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预防下肢骨折术后静脉血栓形成(下称DVT)的效果。方法将126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下肢骨折护理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术前心理辅导、正确评估识别高危者、做好血管保护避免加重静脉内膜的损伤、健康宣教知识宣教;术后早期做深呼吸运动、人力挤压腓肠肌、主动功能训练。观察两组术后14天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发生DVT2例(3.17%),对照组发生9例(14.2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19)。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下肢骨折患者术后DVT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下肢骨折 护理干预 深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并发下肢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与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骨科创伤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必要的预防措施,同时对并发DVT患者行手术取栓、药物抗凝以及导管溶栓等治疗。结果对照组26例并发DVT,DVT发生率为65.0%,观察组8例并发DVT,DVT发生率为20.0%;34例患者行下腔静脉过滤器植入治疗,12例患者行药物抗凝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0%,12例患者行导管溶栓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7%,10例手术取栓的总有效率为90.0%,导管溶栓与手术取栓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与药物抗凝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骨科创伤手术患者行必要的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DVT发生率,一旦发生,可行导管溶栓、手术取栓治疗。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骨科创伤手术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腘静脉置入溶栓导管溶栓联合血管介入技术治疗Cockett综合征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7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67例Cockett综合征伴下肢静脉血栓患者资料,采用经腘静脉置入溶栓导管持续灌注溶栓药物+溶栓(前/后)行髂静脉球囊扩张+血栓碎吸+髂静脉支架置入术等技术进行综合性血管介入治疗。结果67例中治愈49例,显效11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100%,溶栓后静脉平均通畅率为89.55%。61例患者获随访,随访6~24个月,平均(12.2±2.4)个月,41例行支架置入术者,1例出现血栓复发,远期通畅率达97.56%。结论经腘静脉置管溶栓联合髂静脉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治疗急性DVT合并cocektt综合征近中期效果好,再通率高,选择溶栓治疗前行球囊扩张术,可以缩短溶栓治疗时间。

  • 标签: 联合血管介入技术 cockett综合征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下肢骨折手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120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骨科手术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发生静脉血栓形成、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手术后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较高,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降低其发生,同时可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下肢骨折 深静脉血栓形成(DTV)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桡神经支为蒂的逆行桡神经支营养血管皮瓣,在修复手部爆炸伤创面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18例手爆炸伤创面彻底清创后应用逆行桡神经支营养血管皮瓣转移覆盖手部创面。结果18例患者皮瓣及植皮全部或大部成活,2例因静脉回流受阻,皮瓣远端出现水泡,水泡给予刺破引流,保护表皮,后期痂下愈合。术后随访时间为3个月~1年,皮瓣外形满意、色泽、弹性及感觉好,无需行皮瓣修整,手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逆行桡神经支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部爆炸伤创面操作简便,无需牺牲主要动脉,皮瓣成活率高,并发症少,为修复手背及手指爆炸伤提供了一个较理想的选择。

  • 标签: 逆行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 修复 爆炸伤 创面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静脉留置针局部渗血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减少穿刺针眼处渗血、渗液的发生率,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方法选择住院尿毒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留置针固定方法,实验组采用将延长管呈U型弯曲一起覆盖透明敷料进行固定,可以减少留置针针眼处渗液、渗血及针体滑脱。

  • 标签: 慢性肾功能不全 留置针 渗血 固定
  • 简介:目的通过两组患者注射时疼痛程度的比较,寻找疼痛程度最轻的注射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3年10月76例需注射复方樟柳碱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29例和B组47例。A组采用传统的注射方法。B组采用改良注射法。比较两组疼痛程度。结果两组疼痛程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采用改良注射法注射,并减慢注射速度,患者疼痛程度最轻。此方法可应用于临床护理。

  • 标签: 颞浅动脉 皮下注射 疼痛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烟雾病临床特征及实施脑硬膜颞动脉融通术(EDAS)的预后。方法根据患者第1次手术时的年龄,将2004年1月-2010年12月317例接受EDAS的儿童烟雾病患者分为3组:幼儿组(年龄〈3岁,16例),学龄前组(年龄36岁,42例),青少年组(〉617岁,259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估。结果(1)3组患者中,手术干预前脑梗死发生率幼儿组(81.2%,13/16)和学龄前组(69.0%,29/42)显著高于青少年组(48.3%,125/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41,P〈0.01);(2)手术干预前原脑梗死体积增大或在不同部位脑梗死再发率幼儿组(62.5%,10/16)高于学龄前组(31.0%,13/42)和青少年组(3.9%,10/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437,P〈0.01);(3)总体预后优良率为86.4%(274/317),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26,P〈0.02)。结论烟雾病幼儿患者病情进展迅速,临床预后差;对儿童烟雾病患者及早实施EDAS安全有效。

  • 标签: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儿童 脑梗死 预后 脑硬膜颞浅动脉融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型号针头行小儿颞静脉穿刺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住院患儿100例,采取两种颞静脉穿刺方法,实验组采用5号头皮针行静脉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4.5号头皮针行静脉穿刺,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采用的方法在穿刺一次成功及穿刺成功率上均优于对照组(χ2=6.21,P<0.05)。结论采用5号头皮针进行静脉穿刺明显提高了小儿颞静脉穿刺成功率,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血管 穿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对下肢骨折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效果。方法60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骨科下肢手术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下肢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护理过程中注意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记录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在围手术期1例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3.3%);对照组围手术期出现6例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20.0%),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住院时间分别为(14.7±3.6)d、(18.6±3.1)d;观察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对护理满意度的评定结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对下肢骨折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干预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下肢骨折 术后 深静脉血栓形成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应压力泵对预防普外科腹腔镜手术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我们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37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病人术后返回病房后立即使用感应压力泵按摩双下肢,每次60分钟,每12小时一次。对照组病人每2小时给予翻身一次,按摩活动双下肢一次。结果实验组发下肢静脉血栓为2例,对照组为11例,P<0.05。结论在临床上普外科腹腔镜手术后给予感应压力泵治疗能有效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 标签: 感应压力泵 普外科腹腔镜手术 深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术后护理新方法。方法对20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采取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及置管溶栓术治疗,对其进行有效的术后观察与护理。结果25例患者痊愈23例(90%),即血管造影显示血栓基本消失,显效2例(10%),症状基本消失。结论对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和置管溶栓术治疗,通过对其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严密周到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提高溶栓治疗效果,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讨论围手术期护理工作。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护理 肺栓塞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74-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合并偏瘫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1例高血压脑出血合并偏瘫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分析其疗效,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结果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偏瘫侧肢体肿胀明显消失,未进一步加重患者脑出血的程度。结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治疗高血压合并偏瘫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疗效及安全性满意。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下肢深静脉血栓 低分子肝素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百多邦软膏在血液透析患者静脉置管后预防穿刺口及皮下隧道感染的发生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01月至2014年01月在血透室行静脉置管的60例尿毒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规组25例和预防组35例。常规组按换药法常规换药,预防组在常规换药的基础上在导管出口处及管壁周围皮肤涂上百多邦软膏。结果两组患者在穿刺口感染及遂道感染率比较有差异。结论静脉置管后在常规换药的基础上加用百多邦软膏,可以有效地预防感染,延长导管的留置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 标签: 百多邦 血液透析 深静脉置管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科盆腔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妇科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34例盆腔手术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围手术期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加强预防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和护患满意率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患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盆腔手术围手术期实施预防性护理有助于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对患者的术后康复有益。

  • 标签: 妇科盆腔手术 围手术期 预防性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 干预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护理干预.[方法]对32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采取早期、有效的护理干预,预防DVT的发生.[结果]无一例发生DVT,患膝功能恢复好.[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能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耳穴籽配合情绪管理对预期性恶心呕吐(ANV)病人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发生预期性恶心呕吐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耳穴籽及情绪管理.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病人不良情绪,采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评估病人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病人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干预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恶心呕吐程度轻于对照组.[结论]耳穴籽能有效降低病人预期性恶心呕吐的发生程度,缓解病人的不良情绪,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耳穴埋籽 预期性恶心呕吐 情绪管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的麻醉方法。方法40例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加硬膜外和全麻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在血流动力学变化方面,腹腔镜手术患者在气腹及头低臀高位时有显著性变化,全麻加硬膜外组,HR、SBP、DBP、MBP较对照组降低,而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中的血流动力学波动,全麻加硬膜外麻醉为较适宜的麻醉方法。

  • 标签: 腹腔镜 卵巢囊肿 麻醉
  • 简介:2009年11月-2010年1月采用血管腔内介入治疗股动脉长段硬化闭塞患者26例共30条患肢,病变长度10.3~22.8cm,平均15.89cm,主要症状为静息痛,合并溃疡或趾端坏疽者15例。本组30条患肢均行腔内介入治疗,其中股动脉闭塞段单纯球囊扩张6条,球囊扩张支架植入21条,术中导丝无法通过闭塞段,导致介入失败3条。股动脉闭塞段介入技术成功率86.7%,术后患肢静息痛消失、溃疡面积减小,围手术期截肢1例,截肢率3.3%。腔内介入治疗股动脉长段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股浅动脉硬化闭塞症 腔内介入治疗 置管溶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