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动态观察分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4种常见耐药菌感染所致老年肺炎的中医证候演变规律及其转归特征。方法对212例上述常见4种耐药菌感染所致老年肺炎患者的中医四诊资料进行分析,阐明患者入院后不同时段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其动态演变规律,并分析不同耐药菌感染所致老年肺炎的转归特征。结果上述常见4种耐药菌感染所致老年肺炎入院第1天证候分布无显著差异。痰热壅肺证是老年人耐药菌肺炎入院时的主要证候类型,共140例,气阴两虚证是疾病中后期的主要证候类型。入院第14天,4种耐药菌感染所致老年肺炎证候分布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及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所致老年肺炎患者容易出现热闭心包证与邪陷正脱证等危重证候。结论本研究4种耐药菌中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所占比例最大;痰热壅肺证和气阴两虚证是最常见的证候类型,热闭心包证与邪陷正脱证是常见的变证、坏证,预后凶险;入院第14天是老年人耐药菌肺炎证候演变的关键节点。

  • 标签: 耐药菌 老年人 肺炎 证候演变 转归
  • 简介:目的:挖掘名老中医王行宽教授辨治心悸遣方用药规律。方法:以王行宽教授门诊病例为数据源,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药味及经方、验方进行频繁项集与关联规则分析。结果:(1)王教授辨治心悸法以通补兼施,用药平和;(2)善用药对,配伍精当,常用药对如五味子与麦冬、白参与麦冬、柴胡与黄芩、黄芩与法半夏、黄芩与枳实;(3)王教授遣方最常用生脉散、柴芩温胆汤、平肝煎、养心安神饮等;可信度最高的关联为生脉散与柴芩温胆汤。结论:“虚实并进”“善用药对”乃王行宽教授辨治心悸的用药特色;“肝心同治,善用经方,活用验方”为王教授遣方规律

  • 标签: 数据挖掘 王行宽 肝心同治 心悸 遣方用药
  • 简介:目的:比较古籍中风温病与冬温病辨治规律的异同。方法:运用数理统计及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方法,对温病古籍中两种疾病的病因、病位、方药、治法等信息进行系统整理分析。结果:风温以风邪、温热、伏邪、误治等病因为主;病位多在肺;证候包括肺卫证、气证、营血证;其治法以清热解表宣肺为主,清法中孕有滋阴;川芎-羌活、石膏-葛根、薄荷-连翘等配伍具有风温治疗特色;葳蕤汤为治疗风温常用方。冬温发病以素体亏虚为基,又遇非时之气;病位多在里;证候包括肺热里证、营血证、邪入肝肾证;治疗以清里热为主,阳旦汤及其加减方是治疗冬温的要方。结论:温病古籍中风温与冬温的辨治规律虽存在相同之处,但冬温病位较风温偏于里,偏于阴经;风温治疗以轻清宣解为主,冬温则以清里热为主。

  • 标签: 冬温 风温 辨证论治 中医古籍 数据挖掘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加通络胶囊中嗪皮啶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C18(5μm,250mm×4.6mm),以乙腈-0.1%磷酸(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43nm,流速1.0mL/min。结果:嗪皮啶在0.0206-0.1648μg(r=0.9999,n=5)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9%(RSD=1.99%)。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可靠,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合于五加通络胶囊中嗪皮啶含量控制。

  • 标签: 五加通络胶囊 异嗪皮啶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该文以出土涉医简帛(下称"简帛")及《黄帝内经》为中心,辅以传世文献,比较病因思想。并重点从梦、疟、麻风类三病比较病因建构的方法。结果发现"简帛"中有大量鬼神致病说內容,甚至对致病鬼神有干支、五方的分类思维;《黄帝内经》则以气论六淫作主要病因。再考察梦在《黄帝内经》述为不正之邪内藏人体,简帛述为鬼魅引发;疟在《黄帝内经》述为外风及伏邪,简帛述为鬼魅;麻风类疾患在《黄帝内经》述为"大风",简帛则以"虫"及"风"作主要病因。可见《黄帝内经》透过实际病因学改变,以"气论"及"伏邪"取代"鬼神"及未能观测的"虫"致病之记述。使疾病思考系统进入"可言传""可感知""可评价""可修正"的自然哲学及理性思维模式去认识疾病。

  • 标签: 黄帝内经 简帛 鬼神 病因 认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急诊预检诊护理流程在急腹症诊治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价值。 方法: 选取 2018年至 2019年我院门诊收治的 120例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观察的对象,通过电脑分组法将所有急腹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60例。对照组急腹症患者护理安排常规的护理工作,实验组急腹症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急诊预检诊护理流程优化,研究分析两组急腹症患者的诊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急腹症患者实施了护理流程优化工作之后,和对照组相比,诊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都明显提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诊治中科学利用急诊预检诊护理流程能够 有效提高分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急诊预检 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医患关系的发展,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急诊 急腹症 预检分诊 护理流程 疗效 价值 满意度
  • 简介: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聂惠民教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聂惠民教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病案,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总结聂惠民教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用药经验。结果对筛选出的112个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有柴胡、川贝母、黄芩、生甘草、桔梗、金银花、白茅根、连翘、芦根等,出现频次较高的药物组合有柴胡、川贝母,柴胡、黄芩,柴胡、生甘草,川贝母、黄芩等,根据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桔梗、川贝母、前胡等22个核心组合和竹叶、太子参、知母、金银花等7首新处方。结论聂惠民教授临床善用《伤寒论》经方化裁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 标签: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小儿外感发热 用药规律 名老中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食管胃交界区腺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比较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清扫纵隔及腹腔淋巴结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诊的48例食管胃交界区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将其随机分为经上腹、左胸以及IvorLewis组,每组16例患者。对比分析淋巴结转移规律。结果经左胸、IvorLewis组患者清扫下纵隔淋巴结(隆突下、食管旁、下肺静脉旁、肺门淋巴结)明显优于经上腹组,经上腹、IvorLewis组清扫胃左动脉旁、肝总动脉旁、脾动脉、腹腔淋巴结明显优于经左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上腹、左胸以及IvorLewis组,下纵隔、腹腔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orLewis手术就被列入经胸、经腹的优势,可最大化的完整切除肿瘤,并可提高淋巴结清扫率,可作为临床首选的手术方法。

  • 标签: 食管胃交界区腺癌 淋巴结转移 规范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中医用药规律及外治法临床疗效。方法:择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在我院接受乳腺癌手术后上肢水肿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达法分成两组,每组25例患者。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接受中医外治法,对比两组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据统计,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6%,两组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中医外治法应用于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治疗过程中可有效消除水肿症状,改善临床病症,促进乳腺癌患者术后尽快康复,提高生存质量,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 标签: 乳腺癌 上肢水肿 中医用药规律 中医外治法
  • 简介:目的:建立护肝颗粒中槲皮素、山柰素、鼠李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护肝颗粒中槲皮素、山柰素、鼠李素的含量,色谱柱HederaODS-2柱(4.6mm×20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梯度洗脱,流速1mL/min,检测波长360nm,柱温为35℃.结果:槲皮素、山柰素、鼠李素分别在0.0768-1.92μg,0.02004~0.501μg,0.021~0.525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分别为0.9999、0.9998、0.9999,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4%、98.1%、97.9%,RSD分别为1.4%、1.8%、1.3%.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可以用来同时测定护肝颗粒中槲皮素、山柰素、鼠李素的含量.

  • 标签: 护肝颗粒 HPLC 槲皮素 山柰素 异鼠李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麻醉药物(丙酚、瑞芬太尼、七氟醚)作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麻醉效果。方法:统计学分析支持下,遴选样本时间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时段内,治疗方法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遴选样本例数为74例,控制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形成样本结果为: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37例。麻醉对比设置为:对照组对应丙酚符合瑞芬太尼,观察组对应丙酚符合瑞太尼加入七氟醚。比较临床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诱导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改良后,针对腹腔镜胆囊炎的患者使用丙酚、瑞芬太尼、七氟醚进行复合麻醉能实现较好的临床效果。建议推广、使用。

  • 标签: 腹腔镜 胆切除术 异丙酚 瑞芬太尼 七氟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蒙西医结合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方式,总结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0年8月接受的60例采取蒙西医结合治疗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为对象,结合不同护理方式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的是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护理之后总结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人数是25例和3例,满意几率是93.3%。对照组的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人数分别是20例和2例,满意几率是73.3%。观察组的躯体功能评分、情绪功能评分和生活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分别是90.26±0.25、92.36±0.14、95.25±0.14。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是90%,对照组总有效率是73.3%,数据分析可知,观察组的优势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0,x2=6.28).结论: 针对腰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采取蒙西医结合治疗后给予综合护理,其效果明显,能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

  • 标签: 蒙西医 腰间盘突出症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门诊是医院重要组成部分和窗口单位,是医疗工作的第一线。在医院,患者首先接触到的就是诊护士。门诊诊护士为患者提供的是一项技术和服务兼顾的护理工作,护士的非语言即体态语言也应伴随着语言进行,或者代替语言进行信息交流。护士的行为举止、仪表风度都会给患者留下极深的印象,并影响其后续的医疗生活。据资料显示,护士与患者接触最多,体态语言控制对于调节护患交流的节奏意义非凡,在沟通效果中效果达55%。因此,如何建立有效的非语言沟通,培养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护理质量和维护医院名誉都有重大的意义。

  • 标签: 非语言沟通 门诊 分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