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医院内部审计的现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收入的逐年提高、支出量的不断增加,对其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内部审计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也得到一些医院领导重视。但是,各医院之间的内部审计工作发展还很不平衡,领导重视程度也不同,与其它行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和审计规范化程度相比较差距甚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医院领导重视不够。由于审计部门建立时间短,审计工作也不易被人理解,再加上有些领导又不太孰采审计究竟应该干哪些工作.有的个别领导认为审计没有活干。审计机构的建立只是迫于上级的压力,处于“你要我建,我不得不建”的情况较为普遍,有些医院将内部审计机构与纪检部门合

  • 标签: 内部审计人员 内部审计工作 经济效益审计 医院内部 投资效益审计 内控制度
  • 简介:院内感染是指病人在人时既不存在,亦不处于潜伏期,而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也称医院内获得性感染。口腔治疗操作大多数都是在患者口腔内进行,在操作中牙科器械与患者的血液、唾液、口腔组织接触频繁,许多经血液传播疾病,如乙型肝炎、艾滋病病毒等,都可以通过沾有血液、唾液的牙科器械和医务人员手的传播,造成交叉感染。因此,切断其经口腔器械和医务人员手的传播途径尤为重要和紧迫。由于口腔器械种类繁多,形状复杂,若消毒、灭菌措施不严,易导致经血液传播性疾病。

  • 标签: 医院内感染 口腔门诊 经血液传播疾病 医院内获得性感染 血液传播性疾病 牙科器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化内科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订具体的管理措施,降低消化内科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几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式分析法,选取956例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根据患者的感染情况等,统计分析影响感染的相关因素和病原菌等情况。结果87例患者发生了医院内感染,占9.1%,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合并糖尿病、消化道肿瘤、联合使用抗生素、激素治疗、化疗药物、侵入性操作,都是医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87例发生医院内感染的患者进行分析,分离出52株病原菌,占59.77%,其中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株数10株,占19.23%。结论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医院内感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的管理中,应该针对相关的危险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管控措施,降低消化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几率。

  • 标签: 消化内科 院内感染 危险因素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医改逐步进入“深水区”,医院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监督形式,在经营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而产生相应的审计风险。本文围绕医院内部审计风险进行探讨,提出防范审计风险的一些建议。

  • 标签: 医院内部审计 审计风险 防范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院内感染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86例ICU收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再进行综合性的护理,再选取62例同期ICU收治的患者,单纯给与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的院内感染率9.30%明显低于对照组(2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12,p<0.05)。结论

  • 标签: ICU 院内感染 相关因素 护理
  • 简介:世界卫生组织7月份发表报告称,每年全球有数百万人死於各种医疗事故或处理不当导致的感染。这意味着“在任何一个国家’如果你被送进医院接受治疗.遭遇医疗事故的机率为十分之一;因护理不当导致死亡的机率为三百分之一。”

  • 标签: 医院内感染 病患 世界卫生组织 医疗事故 护理不当 意味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降低医疗费用。方法完善制度、职责,优化工作流程,注重环节管理,强化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开展各项监测。结果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医院感染发病率逐年下降。结论医院感染控制需全院医务人员共同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加强沟通与协作,医院感染控制就会达到满意的效果。

  • 标签: 医院感染 环节 控制
  • 简介:CCU(冠心病监护病房)主要收治重症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休克等疾病的患者,患者病情较重,变化较快。通常在CCU床旁无法完成所有检查和治疗,需将患者转运至相关辅助科室。由于患者病情及转运途中的各种条件限制,转运过程存在较高风险。为了降低转运风险,减少意外,保证患者安全,我科制订了一系列预防管理措施,介绍如下。

  • 标签: CCU患者 转运护理 冠心病监护病房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力衰竭 恶性心律失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明确疾病的进一步诊断和治疗需改变或采取其它的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4年院内病人转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院内进行安全转运的相应措施。结果危重病人在转运中存在很大风险,转运过程是否安全,对病人的生命、疾病的转归起着不可低估的影响。结论转运前正确评估病情,做好充分准备,规范病人转运制度,制订转运流程,加强与相关科室的沟通,有助于提高危重患者在院内转运的安全性。

  • 标签: 病人 医院内 安全转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ICU患者院内转运安全,提高应对安全隐患预见水平。方法通过对268例病人转运过程中出现的意外进行分析。结果133例病人在转运中发生意外。讨论重视转运人员的专业技术及应急能力、病人的评估、仪器设备的准备、作好转运途中的监测、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建立完善的转运规程。

  • 标签: 危重患者 病人转运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原因并制定出相应控制措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强调护理人员规范操作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规范护理操作,强化各项操作流程,严格消毒隔离措施,并通过有效的监控手段,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结果从近几年感科自查及省、州、县卫生监督部门随机抽查监测的结果,均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结论加强护理人员规范操作,是防止院内感染的必要措施。

  • 标签: 院内感染 规范 护理操作
  • 简介:摘要对于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全球,发达国家的院内感染率为3%-5%,发展中国家占10%~20%,而我国的医院内感染率也达11.4%,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病床的周转率和疾病的治愈率,不仅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增加的治疗费用,也减低了医疗质量,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 标签: 院内感染 预防 控制 感染率
  • 简介:摘要: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的感染为院内感染,院内感染对会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控制院内感染是医院工作的重点。本文着重探究如何对医护人员工作规范化,改善住院环境,有效做到院内感染的防控。

  • 标签: 院内感染 防控措施 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