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超出急诊介入时间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依据患者来院先后顺序均分两组,每组患者例数各36例,予以常规治疗的36例患者作为参照组,予以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作为实验组,最后治疗后均进行超声检查,最后对实验组和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优,组间数据结果由统计工具统计学意义形成。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予以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效果理想,其心脏超声指标可以明显改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对所有患者采取随机分组,即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再闭塞发生率、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对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明显,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对改善心血管症状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联合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冠状动脉再通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对60例患者溶栓冠脉再通情况进行分析,发病开始到溶栓1~3小时的患者再通率为80.0%,3~6小时的患者再通率为69.56%,6~12小时的患者再通率为33.33%,总再通率为66.67%。溶栓后24小时之内T波倒置再通33例(89.19%),没倒置者再通7例(30.43%),血管再通同早期T倒置有关。结论急性心肌梗死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疗效显著,早期治疗疗效更佳,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尿激酶 早期急性心肌梗死 静脉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1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予以胺碘酮治疗,对照组予以利多卡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后的心率、ECG表现。结果观察组心率及ECG表现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胺碘酮 急性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参附汤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本院于2013年1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40例AMI合并CS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20例。A组给予参附汤联合西医治疗,B组给予西医单纯治疗。对比临床疗效与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B组为70.0%,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的心胸彻痛、汗出肢冷和胸闷气短等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A组均低于B组,组间与组内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为AMI合并CS患者行参附汤治疗可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可取得较佳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参附汤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按照单盲的原则将这72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50mg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的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100mg加速给药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6例患者中有1例(2.78%)死亡,4例(11.11%)出血,31例(86.11%)血管再通;对照组36例患者中有2例(5.56%)死亡,6例(16.67%)出血,22例(61.11%)血管再通,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死亡与出血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理想,加速给药方法临床效果比较理想。

  • 标签: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曲美他嗪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此常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是92.6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是78.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心肌酶和肝肾功能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肌酶水平及肝肾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规范用药治疗后,其中观察组患者的不良症状发生率以及再次入院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肌酶水平及肝肾功能,并减少患者不良症状发生率和再次住院率。

  • 标签: 心肌梗死 曲美他嗪 心肌酶 肝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以及静脉滴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心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37/40),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7.50%(31/40)比较,显著升高(P<0.05);两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讨论实施循证护理后,对患者产生的康复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年份为2013年2月—2015年2月,患者总计120例。在分组研究中,将12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按照抽签的方法,随机划分为两组,包括观察组与对照组。针对对照组患者,于临床实施常规护理;针对观察组患者,于临床实施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结果经过临床统计,对照组患者平均卧床时间为5.25±0.77d,平均住院时间为18.39±3.10d,平均住院费用为6823.92±652.36元。观察组患者平均卧床时间为2.87±0.65d,平均住院时间为10.07±1.04d,平均住院费用为5064.74±502.39元。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明显。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通过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可以将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充分的缩短,帮助患者尽快的回家休养,减少消极情绪的影响,提高自身的康复水平。同时,循证护理干预的有效落实,还可以将患者的住院费用合理减少,降低患者及家庭的经济负担,在积极意义上较为突出,建议在今后的临床护理中,将循证护理推广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心肌梗死 急性 心律失常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将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应用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所产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8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模式来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4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流程,而研究组则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之后,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急诊室时间、住院时间等要明显优于参照组,数据不均衡,差异性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抢救效果更佳,抢救成功率也更高,安全高效,其具有高度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 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运用个性化护理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且均在2014年1月-2016年6月急诊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常规护理和个性化护理。从分诊评估时间、抢救时间及护理满意度三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在分诊评估时间、抢救时间方面,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满意度(80%)低于观察组(100%),(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运用个性化护理后,在提高护理满意度的同时,使分诊评估时间和抢救时间明显缩短,存在一定推广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个性化护理 急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住院治疗过程中的临床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结果通过两组不同护理方法干预之后发现,采取心理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其护理方法干预前后的SAS、SDS评分情况均要优于采取普通护理方法的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可以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状态改善中起到很好的辅助疗效,为后续患者的有效治疗,以及康复治疗做下了很好的铺垫基础,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心肌梗死 焦虑情绪 抑郁情绪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探究急诊全程优化护理的临床意义以供参考。方法以我院急诊科于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急诊过程中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和优化组,两组各7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和全程优化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急诊总时间以及患者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再发和再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情况。结果优化组患者抢救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急诊总时间明显较常规组抢救时间短,再发率和再治疗率也较低,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采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能够使患者最快的接受治疗,缩短诊治时间,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全程优化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急救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其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在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抽取8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诊断标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将8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与对照组(常规急诊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救治效果及预后。结果试验组、对照组救治成功率分别为95.5%(42/44)、81.8%(36/44),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急诊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6个月,试验组、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6.8%(3/44)、22.7%(10/44),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提升抢救成功率,改善预后,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救治效果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对疾病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抢救效果及康复的影响。方法抽取收治的70例疾病心肌梗死病人进行分析,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观察组采取规范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显著强于对照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能够显著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病人康复,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 规范化护理 急诊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经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收诊于本院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常规护理措施被用以干预对照组,而综合护理措施管理观察组,比较其护理效果(心功能分级、满意度等)。结果对照组患者心功能Ⅳ级的比例显著高于观察组,而Ⅰ级的比例又较观察组低;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65%)为也较对照组(80.43%)的高,差异均较显著(P均<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综合护理措施进行管理后可使其对疾病的认知度显著提高的同时,还可增强其治疗依从性,进而将其心功能提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综合护理干预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应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3月-2016年2月在我院急诊科接受抢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先后次序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包含42例患者。参照组患者行急诊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应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服务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采血时间、静脉持续用药实时间,以及急救总时间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采血时间、静脉持续用药实时间,以及急救总时间指标均显著短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接受临床抢救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模式,相较应用急诊常规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的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采血时间、静脉持续用药实时间,以及急救总时间等临床指标水平,提升患者抢救治疗过程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优化患者的机体感受和预后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实践过程中予以推广运用。

  • 标签: 急诊全程优化护理 抢救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自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11月接收的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为49例,两组均采用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常规抢救治疗治疗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急诊护理抢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抢救结果的各项指标。结果抢救后,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相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在进出急诊室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及院内急性心肌梗死复发率等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能明显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成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护理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 抢救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2015年9月至2017年5月间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70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日期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用普通管理模式,而实验组患者则应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评分和急救完成时间。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应用于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就诊速度,提高医疗资源的应用率和应用效率,减少手术延误的发生,使患者能够更快得到救治,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全程优化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护理效果,研究分析循证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9月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本次护理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并发症的发病率为45.13%,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9.03±4.01),患者整体护理满意度为75.14%;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并发症的发病率为9.13%,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03±3.11),患者整体护理满意度为95.25%,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采取循证护理的方法,能够提升患者恢复速度,减少心律失常的复发几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护理推广意义。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循证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