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3.0T动态增强MRI联合CT扫描在良恶性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情况。方法:2018年7月-2020年6月,开展良恶性骨肿瘤诊断研究工作,对本院接受的良恶性骨肿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良性患者37例,恶性患者32例,全部患者接受3.0T动态增强MRI、CT诊断,比较评估诊断准确性。结果:3.0T动态增强MRI联合CT扫描良性肿瘤诊断准确率为93.70%、96.88%,恶性肿瘤诊断准确率为,均高于3.0T动态增强MRI、CT扫描,P<0.05;在恶性肿瘤检查中,3.0T动态增强MRI联合CT扫描特异性、敏感度为100.00%、96.88%,均高于3.0T动态增强MRI、CT扫描,P<0.05。结论:在良恶性骨肿瘤诊断中,3.0T动态增强MRI联合CT扫描诊断准确性较高,同时对于恶性肿瘤患者,联合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度,值得推荐。

  • 标签: 骨肿瘤 良性 恶性 3.0T动态增强MRI CT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循证护理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中应用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4例肝脏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屏气配合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4.59%,对照组为67.6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平均检查完成时间、一次检查成功率及所得影像伪影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过敏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13.51%)明显低于对照组(2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中应用循证护理方法,可降低过敏反应,提高检查质量,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3.0T磁共振 增强扫描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0T磁共振联合X线钼靶用于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拟诊断为乳腺恶性肿瘤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患者采用3.0T磁共振联合X线钼靶检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X线钼靶检测,最后再采用病理活检最为金标准来判断检验效能。结果:试验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82%,对照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5.53%、87.29%、85.73%,对照组患者为62.41%、65.82%、58.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T磁共振联合X线钼靶在乳腺恶性肿瘤中的诊断效能明显由于单独使用X线钼靶检验,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同时还能提高其检出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从而降低误诊和漏诊,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3.0T磁共振 X线钼靶 乳腺恶性肿瘤 诊断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膝关节滑膜炎应用3.0T磁共振PD抑脂序列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本院在2023年4月—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膝关节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膝关节MRI检查,检查中使用3.0T磁共振PD抑脂序列,分析具体诊断结果。结果:3.0T磁共振PD抑脂序列对膝关节滑膜炎的诊断准确率为97.50%,并能获取较多的影像学资料。结论:3.0T磁共振PD抑脂序列在膝关节滑膜炎诊断方面的价值较高,能够弥补常规扫描序列不足,保证实际诊断价值。

  • 标签: 膝关节 滑膜炎 3.0T磁共振 PD抑脂序列 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应用CT灌注成像(PCTI)和免疫比浊分析法检测高血压性脑出血后外周血、血肿液中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与血肿周围脑组织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螺旋CT对5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行常规CT和PCTI检查,定量分析血肿周围与对侧相应区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比较急性期与亚急性期CBF、CBV和MTr的变化。检测外周血、血肿液中补体C,和C。的水平。结果56例患者急性期患侧CBF、CBV、MTY分别为(19.3±3.1)ml/(min·100g)、(1.4±0.4)mug、(16.5±3.1)s,健侧分别为(50.3±3.4)m]](min·100g)、(2.4±1.1)ml/g、(4.8±2.6)s,两侧间各对应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急性期患侧CBF、CBV、MTr分别为(29.7±2.1)m1](min·100g)、(1.9士0.6)ml/g、(8.9±2.7)s,健侧分别为(48.2±6.3)ml/(min·100g)、(2-3±0.7)ml/g、(4.7±1.6)s,两侧各对应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急性期CBF、CBV、M1r11与急性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和亚急性期补体C,和C。在外周血和血肿液中的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和亚急性期的水肿比值分别为0.9和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存在脑血流量下降和脑灌注降低。脑PCTI技术能够定量分析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从而为临床上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和估计预后提供有意义的信息。

  • 标签: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CT灌注成像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新冠肺炎已经成为全球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目前仍处于不断蔓延态势,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需要采取长期疫情应对措施,其防治的最好方法就是改变个人生活习惯,通过改变饮食习惯、戒烟戒酒、强身健体、保持良好心态应对疫情变化。为此本研究着重于个人生活习惯的改变对流感发病机制的影响及相关数据分析。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问卷涉及各种生活方式的项目,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平衡。对新冠肺炎爆发期(2020年1月24日至4月21日)居住在中国内陆30个省份进行横断面调研,共获得问卷13452份。结果:疫情改变了居民的饮食习惯、运动方式、心理平衡的影响。居民改变饮食习惯;运动频率高的居民较运动频率低的居民心理状态好。心理状态差的地区新冠发病率较高。结论:在疫情的暴发期,疫情严重程度改变的居民的饮食习惯,居民倾向于吃肉类、蔬菜类食物,很少吃海产品。运动方式由户外转向室内,且运动频率高的居民对疫情带来的变化心理承受能力强,疫情加重了吸烟饮酒的饮食习惯出现,社会支持和个人自尊感在对居民的心理平衡方面有重要的影响,好的生活习惯能明显降低疫情的发病率。

  • 标签: 新冠病毒 生活习惯 流感发病机制 数据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变桡动脉压迫首次减压时间以及压迫总时长对患者穿刺处出血肿胀的影响。方法:现随机选取在我院行2023年6月到2023年9月期间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纳入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穿刺后首次按压时间为2小时,减压 1次,压迫总时长6小时。观察组患者穿刺后首次按压时间为1小时,减压 1次,压迫总时长4小时。对两组患者不同的按压时间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心理变化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于对照组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SDS评分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原首次压迫时间以及总压迫时间上缩短首次压迫时间以及压迫总时长达到患者穿刺处出血肿胀减少,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增加治疗舒适度,研究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桡动脉压迫 压迫时间 穿刺 出血肿胀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行为改变理论和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管理在防控首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研究组采用基于行为改变理论和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管理干预,对照组未干预。评估生理健康情况使用WHOQOL-BREF表。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的生理健康得分分别为75.2 ± 7.6和79.5 ± 6.8,对照组为67.2 ± 8.5和68.1 ± 8.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 0.05)。结论:基于行为改变理论和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管理干预可显著改善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理健康水平。这一干预方法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有效策略之一。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健康管理干预 行为改变理论 健康信念模式 生理健康
  • 简介:目的探讨内脏脂肪素(Visfatin)-1535C/T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测序技术对103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和120例健康对照者内脏脂肪素-1535C/T基因位点内进行基因分型,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内脏脂肪素-1535C/T基因位点有三个基因型TT,TC,CC型,内脏脂肪素-1535C/T位点C等位基因频率在急性心肌梗塞组中为53.4%,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44.2%(X^2=5.57,P〈0.05),急性心肌梗塞组中CC基因型频率为36.8%,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21.6%(X^2=6.39,P〈0.05)。在急性心肌梗塞组中,CC基因型组血清内脏脂肪素的水平显著性高于CT及TT基因型组(P〈0.05,P〈0.025)。结论内脏脂肪素的-1535C/T的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急性心肌梗塞及血清内脏脂肪素的水平的遗传易感性有一定的关联。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内脏脂肪素 单核苷酸多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技术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及鉴别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结核性胸膜炎组患者48例、非结核性良性胸膜炎组患者25例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32例。用T-SPOT.TB测试上述患者的胸腔积液中单个核细胞(PEMC)中对结核分枝杆菌早期分泌靶向抗原6(ESAT-6)和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致敏的T细胞与腺苷酸脱氨酶(ADA)、血清结核抗体(Tb-Ab)进行比较,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结核性胸膜炎检测组T-SPOT.TB试验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结核性良性胸膜炎组和恶性胸腔积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POT.TB试剂盒能够辅助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在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高的特异度。

  • 标签: T-SPOT.TB 结核性胸腔积液 临床诊断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039-02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1.5T乳腺专用磁共振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19年4月-2023年2月接收39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检查、超声检查、1.5T乳腺专用磁共振检查,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价各检查方式差异性。结果:1.5T乳腺专用磁共振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中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超声检查,P

  • 标签: 1.5T乳腺专用磁共振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检出率 直径 形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恩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老年T2DM患者为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二甲双胍)与观察组(二甲双胍+恩格列净)。比较两组血糖水平、MAP、Na+、BUA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FBG、2 hPG、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a+、BUA、MA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恩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可改善老年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BUA、Na+及血压水平,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恩格列净 二甲双胍 老年T2DM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22年3月至2024年2月之间收治的8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常规治疗予以对照组,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给予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恢复时间、不良反应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胃肠恢复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不良反应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取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症,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 标签: 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 T管引流术 肝内胆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腰-硬联合麻醉时,分析不同注药速度对此类患者的影响及在血流动力学、麻醉效果方面评价。方法:研究对象90例,经临床诊疗后,均开展腰-硬联合麻醉,根据需要分组,即:A组、B组、C组,每组30例,且以上患者接收时间介于2021年8月至2023年2月之间;在麻醉过程中,所用药物为罗哌卡因(浓度为0.5%,n=2ml),其中,A组应在10s内注射,B组在15s内注射,C组在20s内注射,统计最终结果。结果:关于平均动脉压、心率指标,分析后均为患者血流动力学的表现形式,比较后,3组无差异,P>0.05;麻醉优良率中,B组、C组和A组比较更高,P>0.05。结论:对于患者来说,选择腰-硬联合麻醉方案干预时,为了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麻醉优良率,罗哌卡因注射速度需保持在15s—20s,从而保障患者最佳疗效。

  • 标签: 不同注药速度 腰-硬联合麻醉 血流动力学 麻醉效果 影响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T-型钙离子通道Cav3.1、Cav3.2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的表达水平与临床期别的关系,以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初次进行治疗52例原发性卵巢癌患者的标本,卵巢上皮良性肿瘤组织经手术切除的标本20例,卵巢上皮交界性肿瘤标本10例及正常卵巢组织标本(由于子宫病变要求行全宫+附件切除)2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RT-PCR检测卵巢癌、卵巢上皮良性肿瘤组织、卵巢上皮交界性肿瘤组织及正常卵巢组织中的Cav3.1、Cav3.2mRNA的水平,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素卵白素免疫组织染色方法检测以上组织中的Cav3.1、Cav3.2蛋白表达水平,染色结果判定由两名病理科医师盲法独立阅片完成。采用SPSS17.0数据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描述,免疫结果分值使用x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确切概率法,分期体系和分期的比较用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P值小于或等于0.05被认为所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⑴上皮性卵巢癌中T-型钙离子通道Cav3.1、Cav3.2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卵巢上皮良性肿瘤组织、卵巢上皮交界性肿瘤组织及正常卵巢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T-型钙离子通道Cav3.1、Cav3.2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良性、交界性卵巢上皮组织以及正常卵巢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在良性、交界性卵巢上皮组织以及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⑶T-型钙离子通道Cav3.1、Cav3.2蛋白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程度无关。结论T-型钙离子通道Cav3.1、Cav3.2在上皮性卵巢癌中高表达,且T-型钙离子通道Cav3.1、Cav3.2的过度表达率与上皮卵巢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呈正相关。

  • 标签: T- 型钙离子通道 上皮性卵巢癌 细胞 表达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050-03
  • 简介:目的探讨T2期胃癌患者D2根治术中网膜囊剥离的风险及临床价值。方法将86例T2期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网膜囊剥离组(46例)和非网膜囊剥离组(40例)。记录患者年龄、Borrman分型、肿瘤部位、分化程度、脉管癌栓、手术方式、淋巴结转移、清扫淋巴结数量、肿瘤直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观察复发、转移和生存情况。结果两组年龄、Borrman分型、肿瘤部位、分化程度、脉管癌栓、手术方式、淋巴结转移、清扫淋巴结数量、肿瘤直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横结肠系膜前叶和胰腺被膜均未发现转移;网膜囊剥离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非网膜囊剥离组[(169.13±37.94)min比(147.45±30.2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两组均未见局部复发,网膜囊剥离组发生肝转移1例,非网膜囊剥离组发生骨转移1例;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对于T2期胃癌行D2根治术中可以不常规行网膜囊剥离,以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胃肿瘤 横结肠系膜前叶 胰腺被膜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评估培门冬酶联合化疗对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期间,收集了60例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数据。培门冬酶作为一种新型药物,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来发挥作用。化疗方案采用常规化疗药物与培门冬酶联合应用。临床疗效评估显示,培门冬酶联合化疗在T细胞淋巴瘤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完全缓解率和部分缓解率均达到较高水平。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进展自由生存期得到明显延长。安全性评估显示,培门冬酶联合化疗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不良事件和副作用可控且管理良好。尽管有一些局限性存在,但本研究为培门冬酶联合化疗在T细胞淋巴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有益的证据。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将有助于优化治疗方案并提高患者的预后。

  • 标签: T细胞淋巴瘤 培门冬酶 化疗 临床疗效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