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3 个结果
  • 简介:蚕种即浸后再冷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中,蚕种即浸后利用大胚子(丁胚子)在2.5-5℃中冷藏的期限不能太长,如果是原种,最好控制在10天以内,如果是杂交种,再冷藏时间可适当延长,但最好控制在半个月以内。

  • 标签: 蚕种 丁胚子 再冷藏 实用孵化率
  • 简介:为了评定乳糖对不同阶段仔猪料中营养物质消化的影响,将6窝58头1日龄长×大哺乳仔猪随机分到2各处理组,组间平均体重差异不显著,每个处理组设3各重复。试验分3阶段进行,每个阶段设2个乳糖添加水平,从出生后的第7天起对试验猪进行补料,22日龄早晨断奶,试验期共54d,各组日粮营养水平相近。

  • 标签: 营养物质消化率 断奶仔猪料 乳糖 添加量 早期 日粮营养水平
  • 简介:截至8月2日12时,四川省累计报告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205例,死亡37例。有的病人从发病到死亡,不到10个小时。四川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缘何死亡偏高?新华社记者8月3日独家采访卫生部派驻四川的国家临床专家组组长陈志海。

  • 标签: 猪链球菌病 四川省 死亡率 感染 偏高 专家组
  • 简介:通过对现行几对原种产卵速度的调查,初步认为各原种的盛产卵时间可从投蛾后5小时(即当日下午2~3点)开始计算,产卵数可达80%以上。产卵有两个高峰,从投蛾到投蛾后第8小时为第一个产卵高峰,第二个产卵高峰在投蛾后第18~26小时。各供试原种在前28小时内不同阶段产出卵中不受精卵高低无一定的规律。

  • 标签: 产卵速度 总孵化率 实用孵化率
  • 简介:试验选择96头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仔猪(公母各半)。Ⅰ组为对照组,为普通玉米豆粕等配制的日粮;Ⅱ、Ⅲ、Ⅳ组分别以占日粮20%、40%和60%含量的膨化玉米替代B粮中的玉米,其它饲粮成分不变。试验研究了不同添加量的膨化玉米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以及养分消化的影响。

  • 标签: 养分消化率 膨化玉米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试验选择 普通玉米
  • 简介:本文就反刍动物的粪取代Tilley和Terry(1963)两步法中的瘤胃液作为微生物菌源进行粗饲料体外消化评定的必要性与可性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指出粪源菌完全可以取代瘤胃液,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瘤胃液 粗饲料 消化率 评定
  • 简介:为了探讨啤酒酵母葡聚糖在断奶仔猪日粮中的适宜添加剂量及其对断奶仔猪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本研究进行了2个试验。试验1选用100头(28±2)d断奶的二元杂交断奶仔猪,按单因子试验设计随机分为5个处理,分别饲喂含葡聚糖10、25、50、100mg/kg和200mg/kg的日粮。

  • 标签: 断奶仔猪日粮 酵母葡聚糖 淋巴细胞转化率 生产性能 啤酒 细胞免疫功能
  • 简介:以草鱼、鳙和尼罗非鲫互为供体和受体,研究其特异性代谢物对耗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草鱼“代谢水”中,草鱼耗氧显著下降(P<0.001),鳙和尼罗非鲫耗氧均显著上升(P<0.001);②鳙“代谢水”中,鳙耗氧显著下降(P<0.001),草鱼耗氧无显著变动(P>0.05);③在尼罗非鲫“代谢水”中,3种鱼的耗氧均无显著变动(P>0.05)。实验揭示了鱼类特异性代谢物对代谢影响的存在,且这种影响因种而异。

  • 标签: 特异性谢物 草鱼 尼罗非鲫 耗氧率
  • 简介:本试验选用6头4-5月龄断奶中国荷斯坦公牛,按照年龄、体况分成A、B两组。A为试验组,体重为9633±233kg,在全粗料条件下(苜蓿30%+带穗玉米秸秆70%)饲喂一个月;同时B为对照组,体重为81.50±0.5kg,饲喂精料(45%)、苜蓿干草(25%)和玉米秸秆(随意采食,计算采食量)。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的干物质的采食量(占体重)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干物质和总能的表观消化差异板显著(P〈0.01),有机物和粗蛋白的表观消化之间差异显著(P〈0.05),而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A组和B组牛只的平均日增重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

  • 标签: 全粗料 犊牛 采食量 表观消化率 日增重
  • 简介:因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可节省5~10倍以上的公猪的饲养量,降低养殖成本,提高栏舍的利用率;可以扩大的优良公猪的利用率,有利于优良基因迅速扩展到种群,加速猪群的改良,同时可以将优良公猪应用到商品群,防止本交的局限性;可以减少因本交而导致的生殖疾病的传播;保证了每头母猪配种所用精液的合格,提高了母猪的繁殖成绩;可解决育种需要,不必引入公猪所带来的成本及防疫风险,实现了异地交配;可避免公母猪体格差别太大而难以完成的配种任务;有利于大量母猪同期发情配种,适合于工厂化管理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各大中型养殖场及个体养殖户的欢迎和采用,但同时人工授精技术也有相对不足的一面,如公猪患有不良的隐性基因就会在种群迅速扩散;公猪如患有可能经精液传播的疾病如伪狂犬,猪瘟,非洲猪瘟,布氏杆菌等就会经精液迅速传播,人工授精技术人员要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各个环节应严格的卫生操作等。生产中常因对精液的质量把关不严,不正确的输精操作过程使得各养猪场对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效果普遍不理想,有的甚至对实施人工授精技术以后的受胎和产仔数反而低于采用本交,使得部分养猪企业和个人最终又选择了采用本交。综其原因:对人工授精技术不足的一面应用的不够好,其主要表现在后备公猪的选留、公猪站的管理、精液生产的质量检控、人工授精设备及用品的管理与应用、输精技术及人员素质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就针对上述原因探讨如何加强人工授精站的管理及母猪输精管理来提高母猪的受胎和产仔数。

  • 标签: 人工授精站 输精技术 化管理 产仔数 受胎率 母猪
  • 简介:选择安装瘤胃、十二指肠前端和回肠末端瘘管的健康肉牛4头.采用4×4拉丁方设计,研究瘤胃投饲不同形式蛋氨酸对肉牛小肠氨基酸消化的影响。投饲蛋氨酸添加剂分别为0(Ⅰ组)、DL—Met(Ⅱ组)、动物油包被Met(Ⅲ组)和吸附MHA(Ⅳ组)。结果表明:试牛总氨基酸在小肠的表观消化平均为6988%±051%。Lvs和His在小肠的表观消化最高,分别为8014%±111%和8015%±123%.

  • 标签: 蛋氨酸添加剂 小肠氨基酸 表观消化率 肉牛 投饲 瘤胃
  • 简介:1介绍许多模型方法已经描述了生长植物的牧草质量变化,在这些方法中,饲草是被在任意高度以整体性处理的,并且,饲草的质量特性(如:消化、粗蛋白质浓度)是按经验与植株或环境因素(如:饲草的连续生长、生长温度)联系起来的,如此的模型有两个主要缺陷,首先,因为它的弱的机械性基础,模型不具有普遍性.

  • 标签: 动力模型 变化新方法 叶消化率
  • 简介:通过测定系列配合日粮中脂类及其脂肪酸消化,估测斑节对虾的最佳脂肪酸和脂类需要量。当日粮脂类含量为45、75和105g/kg时,其总脂消化相似,而日粮脂类含量为135g/kg时其总脂消化显著降低(P≤0.05)。总脂消化不受脂肪酸组成影响,多不饱和脂肪酸水平为17g/kg和总脂含量大大超过455/kg的日粮除外。长链高不饱和脂肪酸如二十碳五烯酸(20:5n-3)和二十二碳六烯酸(22:6n-3)表现出最高消化。具有不饱和键的脂肪酸,包括单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18:ln-9)消化较高。长链饱和脂肪酸消化最低,且随着脂肪酸链长度的增加,其消化降低。该研究结果清楚表明:日粮中脂类含量影响自身消化,其总脂的脂肪酸组成影响总脂和各自脂肪酸消化

  • 标签: 斑节对虾 日粮 脂类含量 脂肪酸组成 脂类消化率
  • 简介:本文报道了利用显微注射技术导入外源基因分别对鲤鱼和虹鳟鱼授精卵孵化影响的研究.从1993年-1996年4年中,我们用显微注射方法,将全鱼生长激素基因导入虹鳟鱼授精卵(包括囊胚期卵)5,676粒,孵出鱼苗364尾,孵化为6.4%(4年平均,虹鳟鱼正常孵化为80%);而用这种方法,将全鱼生长激素基因导入鲤鱼授精卵12,196粒,孵出鱼苗4,290,孵化为34.0%(4年平均,鲤鱼正常孵化为70%左右).实验结果:显微注射技术在虹鳟鱼和鲤鱼两种受精卵上的效果明显不同,斑点杂交和SouthernBlot杂交结果相近.

  • 标签: 显微注射技术 外源DNA 鲤鱼 虹鳟鱼 受精卵 孵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