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医疗教学应首先确定其工作胜任力标准,然后再调整课程设置以培养学生的胜任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国内更关注学生的理论和操作的掌握情况,对于其他方面则有所忽略,而国外以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儿科医师为目标。我院做为贵州省首批住培基地,也应从多角度改变住院医师的培养方向,提高培养的综合性,从而使其具备更多能力。2017年将形成性评价引入评价体系,结果发现形成性评价对于提高儿科住院医师能力培养很有意义,该评价体系中包括CEX、mini、结构化出科病历面试和全方位评估等部分,评价效率将实现大幅度提升。

  • 标签: 形成性评价 儿科 规范化培训 住院医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可以有效减少新护士出现护理失误的培训方法。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的26名新护士进行护理安全系统化培训,从加强护理安全意识、培训护理安全理论知识、病房护理实践培训、组织护理安全实践经验交流四方面对新护士进行系统化综合培训,分析新护士进行系统化培训后的效果。结果培训后考核结果优良率高,新护士上岗后护理实践中出错率低,培训效果显著,该培训方法值得在我院各个科室的新护士培训中推广使用。结论新生儿科新护士进行系统化护理安全培训培训效果好,新护士上岗后出错率低,是高效的培训方法。

  • 标签: 新生儿科 新护士培训 系统化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现阶段某三甲医院不同人群对男护士认知状况以及需求情况,为医院男护士人才合理配置及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取自制问卷,分别对某三甲医院的医生、护士、病人及家属进行调查。结果病人及家属和医护人员对男护士知晓情况、接受程度以及接受男护士的操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人群认为男护士存在职业优势的观点是一致的,其优势分别为身体素质好,心理承受能力强,有胆量。且适合男护士的科室为手术室,急诊科,重症病房,普通病房(骨科、泌尿外科)。

  • 标签: 不同人群 男护士 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症状护理课程在规培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3月期间和2017年4月—2018年3月期间两段时间在我泌尿外科轮转的16名规范化培训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前一时期8例规培护士作为对照教学组,以常规方式进行规范化培训,后一时期8例规培护士作为研究教学组,实施症状护理课程,培训结束后,对两组规培护士的考核成绩和教学质量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在理论知识考核方面,两组的理论知识成绩相差较小,数据经检验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临床实践考核方面,研究教学组的临床实践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教学组,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教学组的优秀率(37.50%)和优良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教学组的优秀率(18.75%)和优良率(75.00%)。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士规范化培训中增加症状护理课程,能够有效提规培的临床实践能力,教学质量较高,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症状护理课程 泌尿外科 护士规范化培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实习生实施手术室无菌规范化培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12月来我院实习的100名实习护生,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分散式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全新的规范化无菌操作管理方法。对比两组的外科洗手合格率、穿无菌衣合格率、戴无接触式手术合格率及细菌学检测合格率。结果观察组的外科洗手合格率、穿无菌衣合格率、戴无接触式手术合格率、细菌学检测合格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实习生实施手术室无菌规范化培训,有助于提高实习护生手术室无菌操作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实习生 手术室 无菌规范培训 护生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科护士疼痛知识培训在提高产科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产科的41名护士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21名护士开展疼痛知识培训,对比两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疼痛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结论对于产科护士开展疼痛知识培训能够提高护士的疼痛知识掌握情况,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密切护患关系,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产科 护士 疼痛知识培训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在急诊护士岗位培训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将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入职本院急诊科的30名急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在其岗位培训中应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对比培训前后的技能考核成绩和患者满意情况。结果岗位培训后,30名急诊护士的呼吸机操作、除颤、心肺复苏、洗胃、电动吸痰考核成绩分别为(96.65±2.52分)、(95.56±3.54分)、(98.15±0.25分)、(97.54±1.21分)、(97.59±1.19分),患者满意度为95.00%,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应用在急诊护士岗位培训中的效果十分理想。

  • 标签: 布卢姆 教育目标分类学 急诊护士 岗位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伤口治疗师培训方法和临床使用。方法才用伤口治疗师学校设定的课程,理论联系临床实践,培训考核的方法。结果学员学到专业的知识和精湛的技能并运用在临床。讨论护理专科的发展势不可挡,伤口护士门诊的建立也促进学科发展,提升学科地位,建议建立专业的认证体系,使之规范化,合法化。

  • 标签: 伤口治疗师 护理 伤口感染 专科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临床路径培训模式在新入科护士肠造口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2016年3月新入科护士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培训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模式,培训结束后进行肠造口专科理论、临床实践和培训满意度考核。结果对比在肠造口专科理论、临床实践和护士对培训过程及效果结果满意度方面,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路径培训模式在新入科护士肠造口培训中可以更有效提高护士的肠造口专科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调动新入科护士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培训老师的责任感。

  • 标签: 临床路径 新入科 肠造口培训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就医意识的增强,住院病的增多,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大批年轻护士在经历简短岗前培训后即进入临床,造成住院患者需求与临床优质护理提供的巨大落差。本文通过探讨基层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的现状与存在问题,以本院临床带教方式变革实现新护士上岗后的可持续化培训与管理,达到护理安全保障与护士职业目标实现的双赢。

  • 标签: 基层二级医院 新护士上岗后 可持续化培训与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培训对提高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住院分娩的128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培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针对性的护理培训。结果两组初产妇在培训之前新生儿护理知识问卷和育儿自我效能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护理培训后,观察组新生儿护理知识问卷和育儿自我效能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在培训前对新生儿护理的知识比较缺乏,通过针对性护理培训后能提高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水平,改善育儿的自我效能。

  • 标签: 初产妇 针对性护理培训 新生儿护理知识
  • 简介:摘要高质量、规范化的住院医师培训对培养临床医师具有重要的意义。心内科为内科培训中的必选科室,而参加培训的住院医师具有来源广泛、层次不齐、双向选择、流动性强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如何提高培训效果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结合培训基地的情况,介绍提高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的实践与思考。

  • 标签: 规范化培训 住院医师 心血管内科 临床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新护士进行清单式的教学方式,提高新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提高专科技能水平。方法选择神经内科2014—2017年新护士13名,实施清单式教学的培养方法。清单式教学内容包括0~3个月培训清单、4~6个月培训清单、NICU准入培训清单。带教老师对新护士进行系统化、具体化的培训培训方式包括自学、讲解、示范、授课等,考核通过新护士自评、带教老师评价、护长评价等,考核形式包括笔试、口试、操作、床边综合能力考核等。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考核途径,不断提高新护士的岗位胜任力。结果经过清单式教学方式,新护士理论、操作、临床综合能力考核成绩均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均能独立当班,胜任NICU的工作。结论清单式的教学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了新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提高了护士的专业技能水平,提高了病人对新护士的满意度。

  • 标签: 新护士 培训清单 独立当班 临床综合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使用责任制式带教管理的效果与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招聘的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130例新护士,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传统培训模式,观察组使用责任制式带教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培训效果。结果两组护士培训前成绩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观察组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6.92%,对照组为86.15%,经对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责任制式带教管理模式用于新护士培训中,可提升新护士综合能力,满足临床患者需要,从而提升护理质量及满意度,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 标签: 新护士 责任式带教管理模式 培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入岗精神科护士护士掌握心肺复苏术和抢救能力的实施方法及效果。方法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对2016年新入岗的35名精神科护士进行心肺复苏术与抢救能力培训,进行成绩分析及问卷调查,与2015年运用传统教学法的33名精神科护士进行比较。结果2016年护士的理论成、操作成绩及综合能力与2015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景模拟教学能激发护士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心肺复苏术与抢救能力,预防护理风险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护士 心肺复苏 抢救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的写作目的是对呼吸内科轮转教学进行临床路径教学后自身教学效果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教学的呼吸内科轮转教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取对照实验的方式来探讨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采用传统模式教学、临床路径教学所发生的教学效果方面的变化。结果研究结束后,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教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教学评分为72.0%;研究祖教学评分达到98.0%。两组教学评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利用临床路径的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方法是可行的,效果是确切的。所以,呼吸内科轮转教学可以通过临床路径的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推荐在临床教学中使用该方法。

  • 标签: 临床路径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呼吸内科 轮转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我院肿瘤科对新入职护士进行静脉输液治疗规范化培训,为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6年5月我科室新入职护士36名,进行静脉输液治疗规范化培训培训前后进行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核,评价培训效果。结果经过规范化培训后,学员的考核评分较前明显上升,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科新入职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有助于提高护士的静脉输液治疗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肿瘤科 静脉输液 规范化 在职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重症医学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中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应用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6年5月—2017年11月进行规范化培训的重症医学住院医师(110例)当分析的对象,以培训顺序分乙组、甲组,每组55例。此次研究乙组学员传统教学,研究甲组是病例导入式教学,对两组学员的满意度、考试成绩进行总结。结果甲组的提高自学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分析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巩固理论知识、课堂气氛活跃等满意度均大于乙组,P<0.05。甲组技能评分、理论评分都大于乙组,P<0.05。结论在重症医学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中,病例导入式教学可显著提高教学的质量以及学员满意度。

  • 标签: 重症医学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中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结直肠外科新入职护士应急演练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对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科19名新入职护士进行急救应急演练进行培训培训前后对应急预案演练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进行评价及考核比较。结果培训后新入职护士的专科理论水平、急救操作技能及应急能力得到了提高。结论情景模拟培训方法明显提高了新入职护士应急综合能力。

  • 标签: 情景模拟教学法 新入职 应急演练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急救护培训对机场院前急救患者治疗效率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分别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和2015年7月—2017年1月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医疗急救中心救治的各75例患者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机场院前急救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应急救护培训,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效率和满意度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效率93.3%(70/75)高于对照组70.7%(53/75)(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7.3%(73/75)高于对照组73.3%(55/75)(P<0.05)。结论采用应急救护培训可有效提高机场院前急救的有效率,且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值得广泛应用于各机场医疗急救中心。

  • 标签: 应急救护培训 机场院前急救 抢救效率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