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20 个结果
  • 简介:康德“知识论转向”意义并不是要背离“存在”问题,相反,他要深化存在内涵,要让存在“规定性”取代之前“存在”抽象和空洞。由此,“自由一无限”成为了康德哲学核心环节之一。康德“理性一自由一意志一德性”赓续了古希腊“认识你自己”传统。遵循这个思路,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三位德国古典哲学家均在康德开辟哲学方向上付出了努力。德国古典哲学并未放弃传统“存在”问题,而是深化和发展了这个主题。费希特以自我意识为起点,将康德三大批判整合为体系;谢林“同一性”原则以及“理智直观”进一步推进和弥补了康德哲学;黑格尔则用“精神”能动性以及积极辩证法将“思想体”通过自身矛盾发展成为“存在体”。

  • 标签: 德国古典哲学 “存在”问题 “认识你自己” 康德哲学 知识论转向 “同一性”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学界出现一大学术景观,就是“中”“西”“马”这三大思想学术传统对话。时至今日,各方学者都作出了相当努力,且已产生积极效果。在现代社会,思想多元化及其良性互动,既是社会合理分化和开放表现,又是它得以保持生机和活力关键所在。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中国大陆已跨人现代性大门,尚未完成社会转型也将由于“全球化”与“地方性”相互转化这一新时代趋势,被赋予更加丰富内涵,并将产生更广泛影响,从而使中华文化复兴与人类文明秩序重构高度地关联起来。为了顺应并实现这一客观要求,我们就要大力开发和调动各种思想学术资源,特别是促进“中”“西”“马”这三大学术传统交流对话,在理论上推陈出新。这里要辨析和解答一个前提性问题是,“中”“西”“马”对话何以可能?

  • 标签: 交流对话 “马” “西” “中” 现实要求 未来前景
  • 简介:儒家传统伦理与现代公共伦理首先是一种传统与现代历时性关系。二区别是:第一,传统伦理重私德,现代伦理重公德。第二,传统伦理调节范围是熟人社会,而现代伦理则着力调整陌生人社会关系。第三,传统伦理是一种基于人性自我完善高标准圣贤道德,而现代伦理则是一种旨在调整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普遍性基本伦理规范。第四,传统伦理坚持群体本位基础上以义为上,现代伦理则坚持个体本位基础上权利为先。第五,传统伦理以仁之爱人情感为基础,现代伦理以义之合宜理性为根本。

  • 标签: 传统伦理 现代伦理 公共伦理 儒家 熟人社会 社会关系
  • 简介:当健康定义发展到今天生理-心理-社会模式之时,道德健康被世界卫生组织提到了一个重要位置。中国儒家学说在塑造道德的人格和如何理解并达成个人的人生意义上有很多重要资源。本文以孟子和荀子思想联结为出发点,探寻以道德情感为成人依托孟子和以理性认知为成人依托苟子在培植中国人的人格上各自提供独特价值。将孟荀结合起来考察,可以更好地理解儒家文化在中国人的人格塑造上影响,并通过情感生

  • 标签: 儒家 孟子 荀子 人格 心理治疗
  • 简介:社会学家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认为“十九世纪思想史首要标志就在于知识学科化和专业化,即创立了既生产新知识又培养知识创造永久性制度结构”。尽管沃勒斯坦这番评论指涉是欧洲和美国思想史发展情况,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西方学科模式就已经挑战并改变了中国知识分类传统方法。科举制度在1905年被废除,皇权体系在1911年被推翻,儒家经典失去了维系它两千年之久制度支持。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儒家经典地位、内容和生存能力。

  • 标签: 学科化 不确定性 知识分类 困境 现代 十九世纪
  • 简介:作为近代政治哲学最高分野,个人原则与社会原则对立构成了马克思进入政治哲学思考总背景。个人与社会作为道德政治两种主体其实是政治哲学理论反思产物,西方社会结构深刻变迁在这两大原则消长背后进行着。按照西方哲学对于政治原初理解,政治最高目标是道德性,即“应当存在正义”,政治本质则是精神自由创制领域。

  • 标签: 马克思政治哲学 个人与社会 社会原则 西方哲学 哲学理论 道德政治
  • 简介:西方传教士于近代来到中国传播基督教,他们面临诸多障碍,而影响中国人两千多年儒家思想是障碍之一。为了达到以基督教代替儒教目的,他们进行了诸多改变儒教尝试,也因此与儒家思想结下不解之缘,对耶儒关系认知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考察这一转变及其成因不仅有助于理解近代中西文化关系复杂性和多变性,而且对当今世界宗教对话、文化交流以及中国文化发展都有一定启发性。

  • 标签: 近代 传教士 基督教 儒家思想 认知
  • 简介:关于人道主义和唯物史观关系,在20世纪80年代的人道主义讨论中,出现了两种截然对立观点,可以简称为“相容论”和“互斥论”。前者立论基础是马克思历史观“连续性”,认为“唯物史观不仅没有取消或削弱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思想,反而使它建立在真正科学基础上而得到了加强”;后者立论基础是马克思历史观“断裂性”,认为“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根本不能互相混合、互相纳入、互相包括或互相归结”。

  • 标签: 人道主义思想 唯物史观 马克思历史观 相容性 20世纪80年代 历史唯心主义
  • 简介:7月15—18日在内蒙古大学召开,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主办,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承办,《教学与研究》编辑部、中国理论网协办。来自全国部分高等院校、党校系统、科研院所等80多个单位160余名学者出席了会议,围绕会议主题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其一,“中国梦”哲学问题。与会学者从历史时间角度阐释提出“中国梦”时代背景,从现实空间角度阐释“中国梦”哲学内涵,从本质特征上阐释“中国梦”所蕴含思维方式。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中国梦 学会 马克思主义研究 《教学与研究》
  • 简介:长期以来,马克思历史道路理论在很大程度上被曲解和误读了。人们普遍地把这一理论仅仅当作一种抽象化纲目,而完全忽视了其内在具有的、本质重要具体化承诺。马克思历史道路理论实质上包括两个主要方面:其一是关于世界历史进程之诸阶段若干概说;其二是一个必须贯彻始终具体化承诺。前者是一些必要抽象,后者是对具体对象开展出深入于现实本身研究要求,是使这些抽象成为科学之“指引”根本方法。尤为重要是,这两在马克思历史道路理论中是内在关联、不可须臾相失要件。

  • 标签: 世界历史进程 道路理论 马克思 承诺 抽象化 根本方法
  • 简介:时间是我们生活中最普遍存在现象。但是,我们很少追问何谓时间及其存在方式,对于与人以及人生活意义关系来说,时间只是一个衡量人历史延续工具。但究竟什么是本真的时间?考察它维度应是什么?它归属谁以及以何种方式归属?这是海德格尔沉思“时间”所要尝试回答问题。

  • 标签: 生活意义 海德格尔 时间观 四维 存在方式 “时间”
  • 简介:10月14—16日在北京举行,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主办。60余位境内外学者共同分享了逻辑学与交叉学科最新研究成果,议题涉及逻辑与哲学、逻辑与认知、逻辑与计算、逻辑与社会科学等。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卢风主持开幕式,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万俊人、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姚期智、中国逻辑学会会长邹崇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豪里德等出席会议并讲话。

  • 标签: 清华大学 逻辑学 学术会议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应用 人文学院
  • 简介:汉末魏初,儒学德性我式微,才性说盛行,《人物志》集其大成。具有一定个体独立性和自由精神才性我存在三个面向:轻视儒家规范而仍以道德为终极关怀,但新道德并不明确,是不清晰德性我;重视直觉洞鉴智悟,但程序性逻辑推理阙如,是不彻底认知我;将个体生命看作艺术审美存在,但欠缺退而瞻远超越意识,是不健全情意我。材质自然主义凸显才性说之自我又使之不完满,魏晋个体之种种自主性据此伸展.

  • 标签: 才性 《人物志》 个人 自我 自然主义
  • 简介:《老子道德经注》所谓“自然”包括两种含义:广义上“自然”是人类本性当中所固有的天地之性、“知”和好恶取舍之情等多种能力;狭义上“自然”用来称谓实现“无”或整体性存在能力。通过自愿地运用“无”或“以无为用”,人类不仅可以成就“上德”和德性,而且也能消除“下德”和仁、义、礼弊端。王弼在《老子道德经注》中提出,只有以“上德”与德性为“本”,人类才能有效地驾驭—F德”与道德规范所代表“末”。

  • 标签: 王弼 《老子道德经注》 自然 德性 本末
  • 简介:在当今媒体格局下,传统媒体特别是广电媒体独特优势犹在,但面临挑战很严峻。媒体融合发展乃大势所趋,融合侧重点在于传统媒体须尽快学会与新媒体融合,而非相反;融合关键在于传统媒体学习、汲取和践履互联网思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媒体未来发展潮流,寻得传统媒体生存、发展和创新之道。把握媒体融合要义,还须从媒介技术、业务和内容、资源所有权以及管理规制等入手,推进深度而真实融合。运用互联网思维改造升级后广电媒体,或将其转化为全媒体,或转变为现代视听传播机构。立足于此,广电媒体可重构、再造流程及产业链。

  • 标签: 媒体融合 互联网思维 全媒体发展
  • 简介:在现代中国思想中,“哲学”及植根于它整个学科体系以一种几乎无远不届力量影响着中国人对自己传统体会与解释。如想避免对传统思想作出素朴与简单解释,那么在理解传统之前,反思据以理解整个框架与境阈,应当是比较审慎稳妥做法。在不可避免地把“中国思想”问题化之前,也应尝试着将“哲学”问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哲学思潮不断历史流变中,找到那个通常据以判决中国思想哲学观,并将之变成追问对象。牟宗三直接依据亚里士多德四因说重新解释中国古典思想努力不可谓成功。所谓哲学之第一开端是在存在一本体问题引导下建立先于生、同于生体系。

  • 标签: 哲学思潮 中国思想 可能性 传统思想 中国古典思想 学科体系
  • 简介:如何界定全球化资本主义阶段特质,存在着“垄断资本分析范式”和“帝国主义批判范式”两条主线。前者强调对垄断资本或垄断组织分析,后者则以资本空间扩张逻辑为中心,普遍认为垄断是资本本质内蕴。承袭“帝国主义批判范式”新帝国主义论强调是资本帝国涵盖空间总体性,不仅在地理学意义上横跨全球,而且统治着整个“文明”世界,支配着完完全全社会生活,不仅规制人类相互交往,而且试图统治人性。

  • 标签: 新帝国主义论 资本逻辑 空间扩张 批判范式 垄断资本 资本主义
  • 简介:针对我国侦查强职权主义特点,学界提出了侦查程序诉讼化理论,期望运用现代诉讼基本原理改造现有的侦查程序,引进司法权介入与控制,增强犯罪嫌疑人与侦查机关平等对抗能力。侦查程序诉讼化理论契合了现代诉讼程序保障权利、限制侦查权滥用价值追求,但由于对侦查程序内涵把握不准,在司法介入性质和犯罪嫌疑人地位定位上难以做到理论白洽和符合侦查实践。不同于审判程序,侦查过程既存在侦查机关单方面调查活动,又包含了控辩双方及其他程序参与人参与。因此,我国侦查程序改造路径选择应当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而展开。

  • 标签: 侦查程序 诉讼化 路径选择 程序改造
  • 简介:《资本论》哲学思想核心是马克思现代史观。正是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通过资本与财富运动与发展,全方位地揭示了人与人之间关系变化和发展,揭示了现代社会运动发展规律

  • 标签: 《资本论》 现代社会 哲学思想 马克思 史观 运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