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80年代以来,河北省人口城市化速度较快,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偏低,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在城市规模方面,河北省城市首位度较低,省会城市规模较小,但城市市区人口密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发展受到空间限制,在未来发展中,应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城市化速度、就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水平等矛盾,加速人口城市化进程,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

  • 标签: 河北 人口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规模 劳动就业结构 人口密度
  • 简介:帮助农业转移人口实现居住转移并获得市民权利是其市民化的重点任务,分析市民化进程中存在的城镇排斥、农村拖累、成本约束等障碍,提出明确政策取向、建立退出机制、提供住房保障、增强吸纳能力和加强职业教育等建议。

  • 标签: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障碍 对策
  • 简介:东北人口危机和经济增速较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现有研究主要是基于宏观数据和定性分析,利用2013年的数据从生育及流动两个角度对东北人口变化进行定量分析。低生育率、低生育意愿造成的人口自然增长缓慢和人口净流出的累加效应是东北地区人口流失的主要原因,科学的人口决策和增强经济吸引力是东北人口问题的解决之道。

  • 标签: 东北地区 生育率 流动人口 人口净流出
  • 简介:近年来保山人口较少民族扶贫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且已经基本涵盖我国扶贫模式的大多数类型,取得了一些可贵经验。与此同时,保山人口较少民族扶贫仍存在着扶贫模式基础动力不足、扶贫模式实施不平衡、阶段式推进缓慢等问题。从现状调查出发,提出当前保山应该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利用具有普遍适用型的扶贫模式来对人口较少民族进行扶贫的同时,还应该进一步加大扶贫模式的实施力度,从效益优先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财政扶贫模式、产业化扶贫模式、对口帮扶扶贫模式和整村推进扶贫模式等模式实施力度。

  • 标签: 保山人口较少民族 扶贫效益 扶贫问题
  • 简介:似乎更多的学者认为"人口质量和人口素质是同一个概念"("中国人口生活质量比较研究"课题组1992),对人口素质或者说对人口质量问题的关注可以说是中国人口学和人口问题研究的一大特色,一、对"人口素质"涵义的探讨中国人口学者认为

  • 标签: 中国人口素质 人口素质问题 问题研究
  • 简介:似乎更多的学者认为"人口质量和人口素质是同一个概念"("中国人口生活质量比较研究"课题组1992),对人口素质或者说对人口质量问题的关注可以说是中国人口学和人口问题研究的一大特色,他显然将"人口素质"或"人口质量"与"人的素质"或 

  • 标签: 中国人口素质 人口素质问题 问题研究
  • 简介:身份转换、权利均等、社会融入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三个维度。其中,社会融入程度深刻影响着农业转移人口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作为农业转移人口的生活场域,城市社区通过资源支持、情感认同、社会资本重构和规范秩序供给,能够实现社区支持与社会融入的有效联结,支持农业转移人口由社区融入向城市融入的过渡。目前,农业转移人口在社区层面的融入状况并不乐观,必须进一步创造农业转移人口社区融入的有利条件,多方面构建社区支持机制。具体而言,要通过行政建构以强化政策实施能力与效力,借助社会建构吸纳社会资本以拓展路径,创新实施机制建构以破解社区互动难题,进而高效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 标签: 社会融入 社区支持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新型城镇化
  • 简介:本文研究人口老化的近期文献,发现人口老化可以通过影响要素供给和生产力两大增长源泉影响经济长期增长能力。人口老化会使劳动供给减少,但未必使储蓄率下降(从而资本积累减少)。人口老化会使个体生产力下降,但未必使总生产力下降,对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的激励增强甚至可以提高生产力。人口老化会增加社会福利支出,进而对国家财政产生压力,但这种压力在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下对社会福利影响也有所不同。因此,人口老化并不必然对经济增长具有负效应,我们应对人口老化持谨慎科学的态度。

  • 标签: 人口老化 经济增长 社会福利
  • 简介: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应以减少人口数量为战略目标,通过生育政策把生育率控制在2.0左右的水平上,在人口调控问题的研究中形成了以下观点

  • 标签: 人口问题 市场经济人口 研究述评
  • 简介:人口数量的巨大压力是当前区域人地关系失调从而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本文建立了年龄链式人口仿真模型,对山东省人口增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变化进行了仿真模拟。本文指出当前山东省人口仍处于高速增长时期,增长趋势将持续到下世纪20年代。本文提出了山东省跨世纪人口增长模式,即到2020年人口由快速增长模式向零增长模式过渡,总人口规模峰值出现在2020年左右,峰值人口可控制在一亿人以内,2020年后可选择适度负增长模式。

  • 标签: 仿真模型 人口增长模式 可持续发展 山东省
  • 简介: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数量大,且迁居率高,因而流动人口的迁居问题值得特别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北京市流动人1:3数量和分布的基本特征,然后运用2008年对北京全境的大规模电话调查所获的数据,研究了流动人口的迁居水平、迁居原因、迁居空间模式、迁居意向及区位选择等项内容。

  • 标签: 迁居 流动人口 北京市
  • 简介:广东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与贡献有目共瞩.在现代化中的主要构成要素中,流动人口问题是其中一个重要要素.在全国超过一亿的流动人口中,广东占有五分之一,这与经济等方面的成绩是同步的.因而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在研究该现象时,都不能将广东置之度外.因而对于它的研究已经成为关注的焦点.但我们在调查中却发现广东对流动人口统计与其他省分采用同样的方法,其结果也是一样的.较正这样的统计已非简单的数字问题,这对政府推出科学对策有着重要影响.因而,本文将就此作一重新研究,以用科学化的认识及统计观研究该问题.

  • 标签: 流动人口 统计 方法 对策
  • 简介:人口老化问题的认识与对策研究江萍(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系)进入八十年代以后,我国老年人口不断增加。据全国人口普查资料,1982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为4928万人,至1990年已增到6310万人,仅8年时间增长了28.2%,大大超过同期总人口增长11...

  • 标签: 人口老化 人口普查资料 老龄人口 老年人口 中国人口 人口增长
  • 简介:于学军.1999.中国老年人口健康研究.中国人口科学,于学军.1996.中国人口老化与储蓄.人口与经济,DavidA.Wise.1989.TheEconomicsofAging.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

  • 标签: 中国人口老化 人口老化问题 研究综述
  • 简介:本文以个体生活资源基本需求为计算单位,探讨青海生态总资源的人口承载力,预测青海人口发展与生态资源的关系。根据本文给出的计算方式,青海耕地资源与人口数量关系将在5年后基本饱和,牧草地资源与牧业人口关系8年后达到饱和,森林资源与人口关系缺口较大,水资源与人口关系富足有余,但工业污水排放问题突出。面对这一现实,青海要进一步推行控制人口增长的计划生育政策;加大保持草场生态平衡的意识和力度;保护好现有森林,充分利用林业用地资源;保护好水资源。

  • 标签: 青海 人口增长 生态资源 生态环境
  • 简介:适度人口论原有经济评价标准缺乏整体框架。本文对适度人口的已有经济标准进行了梳理与评价,重新审视了人口一经济发展关系,对经济适度人口做了新的界定,并给出一个新的分析框架:以人力资源最优配置与人口福利最大化为思路,提出经济效率与经济福利两大标准,其分别包含两个递进标准:从市场竞争效率到充分就业效率,从适度收入增长到公平分配制度。

  • 标签: 适度人口 经济标准 经济效率 经济福利
  • 简介:     对我国未来人口研究人口政策制定的启示      上述针对人口问题的观点,21世纪中国人口生育政策导向[D].市场与人口分析,在人口生育政策的导向及人口控制的调节机制上

  • 标签: 人口问题 市场经济人口 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