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眼科护理工作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方法:为分析健康教育对提升眼科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于眼科中选取80例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存在有不同类型的眼科疾病,符合实验入组条件。同时,在确认研究对象符合入组标准后,按照双盲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配为使用不同护理方法的对照组、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增加针对性健康教育,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模式下患者对眼科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负面情绪评分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眼科知识的了解调查中,十分了解、比较了解、了解不足患者例数分别为19例、19例、2例,了解率95%;对照组中,十分了解16例,比较了解17例,了解不足7例,了解率82.5%,相比之下观察组患者的眼科知识了解率更高,(P<0.05)。其次,观察组患者在干预后的负面情绪评分以及满意度也明显优于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应用于眼科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提升对相关健康知识的了解深度,并缓解其心理状态。

  • 标签: 健康教育 眼科 负面情绪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护理的效果影响。方法:抽选 62例小儿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于 2019年 3月 -2020年 1月入院,采取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为常规护理干预,后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每组 31例。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再次发作次数及干预前、后的 FEV1( 1s 用力呼气量 )、FEV1/FVC( 1s 用力呼气量占所有呼气量的比例 )、PEF(呼气流量峰值 )。结果: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再次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 p<0.05);经干预后观察组 FEV1、 FEV1/FVC、 PEF指标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小儿哮喘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减少再发作次数,促进患儿及早出院。

  • 标签: 健康教育 小儿哮喘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及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意义。方法:本文分析对象随机筛选我卫生院接收的保健预防接种儿童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儿童进行分组研究,组别包括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为40例,对照组儿童给予常规接种管理;观察组则添加健康教育。将最终两组管理效果进行详细对比。结果:观察组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后,儿童家属对儿童保健相关知识掌握度、预防接种认知度、接种后护理能力以及按时接种率均明显提高,且儿童接种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各项指标结果同对照组比较占据明显优势(P<0.05)。结论:对儿童保健及预防接种管理中加强健康教育干预,能够进一步提升儿童家属对保健相关知识掌握度以及预防接种的认知度,并且能够提高家属的照顾能力,从而提高儿童接种安全性以及接种率。

  • 标签: 儿童保健 预防接种 健康教育 意义分析
  • 简介:【摘要】:在现今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与此同时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人们的身体也造成了不良影响,引发了糖尿病患者的人数与日俱增,并且逐渐呈现出年轻趋势。作为医务人员,需要为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通过饮食、运动、药物等方面的教育,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保持乐观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帮助患者调整和控制糖尿病的发展。

  • 标签: 糖尿病护理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慢性胃炎是消化科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是由胃黏膜发炎病变引起。慢性胃炎病因复杂,许多不良嗜好和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都会导致慢性胃炎。当慢性胃炎发病时,患者经常表现出疼痛、恶心、腹泻的症状,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在慢性胃炎的治疗过程中,人们开始着眼于健康教育的应用。本文从慢性胃炎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实际应用出发,探究了其在治疗疾病中的显著作用,并且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与举措,以促进医疗事业的持久发展。

  • 标签: 慢性胃炎 健康教育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 在社区人群中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对于传染病控制的应用价值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从 201 9 年 7 月~ 20 20 年 7 月期间在本社区居民中随机选取 164 例,根据是否给予健康教育干预分为对照组和健康教育组,每组 82 例,健康教育干预期为 1 个月,观察干预效果时间为 1 年,统计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在接受干预后 1 年内发生传染性疾病的情况以及干预前后对于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差异。结果健康教育组研究对象传染病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健康教育干预前,两组研究对象对于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采取干预及观察期 1 年后,健康教育组研究对象对于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在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对社区居民采取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有效提升居民对传染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效降低传染病发病率,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健康教育 传染病控制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健康教育在肺结核防治中的作用。 方法: 研究中一共选取 52 例肺结核患者, 2018 年 3 月是开始时间, 2019 年 3 月是截止时间。使用 Excel 表格将所有患者的基本信息纳进后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单数的为对照组( 26 例),双数的为观察组( 26 例),分别行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最后用统计学的途径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 结果: 两组中合理用药、合理饮食与良好卫生习惯的遵医行为对比有差异( P < 0.05 ),结果有差异。 结论: 在肺结核防治中开展健康教育有显著作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肺结核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针对当前血站继续医学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我站在继续医学教育方面采取的培训方式和基本对策,通过开展新员工岗前培训、转岗培训、全员培训、科室培训、远程医学教育、培训评估等员工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提高了员工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进一步确保血站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保障临床输血安全。

  • 标签: 血站 员工继续医学教育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外科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 2018年 7月 -2019年 7月在本院外科治疗的患者 8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 4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 40例,除常规护理外,增加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健康知识掌握度。结果:护理前,两组健康知识评分无明显差异( P< 0.05);经护理,观察组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对外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较好地改善其认知,可应用。

  • 标签: 外科 健康教育 健康知识掌握度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儿童保健门诊借助健康教育进行护理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 94例 2019年 3月~ 2020年 3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儿童,将之随机依据入院编号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 47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47例实验组儿童接受健康教育, 47例对照组儿童接受常规护理,对两组儿童家属护理满意度进行比对分析。结果:经研究分析, 47例实验组儿童家属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为 96% 相比于对照组的 81%家属满意度明显要高,实验组护理后儿童家属焦虑程度比对照组低, P< 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在儿童保健门诊中的合理化应用有着更为理想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儿童保健门诊护理 健康教育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医学伦理学是医学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广大医疗工作者识别医疗卫生实践中和医学研究中的伦理学问题。医学教育过程中应该加强伦理学教育,尤其是肿瘤专业,对恶性肿瘤病因的探索、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探索性研究涉及的伦理学问题尤为突出,包括患者知情权及隐私保护、有效沟通、新药临床试验规范、新技术的应用、临终关怀等伦理问题。

  • 标签: 肿瘤学,医学伦理学,医学教育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122例哮喘患儿(收治时间: 2018年 1月 -12月),随机分成甲组(常规护理)和乙组(常规护理 +健康教育),各 61例。分析效果。结果:同甲组相比,乙组患儿住院次数、哮喘发作次数、感染次数( P<0.05)。同甲组相比,乙组总有效率高( 2=3.921, P=0.048)。结论:在小儿哮喘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可推荐。

  • 标签: 小儿哮喘 健康教育 护理效果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人性护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人文精神,充分尊重了个体的生命价值、个人隐私以及人格尊严,是从尊重人性的基础上开展各种服务举措。妇产科的服务对象既有进行妇科手术的病人,也有需要加倍关爱的新生儿和需要医疗救助孕产妇,因此妇产科的服务对象是比较特殊的,更加需要人性的护理方式。人性护理要求护理人员不仅局限于护理、助产等工作,还应注重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并针对个体、家庭、新生儿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需求及时地进行调试,从而为孕产妇提供安全性和高质量的健康照顾。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中;人性护理服务    妇产科护理,是对妇女同胞给予一种人文关怀,让产妇在就医期间感受到细微的护理和人性的呵护,对于稳定她们的情绪,提高医疗质量,保障产妇心理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将近几年来的亲身感受略作叙述如下。    1 妇产科人性护理的必要性   妇产科的服务对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即包括产妇、新生儿,还有妇科病患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观念的提高,人们对优孕、优生、优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我们妇产科护理工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已经逐渐形成成熟、完善的护理体系。但是与飞速发展的社会发展要求相比,妇产科护理工作仍需提高护理水平,建立更加和谐的护患关系。   不可否认,虽然现在人们的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但是,我国仍旧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国度,尤其是妇女对于个人隐私还是比较注重,经常会因为不理解而对正常的护理工作发生抵触的情绪。因此,妇产科的护理工作需要以人性化为前提。    2 妇产科人性护理的重要意义   孕妇在分娩过程中,无论是在心理、生理方面,都处于一个极度敏感的状态。妇产科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如果过于按章办事,很容易增加孕妇的逆反心理,影响护患之间的和谐关系,降低护理效果,甚至会影响分娩过程。   在产妇中,大部份是年轻的妈妈,她们由于是初次生孕,面对婴儿往往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喂养,不知道如何照顾。针对这些情况,通过人性护理,对这些年轻的妈妈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不但可以消除产妇的心理障碍,实现优生优育,还会融洽护患关系,赢得产妇及其家属的信任,提高医院形像。   近些年,由于部份医患纠纷的发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各大医院之间对于服务的竞争变得激烈起来。经常会出现虽然某家医院费用较高,但是由于医院的护理水平较高,赢得了社会的口碑,很多人仍然愿意去该医院就诊。因此,提高妇产科的人性护理,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3 妇产科护理工作常见问题    3.1 部分护理人员思想落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转变,以人为中心的护理工作必然取代旧的护理模式。但是,依然有部份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定位不够清楚,又不愿意参加护理知识培训,造成陈旧思想与新的护理需求脱节,容易在患者之间产生误会,甚致发生争执,极大影响医院的形象。    3.2 部分护理人员素质不高:社会的发展,对于医院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但是,由于我国教育模式及人们的传统观念影响,高校出来的护理人员寥寥无几。另外,护理人员的福利待遇不高,也是影响人员素质不高的原因之一。    3.3 资金投入不够:由于传统观念偏重于医生的技术水平,对护理工作不重视,造成许多医院针对护理工作的资金投入不够。其中一个现象就是护理人员太少,往往会出现一名护理人员需要同时护理数名患者的现象。部份医院缺乏必要护理硬件的配置,如电视、热水、饮用水等生活设施投入不够。资金投入的不足会严重影响人性护理工作的展开,影响患者对护理工作、护理设施及医院工作的不满。    4 提高妇产科人性服务的措施    4.1 加大资金投入,创造良好的医院护理硬环境: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生理、心理都处于一种极度紧张、敏感时期。医院的环境,尤其是一些生活设施的配置,往往会对产妇的心情产生极大的影响,给产妇的分娩过程产生一定影响。温馨、舒服的环境,可以让产妇心情愉悦、轻松,积极配合护理工作,促进护患关系,利于实施人性护理工作的开展。   在护理过程中,尽可能为产妇提供空气新鲜、温度适宜的生活空间,尊重产妇的生活习惯,及时掌握产妇生育情况,正确引导产妇对于生育及婴儿的认识,消除年轻产妇的紧张、消极及其他不良情绪,并且对产妇隐私要做到绝对保密,以建立起护患之间的信任度,为后期的人性护理方案提供依据。    4.2 加大护理人员的素质建设,树立专业护理形象: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是与产妇及其家属接触最多的人员,护理人员的素质高低不但体现了医院护理工作的水平,同时也直接影响人性护理工作的效果。通过培训不但可以提高护理人的基本业务技能,还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对人性基本需求的掌握,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暗示,通过有效沟通及专业指导,更好的为产妇提供护理。   人性护理是护理工作的精髓所在,医院在加大培训工作,注重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外,还需引进一些高层次的护理工作者,通过里外互动效应,加大护理人员的素质建设,满足妇产科护理工作中人性发展的需要。    4.3 加强与产妇之间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良好的沟通,可以及时掌握产妇的状态,更好的开展人性护理工作。有利于产妇配合医院工作,顺利完成分娩。   通过与产妇之间的沟通,可以了解产妇的特殊心理,对于分娩前的紧张情绪及分娩带来的疼痛进行正确引导,通过相应的心理辅导、关怀及安慰,最大程度地降低产妇的心理恐惧与不安。    4.4 主动沟通,加强妇产科前、后的人性护理:分娩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清洁会阴部位、插入导尿管或阴道检查等情况,由于每名产妇的传统观念不同,有可能出现抵触情绪,这就需要护理人员通过术前的主动沟通,对相关操作进行合理解释,以帮助产妇克服心理障碍,获得产妇的理解与配合。   分娩后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产妇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跟踪护理,从细微处体现人性,并对产妇术后情况进行记录,以便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于术后产妇的个别需求,应通过合理途径或沟通,来满足产妇的要求或获得产妇的理解,从而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护理服务。   出院时应对产妇的日常生活和饮食注意事项进行健康指导,并制定回访日期、定期回访指导,做好记录,以便出现异常时及时制定措施。    5 结语   综上所述,孕产妇由于生理上的一系列变化,引起的心理是微妙的、复杂的,实施人性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能够有效地减轻孕产妇的心理负担,有效提高妇产护理质量。因此要积极的倡导妇产科的人性护理,体现出对孕产妇的人文关怀,从而为孕产妇提供安全性和高质量的健康照顾。   参考文献    [1] 吴艳秀 . 人性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 护理实践与研究 [J].2012 , 5 ( 12 )    [2] 谢秋燕 . 人性服务在产科护理的应用 .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J].2010 , 9 ( 18 )    [3] 李晶华,孙琳 . 创新妇产科护理实行人性服务 . 吉林医学 [J].2013 , 26 ( 11 )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9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常规护理+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疾病知识掌握评分、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疾病知识掌握评分、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可提高其对疾病知识的掌握,降低并发症的同时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值得借鉴。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 健康教育 疾病知识掌握 髋关节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孕妇怀孕期间心理和生理上都会产生较大的变化,开展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护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让孕妇全面了解从孕期到产后的各项健康知识,做好孕期各个变化与突发事件的解决办法,帮助孕妇安全渡过孕期并顺利分娩。在加强孕妇孕期健康教育时,需要从开展一对一的健康教育指导工作、定时开展多种多样的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提供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开展怀孕期间的差异化营养健康教育以及分娩前的个体健康教育五个方面进行。

  • 标签: 孕期 健康教育 妇产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糖尿病病人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从我院 2019年 2月至 2020年 5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 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匀分配,每组 43例患者,分别为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后者以内科常规护理为主要干预措施,前者在内科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将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进行对比分析,采用问卷形式评估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在护理前没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情况在护理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率( 93.02%)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67.44%)( P<0.05)。 结论:糖尿病病人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非常显著,安全可靠。

  • 标签: 健康教育 糖尿病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耐药肺结核护理中应用的效果及体会。方法:以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接收的耐药肺结核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依从率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方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依从率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依从率81.2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耐药肺结核患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明显,患者依从性显著提高且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较好,有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健康教育 耐药肺结核 依从率
  • 简介:摘要 : 目的, 研究对学龄儿童中实施口腔保健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7年 9月~ 2018年 9月某小学 82例学龄儿童,按照动态随机化的方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1例。对照组儿童不予以口腔保健健康教育,观察组儿童予以口腔保健健康教育,并对比两组学龄儿童的口腔卫生习惯及牙菌斑指数等情况,得出结论。结果, 针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口腔卫生习惯及牙菌斑指数等情况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儿童在口腔卫生各项习惯数据均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此外,观察组儿童的牙菌斑指数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通过对学龄儿童实施口腔保健健康教育,能够有效促使儿童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牙菌斑产生,值得在后续的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口腔卫生 统计学 口腔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