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妇分娩,分析助产士产房连续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7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助产士产房连续护理)与对照组(35例,常规护理)。比较2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结果:(1)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胎儿窘迫发生率、产后大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6.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5)。(2)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比较2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t=5.447、3.984、31.020,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第三产程对比,t=1.382,(P=0.172>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产妇分娩实行助产士产房连续护理,能有效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及产后出血量,减少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产妇分娩 助产士产房连续护理 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产程时间 产后出血量
  • 简介:从“再现”和“感知”这两种身体史的广泛取向的角度,对中国古代思想中“时间的身体”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古代的身体观念与医疗方式都建构于时间观念的基础之上;身体结构的描述多使用符号与象征方式,依照时间结构建立了相应的身体结构,世界的构成被用于描述身体;在身体表征和如何对待身体方面则多以感知和经验的方式来处理,身体对季节和时令变化的感知和经验被用于描述身体本身.

  • 标签: 中国传统医学 时间 身体观
  • 简介:目的研究血液标本的保存方法和时间等因素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0名健康的志愿者,抽静脉血10管,每管2ml。分别进行血液标本保存时间对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参数等检测结果影响的研究。结果三项参数指标在6h与10h、24h平均变化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在低温条件下保存,并在6h以内操作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小。

  • 标签: 血液标本 保存 生化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助产士的职业风险,促进助产专业回归。方法分析影响助产士职业风险的主要因素及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结果增强了助产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有效规避了重点环节的安全隐患。结论加强助产士安全管理,提高了产科质量,使母婴安全得到了有效的保证。

  • 标签: 接生 产科 产科护理 护理管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为进行阴道分娩的产妇实施产后出血护理时,观察预见性护理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368例进行阴道分娩的产妇,其中时间在2019年7月-2020年6月,利用双盲法的方式将所有产妇平均分为观察组(184例,实施预见性护理),对照组(184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的出血量。结果:对两组产妇实施不同的护理后,其中实施预见性护理的观察组产妇产后2h及产后24h的出血量均要更低,两组产妇结果之间差异显著,(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预见性护理运用在产妇的阴道分娩中,可以有效降低产妇产后的出血量,值得推广。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