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PDCA管理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方法:本次选取了在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从中抽取了78例,按照单双号分发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试验组与一般组,每组各39例,其中一般组患者采取一般管理,试验组患者采取PDCA管理,之后对两组管理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调查评估。结果:组间管理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比,管理前,两组无太大差别,管理后,试验组明显低于一般组;组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试验组明显少于一般组,组间生活质量对比,试验组明显优于一般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采用PDCA管理,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并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对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也有了提高,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 标签: PDCA管理 脑卒中患者 神经功能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中医康复治疗中风下肢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9年11月到2020年11月收治的中风下肢偏瘫患者11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康复组两组,每组59人。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康复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康复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61%,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6.44%;数据可以构成统计学分析(P

  • 标签: 中医康复治疗 中风下肢偏瘫 治疗效果 生活质量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给予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护理干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预后效果。方法:选择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入院起止时间为2019年2月~2021年2月),分组时按照分组原则分为两组:36例为对照组,剩余36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其中,前一组为常规护理,后一组为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后两组SAS评分、SDS评分、NR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各项指标(SAS评分、SDS评分、NRS评分和并发症率)与对照组相比均优于后者,组间数据对比差异较大,统计学差异明显。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合并肿瘤患者一定程度上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减轻疼痛,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护理干预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重症脑外伤手术昏迷患者预后的积极影响。方法:重症脑外伤手术昏迷患者随机确定组别(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分析预后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预后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

  • 标签: 综合护理 重症脑外伤手术昏迷患者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附加关注、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及社会家庭状况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给予乳腺良性肿瘤手术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疾病 良性肿瘤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的临床特点,并且探讨其预后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8月-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15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情况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死亡组(n=80)和存活组(n=75),对两组的ICU住院时间、脓毒症严重程度、起始病因以及合并基础疾病等各项资料进行记录,并且对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的155例患者中,心血管系统是比较常见的基础疾病,占56.13%(87/155);常见病因为肺内感染,63.23%(98/155);ICU住院时间(13.09±3.25)d;总住院时间(17.42±4.55)d;急性器官功能障碍数目(2.28±0.55)个;经单因素分析,两组的血液净化、急性心血管功能障碍、急性器官功能障碍数目、脓毒症严重程度、合并基础疾病以及起始病因比较有差异(P

  • 标签: 临床特点 ARDS 脓毒症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VA-ECMO辅助治疗期间影响预后的临床相关指标。方法 回顾性研究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2018年8月-2020年11月ICU收住的38例心源性休克接受VA-ECMO治疗的患者。结果 与存活组患者相比,死亡组患者的第三天肌钙蛋白、第三天的SAFE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第三天的肌钙蛋白水平、以及第三天的SAFE评分是影响心源性休克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第三天肌钙蛋白、第三天的SAFE评分影响心源性休克患者预后,第三天的肌钙蛋白水平、以及第三天的SAFE评分是影响心源性休克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VA-ECMO 心源性休克 SAFE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肺部物理治疗应用于肺部感染患者的效果。方法:在我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2020年10月-2021年4月诊治的肺部感染患者中选出9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46)给予综合治疗,观察组(n=46)在此基础上应用肺部物理治疗,对比两组的总有效率、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抗生素使用时间、RICU入住时间、总住院时间的比较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RICU肺部物理治疗在肺部感染患者中应用效果肯定,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改善预后

  • 标签: 肺部感染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 肺部物理治疗
  • 简介:摘要: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发展到晚期的并发症之一,因此,病患在经过前期长时间的治疗下已身心疲惫,综合护理方法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降低症状复发的概率。本文通过观察糖尿病足的综合护理方法,探究综合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 标签: 糖尿病足 综合护理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手术患者运用心理护理干预后的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骨科2019年2月—8月收治的25例骨折患者作为基础组,施以常规护理;2019年9月—2020年3月收治的25例骨折患者纳为心理组,施以常规+心理护理。比较2组情绪状态及疼痛情况。结果干预后心理组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均较基础组低(P

  • 标签: 心理护理 骨科手术 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对小儿病毒性腹泻病患的临床预后以及危险因素进行探究分析。方法:此次研究纳入的病例包括2020年3 至2021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0位小儿病毒性腹泻病患,通过回顾性分析方式,对临床资料进行整理研究,按照病患的痊愈情况进行分组,其中97例的痊愈病患为研究组,53例的未痊愈病患为对照组,Logistic分析小儿病毒性腹泻患者疾病痊愈的危险因素。结果:150位病患中,91例感染HAstV,占比60.67%,24例感染HAD,占比16.0%,11例感染HUCV,占比7.33%,7例感染HRV,占比4.67%,17例为混合感染,占比11.33%。经过分析,病患的年龄、中枢神经损害、心肌损害、近期是否接触过腹泻是病毒性腹泻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小儿病毒性腹泻有多种感染类型,且症状各不相同,小儿病毒性腹泻病患的预后情况与病患的年龄、中枢神经损害、心肌损害、近期是否接触过腹泻有密切联系,在预防和预后中应当引起关注。

  • 标签: 小儿患者 临床预后 病毒性腹泻 危险因素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胃癌切除术后患者出院状态、时间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某军队医院2019年间,行胃癌切除术78名患者数据为对象,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影响胃癌切除术后患者出院时间因素。结果 心理负担、疼痛评分越高、引流管放置对活动影响越大,患者预后时间越长。结论 心理因素、疼痛、引流管放置对活动影响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愈后时间。

  • 标签: [] 心理负担 引流管 出院时间
  • 简介:【摘要】 目的:旨在对急诊昏迷患者的院前急救要点及预后情况进行探析。方法:选取了急诊昏迷的患者120例作为此次的试验对象,试验开展时间在2019年1月---2021年12月间。将2019年1月---2020年12月间收治的58例急诊昏迷患者作为此次的对照组;将2020年1月---2021年12月间收治的62例急诊昏迷患者作为此次的实验组,对照组中的昏迷患者只采用常规的急救处理,而实验组中的患者则采用了院前急救处理。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进行院前急救后,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71%,而对照组院前急救后,治疗总有效率为74.14%。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急诊昏迷患者 院前急救 急救要点 预后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系统心脏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行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施加系统心脏康复护理,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研究探讨。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更佳。结论:系统心脏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具有良好的影响效果。

  • 标签: 系统心脏康复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介入治疗用于高龄冠心病的价值。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科接诊高龄冠心病病患74例,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行介入治疗,对照组行药物治疗。对比再入院率等指标。结果:针对心源性猝死与再发心率失常发生率,试验组依次是0.0%、5.41%,和对照组2.7%及2.7%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针对再入院率,试验组21.62%,比对照组40.54%低,P<0.05。试验组无事件生存率67.57%,比对照组48.65%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卵巢癌耐药相关基因的筛选与预后。方法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数据库和平台,筛选、挖掘、比对、分析卵巢癌耐药问题的相关基因和通路。结果 从GSE41499、GSE33482、GSE15372和GSE28739这四套基因表达数据集中分别筛选出差异基因和通路。结论 卵巢癌耐药现象是一个的多基因和多通路共同参与的结果,应用现代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和分析卵巢癌耐药相关基因和通路,可以研究卵巢癌耐药的问题,改善卵巢癌预后

  • 标签: 卵巢肿瘤 肿瘤耐药 基因 筛选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脑卒中患者运用中医综合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2月到2021年2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选择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中医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两组患者NIHSS评分,护理前无差异(P>0.05);护理1月、3月后观察组NIHS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护理效果明显,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患者FMA评分,护理前患者无统计意义,(P>0.05);护理1月、3月后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运用中医综合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对患者预后产生的影响较为明显,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促使患者康复,护理价值明显。

  • 标签: 中医综合护理 康复训练 脑卒中
  • 简介:摘要胰腺癌肿瘤细胞可通过介导复杂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使大部分患者血液呈现高凝状态,进而导致静脉血栓栓塞症等严重并发症。本文探讨高凝状态相关指标对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旨在寻找合适的实验室指标,为临床医师判断患者预后提供依据。

  • 标签: 胰腺癌 高凝状态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成釉细胞瘤(AM)是罕见牙源性肿瘤,易复发、浸润生长,本研究旨在探讨成釉细胞瘤预后因素。方法基于SEER数据库筛选成釉细胞瘤207例,构建Cox回归模型并绘制诺莫图预测总生存。回顾性分析湖南省肿瘤医院61例临床资料,用Cox回归分析影响复发的独立因素。结果基于SEER数据库评估,年龄、肿瘤大小、手术方式、放疗均是影响AM患者总生存的重要因素,构建列线图,一致性指数为0.821,表明预测模型具有中等准确度。受试者工作曲线显示1、3、5、10年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2、0.869、0.856、0.879,表明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高风险组总生存低于低风险组(P<0.001)。基于回顾性分析,临床症状、手术类型是影响局部复发率的独立因素;面部肿痛,相对于其他症状复发率更低,根治手术相对于姑息手术可降低复发率。结论年龄、肿瘤大小、手术方式、放疗可能是影响总生存的重要因素;手术方式、临床症状可能是影响复发率的独立因素。

  • 标签: 成釉细胞瘤 预后 SEER数据库 诺莫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散发型多原发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病例纳入标准:(1)术后病理确诊为GIST;(2)单发或散发型多原发者(散发型GIST定义为除家族性和综合征相关GIST外的原发GIST,多原发GIST定义为同一患者GIST个数≥2个,且无证据表明肿瘤为复发或转移);(3)临床病理资料完整者。收集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原发GIST患者完整病例资料,排除肿瘤复发或伴远处转移、以及伴发其他恶性肿瘤者后,根据GIST原发数量将患者分为散发性多原发GIST组和单原发GIST组。观察指标包括两组临床和肿瘤病理数据及预后的比较。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 200例原发GIST患者,男性628例(52.3%),女性572例(47.7%),发病中位年龄58(19~93)岁。1 165例(97.1%)为单发GIST,35例(2.9%)为散发型多原发GIST。35例散发型多原发GIST组中,有3例(8.6%)首发症状为反酸,比例高于单发GIST组(22/1 16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37,P=0.006)。两组患者其他临床特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散发型多原发GIST组患者共包含80个原发肿瘤。与单发GIST组相比,散发型多原发GIST组肿瘤原发于胃的比例更高[87.5%(70/80)比59.1%(689/1 165)]、组织学为梭形细胞型的比例更低[85.0%(68/80)比93.7%(1 092/1 165)]、CD34阳性比例更高[97.5%(78/80)比87.6%(1 021/1 165)]、肿瘤最大径更小[最大径≤2.0 cm:61.2%(49/80)比28.8%(335/1 165)]、核分裂象更小[≤5个/50高倍视野(HPF):93.8%(75/80)比74.5%(868/1 165)]、危险度更低[极低危:60.0%(48/80)比23.3%(271/1 1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散发型多原发组和单发GIST组的3年无复发生存率(RFS)分别为96.6%和89.3%(P=0.160),3年总体生存率(OS)分别为100.0%和92.8%(P=0.08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散发型多原发GIST以多个肿瘤同时原发于胃最为常见。与单发GIST相比,散发型多原发GIST肿瘤最大径和核分裂象较小,两组患者预后相当。

  • 标签: 胃肠间质瘤,散发 胃肠间质瘤,多原发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