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脐单一部位三通道腹腔镜手术治疗隐睾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104例隐睾患儿,依照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行开放手术,观察组行经脐单一部位三通道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睾丸容积变化、苗勒管抑制物质(MIS)、性激素[睾酮(T)、卵泡生成素(FSH)、双氢睾酮(DHT)]水平、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切口疼痛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3、6个月两组睾丸容积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术后1、5 d血清NO、MDA水平低于对照组,T-AO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6个月MIS、T、DHT水平高于对照组,FSH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77%)低于对照组(21.15%,P<0.05)。结论经脐单一部位三通道腹腔镜手术能有效降低隐睾患儿术中出血量,调节血清NO、MDA、T-AOC、MIS及性激素水平,保护睾丸功能,促进睾丸正常发育,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隐睾 儿童 腹腔镜检查 性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实施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固定术的治疗效果。 方法: 我院自 2016年 4 月至 2020年 4 月期间收治的 96 例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患者采取抽签法随机分为试验组( n=48 )与参照组( n=48 ),参照组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术,试验组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固定术,对比两组患者 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治疗效果及手部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试验组 患者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 P < 0.05 ,数据存在统计学分析意义;试验组手部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参照组,但数据无分析意义( P > 0.05 )。 结论: 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固定术治疗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可促进手部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切开复位 微型钢板固定术 掌指关节 周围部位创伤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个部位接种无细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DTaP-Hib)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9年4月北京市朝阳区所有接种门诊自愿接种DTaP-Hib疫苗的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共12 241名。DTaP-Hib疫苗推荐免疫接种程序为3、4、5月龄进行基础免疫,18~24月龄加强免疫。将研究对象按照接种部位分为3组,分别为股外侧肌组、上臂三角肌组和臀部肌肉组,收集研究对象每剂次疫苗接种后30 min、7 d内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不同部位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股外侧肌、上臂三角肌和臀部肌肉组分别为3 461、2 659和6 121名;共接种35 027剂次,股外侧肌、上臂三角肌和臀部肌肉组分别接种11 129、7 957和15 941剂次;共观察到不良反应2 489例次,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1%,其中上臂三角肌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9%(771例次),高于臀部肌肉组(7.60%,1 211例次)和股外侧肌组(4.56%,507例次)(P<0.001)。上臂三角肌组轻度、中度和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其他两组,发生率分别为4.85%(386例次)、3.77%(300例次)和1.07%(85例次),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基础免疫3剂次和加强免疫第4剂次在不同部位的总不良反应趋势一致,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上臂三角肌注射、臀部肌肉注射和股外侧肌注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结论研究对象3个部位接种DTaP-Hib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其中股外侧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建议推荐为DTaP-Hib疫苗的优先接种部位

  • 标签: 疫苗,联合 接种 安全性 评价研究 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