标准化要求,与正常病例、肝硬化以及其他肿瘤疾病病例相比,对于原发性肝癌的阳性检出率更高,对比差异十分显著(P<0.01)。结论甲胎蛋白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颇为的效果,其检测准确性和灵敏度极高,适用于原发性肝癌等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中,建议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 标签: 甲胎蛋白 化学发光 免疫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康复护理干预在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2例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家长对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康复护理干预在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竭中的应用临床效果显著,促进患儿病情好转,缩短住院时间,可显著提高患儿治愈率。

  • 标签: 重症肺炎 心力衰竭 小儿 系统康复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sclerosis,SSc)伴发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09年2月~2015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欧洲抗风湿病联盟硬皮病试验研究组(Europeansclerodermatrialsandresearchgroup,EUSTAR)数据库中收集的SSc患者的肌肉合并症进行横断面分析,比较SSc伴发肌病组和无肌病组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分析两组间的差异.结果共有资料完整患者429人纳入本研究,平均发病年龄为(39.3±12.6)岁,SSc伴发肌病的发生率为22.6%.两组比较,肌病组的早饱/呕吐(x2=16.29,P<0.001)、吞咽困难(x2=27.01,P<0.001)、浮肿(x2=17.74,P<0.001)及尿量减少(Х^2=4.59,P=0.032)发生率高于无肌病组.SSc伴发肌病组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肺动脉压升高的发生率(Х^2=6.31,P=0.012)高于无肌病组.SSc伴发肌病组的血沉(t=1.06,P=0.011)和C反应蛋白水平(t=0.87,P=0.001)高于无肌病组.结论SSc伴发肌病不少见,与疾病的炎症程度及肾脏受累、心脏和肺并发症相关,临床需加强对SSc伴发肌病患者的关注并警惕与心脏和肾脏相关的并发症.

  • 标签: 硬皮病 系统性 肌疾病 肌炎
  • 简介:磁共振成像(MRI)系统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为保证MRI设备图像质量,确保MRI图像的真实可靠,以满足临床诊断对图像质量的需求。依据国家医药行业标准以及医疗诊断对MRI技术的要求,采用周期性图像性能测试方法,对图像信噪比、均匀性、伪影、几何畸变、层厚及空间分辨力等性能参数进行周期性测试;按照数据偏差的严重性将检测周期规定为3~6个月。将测试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判断设备各项系统性能是否达到质量评价标准和稳定性质量保证,确保医学影像符合诊断标准,保证影像质量,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发现更优的测试方法。通过对MRI影像检查的图像质量进行控制,为临床诊断提供优质的MR图像。

  • 标签: 质量控制 图像性能测试 质量参数 测试模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康复护理干预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2例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呼吸、心率、肝肋下增大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提升,护理满意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康复护理干预在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肺炎 心力衰竭 小儿 系统康复护理
  • 简介:西门子SOMATOMDEFINITION双源CT是双源计算机断层扫描(dualsourcecomputedtomography,DSCT)系统,通过2个X射线源和2套探测器进行高质量检查[1]。DSCT诊断床是由床体、电源模块、驱动控制模块、运动模块、定位模块和安全保护装置等组成,是CT扫描仪的重要组成单元[2]。DSCT诊断床对于患者的承载和定位可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对其加强维护保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双源CT 检查床系统 医疗设备维修
  • 简介:摘要目的Dynesys弹性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可行性分析及其中期疗效。方法对2010年8月至2014年6月期间来延边大学附属医院的23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行Dynesys弹性固定系统治疗并获得随访,应用其临床资料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中男性8例,女性15例;年龄22~54岁,平均40.2岁。包括腰椎管狭窄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8例,腰椎Ⅰ度滑脱症2例,治疗节段L3~L4节段1例;L4~L5节段10例;L5~S1节段12例。记录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日本矫形外科学会下腰痛(JOA)评分,应用以上评分进行临床疗效的评估,通过影像学观察对比患者术前、术后的腰椎正侧位及腰椎过屈过伸位X线片上的手术节段椎间活动度(ROM)和椎间隙高度。结果2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50个月(29~75个月);手术时间(95±19)min,术中出血量(146±56)ml。术后三个月与末次随访时间的VAS评分及JOA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术前相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同时术后三个月和末次随访时间手术节段的ROM及椎间隙高度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术前比较结果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Dynesys弹性固定系统能够保留手术节段部分活动度及椎间隙高度,应用Dynesys弹性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中期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腰椎退行性病变 Dynesys弹性固定系统 内固定 中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