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结合微种植体支抗远移上颌磨牙效率及在三维方向上特点,以期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需进行上颌磨牙远移安氏Ⅱ类错患者12例,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磨牙、前磨牙,其中7例结合微种植体牵引尖牙增加支抗,所有患者定期制取阶段研究模型并使用三维扫描仪将模型数字化。通过重叠治疗前与各阶段三维数字化模型,分析在不同矫治阶段磨牙、前磨牙远移效率以及在三维方向上移动特点;对比有无微种植体支抗对磨牙远移效率及前牙支抗影响。结果微种植体支抗组上颌第二、第一磨牙远移效率分别为89.20%和83.53%,均比无微种植体支抗组远移效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磨牙远移会造成切牙轻度唇向及近中移位,其中微种植体支抗牵引尖牙组前牙支抗损失量较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上颌第一磨牙开始远移时,第二磨牙远移效率明显下降(P〈0.05)。上颌磨牙远移过程中磨牙未见明显旋转,有轻度压低和颊移(P〉0.05),而上颌前磨牙远移过程中发生明显颊舌向旋转(P〈0.05)。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可以有效地远移上颌磨牙、前磨牙,前磨牙远移时易发生颊舌向旋转,磨牙在远移过程中有轻度压低及颊向移位;使用微种植体支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磨牙远移效率、减小前牙支抗丧失。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 磨牙远中移动 微种植体支抗 三维模型重叠
  • 简介:目的探讨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正畸治疗前后前牙区牙槽骨高度改变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62例,其中拔牙治疗32例(男11例,女21例,年龄12.63±0.94岁),非拔牙治疗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12.33±1.24岁),收集患者正畸治疗前后拍摄锥形束CT(Cone-beamComputedTomography,CBCT),分别测量治疗前后上下颌前牙唇舌(腭)侧牙槽嵴顶距釉牙骨质界(CementoenamelJunction,CEJ)距离,计算牙槽骨高度改变量,利用SPSS20.0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拔牙组与非拔牙组正畸治疗后前牙区牙槽骨高度降低牙面数分别达67.31%与66.94%,平均降低量分别为(1.03±2.47)mm与(0.69±4.02)mm.上颌切牙腭侧及下颌前牙舌侧,拔牙组牙槽骨高度降低量均显著高于非拔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中切牙唇侧,非拔牙组牙槽骨高度降低量高于拔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正畸治疗后前牙区牙槽骨高度普遍降低,降低量与牙位、牙齿移动方向以及牙移动幅度等因素密切相关.提示正畸医生应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治疗前不同牙位牙槽骨状况有准确了解,并合理设计牙移动方式、方向和幅度,避免不利牙齿移动导致牙槽骨高度显著降低从而危害牙周健康.

  • 标签: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 正畸治疗 牙槽骨高度
  • 简介:目的:检测TP53在局部晚期口腔鳞癌患者中突变情况,探讨TP53截断突变能否作为生物标志物筛选诱导化疗获益患者。方法:选择2008—2014年收治101例局部晚期口腔鳞癌患者,收集患者临床病理信息、肿瘤及正常对照新鲜冷冻或石蜡包埋样本。采用IonTorrentPGM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突变识别及注释,采用SPSS2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1例患者中,男74例,女27例,中位年龄59岁,中位随访时间为34.9个月。平均测序深度肿瘤样本为2366乘,正常对照样本为2225乘。在73例患者中,检测出102个TP53非同义突变(等位基因频率≥3%)。与42例手术组口腔鳞癌患者相比,诱导化疗组(59例)无远处转移生存率较好(P=0.090),但总生存率无显著差异。亚组分析显示,带有TP53截断突变患者可以从诱导化疗中得到无远处转移生存获益(P=0.038)。结论:本研究未发现诱导化疗能整体提高局部晚期口腔鳞癌患者生存期,但TP53截断突变可作为潜在预测性生物标志物,筛选诱导化疗无远处转移生存获益患者。

  • 标签: 口腔鳞状细胞癌 TP53截断突变 无远处转移生存 生物标志物 诱导化疗
  • 简介:目的:测试小学教师与口腔健康(oralhealth.OH)相关知识、态度、行为(knowledge,attitudeandpractices.KAP).并评价测量结果与其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ralhealthrelatedqualityoflife.OHRQoL)关系。材料与方法:本次横断面调查从科威特所有地区随机挑选了1013名学校教师.调查使用问卷包含人口统计学相关指标、知识、态度、行为及OHRQoL相关信息。数据统计方面.数据描述采用频数、均数(标准差)指标,皮尔森相关系数用来测量KAP与OHRQoL间相关性。行为与其相关知识间关系.知识,行为与OHRQoL间关系用卡方检验来分析。结果:约71%受试者为女性.57%在30-50岁之间,75%有大学学历。知识平均得分(95%置信区间)为60.2%(57.2%-62.0%).分布在15.4%到93%之间。知晓率最高口腔健康知识如下:用含氟牙膏每天刷2次牙重要性;粘性含糖食物和零食致龋效应以及软饮料会对牙齿造成伤害。知晓率最少则是牙刷更换频率、家长对孩子刷牙监督以及常规使用牙线好处。知识.态度、行为各部分与OHRQoL间相关性较弱但仍有意义(p〈0.05)。除了刷牙与牙线使用外(p〉0.05).所有行为与其特异口腔健康知识都显著相关。不正确口腔健康行为而导致自尊心变化是OHRQoL中最常受到影响维度。结论:口腔健康知识本身并不足以改变错误口腔健康行为。发展基于OHRQoL结果行为改变干预可能会有所助益。

  • 标签: 口腔健康行为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口腔健康知识 横断面调查 小学教师 quality
  • 简介:目的:研究口腔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1因子对糖尿病患者颌下腺功能相关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影响。方法:将20只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模型组,另选10只8周龄雄性db/m小鼠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小鼠以腹腔给药方式注射FGF-1,连续给药12周。分别在给药后0、4、8、12、16周电子天平测量小鼠体重,血糖仪测定小鼠血糖,采用唾液流率测定法测定小鼠唾液流量,采用HE染色法观察颌下腺腺泡细胞和管腔分布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颌下腺腺泡和导管分布。结果:实验组小鼠血糖和体重在0-4周检测中均显著下降(P〈0.05),后期逐渐趋于稳定,而模型组变化不显著(P〉0.05)。实验组小鼠唾液流率检测结果成递增趋势,最高流率达到(308±34.0)mg·min^-1·kg^-1,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检测结果(P〈0.05)。HE染色结果实验组可见清晰颌下腺组织结构,模型组可见严重腺泡和导管萎缩。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实验组PCNA细胞阳性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但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仍显著较低(P〈0.05)。结论:FGF-1因子可显著升高小鼠颌下腺PCNA细胞阳性率,平衡糖尿病小鼠血糖、体重水平,对逆转颌下腺功能退化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糖尿病 颌下腺 FGF-1 PCNA
  • 简介:目的:通过体内实验揭示BMP2指节肽(BKP)结合后Ta2O5纳米管是否具有促进种植体表面骨整合能力。方法:以多巴胺为中间介质,将BKP结合于Ta2O5纳米管表面,通过接触角测量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检测BKP和Ta2O5纳米管成功结合。将种植体植入新西兰白兔胫骨内,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术后1、2、3、4周种植体表面成骨相关基因ALP和Col-I表达,制作骨-种植体不脱钙磨片,观察术后2、4、8周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学表现。结果:BKP成功结合至Ta2O5纳米管表面。相对于两组对照组,实验组表面基因表达量有显著提高且在骨-种植体接触面积和新骨形成方面有明显增加(P〈0.05)。结论:在Ta2O5纳米管表面附着BKP可明显促进种植体骨整合,这种表面处理方法可用于改善钽种植体临床应用。

  • 标签: BMP2指节肽(BKP) Ta2O5纳米管 多巴胺 基因表达 骨整合
  • 简介:目的:比较3种不同程度萎缩性无牙颌下颌骨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及其效果。方法:构建不同程度萎缩性无牙颌下颌骨体部骨折治疗模型,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比较相同应力条件下骨折段位移改变以及钛板应力分布情况。结果:下颌骨Ⅲ度萎缩,采用1块2.0mm4孔钛板在下颌骨上缘进行固定,其骨折处移位较其余6种工况明显增大;相同萎缩程度下颌骨,采用重建板固定比采用其他内固定方式骨折断端位移明显减少。Ⅲ度萎缩下颌骨采用小型钛板固定,钛板所受应力分别接近及超过钛板屈服极限。结论:对于Ⅰ度萎缩无牙颌下颌骨骨折病例,下颌骨外侧双板固定以及下颌骨下缘重建板固定均能取得较为满意固定稳定性,对于Ⅱ及Ⅲ度萎缩无牙颌下颌骨骨折病例,下颌骨下缘重建板固定可以获得更好固位稳定性。

  • 标签: 老年人 下颌骨骨折 生物力学分析 有限元分析
  • 简介:研究目的:研究牙周辅助加速成骨正畸治疗(periodontallyacceleratedosteogenicorthodontics,PAOO)技术对牙槽骨形态影响。材料与方法: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完整牙周检查和CBCT检查。结果: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为608个月.平均牙周探诊深度为2.7mm,未出现牙龈退缩.上颔颊侧骨板厚度为0.48~2.14mm,下颔颊侧骨板厚度为0.2~1.82mm,但有高达40%前牙出现了骨开窗和骨开裂。结论:尽管临床疗效令人满意,但由于联合治疗完成后出现骨开窗和骨开裂,因此临床应用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 标签: 正畸治疗 牙周检查 临床疗效 骨形态 影像学方法 牙槽
  • 简介:目的:评价选择性激光熔化成型技术制备Ti6Al4V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方法:应用选择性激光熔化成型技术制备Ti6Al4V合金及纯钛材料。培养比格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其接种于两种材料上,计算细胞在两种材料上相对增殖率及存活率,并根据细胞相对增殖率对细胞毒性进行分级,并计算细胞早晚期凋亡率及总凋亡率。结果:经过72h复合培养,纯钛细胞相对增殖率(97.26±3.78)%优于Ti6Al4V合金(91.77±2.65)%,但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毒性分级均为1级,表明两种材料均无细胞毒性;两组间细胞存活率无统计学差异。各组材料与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48h后,早期细胞凋亡率、晚期细胞凋亡率及总凋亡率Ti6Al4V试件组、纯钛试件组均高于DME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i6Al4V试件组与纯钛试件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钛材料对细胞均无细胞毒性,都表现了较好细胞存活率,两种材料间未见对细胞凋亡差异,相容性良好。

  • 标签: 选择性激光熔化技术 TI6AL4V 生物学行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简介:目的:评估应用矿化牛骨块重建前颌骨牙槽嵴水平缺损onlay(上置式)植骨有效性和长期结果。材料与方法:14例需要修复无牙前颌骨患者纳入本研究,他们接受onlay植骨。劈开从下颌支外侧获取皮质骨块,以获得约1mm厚骨板。将皮质骨板和块状移植物压缩并固定到受区。6个月后,记录增加宽度,植入种植体。

  • 标签: 萎缩性牙槽嵴 前颌骨 植骨 骨块 重建 矿化
  • 简介:目的以高精度三维整合牙颌模型为基础设计与制作个体化微种植体手术导板,以期提高微种植体植入精度,避免牙根损伤,降低植入失败率。方法选择12例错患者,获得三维整合牙颌模型,设计并制作个体化手术导板。在患者上颌后牙区分别使用手术导板引导(实验组,n=12)或者参照根尖X线片(对照组,n=12例)进行植入。评价虚拟植入和实际植入微种植体位置偏差及植入后安全性和稳定性。结果完成微种植体手术导板设计与制作。实际植入与虚拟植入角度偏差为(4.97±1.79)°,钉冠距离偏差为(0.98±0.30)mm,钉尖距离偏差为(1.03±0.22)mm。实验组,83.3%微种植体位于两牙根中间,12颗微种植体均未出现脱落。对照组,只有33.3%微种植体位于牙根中间,2颗微种植体脱落。结论手术导板辅助微种体植入比参照根尖X线片直接植入更精确,为提高植入后安全性、稳定性和成功率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 标签: 个体化微种植体手术导板 三维整合牙颌模型 CBCT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 (CAD/C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