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人继承恒牙缺失滞留乳牙及乳牙根生理性吸收不同时期表达。方法选取2010年6—12月沈阳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及儿童牙病科10-15岁患者因治疗需要拔除乳牙18颗,按牙根吸收长度不同分为牙根吸收早、、晚期(早期组、中期组、晚期组),各6颗。同时选取无恒牙胚滞留乳牙(滞留组)和正畸拔除正常恒牙(对照组)各6颗。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RANKL蛋白表达,并测定累积光密度值。结果牙髓成纤维细胞:对照组RANKL累积光密度值明显低于其余组(P〈0.01);早期组、中期组明显低于晚期组(P〈0.01)。成牙本质细胞:对照组RANKL累积光密度值亦明显低于其余组(P〈0.01);早期组、中期组、晚期组三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破牙细胞:对照组未见破牙细胞;早期组、中期组与晚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ANKL是引起乳牙牙根缓慢吸收因素之一。

  • 标签: 成牙本质细胞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 滞留乳牙 生理性根吸收
  • 简介:目的探讨htrA、clpP基因缺失对变异链球菌耐酸性影响。方法变异链球菌标准株及htrA缺陷株、clpP缺陷株培养至对数中期分成两组,一组作为实验组进行5h预酸化处理(pH=5.5),一组作为对照组普通乳酪消化胨酵母(TPY)培养液处理5h,然后两组菌株致死性酸环境(pH=3.0)处理3h,每隔1h取菌液采用平板活菌计数法测定活菌数,计算得到生存率,统计学分析。结果3h,未经预酸化处理三种菌株生存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酸化处理后,与标准株相比htrA缺陷株和clpP缺陷株生存率都有下降(P〈0.05),两种缺陷株相比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酸化处理标准株和htrA缺陷株生存率明显高于未经预酸化处理(P〈0.05),预酸化处理对生存率影响大于两种基因分别缺失(P〈0.05)。结论与变异链球菌标准株相比,htrA缺陷株和clpP缺陷株耐酸能力有不同程度下降。

  • 标签: 变异链球菌 htrA基因 clpP基因 耐酸性
  • 简介:本研究报告了一种在即刻负载种植修复辅助诊断、手术和修复新临床方案。该方法目的是简化正中关系记录,而以往通常是在手术过程取印模,并在术后即刻完成。本方法满足精确印模同时缩短了操作时间,因此是一种简单有效方法。本病例通过一位45岁上颔无牙患者即刻负载种植修复展示该方法临床操作过程,并证实了其具有可重复性。

  • 标签: 种植修复 病例报告 临床使用 即刻 负载 手术过程
  • 简介:目的:构建大鼠组蛋白去乙酰基转移酶(histonedeacetylase8,HDAC8)基因过表达慢病毒载体,转染大鼠骨髓基质细胞(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s)后观察HDAC8表达。方法:采用DNA重组技术HDAC8基因插入慢病毒表达载体质粒pGC-FU,重组获得慢病毒载体pGC—FU—HDAC8。重组慢病毒载体经过测序鉴定后,转染293T细胞生产病毒液,用得到病毒液转染大鼠BMSCs,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分析转染前后HDAC8表达情况。结果:测序结果证实HDAC8基因正确插入载体,成功构建大鼠HDAC8基因过表达载体。大鼠BMSCs转染后HDAC8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上调。结论:针对大鼠HDAC8基因过表达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并能有效增强BMSCsHDAC8基因表达。

  • 标签: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8 过表达 表观遗传修饰 骨髓基质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氟化钠抗碳酸饮料对乳牙釉质酸蚀效果。方法:用人下颌乳切牙制备72个釉质块,将其随机平均分为3组:对照组釉质块不作涂氟处理,实验组两组釉质块分别涂0.6%和1.23%浓度氟化钠;各组再按浸泡在碳酸饮料中时间不同分成30min和50min两个亚组。各组釉质块分别浸泡于碳酸饮料中30min或50min,取出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实验组重新涂氟,然后再将釉质块浸泡在碳酸饮料中,如此循环直至12h。用扫描电镜观察乳牙釉质表面形态改变,显微硬度计测定釉质表面硬度值(surfacemicro-hardness,SMH)变化,评估氟化钠保护乳牙釉质抗碳酸饮料酸蚀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经两种浓度氟化钠处理过乳牙釉质能不同程度地抵抗碳酸饮料酸蚀作用,SMH值较高(P〈0.05);随着碳酸饮料浸泡时间延长,氟化钠保护乳牙釉质抗酸蚀能力下降;较高浓度氟化钠保护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化钠能够增强乳牙釉质抗碳酸饮料酸蚀能力。

  • 标签: 氟化钠 碳酸饮料 釉质酸蚀 乳牙
  • 简介:对于儿童及青春期青少年来说.由于外伤所致上颌中切牙损伤十分常见.并且最终有可能导致中切牙早失。治疗方案通常包括种植修复,自体牙再植,以及正畸关闭间隙后树脂塑形。病例报告中所展示患者是一个处于青春期女孩,上下牙列拥挤.Ⅰ类咬合关系,伴有上颌中切牙外伤史。治疗计划为拔除上颌中切牙及下颌前磨牙后,关闭拔牙间隙。该病例主要表明,对于一些Ⅰ类牙列拥挤及Ⅱ类非牙列拥挤患者.选择性地运用正畸方法关闭间隙是一种行之有效治疗手段,效率高且预后良好。

  • 标签: 中切牙 牙外伤 关闭间隙
  • 简介:目的:观察和比较不同手术切口对拔除低位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术后效果影响。方法:选择18~30岁未萌出双侧低位水平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患者35例,随机选取患者一侧磨牙列,采用信封切口手术方案(A组),另一侧采用角形切口(B组)。采用同种拔牙方法拔除阻生下颌第三磨牙。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第2天反应(局部肿胀、疼痛和术后开口受限)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χ2检验。结果:手术后第2天,B组术后重度肿胀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0.05)。术后开口受限程度及术后疼痛发生率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P〉0.05)。结论:不同手术切口设计与术后肿胀程度相关,信封切口术后肿胀发生程度较轻。

  • 标签: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低位阻生 信封切口 角形切口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磁性附着体修复可摘局部义齿受损基牙可行。方法:选择可摘局部义齿功能完好,只因固位基牙受损(未至拔除条件)而无法正常戴用患者63例,受损基牙74颗,做相应基础治疗后,对受损基牙行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比较修复前后义齿固位力、咀嚼功能、牙周健康状况和美观方面的差异。结果:磁性附着体修复后,义齿固位力、稳定性、咀嚼效率、美观等方面均能达到基牙受损前水平。义齿戴入后适应快,无明显不适感。磁性附着体修复74颗受损基牙,初次试戴后1周疗效满意率100%。3个月后复查73枚,疗效好72枚;1颗基牙发生牙龈炎。1年后复查67枚,疗效好58枚;8颗基牙发生牙龈炎;牙周病加重至基牙拔除1颗。结论:利用磁性附着体修复因固位基牙受损而无法正常戴用可摘局部义齿,能较大限度保留、利用基牙,延长义齿使用寿命,减少患者经济负担和就诊次数。义齿固位、稳定、咀嚼效率、摘戴方便等方面性能明显提高。

  • 标签: 磁性附着体 可摘局部义齿 固位基牙
  • 简介:目的:评价四种根管封闭剂用于根管充填后根尖封闭性能。方法:选取54颗单根管离体牙,采用冠向下技术根管预备后分为A、B、C、D四组(每组12颗牙齿)和E、F两个对照组(每组3颗牙齿),A组,Cortisomol根管封闭剂;B组,AH-Plus根管封闭剂;C组,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根管封闭剂;D组,Roekoseal根管封闭剂;E组为阳性对照组;F组为阴性对照组,分别采用不同根管封闭剂与冷牙胶侧方加压技术进行根管充填。实验组牙齿(每组各取10颗)及对照组牙齿(每组各取3颗),根尖1/3浸入印度墨汁,脱矿使牙齿透明后,体视显微镜观察并测量透明牙根尖染料渗入长度。实验组牙齿(每组各取2颗),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根充材料与根管壁之间密合情况。结果:A、B、C、D组染料渗入长度分别为(1.18±0.40)mm、(0.89±0.33)mm、(0.97±0.36)mm、(0.43±0.22)mm,阳性对照组染料渗入根管全长,阴性对照组无染料渗入。D组与A、B及C组染料渗入长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扫描电镜显示,D组根管充填材料与根管壁结合最为紧密。结论:Roekoseal根管封闭剂与牙胶尖根管充填后能够有效减少根尖微渗漏,其根尖封闭性能优于Cortisomol、AH—plus以及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三种根管封闭剂。

  • 标签: 根管封闭剂 根尖封闭性 微渗漏
  • 简介:目的:制备一种新型结构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acid),PLGA)/胶原复合引导骨组织再生膜,对其进行表征,并探索其对成骨样细胞体外增殖影响。方法:使用PLGA及I型胶原制备一种双层结构引导骨组织再生膜,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场发射扫描电镜、接触角仪对其表面基团、形貌及亲水性进行测试。MC3T3-E1成骨细胞系接种到复合膜上,通过流式细胞术、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其细胞增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红外光谱显示胶原被成功结合到PLGA表面,并且扫描电镜呈现出特有的纤维网状特征微结构,同时其表面亲水性大大改善。MTT及细胞周期检测也表明胶原改性后复合膜上生长细胞活力及增殖指数明显高于纯PLGA组。结论:本方法制备PLGA/胶原复合膜很好地组合成了一个功能整体,结合了高分子合成材料和天然材料优势。

  • 标签: 引导骨组织再生 复合膜 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 胶原 细胞增殖
  • 简介:目的:通过与粘接系统粘接纤维桩临床操作时间、3年临床存留率进行比较,自粘接树脂用于纤维桩修复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门诊就诊100个前牙纤维桩核修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个修复体,实验组采用自酸蚀自粘接树脂(EMBRACECORE)粘结纤维桩并形成树脂核,对照组采用自酸蚀粘接系统(DCBond和DCCore)进行树脂粘接并形成树脂核,记录两组临床操作时间,并追踪1年、2年、3年临床存留率。结果:实验组临床操作时间为87.38±8.21sec,明显少于对照组125.56±10.04sec;实验组和对照组1年、2年、3年临床存留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粘接树脂用于纤维桩粘接临床操作简便、用时较短,临床存留率与采用自酸蚀粘接系统相似,可成为临床常规应用操作方法。

  • 标签: 纤维桩 自酸蚀自粘接树脂 自粘接粘结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腭大动脉岛状黏骨膜瓣修复腭缺损方法与疗效。方法采用腭大动脉岛状黏骨膜瓣修复22例腭缺损,同期修复20例,二期修复2例,观察术后缺损愈合及语音情况。结果22例患者无组织瓣坏死,19例一期愈合,缺损区外形与语音功能恢复满意,3例组织瓣部分边缘愈合不良。结论对4cm范围腭缺损采用腭大动脉岛状黏骨膜瓣同期修复方法简便,疗效满意。

  • 标签: 腭缺损 腭大动脉 膜岛黏骨状瓣 腭修复术
  • 简介:目的:探讨牙槽突裂植骨区牙移入可行及牙移入方式,评价移入牙牙槽骨支持率和移植骨高度变化。方法:选取唇腭裂伴牙槽突裂患者10例,行牙槽突裂自体髂骨植骨术后,分别拍摄植骨后3个月(T1)及牙移入植骨区后(T2)根尖片,观察牙移入植骨区情况,测量T1和T2阶段移入牙牙槽骨支持率,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测量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并参照Bergland四分法评价移植骨高度变化。结果:①牙整体移入植骨区,牙槽骨支持率为(89.85±2.51)%(T1)和(90.22±2.44)%(T2),牙移入植骨区后牙槽骨支持率与植骨后3个月牙槽骨支持率无显著差异(P〉0.05)。②移植牙槽骨高度牙移入前后无显著变化。结论:唇腭裂患者植骨后,可将裂隙邻近牙移入植骨区,获得良好牙槽骨支持。牙移入有助于维持移植骨高度,提高植骨成功率。

  • 标签: 牙槽突裂植骨 牙移动 根尖片
  • 简介:目的:检测不同培养基对白念珠菌生物被膜产生法尼醇影响.方法:白念珠菌标准株SC5314分别接种到含有RPMI1640、YPD、RPMI1640+10%胎牛血清(fetalcalfserum,FCS)培养基培养皿,形成白念珠菌生物被膜.接种1.5-48h,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法尼醇产生情况.结果:RPMI1640、YPD培养基,法尼醇分泌量随生物被膜成熟而逐渐增加,在生物被膜形成后期至成熟期达到高峰;RPMI1640+10%FCS培养基,法尼醇产生在48h呈增长趋势.12h时,YPD培养基中法尼醇分泌量高于其它两组(P〈0.05);48h时,RPMI1640+10%FCS培养基中法尼醇分泌量最高(P〈0.05).结论:白念珠菌生物被膜法尼醇分泌量与培养基种类存在相关.

  • 标签: 白念珠菌 生物被膜 法尼醇 培养基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简介:目的模拟牙周炎患者日常生活牙周干预措施,研究各种牙周干预措施对sD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发展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A组)、As组(B组)、As合并牙周炎组(C组)、牙周炎组(D组),C组根据牙周干预措施不同再分为不治疗组(c1组)、刮治组(C2组)、药物治疗组(c3组)和拔除患牙组(c4组)。对各组进行相应建模处理,苏木精一伊红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牙周组织、颈动脉血管壁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结果病理切片发现B组、c3组和D组颈动脉血管壁均可见大量泡沫细胞形成、聚集;C1组和C4组可见内膜下有钙盐沉积,膜弹力纤维紊乱、破坏:C2组可见纤维帽形成及斑块破裂。牙周干预处理后,所有建模组和干预处理组血清hsCRP含量较A组明显升高(P<0.05);C1组、C2组、C3组hsCRP含量较B组明显升高(P<0.05):且c2组hsCRP含量高于C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SD大鼠,无论有无高脂状态,牙周炎均可引起或加重As发生发展;而在高脂状态,直接牙周干预都可能加重As病变.其中牙周直接刮治处理影响在短期内可能会更严重.且hsCRP可能参与了As加重病变过程。

  • 标签: 牙周炎 动脉粥样硬化 牙周干预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微波和水浴处理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双甲基丙烯酸复合树脂临时冠材料细胞毒性影响。方法:两种材料分别制备直径10mm厚2mm圆柱体18个,每种材料分3组,每组6个试件,分别为微波组、水浴组、对照组。对照组不进行处理;微波组500W微波条件下处理3min;水浴组55°C水中恒温浸泡30min。获取试件浸提液后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细胞毒性。结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细胞相对增殖率:微波组(78.4%±4.3%)和水浴组(54.4%±4.3%)大于对照组(47.6%±3.6%),结果有统计学差异,各组间两两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双甲基丙烯酸复合树脂材料细胞相对增殖率: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细胞毒性分级皆为1级。结论:微波和水浴处理可有效降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临时冠材料细胞毒性,对双甲基丙烯酸复合树脂临时冠材料无明显作用。

  • 标签: 临时冠 微波 水浴 细胞毒性
  • 简介:目的探讨含氟量为1450ppm牙膏再矿化根龋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设计,受试者被随机分为不含氟牙膏组(对照组)和1450ppm含氟牙膏组(实验组)。基线、3个月和6个月时检查根面龋硬度、病损范围、菌斑指数,用电阻抗(ECM)仪测量根面龋电阻值。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9名受试者参加研究(实验组89名,对照组90名),156名(87.6%)完成整个研究。研究结束时,实验组根面龋龈缘距离高于对照组[(0.34±0.42)mm和(0.19±0.36)mm,P=0.021)];菌斑指数低于对照组(1.25±0.78和1.56±0.77,P=0.015):LgECM值高于对照组(3.52±0.54和3.24±0.40,P〈0.001);根面龋变硬数量百分比高于对照组(34.18%和15.58%,P=0.027)。结论含氟量为1450ppm牙膏可以有效地再矿化根面龋。

  • 标签: 根龋 含氟牙膏 电阻抗仪
  • 简介:目的:研究镍铬合金咖啡因人工唾液电化学腐蚀行为。方法:镍铬合金分别浸泡在人工唾液及浓度为0.02g/L、0.20g/L和2.00g/L咖啡因人工唾液溶液,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法检测其自腐蚀电流密度(Icorr)、腐蚀电位(Ecorr)和极化电阻(Rp)等指标。结果:以人工唾液Icorr为参照、镍铬合金0.02g/L咖啡因人工唾液溶液Icor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咖啡因浓度升高,Icorr逐渐减小、Rp逐渐增大。结论:一定浓度咖啡因可对镍铬合金产生腐蚀作用,对于选用镍铬合金制作修复体患者,饮用咖啡对修复体有一定影响,可适量饮用咖啡,但是不建议饮用浓咖啡。

  • 标签: 咖啡因 镍铬合金 腐蚀 电化学
  • 简介:目的:对比测定3种临床常用暂时冠桥材料凝胶时间和峰值温度。方法:选取Integrity、Luxatemp、Structur2SC暂时冠桥材料,颜色均为A2色,分别测定其凝固时间和峰值温度,应用SPSS12.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组间两两比较q检验分析。结果:凝胶时间试验,三组数存在组间显著差异,按时间长短可排序为Luxatemp〉Integrity〉Structur2SC。峰值温度试验,三组材料固化升温曲线呈先升后降趋势,并逐渐趋于稳定,峰值温度范围在34.2±2.2℃-41.1±3.1℃之间,出现时间100s-150s之间。Integrity和Luxatem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tructur2SC与另外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高低排序为Structur2SC〉Integrity和Luxatemp。结论:Structur2SC可操作时间略短,峰值温度较高,临床应用时应采取相应应对措施。

  • 标签: 暂时修复体 凝胶时间 峰值温度 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