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阴道超声联合腹部B超诊断宫外孕的效果。方法 挑选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50例宫外孕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阴道超声检查,观察组实施阴道超声联合腹部B超,分析两组诊断结果。结果 观察组诊断精准度高出对照组(P<0.05)。结论 阴道超声联合腹部B超检查可以准确确诊宫外孕,利于患者尽早接受治疗。

  • 标签: 宫外孕 阴道超声 腹部B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阴道超声联合腹部B超在宫外孕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于本院诊治78例宫外孕病例,将其随机划入三组(n=26)。A组实施阴道超声检查,B组实施腹部B超检查,C组接受阴道超声联合腹部B超检查,比较三组的临床诊断准确率。结果:A组诊断准确率是84.62%,B组诊断准确率是76.92%,C组诊断的准确率是96.15%,C组诊断诊断率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阴道超声联合腹部B超诊断宫外孕的临床效果较好,诊断准确率较高,建议临床应用。

  • 标签: 阴道超声 腹部B超 宫外孕诊断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经阴道B超诊断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PCSD)的价值。方法 于2019年11月-2020年10月开展研究,将70例剖宫产患者纳入研究,40例PCS患者纳入观察组,30例子宫宫壁瘢痕完整者纳入对照组,患者均实施阴道B超检查,分析阴道B超在PCSD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瘢痕到宫颈内口距离较对照组小,子宫前位比例低于对照组,子宫后位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阴道B超对 PCSD的诊断效果显著,可有效评估子宫位置,根据子宫前位患者的高发病风险,进行有效的疾病检出及疗效及预后评估,且该疾病在子宫前位者中的发病风险。

  • 标签: PCSD 阴道B超 子宫位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择80例实行手术的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使用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使用传统臂丛神经盲探操作麻醉。结果:两组的疼痛评分以及麻醉药物使用量,麻醉优良率,护理满意率相比(P

  • 标签: B超引导 神经阻滞 临床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将B超应用于不同程度胎盘早剥患者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2019年7月直到2021年4月,于我院接收并对其进行诊断的不同程度胎盘早剥患者共58例,借助B超对全部患者进行诊断,比较应用的效果。结果:对于全部患者,胎盘早剥的总准确率91.38%(53/58),总的漏诊率8.62%(5/58);而其中,首次明确诊断、二次明确诊断患者依次是34例、19例。对于共53例患者,前壁胎盘的总准确率、重度胎盘早剥的总准确率显著高于后壁胎盘的总准确率、轻度胎盘早剥的总准确率,P<0.05。结论:不同程度胎盘早剥诊断工作中应用B超能够改善患者总准确率,能够给临床中胎盘早剥方面的诊断给予更多的参照,可应用与推广。

  • 标签: B超 诊断 不同程度 效果 胎盘早剥 总准确率
  •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CT扫描与经腹部B超检查在诊断子宫肌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探究乳腺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征与Casitas B细胞淋巴瘤谱系BB cell tymphoma B,CBL-B)、受体酪氨酸激酶(recombinant AXL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AXL)、整合素β2(integrin beta 2,ITGB2)表达间的相关性,以期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案的制订及术前无创评估乳腺癌预后提供影像学新思路。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于临沂市中心医院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204例乳腺癌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飞利浦全数字Ingenia3.0 T MRI进行扫描。记录肿瘤直径、形状、边缘、强化方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TIC)曲线类型、早期强化率和ADC值。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CBL-B、AXL、ITGB2表达水平。结果乳腺癌组织中CBL-B低表达、AXL高表达和ITGB2高表达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癌旁组织(χ2=19.663、12.711、10.180,P均<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RI特征中的肿瘤直径、形状、早期强化率、ADC值与乳腺癌CBL-B蛋白表达有关(χ2=8.904、7.184、9.330,8.706,P均<0.05);MRI特征中的肿瘤直径、形状和TIC分型与乳腺癌AXL蛋白表达有关(χ2=11.397、21.951、12.718,P均<0.05);MRI特征中的肿瘤直径、TIC分型、早期强化率和ADC值与ITGB2蛋白表达有关(χ2=8.703、10.271、4.193、4.490,P均<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3 cm和早期强化率≥100%是乳腺癌CBL-B低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肿瘤直径≥3 cm、形状不规则或毛刺是AXL高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肿瘤直径≥3 cm、早期强化率≥100%、ADC值≥1.12×10-3 mm2/s是乳腺癌ITGB2高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乳腺癌MRI特征有助于预测CBL-B、AXL、ITGB2的表达,从而为疾病的临床诊治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Casitas B细胞淋巴瘤谱系B 受体酪氨酸激酶 整合素β2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早期预测脓毒症器官功能损伤发生率及28 d病死率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成人脓毒症患者815例。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症等临床资料和诊断脓毒症24、48及72 h的外周血常规指标,并计算NLR。研究的主要终点为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AK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肝衰竭(ALF)的发生率;次要终点为脓毒症合并器官功能损伤患者28 d内死亡。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发生器官功能损伤及28 d病死率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NLR对脓毒症患者发生器官功能损伤及28 d病死率的预测价值。结果共714例脓毒症患者纳入最终统计分析。诊断脓毒症24、48及72 h的NLR在发生器官功能损伤(AKI、ARDS、DIC、ALF)与未发生器官功能损伤患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诊断脓毒症24 h的NLR与28 d病死率无明显相关性〔优势比(OR)及95%可信区间(95%CI)为1.006(0.994~1.019),P=0.323〕;但诊断脓毒症48 h和72 h的NLR与28 d病死率之间均有显著相关性〔48 h NLR与28 d病死率的OR及95%CI为1.026(1.013~1.040),P=0.001;72 h NLR与28 d病死率的OR及95%CI为1.021(1.005~1.037),P=0.010〕,说明脓毒症诊断48 h和72 h的NLR是预测患者28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诊断脓毒症48 h的NLR预测28 d病死率的AUC为0.598,95%CI为0.540~0.658,P=0.02;当NLR为10.1时预测28 d病死率的敏感度为75.2%,特异度为58.0%;诊断脓毒症72 h的NLR预测28 d病死率的AUC为0.595,95%CI为0.536~0.655,P=0.03;当NLR为9.24时预测28 d病死率的敏感度为75.3%,特异度为59.9%。结论NLR不能早期预测脓毒症相关AKI、ARDS、DIC、ALF的发生。NLR在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方面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其预测效能偏低。

  • 标签: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脓毒症 器官功能损伤 28 d病死率 预后
  • 简介:摘要目前,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是复杂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首选治疗方法。但该手术并未封闭夹层远端破口,假腔血流可持续存在,导致主动脉无法重塑甚至发生夹层进展。尤其是慢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内膜瓣已发生增厚和纤维化,主动脉重塑更加困难。研究结果显示,远端破口的存在可增加患者发生远期主动脉事件的可能性。对于部分高危患者,进行传统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的同时,有必要对远端破口进行处理。现有的远端破口腔内治疗方法包括PETTICOAT、STABILISE、覆膜支架、开窗或分支支架、假腔栓塞、封堵器、Knickerbocker等。但多数方法报道的病例数极为有限,其适用范围及疗效仍处于探索阶段,临床医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精细化制定治疗方案。

  • 标签: 动脉瘤,夹层 血管内手术 主动脉 远端破口
  • 简介:摘要脑膜瘤的血管内同时出现大B细胞淋巴瘤者十分罕见,既往仅检索到1例报道。为加深对此类碰撞瘤临床病理特征的认识,该文报道1例脑膜瘤合并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病例。患者为中年女性,因突发晕厥和肢体僵直入院,磁共振成像(MRI)提示右额叶脑膜瘤。镜下在脑膜瘤的血管内见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组织化学示脑膜瘤细胞上皮细胞膜抗原、D2-40阳性;血管内瘤细胞CD20、CD79α阳性。患者术后予以甲氨蝶呤化疗及利妥昔单抗靶向治疗,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

  • 标签:
  • 作者: 杨鑫 陈舒 祁昱 徐晓莹 管雪 杨亦宸 刘岩雪 郭玉虹 巩文辰 高亚男 王先火 李维 李兰芳 付凯 张会来 孟斌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8-14
  • 出处:《中华血液学杂志》 2021年第06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中美淋巴血液肿瘤诊治中心 300060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 300060,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中美淋巴血液肿瘤诊治中心 300060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淋巴瘤内科 300060,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中美淋巴血液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并分析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预后相关的免疫表型,探究其预后价值。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63例DLBCL患者,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DLBCL常见免疫表型,COX模型探索独立于国际预后指数(IPI)影响总生存(OS)与无进展生存(PFS)的免疫表型,并分析其两两联合表达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BCL6阴性(PFS:HR=1.652,95%CI 1.030~2.649,P=0.037)、P53阳性(OS:HR=1.842,95%CI 1.008~3.367,P=0.047)、BCL2强阳性(OS:HR=2.102,95%CI 1.249~3.537,P=0.005;PFS:HR=2.126,95%CI 1.312~3.443,P=0.002)是DLBCL中独立于IPI的预后不良因素。亚组分析显示,在年龄≤60岁组患者中BCL6阴性(PFS:HR=2.042,95%CI 1.021~4.081,P=0.043)、P53阳性(OS:HR=3.069,95%CI 1.244~7.569,P=0.015)和BCL2强阳性(OS:HR=2.433,95%CI 1.165~5.082,P=0.018;PFS:HR=3.209,95%CI 1.606~6.410,P=0.001)对预后影响显著;在IPI 0~2分亚组患者中,BCL6阴性(OS:HR=2.467,95%CI 1.322~4.604,P=0.005;PFS:HR=2.248,95%CI 1.275~3.965,P=0.005)和BCL2强阳性(PFS:HR=2.045,95%CI 1.119~3.735,P=0.020)对预后影响显著。BCL6和BCL2强阳性的联合表达与DLBCL的预后相关(P=0.005和P<0.001),BCL6阳性/BCL2非强阳性(86例)预后最好[3年OS率(71.6±4.9)%,3年PFS率(67.0±5.1)%],BCL6阴性/BCL2强阳性(10例)预后最差[3年OS率(20.0±12.6)%,3年PFS率(10.0±9.5)%];BCL6、P53的联合表达与DLBCL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1和P=0.089),但生存曲线显示BCL6阳性/P53阴性的病例(98例)预后较好[3年OS率(70.6±4.7)%,3年PFS率(64.6±4.9)%];BCL2强阳性、P53的联合表达与DLBCL的预后显著相关(P<0.001和P<0.001),BCL2强阳性/P53阳性的病例(5例)预后最差(3年OS率和PFS率均为0);无论BCL6与P53表达如何,BCL2强阳性的病例预后均比非强阳性病例差。结论BCL6阴性、P53阳性、BCL2强阳性三种免疫表型单独及联合表达对DLBCL尤其是年龄≤60岁和IPI 0~2分患者的预后预测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基因,BCL2 基因,P53 基因,BCL6 预后
  • 简介:AbstractIntroduction: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 (PCNSL) is extremely rare in pediatric population. We reported a case of PCNSL in a 3-year-old girl and reviewed the literature in the past three decades.Case presentation:A 3-year-old girl presented with gait disturbance. A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of the brain showed a solitary bulky mass in the left cerebellar hemisphere, hydrocephalus and cerebellar tonsillar hernia. Surgical resection was performed and the patient was diagnosed with 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blastic B cell lymphoma. Then the patient received regular chemotherapy, including 6 cycles of chemotherapy containing high-dose methotrexate (HD-MTX). The patient remains alive 15 months after the diagnosis with no evidence of active disease, but suffered twice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which was treated by burr hole drainage.Conclusion:Lymphoblastic B cell lymphoma is a rare histologic subtype of pediatric PCNSL. Chemotherapy containing HD-MTX remains the most effective treatment. The patient should avoid head impact after surgical resection of the tumor to prevent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 标签: Pediatric 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 Chemotherapy Subdural hematoma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并分析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预后相关的免疫表型,探究其预后价值。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63例DLBCL患者,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DLBCL常见免疫表型,COX模型探索独立于国际预后指数(IPI)影响总生存(OS)与无进展生存(PFS)的免疫表型,并分析其两两联合表达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BCL6阴性(PFS:HR=1.652,95%CI 1.030~2.649,P=0.037)、P53阳性(OS:HR=1.842,95%CI 1.008~3.367,P=0.047)、BCL2强阳性(OS:HR=2.102,95%CI 1.249~3.537,P=0.005;PFS:HR=2.126,95%CI 1.312~3.443,P=0.002)是DLBCL中独立于IPI的预后不良因素。亚组分析显示,在年龄≤60岁组患者中BCL6阴性(PFS:HR=2.042,95%CI 1.021~4.081,P=0.043)、P53阳性(OS:HR=3.069,95%CI 1.244~7.569,P=0.015)和BCL2强阳性(OS:HR=2.433,95%CI 1.165~5.082,P=0.018;PFS:HR=3.209,95%CI 1.606~6.410,P=0.001)对预后影响显著;在IPI 0~2分亚组患者中,BCL6阴性(OS:HR=2.467,95%CI 1.322~4.604,P=0.005;PFS:HR=2.248,95%CI 1.275~3.965,P=0.005)和BCL2强阳性(PFS:HR=2.045,95%CI 1.119~3.735,P=0.020)对预后影响显著。BCL6和BCL2强阳性的联合表达与DLBCL的预后相关(P=0.005和P<0.001),BCL6阳性/BCL2非强阳性(86例)预后最好[3年OS率(71.6±4.9)%,3年PFS率(67.0±5.1)%],BCL6阴性/BCL2强阳性(10例)预后最差[3年OS率(20.0±12.6)%,3年PFS率(10.0±9.5)%];BCL6、P53的联合表达与DLBCL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1和P=0.089),但生存曲线显示BCL6阳性/P53阴性的病例(98例)预后较好[3年OS率(70.6±4.7)%,3年PFS率(64.6±4.9)%];BCL2强阳性、P53的联合表达与DLBCL的预后显著相关(P<0.001和P<0.001),BCL2强阳性/P53阳性的病例(5例)预后最差(3年OS率和PFS率均为0);无论BCL6与P53表达如何,BCL2强阳性的病例预后均比非强阳性病例差。结论BCL6阴性、P53阳性、BCL2强阳性三种免疫表型单独及联合表达对DLBCL尤其是年龄≤60岁和IPI 0~2分患者的预后预测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基因,BCL2 基因,P53 基因,BCL6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带菌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门诊产检并于我院分娩的200例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带菌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列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时间在我院分娩的健康产妇200例列为参照组,观察两组产妇宫内感染、早产以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观察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产妇的宫内感染、早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携带B族链球菌会极大的增加妊娠晚期产妇出现宫内感染、早产、产后出血、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窒息等不良情况的发生,故需要重视对B族链球菌的筛查,以提升母婴妊娠结局。

  • 标签: B族链球菌 妊娠晚期 妊娠结局 宫内感染
  • 简介:摘要B细胞淋巴瘤(BCL)是一类具有明显异质性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诊疗模式的不断改进,BCL患者的缓解率有所提高,但部分患者仍然会出现复发难治的现象。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是一种新疗法,目前CD19 CAR-T已被批准用于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第62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上,多项研究报道了CAR-T治疗复发难治BCL的最新进展。

  • 标签: 淋巴瘤,B细胞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免疫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泛酸联合B族维生素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以50例口腔溃疡患者为对象,其中25例实施复方抗生素治疗,视为参照组,25例应用泛酸联合B族维生素治疗,视为研究组,本研究在2019年11月开始,在2020年11月结束,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溃疡愈合率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泛酸 B族维生素 口腔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B超室护理安全隐患与预防策略。方法 将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我院86例B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43例,应用优质B超护理)、对照组(43例,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97.68±1.35)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B超室安全隐患予以及时分析,并辅以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临床检查安全性,利于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

  • 标签: B超室护理 安全隐患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诊腹部创伤患者采用B超与多层螺旋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院对从2016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130急诊腹部创伤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给予B超、多层螺旋CT诊断,分析两组诊断方法在脏器损伤及程度分级诊断中的诊断率。结果:B超及CT诊断率对比数据无差异(P<0.05)。通过分析两组诊断方法对不同脏器损伤程度分级诊断后发现,两组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研究发现,两组诊断方法均有较高的诊断率,多层螺旋CT诊断在腹部创伤、损伤分级中诊断率较B超稍高,临床可将此作为检查方法,必要时可联合诊断。

  • 标签: B超 多层螺旋CT 急诊腹部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