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测门静脉血栓的诊断情况及使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与手术确诊的38例门静脉血栓患者行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平扫与增强扫描的诊断结果。结果门静脉血栓11例中合并肠系膜静脉栓塞6例,合并脾静脉栓塞3例,脾静脉栓塞2例,可见血管壁不同程度的增厚。门静脉瘤栓分布在门静脉主干10例。左、右支瘤栓各4例、3例。左右支均有瘤栓1例,主干伴左右支瘤栓1例。CT管腔内有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与转移。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8例,其中4例患者合并侧支循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血管扩张与狭窄。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扫描能准确有效的在门静脉早期展现出门静脉血栓立体图像,有利于后续诊断与治疗。

  • 标签: 64排螺旋 CT血管造影 门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PICC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预防PICC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降低其并发症发生,减轻病员痛苦,减少医疗费用。

  • 标签: PICC 相关性静脉血栓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无痛人工流产术静脉复合麻醉临床用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行人工流产患者150例最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B组、C组,每组患者各50例,其中A组采用丙泊酚+芬太尼+阿托品,B组采用丙泊酚+舒芬太尼/瑞芬太尼,C组采用丙泊酚,对比观察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与不适反应。结果B组氧气分压比照正常值较低,A组与C组属于正常情况;A组麻醉诱导时间、清醒时间、出血时间显著优于B组与C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不适反应发生率为2.00%,显著低于B组与C组患者的8.00%,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丙泊酚+芬太尼+阿托品药物给予无痛人流术患者进行麻醉,更能够达到预期麻醉效果,且患者不适反应发生率较小,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无痛人工流产术 静脉复合麻醉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QCC活动对降低ICU危重患者静脉输液液体外渗率的影响。方法由我科7位护理人员组成品管圈,选定降低ICU危重患者静脉输液液体外渗率为本次活动的主题,拟定活动计划,分析现状及原因,全员共同拟定对策并按计划实施,比较活动前后静脉输液外渗率,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解决措施,从而确认活动效果。结果2016年9月1日-2017年2月28日,我科危重症患者静脉输液液体外渗率由16.94%下降到4.10%。结论品管圈活动是改善ICU危重症患者静脉输液外渗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品管圈 ICU 危重患者 静脉输液 外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静脉留置针与钢针在临床护理应用中的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精神心理卫生科患者在临床上输液时既使用过静脉留置针又使用过钢针的病人100例,病人对两种方法以及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发生的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病人对静脉留置针的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小于对钢针,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在使用静脉留置针时产生的不良反应的情况大于使用钢针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中使用钢针,感染的发生率小,操作简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钢针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静脉联合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静脉溶栓组(n=42)及联合溶栓组(n=42),静脉溶栓组患者采用动脉溶栓,联合溶栓组采用在宫腔镜下进行清宫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残余狭窄率≤30%发生率、急性血管再闭塞率和病死率等情况。结果接受治疗之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联合溶栓组降低程度明显高于静脉溶栓组(P<0.05);联合溶栓组的残余狭窄率≤30%发生率、急性血管再闭塞率和病死率明显好于静脉溶栓组(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方面,采用动静脉联合溶栓方案,能够明显提高期临床疗效以及血管总体再通率,显著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与神经功能,降低并发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动静脉联合溶栓 急性脑梗死 预后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晚期宫颈癌介入化疗和静脉化疗的效果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100名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采用单双数床号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采取静脉化疗模式,对观察组的患者采取介入化疗,在实验时间结束,观察两组患者的骨髓移植、肝肾功能损害及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次数与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患者骨髓抑制、呕吐及肝肾功能损害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采取介入化疗干预,对比静脉化疗,能有效的控制化疗的不良反应,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中晚期宫颈癌 介入化疗 静脉化疗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气压泵(IPC)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2月期间外科术后卧床患者124例进行分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按摩、翻身和双下肢按摩;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IPC进行预防。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静脉栓子直径;DVT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在护理之前,两组患者静脉栓子直径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静脉栓子直径显著比常规组小,P<0.05;观察组DVT发生率显著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IPC对DVT的预防效果确切,可有效缩小静脉栓子直径,预防DVT发生,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气压泵(IPC)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应用于乳腺癌化疗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科室乳腺癌化疗行TIVAP置管患者,改进前后各30例(未改进A组、改进B组)。对选取患者进行访谈,比较A组和B组患者的输液港维护知识知晓率、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结果B组患者输液港维护知识知晓率、患者满意度较A组明显提升(P<0.05);B组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促进TIVAP维护管理形成良性循环系统,从而提高输液港患者的满意率,减少输液港相关并发症。

  • 标签: 乳腺癌 化疗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研究脑梗塞超早期静脉溶算中医证候演变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2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36例脑梗塞患者,在风、癖、火、痰、阴虚、气虚六个基本症候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研究,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评价各项指标的差异性。结果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的单证分布情况,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的ESS评分情况,干预后优于干预前(P<0.05)。结果对脑梗塞超早期静脉溶栓患者实施着队形护理干预,有助于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脑梗塞 超早期静脉溶栓 中医证候演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14-2017年收治的63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完善的心理指导、健康教育、术前检查,术后恰当功能锻炼、密切病情观察、药物预防来发现和护理患者。结果术后63例患者中有5例发生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为7.94%,低于国内外文献描述的发病水平。结论通过综合护理,可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8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进行对照,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和更为全面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再出血人数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更为全面的护理干预能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再次出血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脉冲式正压封管法对临床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科15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抽样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5例。在输液完毕,实验组用5ml的注射器抽取0.9%的生理盐水5ml脉冲式正压封管,对照组用5ml的注射器抽取0.9%的生理盐水5ml按传统方法封管,观察对静脉留置针在堵管、回血、肿胀方面的影响。结果脉冲式正压封管法在静脉留置针堵管、回血、肿胀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封管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冲式正压封管法较传统均匀缓慢推注封管法更能减少静脉留置针堵管、回血、肿胀的发生。

  • 标签: 脉冲式正压封管 均匀缓慢推注封管 静脉留置针 封管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川崎病应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川崎病患者64例,分为两组,小剂量组采用1g/(kg·d)丙种球蛋白治疗,大剂量组采用2g/(kg·d)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大剂量组CRP、ESR、WBC水平下降程度优于小剂量组,P<0.05;且大剂量组发热、颈淋巴肿大、黏膜充血消退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优于小剂量组,P<0.05;但两组CAL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川崎病应用静脉注射2g/(kg·d)丙种球蛋白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推广。

  • 标签: 川崎病 静脉注射 丙种球蛋白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静脉术后镇痛中应用舒芬太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6月在医院接受全麻手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45例患者应用芬太尼进行主导和维持麻醉,命名为对照组;其中45例患者应用舒芬太尼进行主导和维持麻醉,命名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麻醉干预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经麻醉,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和干预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麻醉12h,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唤醒时间和定力恢复所需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静脉术后镇痛中应用舒芬太尼的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舒芬太尼 静脉 术后镇痛 临床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吻合方式动静脉内瘘手术临床疗效差异,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动静脉内瘘手术患者11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合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端-侧吻合,其中,研究组56例,采用连续吻合;对照组56例,采用间断结节吻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表现。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为(53.29±14.75)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1.58±20.45)min,P<0.01;两组术后1年通畅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1年内瘘流血量为(689.72±173.24)ml/min,低于对照组的(911.05±216.31)ml/min,P<0.01。结论采用连续吻合方式手术时间更短,远期通畅率与间断结节吻合无明显差距,但远期内瘘血流量较低;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个体情况适用不同吻合方式,对于男性、无基础疾病且血管条件者,可采用连续吻合;而对于女性、合并糖尿病及血管条件较差者,可采用间断结节吻合。

  • 标签: 端一侧吻合术 连续吻合 间断结节吻合 动静脉内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如意金黄散实施外敷治疗甘露醇引发的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入院76例由于甘露醇引发静脉炎,病人将全部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用如意金黄散实施外敷,对照组用硫酸镁溶液实施湿敷,7天观察组间疗效。结果治疗组病人的总有效率明显地优于对照组病人(P<0.05)。结论经如意金黄散外敷的方法能够显著缓解甘露醇引发的静脉炎病人的局部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疼痛,具有临床实用与推广的价值。

  • 标签: 如意金黄散 甘露醇 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12例重症监护病房中实施锁骨下的静脉置管患者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12例ICU患者,全部患者都实施锁骨下的静脉置管输液,然后配合相应的护理,分析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没有患者发生血栓、气胸或者是静脉炎等症状,在拔管以后患者伤口愈合效果比较好。结论锁骨下的静脉穿刺可以降低血管损伤程度与穿刺痛苦,特别在经过导管与心理护理以后,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具有应用的价值。

  • 标签: ICU 锁骨 静脉置管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血HCG联合静脉血HCG比值在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腹腔内出血就诊的患者101例,其中异位妊娠95例,宫内妊娠合并卵巢破裂6例。所有患者同时采集静脉血、抽取穹窿穿刺液同时查血HCG,确定腹腔血HCG与静脉血HCG比值(RPhcg/Vhcg)。采用ROC曲线确定RPhcg/Vhcg诊断异位妊娠的临界值,评估RPhcg/Vhcg诊断异位妊娠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度。结果异位妊娠RPhcg/Vhcg的最佳临界值为0.91,以RPhcg/Vhcg>0.91为诊断标准,特异度为100%,灵敏度为95.79%。结论RPhcg/Vhcg对异位妊娠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异位妊娠 腹腔 静脉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ICU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因素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ICU患者156例。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和表现,探讨引发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危险性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统计分析,84例ICU患者中发生下静脉血栓的有37例,占23.7%;引发ICU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机械通气时间、卧床时间、采血次数、手术史、脑卒中、患者年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引发ICU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有很多种,予以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

  • 标签: ICU 下肢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