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生育期女性慢性精神应激水平,探讨生育期女性慢性精神应激水平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在妇科门诊及健康体检中心根据年龄分层随机抽取 205例生育期女性( 20-49岁)发放艾森克人格问卷和心理应激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分析慢性应激水平和心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生育期女性应激水平总分均值为 104.26 ±16.85分 ,不同的人格特征与应激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 标签: 慢性精神应激 人格特征 生育期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肝硬化CT分型与患者肝储备功能间的相关性。方法抽取在2017年5月-2019年3月间在我院就诊并确诊为肝硬化的85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被选取对象,所有患者在知情同意书后均进行CT分型,比较Child-Pugh分级法评估结果各CT类型肝硬化的肝脏储备功能。结果通过对所有肝硬化患者进行CT分型发现,85例患者中均匀型18例,占比21.18%、节段型13例,占比15.29%、结节型54例,占比63.53%。通过对全部85例被选取对象的性别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各级CT分型中患者的男女比例均存在差异,但均匀型和节段型的男女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型患者中男性显著多于女性(P﹤0.05)。利用Child-Pugh分级法对不同CT分型患者的肝储备功能进行评估发现,均匀型患者的肝功能分级效果要优于节段型和结节型(P﹤0.05),而节段型患者的肝功能分级又要优于结节型,P﹤0.05。结论通过对本研究85例被选取对象的各项观察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肝硬化患者的CT分型结果和性别等因素与患者肝储备功能有着直接联系,通过分析肝硬化患者的性别和CT分型能够对患者肝功能的损害情况和临床病情进行初步判断,有利于临床治疗的开展。

  • 标签: 肝硬化CT分型 肝储备功能 相关性
  • 简介:摘要: 恶性肿瘤是最危险的发展阶段,60%的恶性肿瘤疾病是在转移过程中发现的,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现代医学对恶性肿瘤转移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从简单的“解剖学”理论到“种子与土壤”理论,以及微环境理论和肿瘤干细胞理论,特别是随着肿瘤干细胞理论的萌芽,她成功地解释了肿瘤遗传异质性、抗凋亡和抗肿瘤迁移、失眠等现象。

  • 标签: 现代医学 恶性肿瘤 转移机制 上皮间质转化 肿瘤干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及研究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参与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60例,时间范围2022年6月份至2023年6月份,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因素,以及相关护理对策。结果:60例患者当中,有18例患者出现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30.00%,18例患者当中有3例出现了死亡,其他患者均治愈,治愈率为83.33%,分析相关因素,患者使用呼吸机时间过长,使用广谱抗菌类药物,患者血清中蛋白含量较低,护理人员护理不到位、护理环境等。结论:针对于ICU患者,行呼吸机通气时,应控制好呼吸机的使用时间,减少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 标签: 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影响乳腺癌患者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手术效果有关因素进行讨论。方法 回顾本院76例行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手术的乳腺癌患者一般资料,分析各因素影响情况。结果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及时手术和未经历放疗的患者,手术效果优良率明显更高(P<0.05);经历放疗治疗患者复发和死亡率显著高于为经历化疗治疗患者(P<0.05);未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延迟手术、放疗治疗为影响乳腺癌患者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手术效果的关键因素。结论 乳腺癌患者应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并及时手术,避免放疗治疗,从而提高手术后预后康复质量。

  • 标签: 乳腺癌 假体植入 乳房重建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肿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我院50例肿瘤化疗治疗期间出现的PICC感染病例资料,分析PICC感染发生因素并制定相关预防护理措施。结果 PICC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与年龄、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史、机体免疫机能低等相关。结论 导致肿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感染的因素较多,需加强化疗期间护理干预以预防PICC导管感染的发生。

  • 标签: 肿瘤化疗 PICC导管感染 相关因素 预防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标本不同放置条件对尿常规检验中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选取80例于2019年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式,将90例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在入院之时都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在该项检查的前后一周时间内实施颈动脉超声检查,其中包括50例冠心病患者和40例没有冠心病患者,分别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以及冠心病组内不同病变支数之间IMT、斑块积分和Gensini积分的情况。结果 通过实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IMT、斑块积分和Gensini积分的情况,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组内对比,同单支病变组相比较,2支病变组、3支病变组患者的上述几项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之间存在着高度的关联性,能够对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进行间接性地反映。

  • 标签: 颈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相关性
  • 简介:摘要: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骨科患者导尿管留置现状及存在问题,为进一步建立相关护理程序提供数据。对我院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的2384例骨科患者中402例留置导尿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包括138名男性和264名女性;平均年龄为(63.99±16.19)岁。有泌尿系统疾病史19例,神经系统病史29例。术后尿潴留32例,反复留置尿管28例,泌尿感染17例。术后未发现导管相关问题。按计划拔管359例,关节置换和脊柱手术患者(42.79%);手术时间>2h患者192例(47.8%);24h内导尿管拔除患者269例(66.9%)。泌尿系感染、重复置管显著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拔管显著增加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骨科 导尿管 留置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行血震颤针法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人,一组施以行血震颤针法治疗,一组施以常规针法治疗。结果:行血震颤针法可以更好的维持视力、控制进一步下降恶化,并可以显著改善黄斑区的色素上皮萎缩、色素紊乱和视网膜水肿等病理改变。结论:行血震颤针法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具有更好的疗效。

  • 标签: 针法 行血震颤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分析妊娠期子宫破裂的相关病史、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 选取我院收录80例妊娠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将妊娠期患者均等分为40例对比组(常规护理)、40例实验组(综合性护理),对比子宫发生破裂情况、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并探析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对比子宫发生破裂情况:实验组的子宫破裂数量明显低于对比组(P<0.05)。护理满意度:实验组数值显著高于对比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输液室留置针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原因及优化对策。方法:以急诊输液室留置针患者进行研究,共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2018~2020年十堰市三家三甲医院过敏性疾病日就诊数据,以及同期逐日气象要素资料,重点针对该地区过敏性疾病与气象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十堰市过敏性疾病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春秋季节病例数较多,而冬季病例数明显减少。过敏性疾病与月平均日降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日照时数、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呈正相关关系,与月平均气压呈负相关关系,就诊数与气象条件具有明显滞后性,与就诊前1、2、3个月的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呈显著相关性;夏、冬季就诊人数与气象因素显著相关,秋季有一定的相关性,春季不相关。关键词:过敏性疾病;气象因素;相关性;显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乙肝病毒肝炎采取相应预防控策略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70例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21年3月~2022年3年。借助随机、双盲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5例患者。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的预防乙肝病毒性肝炎教育干预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针对性预防控制乙肝病毒性肝炎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乙肝病毒性肝炎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发生率为5.71%,常规组的发生率为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为国民开展针对性预防控制乙肝病毒性肝炎的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该疾病的出现,有助于国民身心健康的保证,具备推广在临床治疗之中的价值。

  • 标签: 乙肝病毒性肝炎 预防策略 控制策略 疾病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与血脂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以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孕妇为对象,根据妊娠晚期是否出现高脂血症将其分为观察组(合并高脂血症组,n=30)和对照组(非高脂血症,n=60)。检测两组血脂指标及甲状腺功能指标,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高于对照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妊娠晚期 甲状腺功能 血脂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冠心病患者,临床应用多层螺旋CT方法对诊断的敏感度,并且分析影响敏感度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81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均是采取多层螺旋CT检查方式,同时采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评价采取多层螺旋CT检查对诊断冠心病敏感性,同时分析相关诊断的影响因素。结果:金标准的方式,诊断阳性60例,阳性率74.07%,多层螺旋CT诊断对冠心病诊断敏感度88.33%;钙化积分、心率波动是影响多层螺旋CT诊断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多层螺旋CT对诊断冠心病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但是钙化积分与心率波动可影响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对于病变早期诊断不利,需合理防范及干预。

  • 标签: 多层螺旋CT 冠心病 诊断 敏感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生化检验环节影响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应对策略。方法 研究对象:本院100例患者提供的100份标本,时间:2020年04月-2021年04月,均予以临床生化检验,进行回顾性分析,100份标本均存在不同程度质检不合格,分析其影响检验效果相关因素,并制定相应措施,对比实施前后生化检验质量。结果 影响临床生化检验效果主要相关因素包括患者因素、标本保存及运送、溶血因素、仪器因素及其他,组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对策略实施后,生化检验质量评分高于实施前,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生化检验 相关因素 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