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4 个结果
  • 简介:<正>古代徐国的位置在今安徽省泗县北。据《尚书·费誓》,徐在周初(公元前12世纪)似偪近鲁,后来南迁至今安徽省境内。《汉书·地理志》临淮郡徐县条下,班固自注:故国,盈(赢)姓。(可参阅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修汀本第108页)关于徐国的历史,由于司马迁《史记》未为之立世家以记述,古史又残缺,所以不大为后人所知。徐之国君,可稽考的仅偃王、驹王二人。徐驹王仅见于《礼记·檀弓》,《檀弓》中记徐大夫容居之言:“昔我先君驹王西讨,济于河。”这位驹王虽武功卓著,但他究竟生活在什么年代,由于史料缺乏,我们是无从得知的。徐偃王远较驹王煊赫,史料也较丰富(虽然内中舛误的甚多),可以约略见其生活的年代。本文打算就此稍加探讨。

  • 标签: 周穆王 中国通史 徐偃王 徐国 安徽省 范文澜
  • 简介:证据表明,“赀虏”乃“卢水胡”的追述指称,为新莽时来自匈奴别部的降人,入塞后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自主活动十分活跃,发展起可观的势力,至十六国时陆续建立了一系列国家政权,有的还形成了新的族体。

  • 标签: 赀虏 卢水胡 新莽时期 《魏略·西戎传》 历史研究 匈奴
  • 简介:蕃兵是北宋时期设于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军队建置。宋代播州杨氏蕃兵的创建,与宋王朝对播州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政治治理有关。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宋王朝在四川成都设置“都大提举茶马司”,对四川地区实行茶叶专卖,又在川南地区的叙州(今宜宾)、泸州、南平军(今赶水)等地开设茶马交易市场,对黔北和黔西、叙南、滇东等少数民族地区开展茶马贸易,黔北地区少数民族“乐墓圣化”,纷纷要求归附,宋王朝借势首先在黔北地区设置蕃兵。

  • 标签: 军制 归附 宜宾 宋代 北宋时期 边疆
  • 简介:孙蕡是元末明初岭南最有名的诗人。“岭南诗派,肪于孙蕡。”他又是广州“南园诗社的创始人之一。但是他十分不幸,竞在明太祖朱元璋大肆诛戮功臣时,被株连而死。关于他的死有二种不同的说法,兹辨于下。1.黄佐《广州人物传》卷十二《孙蕡传》载:

  • 标签: 蓝玉 于洪武 胡惟庸 考辨 辽东 杂记
  • 简介:清代将皇族按支系远近分为宗室和觉罗,对宗室实行特殊的封爵制度.中国古代,贵族死后,按其生前事迹,由朝廷评定一个称号叫做谥号或谥法,清入关后亦继承了这一传统.本文即根据清代皇族家谱--"玉牒"的记载,对清代宗室贵族的谥法做一简要介绍.

  • 标签: 清代宗室 谥号考 明确规定
  • 简介:在清代学术发展史上,浚廷堪是一位颇有影响的礼学家。但他的生年问题,自其去世之后,便执说不一,长期未得定论。关于浚廷堪的生年,历来有二说:一说认为浚廷堪生于乾隆二十年(1755),享年五十五岁,此说以阮元为代表,《清史列传》、钱穆、王文锦、张寿安等承之;

  • 标签: 生年 清史 乾隆 礼学 钱穆 阮元
  • 简介:所谓解额,就是解试合格举送礼部参加省试的举人数额。宋代科举的常科考试分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解试由各州(府、军)、转运司和国子监主持,分别考试,录取一定名额的举人,解送朝廷。这个名额就是解额。在整个科举制度中,解额因其细小从未受到研究者重视。本文试对解额作一具体而微的考证,弄清解额的数量演变、科

  • 标签: 解额 举送 省试 取解 进士科 解试
  • 简介:<正>《中国古今泉币辞典》4425著录一枚罕见的三孔园足布,铭文或释“王夸”。原件藏北京市首都博物馆,曾于1990年亚运会艺术节期间公开展览。地名“王夸”,典籍未见。但典籍“望诸”、“望都”似与“王夸”有关。“王”、“望”古音均属阳部,音近可通。战国古玺“望”作“(臣王)”(《古玺文编》8.5),从“臣”从“王”,“王”为声符是其佳证。“夸”、“诸”古音均属鱼部,音近可通。《战国策·西周策》“樗里疾”,《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索隐引《纪年》作“楮里疾”,一本“楮”作“褚”。《庄子·让王》“原宪华冠”,《韩诗外传》一“华”作“褚”。以上“夸”、“樗、“华”均从“亏”(于)声,此“亏”声系与“者”声系可以通假之确证。

  • 标签: 布币 中山 声系 战国策 古音 程恩泽
  • 简介:刘禹锡是唐代着名的文学家,也是著名的政治家与哲学家,在中唐的政治革新中。他是核心人物,他具有政治革新主体与文学创新主体的双重身份。他的诗文,历来受到研究者们的高度重视。前辈与时贤的研究成果很多,其中极为重要的着作就有卞孝萱先生的《刘禹锡年谱》(简称《年谱》),中华书局1963年版,《刘禹锡丛》,巴蜀书社1988年版,《刘禹锡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瞿蜕园先生的《刘禹锡集笺证》(简称《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吴汝煜先生的《刘禹锡传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刘禹锡选集》。

  • 标签: 刘禹锡 中国 唐朝 文学研究 编年 《华山歌》
  • 简介:考订陆机的生平和作品系年问题,最大的困难似乎在於现存许多史料的杂乱、抵牾和不可信。这是因为较早的王隐、臧荣绪诸家之书均已散佚,只剩下零星的佚文,而一些典籍所gl,又往往有删节,难免有误。唐修《晋书》由於撰述年代较晚,又如刘知几在《史通》中所指出的那样好杂采小说,难以尽信。至於陆机本人的集子,亦早已散佚。现今所存的《陆机集》,乃宋人所辑,不但所存无多,而且有一些文章显然不可能是陆机所作。例如:《晋平西将军孝侯周处碑》,把周处卒年说成元康九年(299),而周处阵亡实为元康七年(297);

  • 标签: 陆机 中国 西晋 历史考证 生平事迹
  • 简介:<正>“田畯”一词,《诗》凡三见,曰《七月》、《甫田》、《大田》。三诗皆述农事,有套语“馌彼南亩,田畯至喜。”《七月》毛传:“田畯,田大夫也。”郑笺:“……耕者之妇子,俱以晻来,至于南亩之中,其见田大夫,又为设酒食焉。”朱熹《诗集传》:“田畯,田大夫,劝农之官也。”清儒说《诗》者如姚际恒《诗经通论》、陈启源《毛诗稽古篇》、崔述《读风偶识》、胡承珙《毛诗后笺》、马瑞良《毛诗传笺通释》、陈奂《毛诗传疏》等,皆祖述毛传郑笺,大同小异。

  • 标签: 《诗》 后稷 《七月》 田畯 田大夫 《周礼》
  • 简介:民国年间,内蒙古有两位叫克兴额(kesingge)的蒙古族名人。一位是哲里木盟科尔沁人,著名的教育家、出版家、文学家、翻译家,沈阳东蒙书局的创办者,蒙古民族的文化功臣。另一位是卓索图盟喀喇沁人,曾在中国国民党中央任要职,是位毕生沉浮官场的人物。科尔沁克兴额,姓博尔济吉特氏,汉名包存智,字明远,晚号柏园老人。世居科尔沁左翼前旗。1889年3月9日生于西扎哈气村(今属辽宁省康平县)。少时即勤奋好学,懂蒙、满、汉文。1910年入奉天蒙文学堂学习,不久即以学有功底被选为东三省蒙务局翻译委员兼译书员荣德先生的助手,参与翻译、出版《满蒙汉三体合壁教科书》的工作。1912年参加同盟会。1914年毕业后任奉天

  • 标签: 科尔沁 喀喇沁 民国人物 国民党 蒙藏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 简介:四川省宜宾地区之珙县一带,山明水秀峭壁如屏,“悬棺”遗迹颇多.其中,珙县洛表之麻糖坝,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即以其“悬棺”之密集,置棺之高险,葬所法式之繁多而蜚声中外了.据《珙县志》(乾隆版)载:“珙本古西南夷服地,秦灭开明氏,僰人居此,号曰僰国.”又载:“今珙邑僰类已尽,而县石岩犹多僰人棺.盖其俗,亲死不葬,悬棺高岩,累累峭壁间”因此,珙县之“悬棺”被命名为“僰人悬棺”,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

  • 标签: “僰人” “悬棺葬” 《陈氏族谱》 焚人 “何” 麻糖
  • 简介:湖笔著名笔工追踪。始建于战国,“自东晋为善地”的古老的湖州,在其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中,湖笔一支独秀,制笔能工巧匠代代辈出。如明代徐献忠《吴兴掌故集》所称:“湖俗出笔工,遍海内制笔皆湖人也,其地名善琏村。

  • 标签: 制作质量 制笔工艺 杨卓民 卜瑞生 陆文宝 笔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