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静脉置管在普外科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研究50例深静脉置管患者的持续护理,总结护理方法。结果本组50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出现3例患者导管脱出发生在置管14d内,其原因是患者睡眠时不慎自行拔管和3M敷贴固定不牢所致。余均未发现管道堵塞、穿刺口红异常。结论护士应熟练掌握深静脉穿刺置管的无菌操作技术,熟悉深静脉穿刺置管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细心观察,加强责任心,仔细护理,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处理才能做好深静脉穿刺置管的护理工作。

  • 标签: 深静脉置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干预在脑血栓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脑血栓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接受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患者住院时间、患者消肿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护理干预应用到脑血栓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显著降低患者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能够有效缩短患者血栓的消肿时间,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 脑血栓
  • 简介:摘要封管技术在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和减少静脉留置针堵管率方面起重要作用,其中夹管手法、夹管部位的选择、夹管时机是能否达到正压封管的关键步骤。本文对近年来国内静脉留置针夹管方法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夹管方法 夹管时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胸腔积液治疗中应用中心静脉管的效果,总结护理要点。方法随机选取我院60例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胸腔穿刺术,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效果。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一次性置管成功,并没有出现导管阻塞、脱出等情况,患者活动受限、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中心静脉管置管时间大概在1周-3周左右。结论胸腔积液患者在应用中心静脉管的过程中,精心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置管成功率,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胸腔积液 中心静脉管 应用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透析患者内瘘闭塞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17例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发生闭塞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措施。结果血栓形成、低血压、穿刺不当导致内瘘狭窄以及个人的护理不当是造成内瘘闭塞的主要原因。结论内瘘闭塞的主要原因是内瘘血栓形成和内瘘狭窄,准确评估干体重,及时纠正低血压,提高穿刺技术,加强内瘘的护理宣教,是延长内瘘使用寿命,保证透析充分进行的前提条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技巧与方法,已给我们治疗与抢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方法将小儿静脉穿刺的相关理论知识结合临床实践、从护患沟通、血管的选择与准备、穿刺的技巧、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结果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原来2009年75.4%升至2013年的96.7%。结论采用穿刺前与家长及患儿有效的沟通、血管的选择与准备、穿刺的技巧、改进方法、提高护士自身素质、能大大提高穿刺成功率。

  • 标签: 小儿静脉穿刺 成功率 方法与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单纯532nm激光视网膜光凝及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阻塞性黄斑囊样水肿的疗效。方法58例58眼视网膜分支阻塞性黄斑囊样水肿随机分为两组,单纯视网膜光凝组29例29眼行视网膜光凝,联合组29例29眼行视网膜光凝后再行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4mg,随访1~3个月,分析对比治疗前、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患眼视力较单纯视网膜光凝组明显上升(P<0.05),OCT显示黄斑囊样水肿减轻或消退。在治疗后一周、一个月、三个月联合组黄斑囊样水肿消退程度高于单纯激光组。结论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在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囊样水肿为有效方法,且效果优于单纯视网膜光凝光凝治疗

  • 标签: 黄斑水肿 视网膜光凝 玻璃体腔注射 曲安奈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venoussinusthrombosis,CVST)的诱因、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近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收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的6例CVST患儿临床资料。结果4/6的CVST患儿为亚急性起病。4/6的患儿有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等诱因,2/6合并副鼻窦炎。6例患儿首发症状均为头痛,66.7%有视乳头水肿和脑脊液压力增高。头颅MRI联合MRV显示病变多见于上矢状窦(4/6)、横窦(4/6)及乙状窦(3/6)。经抗凝、抗血小板、降低颅内压、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症状、体征好转,未遗留神经功能缺损。治疗后随访3个月,5/6的患儿影像学复查脑静脉显影好转。结论儿童CVST以头痛、颅内压增高为主要表现,头颅MRI联合MRV检查是早期诊断儿童CVST最重要的手段。CVST首选的治疗方法是抗凝治疗,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可用于儿童CVST。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治疗后应加强神经科和眼科随访。

  • 标签: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儿童 诊断和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患者120例为研讨组,10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主干内径及计算血流量Qspv/Qpv值。结果研讨组门静脉内径均值为1.32~1.63cm,脾静脉内径均值为0.87~1.21cm,Qspv/Qpv值为0.4~0.58,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准确的评价门静脉高压患者静脉及其分支的径线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超声检查并在超声下高度怀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43例患者做为观察对象,同时对这43例患者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比分析彩色超声及DSA结果,总结超声诊断符合率。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43例患者累及静脉42条,其中累及左侧肢体24例,累及右侧肢体15例,累及双下肢者4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累及静脉42条,DSA诊断累及静脉46条,符合率为91.30%(42/46)。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符合率高,且操作简单,快捷,安全,可做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初筛检查手段,但应积极提高超声医生的业务水平。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肢深静脉 血栓 形成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地佐辛联合曲马多用于腹部手术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intraveousanalgersia,PCIA)的效果。方法选择ASAI~II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患者40例,均采用气管插管全凭静脉麻醉术后行PCIA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地佐辛联合曲马多组(DQ)组,每组20例。2组PCIA配方分别是(1)D组地佐辛0.8mg/kg+盐酸格拉司琼0.05mg/k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2)DQ组地佐辛0.3mg/kg+曲马多10mg/kg+盐酸格拉司琼0.05mg/k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观察2组患者术后2h、6h、12h、24h、48h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程度评分(Ramesy)、48h内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analgesia,PCA)按压次数、患者总体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2组配方均能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2组患者总的PCA按压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Q组患者的VAS评分、Ramesy镇静评分及患者术后的总体满意度显著优于D组(P<0.05)且不良反应更少。结论地佐辛联合曲马多用于腹部手术PCIA,镇痛效果确切可靠且不良反应少,可用于临床PCIA.

  • 标签: 地佐辛 曲马多 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静脉溶栓前后血浆超敏CRP水平变化。方法将41例超急性期脑梗塞患者按预后不同分为两组,其中溶栓成功组28例,溶栓失败组13例,溶栓前后分别测定HS-CRP水平。结果溶栓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浆HS-CRP水平都高于正常值(0~5mg/L),且两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24h后,溶栓成功组HS-CRP水平溶栓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失败组溶栓后的HS-CRP水平虽然有所下降。但与溶栓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水平的高低与脑梗塞患者的预后有密切的关系。CPP较高的急性脑梗塞病人可能危险性较高,其溶栓治疗效果也相对较差。

  • 标签: 超敏 C-反应蛋白 超急性期脑梗塞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及交流静脉溶栓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011年7月—2013年12月期间37例在我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疗效。结果37例患者中32例再通,其中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9例,死亡5例,均为未通死亡。结论静脉溶栓疗法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有效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急危重症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320例急危重症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静脉留置针在这些急危重症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结果320例病人使用留置针穿刺一次操作成功,无发现不良反应,为急危重症病人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结论静脉留置针对血管刺激小,便于肢体活动,不易脱出血管,保留一条开放的静脉通路,利用病人抢救,保留时间长,减少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及服务质量,促进病人的康复,值得在急危重症病人护理中应用。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重症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并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医学影像检查人员对90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实施超声检查工作,记录检查结果并与静脉造影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并实施统计学分析,并探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主要危险因素。结果90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率高达91.11%,与静脉造影诊断率(100.00%)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年龄大、BMI指数高、血脂水平异常是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较为理想的下肢静脉血栓检出率,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此类患者临床特征,高危患者应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对疑似病例积极给予各项检查确诊病情,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 标签: 下肢静脉血栓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妇科肿瘤化疗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方法整理近三年来我院妇科肿瘤患者30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使用静脉留置针及常规护理,观察两组妇科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较好,其穿刺次数较少,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治疗效率,降低了患者的痛苦,增加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明显,P<0.01。结论静脉留置针减少了大量的静脉穿刺,特别是在妇科肿瘤化疗护理中,极大的降低了患者对穿刺的疼痛感,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效率,在临床上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肿瘤 药物疗法 导管留置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ICC导管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静脉化疗中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62例妇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直接采用常规PICC置管护理,观察组则在PICC置管中加入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4.19%,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77%,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90%,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静脉化疗PICC置管中加入有效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PICC导管 妇科恶性肿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经验及预防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长期留置颈内静脉导管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对其血栓率、感染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一次性置管成功,血流量为250~300ml/min,本组病例中8例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22.22%,血栓经溶栓后完全治愈;有5例发生导管感染,发生率为13.89%,治疗有效率为100%,导管感染多发生在长期导管留置1年后。结论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理想的选择,正确使用和维护留置导管,可降低血栓形成、感染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维持性血透 颈内静脉留置导管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需要一个理想的血管通路,它是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基本保证,也是患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临床实践证明,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目前最理想的长期血液透析通路。然而其功能好坏直接决定透析的充分性,随着血液透析患者数量的增加,血管通路的维护已成为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血液透析 自体动静脉内瘘 维护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