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妇科肿瘤术后静脉栓塞的主要原因与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妇科肿瘤患者10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静脉栓塞的患者19例,回顾性分析发生妇科肿瘤术后静脉栓塞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以及手术方式、术后卧床时间、输血与止血情况、输液情况等,探讨这些因素与疾病发生之间的关系,并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妇科肿瘤术后静脉栓塞发生率为18.44%,针对引发疾病的主要因素从药物护理、操作护理、功能训练等多个方面入手进行预防,可大大降低静脉栓塞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中1例患者继发肺栓塞并造成死亡,发生率为0.97%。结论妇科肿瘤手术的围术期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发现可能诱发患者发生静脉栓塞的影响因素,并通过抗凝、纠正贫血、患肢护理、溶栓治疗、功能训练等多种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的应用,降低下至深静脉栓塞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

  • 标签: 妇科肿瘤 深静脉栓塞 原因分析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静脉血栓形成的急性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6年收治的34例脑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CT和MRI、MRV检查,部分患者行DSA检查,确诊后针对病因给予对症、抗凝或溶栓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急性起病(≤1周),治愈26例,好转4例,恶化4例,无死亡病例。结论脑静脉血栓形成的急性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故对于急性起病的高颅压伴或不伴有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尽早行CT,MRI、MRV或DSA检查,及时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脑静脉窦 血栓形成 急性期 诊断 治疗
  • 简介:患者23岁,因“停经33+2周,突发上腹痛三小时余,晕厥一次”于2014年1月16日入院。本文总结了此患者妊娠33周合并脾静脉瘤破裂出血抢救成功案例。

  • 标签: 妊娠 脾静脉瘤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静脉置管感染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其相关因素,探讨护理针对性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48例行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感染设为感染组和对照组,分析其感染的相关因素,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静脉置管感染常见原因包括置管次数超过两次、患者年龄较大、置管时间较长,合并症较多及合并激素应用等。结论导致静脉置管感染原因复杂,在护理过程中严行无菌操作、皮肤消毒、减少置管时间以及强化导管护理等措施,能够对预防感染的发生起到有效的作用。

  • 标签: 深静脉置管 感染因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静脉置管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并对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方法从2011年10月到2013年10月在本院ICU科室接受治疗的静脉置管患者中随即选取150例,其中36例患者发生感染。对这些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感染的相关因素,总结护理体会。结果导致静脉置管患者发生感染的主要相关因素为导管连接造成污染、药液加注造成污染、插管操作造成污染、患者的易感性造成污染、股静脉穿刺时造成污染、导管留置时间过长造成污染、管内血块凝滞堵塞造成污染等。结论针对静脉置管的冶疗及护理过程,容易引起患者产生感染的因素较多,故而应该严格控制感染诱发因素,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工作,实行无菌操作,尽可能的降低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

  • 标签: 深静脉置管 相关因素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总结血液透析患者永久性置管的护理方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导管使用寿命。对15例血液透析中采用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的导管患者进行护理。1例反复出现血栓,经多次溶栓后效果不佳,并发中心静脉狭窄;余14例使用良好。做好永久性留置导管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延长导管使用寿命的关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伴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的手术治疗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伴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36例进行分析,术前均进行彩超检查,根据病情的不同采取合适的手术方案,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恢复情况。结果患者手术时间平均(73.6±8.4)min,术后10天切口拆线均I期愈合,没有感染发生。复诊结果显示,静脉曲张、血栓均消失,深部静脉没有异常。36例患者中,发生膝下皮肤瘀斑、浮肿2例,足靴区麻木3例,溃疡1例,共计占比16.7%。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显示,有2例患者血栓性浅静脉炎复发,复发率为5.6%,经再次手术治疗后治愈。结论对于下肢静脉曲张伴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而言,采用手术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仅控制了静脉和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且降低了疾病复发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下肢静脉曲张 浅静脉炎 手术治疗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穿刺导管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于2011年04月至2013年0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对其全部采用静脉穿刺导管技术,定向引流胸腔积液和注入药物进行治疗,探讨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次试验的30例患者多次抽取胸水和注入药物治疗,其中1例患者出现脱管,给予患者重新置管,患者治疗后25例患者胸腹腔积液被吸收,临床症状消失,总的治疗有效率为83.33%,同时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表现为胸腹痛和发热,有5例患者出现轻度疼痛,在患者能够承受的范围,患者不需要用药进行止痛。同时发热患者有5例,所占百分比为16.67%,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和提高。结论静脉穿刺导管对于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有很好的临床效果,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深静脉穿刺导管 恶性胸腔积液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神经科临床护理中对静脉置管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2013年我院神经科收治的41例重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同时与其静脉置管及护理资料相结合,进行综合性回顾与分析。结果本组41例重症患者均一次性置管成功,成功率是100%。无一例出现气胸、持续高热等不适。置管时间在4~47d之间,平均(22.4±3.1)d。结论为神经科重症患者提供静脉置管的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能够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尽量避免不适症状的发生,是今后神经科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值得加强普及。

  • 标签: 神经科 重症患者 深静脉置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脑静脉血栓形成(CVST)的磁共振诊断及MRV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临床确诊的脑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MRI表现及MRV的应用。结果脑静脉血栓形成(CVST)好发于青壮年,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脑静脉血栓形成(CVST)在MRV上表现为病变脑静脉静脉窦充盈缺损或狭窄闭塞,部分其周围浅静脉扩张较明显。MRI平扫示受累静脉窦流空信号消失,相应区域脑实质呈T1WI高或中等信号,T2WI高信号或等低信号改;血栓T1WI像呈等信号、T2WI像呈等信号或略低信号,MRI增强后,部分病变窦腔内可见“δ”征或空三角征。结论磁共振检查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V)技术的应用,是诊断脑静脉血栓形成的优选检查方法。

  • 标签: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 MRI表现 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 MRV) 充盈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CDFI用于外周动静脉管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58例经手术病理诊断的外周动静脉管疾病的患者,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17例,对58例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的检查,并将检查的结果与手术病理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看两者的相符程度。结果经CDFI检查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后,得到相符的程度为96.55%。结论CDFI用于外周动静脉管疾病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与手术病理的结果相符程度高,可以用作外周动静脉管疾病的诊断。

  • 标签: CDFI 外周动静脉血管疾病 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静脉和末梢血在血常规检查中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血液采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分别采取静脉和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检验在RBC、WBC、PLT以及HGB检验结果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静脉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更高,在进行血常规检验时尽量选取患者的静脉进行检验。

  • 标签: 末梢血 静脉血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静脉流动力学变化对肝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76例肝硬化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组用门静脉超声测定门静脉流和门静脉管径。结果肝硬化患者门静脉流动力学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并随着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程度严重而下降。结论门静脉超声能判断肝硬化损害的程度。

  • 标签: 肝硬化 门静脉 彩色多普勒
  • 简介:目的评价连续性静脉静脉液滤过(CVVH)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患者的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SAP并ACS患者54例,按患者是否接受CVVH分为CVVH组22例和对照组3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禁食、质子泵抑制剂、胃肠减压、生长抑素、抗生素治疗等处理,CVVH组在确诊SAP后立即执行治疗.使用Baxter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机和费森尤斯AV600S血滤器,使用低分子肝素或生理盐水冲管抗凝.记录2组患者的腹部情况、腹内压(IAP)、APACHEⅡ评分、氧合指数(0I)、平均动脉压(MAP)和多巴胺用量(DA),以及血清淀粉酶(AMS)、肌酐(Sc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比较2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和28d死亡率.结果①治疗后7d、14d和28d,CVVH组IAP低于同期的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3d、7d和14d,CVVH组AM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后7d和14d,CVVH组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后3d、7d和14d,CVVH组Scr和DA低于对照组(P<0.05),而MAP和OI高于对照组(P<0.05);⑤治疗后3d、7d和14d,CVVH组TNF-α和CRP均低于对照组(P<0.05);⑥CVVH组ICU停留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但两组28d死亡率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CVVH可有效改善SAP并ACS患者病情,降低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降低IAP水平,缩短ICU治疗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保护重要脏器功能,但对28d死亡率无影响.

  • 标签: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重症急性胰腺炎 腹腔内高压综合征 急性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炎症介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熟练掌握cuff长期静脉置管的日常维护,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充分性,降低护士的工作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39例留置cuff皮下隧道长期静脉置管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结果除2例导管破损、8例血流不畅、导管相关感染1例、导管口出血1例,其余患者均得到满意的护理效果。

  • 标签: 带cuff长期深静脉置管 维持性血液透析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护理干预,保证极度低下血小板患者行锁骨下静脉置管(PICC)的安全。方法术前做好预防出血的充分准备如术前讨论、穿刺部位评估,术前输注血小板、术中严密观察患者反应,操作者动作迅速敏捷。轻柔,避免反复穿刺,术后局部用凝血酶及透明敷贴固定后再用弹力绷带加压固定,并遵医嘱在输注同型机采血小板1各单位成人治疗量(2.5×1011/袋);用正压接头连接导管,生理盐水封管。结果7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出血,血肿等并发症。结论极度低下血小板患者,只要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干预,行静脉置管其安全性也能得到保证。

  • 标签: 血小板 深静脉置管(PICC) 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治疗脑静脉血栓形成(CVST)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6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治疗。在护理上,重点加强对患者血栓及药物应用时的护理。结果本组患者治疗期间,1例并发脑出血,给予对症处理后,患者好转出院。其他患者均获得好转,整体护理效果较为满意。结论针对CVST患者的护理,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情况,给予适当调整药物剂量,维持INR,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

  • 标签: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低分子肝素 华法林
  • 简介:摘要古方“补阳还物汤”是“补气活血”的代表方剂,血栓静脉炎,多是患者因气虚造成局部血瘀所致,临诊中对症配以“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理血止痛”等药,用于治疗血栓静脉炎,使“气行血随”、“脉通瘀散”,故能取得较好疗效。

  • 标签: 古方治疗血栓性静脉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