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结束以来,社会主义面临的和需要处理的最重大的关系就是社会主义与当代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与当代资本主义的关系(简称两者关系),从时间上看,是很漫长的;从结果上看,两者关系处理不好对各自乃至对全世界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 标签: 当代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两者关系 全世界 简称
  • 简介:安东尼奥·奈格里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以批判客观主义范式、重回革命的政治性—主体性话语为逻辑构架,彻底颠倒了劳动和资本的力量关系,并以阶级斗争的革命政治学,将历史运行的中心结构转移到回归工人阶级立场的阶级构成之上,进而把非对称性的阶级对抗当作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在本质上只是一种摇摆在唯物主义和唯意志论之间的"政治马克主义",因对主体性话语的偏执、对历史过程的简化和对历史本质论的拒绝,最终背离了历史唯物主义

  • 标签: 安东尼奥·奈格里 历史唯物主义 革命主体性 阶级斗争
  • 简介:外交哲学是一国外交最根本的价值原则和行动方针,在不同发展阶段上,一国的国际定位及其作用不同,决定了在处理外交事务时的外交哲学存在差异。新中国成立后,在处理外交事务时,先后确立了矛盾哲学和实践哲学,在国家定位、目标使命、资源基础和外交思维上都存在差异。步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要求探索新世界哲学,承担新外交使命,开发新外交资源,确立新外交思维。

  • 标签: 外交学 中国外交 外交哲学 矛盾哲学 实践哲学
  • 简介:<正>80年代,英国政党力量对比严重倾斜。以撒切尔夫人为代表的保守党人发展了一套被称之为撒切尔主义的观念和政策体系,向工党发起了全面的咄咄逼人的攻势。工党以及民主社会主义思潮遇到严峻的挑战。(一)重倡自由价值观,攻击工党的“社会平等”观。二战后英国社会价值观念有了很大转变,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取代了英

  • 标签: 撒切尔主义 工党政府 保守党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 撒切尔政府 福利国家
  • 简介:“后撒切尔主义”时期英国保守主义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意识形态的不确定性,其原因既与英国保守党内部的分歧有关,也与英国工党对保守主义发展空间的挤压有关。本文对保守主义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保守党内关于如何使保守主义走出困境的两种主流观点加以剖析,进而指出,由右翼转向中间对“后撒切尔主义”时期的保守党来说是较为可行的发展方向。

  • 标签: 英国保守主义 保守党 后撒切尔主义 工党 中间路线
  • 简介:本文将法西斯主义政治舞台上的复辟与当代资本主义的危机联系起来,认为法西斯主义并非某种反对议会制选举民主之不确定性的专制警察政体,而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在特定情况下面临挑战的一种特殊的政治回应。作者分析了法西斯主义的两大基本特征和四大表现形式,认为法西斯主义已在西方、东方和南方复辟,而且这种复辟是与普遍化的、金融化的、全球化的垄断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的扩散联系在一起的。文章最后指出,四面楚歌的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体系与法西斯主义运动的暗中勾结需要引起我们最大的警惕。

  • 标签: 法西斯主义 当代资本主义 激进左翼 极右翼
  • 简介:<正>与悲观主义的预测相反,桑地诺的人民革命成功了。它打破了呆板的公式,并且拒绝模仿通常的模式。革命的根源是尼加拉瓜和拉丁美洲的历史形成的,并受到桑地诺、波利瓦尔、马尔基和华莱士的理论遗产和实践的鼓舞。而基督教同马克主义这两个在许多方面不可调和的思想体系的相互渗透和结合,人民政权同反对帝国主义、维护民族利益理想的溶合,则为尼加拉瓜人民带来了被称之为“民族革命思想”的桑地诺主义

  • 标签: 社会主义 尼加拉瓜 马克思主义 拉丁美洲 思想体系 民族利益
  • 简介:文章探讨了发展中国家全球治理的状况。中心议题是:在全球化时代,一些发展中国家通过国家主导的策略改善贸易状况,成为制造业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从而与发达国家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其竞争力受到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在这一背景下,发达国家积极推动将全球治理扩展至发展中国家,从而规范这些国家的行为,促使其向外国投资开放。然而,要想将发展中国家成功纳入全球治理体系,须在这些国家内部建立能够改变其政治文化的制度。鉴于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独特问题,要想达成上述目标,仅靠推动这些国家的国际化进程是不够的。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作者认为,要想在发展中国家建立与全球治理相符的内部制度,必须使这些国家确信全球治理不仅对发达国家有益,对它们自身同样有益。

  • 标签: 全球治理 第三世界国家 社会建构主义
  • 简介:目前,伊拉克正处于历史上政党政治最为活跃的时期。2003年萨达姆政权垮台,美国按照本国模式在伊拉克实行所谓的多党选举和民主自由。但政治重建后的伊拉克形成了以民族和宗教教派为基础的权力分配格局,造成严重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分裂,治理失序问题突出,民众生存权、发展权难以保证。伊拉克在缺少国家认同的前提下实施多党制选举制度,想要实现对国家的有效治理还面临很大挑战。

  • 标签: 政党政治 政治重建 伊拉克 选举制度 国家认同 萨达姆政权
  • 简介:本文试图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生、发展,以及两制关系演变的历史过程中观察全球化问题.社会主义在资本主义背景下的崛起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困境中,社会主义是唯一可能的选择.

  • 标签: 全球化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 简介:就本质而言,“新恐怖主义”概念捕捉到了这样一种思想,即恐怖主义的本质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支持此概念的人认为,当代恐怖主义组织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运行着并且表现为一种全新的恐怖主义威胁。对许多观察者而言,证明这种“新恐怖主义”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基地组织和2001年9月11日那次历史上最具毁灭性的恐怖袭击。尽管“新恐怖主义”这一概念对政策制定者和学者而言都是对某种观念的简便的缩写,但是其整体准确性和分析价值却并不是可靠的。“新恐怖主义”概念的根本问题在于,在过去的“传统恐怖主义”和现在的“新恐怖主义”之间制造了过于明显的区别。

  • 标签: 新恐怖主义 革命性 传统 演变 恐怖主义组织 政策制定者
  • 简介:死的哲学,在这里不是说哲学是死的,而是指死亡的哲学意义。这个词是从林来梵老师那里借来的,他在《人文法学》一书中谈到苏格拉底之死时用了这个词。苏格拉底之死绝对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两千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哲学家、法学家、艺术家、文学家和政治家都在不断复述苏氏饮鸩的轶事。早年学习文艺理论时,第一次在西方文艺思想史的课堂上听到苏格拉底临终那句遗言时,我感到无比震撼——'分手的

  • 标签: 公孙鞅 哲学苏格拉底 死哲学
  • 简介:在两德统一20年来的大部分时间里,关于德国经济的文献大多关注了德国组织化资本主义模式的衰落,强调了制度的式微和新自由主义的应运而兴。本文第一部分论述了统一给德国经济绩效造成的负担,这使很多观察家要求更多地按照新自由主义的方针来调整该模式。第二部分从另一个角度出发阐述了本文的主旨,即为什么最初会出现这种协调市场经济,以及其新形式是否仍然能为21世纪初的德国、欧盟和其他发达民主国家所用。第三部分指出这些协调市场经济模式的一些制度和理念既发源于俾斯麦时期,也发源于社会市场经济时期。最后一部分探究了这样一个问题,即作为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严重衰退的一个后果,当代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的失灵是否意味着德国和改组后的欧盟即将出现另一种协调市场经济。

  • 标签: 经济政策模式 自由市场 协调市场经济 经济组织化资本主义
  • 简介:英国文化理论家阿兰·科比(AlanKir—by)是当前后一后现代主义理论阵营中的重要成员。他认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受快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影响,数字现代主义正取代后现代主义成为我们当下文化中的新的主导范式。数字现代文化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文本形式、文本内容以及文本价值,也带来全新的文化结构、文化行为和文化意义。下文节选自科比的《数字现代主义:新技术如何拆解后现代并重构我们的文化》(2009)一书,涵盖了科比的数字现代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包括数字现代主义的由来、数字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区别和联系、数字现代文本的美学特征等。

  • 标签: 后现代主义理论 导论 英国文化 90年代以来 网络信息技术 文本形式
  • 简介:文化帝国主义是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概念之一.文化帝国主义理论是对于西方发达国家通过文化输出对不发达和欠发达地区实现文化霸权和文化控制的讨论.由于它关注国际文化生产与流通过程中的不平等结构以及由此形成、扩大和加强了的跨国支配,文化帝国主义理论也常常被认为是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文化帝国主义 帝国主义理论 西方发达国家 欠发达地区 后殖民主义 流通过程
  • 简介:美国《新政治学》杂志2005年6月号刊登了马尔库斯·穆尔霍尔南德题为《关于新社会主义的见解》的文章,该文在对D.L.雷比的新著《民主与革命——当前拉丁美洲与社会主义》作出评论的基础上,评析了世界特别是拉美当前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该评论还认为,历史证明,过去的30年中左翼受右翼妖魔化社会主义的潮流的影响,对传统社会主义否定太多。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 标签: 新社会主义 传统社会主义 拉丁美洲 政治学 妖魔化 文章
  • 简介:冷战结束特别是伊拉克战争以来,美国的国际形象越来越差,世界各国害怕和厌恶美国对外政策的情绪明显加强。为此,一些美国学者认为美国已经步入反美主义时代,如何应对世界范围内的反美主义已经成为美国外交的一大难题。本文在词源考察和概念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反美主义的确切含义和判断标准,认为当今世界并没有步入反美主义时代。对反美主义的历史考察表明,反美主义在本质上不过是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并非反对美国所代表的现代文明。反美主义与全球化的客观历史趋势、美国的普遍主义政治理念以及霸权主义的外交混合在一起。因此,决定反美主义走向的关键是美国自身,只要美国不改变其政治理念和霸权作风,反美主义今后还将长期存在。

  • 标签: 反美主义 霸权主义 普遍主义 美国外交 国际形象
  • 简介:分裂主义是现存国家的一部分人口在所属国家的反对下,将其居住的领土从现属国家脱离,建立一个新的独立国家或并入其他国家的系统思想和行为。领土诉求、极端化认同和分裂主义组织是分裂主义的三个核心要素。分裂主义的产生虽然常常与政治、经济和安全因素密切相关,但文化因素是根本性的。部分西方学者所宣扬的分离的合法权利,值得我们警惕。

  • 标签: 国际政治理论 分裂主义 极端化认同 分裂权利
  • 简介:本文对《多元文化间的对话:困境、矛盾和冲突》和《“种族”股份有限公司》两部著作进行了评述,认为前者从本质上平等这一现代理想的角度探讨了多元文化主义的矛盾,并指出了这一矛盾与由“他者”构成的民族多样性完全不同;而后者则将民族性视为是那些“民族的他者”创造出来的结果,这些“民族的他者”是带有政治、经济和社会目标的自主性主体。而这种建立在文化商品化基础上的“民族自我塑造”模式已经使许多族群开始重新建构他们自己民族的分类体系。在重新建构民族性的过程中,大多数族群并没有将他们的文化商品化,而只是将其传统知识和风俗习惯更加民族化。

  • 标签: 多元文化主义 族群认同 民族性 文化商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