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并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对我市某医院以往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常见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主要由血液成分、血液质量及输血不当等因素导致。结论建立规范化的用血制度,科学合理的用血,熟练掌握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输血 不良反应 原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他汀类药物导致药源性肌病不良反应情况,以便为临床药学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文献库检索的方式,对2000年-2014年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有关于他汀类药物导致药源性肌病不良反应的国内文献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其不良反应相关情况。结果本次研究共检出符合标准的文献56篇,他汀类药物致药源性肌病不良反应62例,高龄患者中多发;涉及他汀类药物5个品种,辛伐他汀引发的不良反应最多;药源性肌病不良反应包括肌痛、肌炎及横纹肌溶解,其中横纹肌溶解最为常见。结论他汀类药物致药源性肌病不良反应比较常见,应加强他汀类药物治疗患者临床表现与生化指标情况监测,尽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药源性肌病 不良反应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其不良反应,为合理应用喹诺酮类药物提供科学性的依据。方法对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喹诺酮类药物用药不良反应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涉及的系统中消化系统发生率最高,其次为皮肤系统,各系统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涉及的药品中左氧氟沙星发生率最高,其次为环丙沙星,各组数据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喹诺酮类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较多,各品种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比例也不同,能引发多系统发生不良反应,故医务人员应合理选药,密切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从而提高用药安全性。

  • 标签: 喹诺酮类药物 作用机制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阿奇霉素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近十多年来,连续开发出许多抗菌活性更强、不良反应更少的衍生物,但阿奇霉素由于价格上的优势,仍然被广泛应用。本文主要探讨儿科临床应用中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

  • 标签: 阿奇霉素 不良反应 抗菌
  • 简介: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fixeddosecombination,FDC)是将两种以上抗结核药物按一定的剂量配方制成的复方制剂。与散药相比,简化了处方和药品供应管理,避免不规范的单一用药和选择用药及由此导致的耐药性,且由于服药片数少,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1]。但是,由于固定剂量复合剂药片较大,且是复合制剂,患者口服较困难,一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停药后要从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散药中进行排除法服药,找出其中的不良反应药物。

  • 标签: 复合剂 固定剂量 不良反应观察 复合制剂 单一用药 抗结核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儿科临床使用阿奇霉素的一些不良症状以及用药效果观察。方法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院对接收的200例患儿进行了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非阿奇霉素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使用阿奇霉素治疗,然后对两组患儿的临床不良反应情况以及药学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接受阿奇霉素治疗后,患者临床主要的不良反应表现是消化道反应、发热、皮疹、听力受损等等。临床中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几率比对照组要高。结论为患儿使用阿奇霉素治疗时,需要对该药物的药学特点进行了解,合理的使用,因为该药物会引起患儿的临床不良反应,且发生率较高,所以用药时尽量避免造成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阿奇霉素 药学特点 不良反应 药学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喹诺酮类药物致临床不良反应的用药分析。方法查阅2000年以来《中国药学文摘》有关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报道,其中接受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并且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共计452例。按使用类型分为左氧氟沙星组、环丙沙星组及莫西沙星组。对比(1)左氧氟沙星组、环丙沙星组及莫西沙星组不良反应构成比。(2)左氧氟沙星组、环丙沙星组及莫西沙星组累及不良反应的类型。结果(1)本次研究中发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共计452例,其中左氧氟沙星组、环丙沙星组及莫西沙星组不良反应构成比分别为67.7%、22.1%、10.2%,可以看出见左氧氟沙星引起不良反应占首位。(2)左氧氟沙星组、环丙沙星组及莫西沙星组累及不良反应的类型中以皮肤、光毒性反应最多,其次为胃肠道反应,经检验三组比较结果无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喹诺酮类药物中以左氧氟沙星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率最高,在不良反应的类型中以皮肤、光毒性反应最多。

  • 标签: 喹诺酮 不良反应 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注射用药品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及其相关因素与预防对策。方法对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这段期间内收集的58例注射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及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和发生规律等。结果58例注射用药品不良反中,因抗菌药物而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共有32例、因中药制剂而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共有17例、因其他药物而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共有9例,分别占总数的55.2%、29.3%、15.5%;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瘙痒、皮疹、发热、寒战、面部潮红及过敏性休克等。结论注射用药品可能会引起或轻或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临床上应当加强对注射用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及时找出其中的问题并进行有效的反馈和解决,并尽快利用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建立完善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从而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依据,尽可能地减少和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注射用药品 药品不良反 监测 报告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接种狂犬病疫苗的不良反应及应对策略。方法在1294例进行狂犬疫苗接种的儿童中有128例出现了不良反应,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结果128例儿童中,有3例出现硬结,47例为局部疼痛,78例发热。结论儿童在接种狂犬疫苗后极易出现不良反应,应针对这些不良反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以缓解儿童的病情。

  • 标签: 小儿 接种 狂犬 病疫苗 不良反应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乳腺癌多西他赛联合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科接受化疗的6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只是单纯用护肝护胃药物和肿瘤化疗护理常规;观察组采取护肝护胃药物和肿瘤化疗护理常规外,还根据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状态等方面进行心理,饮食,口腔卫生,过敏反应,静脉炎,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实施护理干预及症状的护理.分别记录观察乳腺癌化疗患者的化疗后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减少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乳腺癌化疗病人化疗后的不良反应,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人的痛苦,增强患者的信心,有助于协助病人顺利完成化疗。

  • 标签: 乳腺癌 护理干预 化疗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遏制抗菌药物的滥用,提高抗感染治疗水平。方法总结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成立抗菌药物应用管理组织,按相关考核标准进行合理应用考评。结果在提高抗菌治疗水平,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降低医药费用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结论明确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合理应用考评,是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可行方法

  • 标签: 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选取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年1月~2014年1月预防接种出现接种异常反应的89例儿童作为调查对象,对其接种反应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若干预防措施。

  • 标签: 预防接种 儿童 异常反应 原因 预防
  • 简介: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207-02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作用效果,提高患者对丙肝的认识,对他们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提高疗效和病情的康复都有积极影响.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据世界卫生组织(WTO)统计,估计约1.7亿人感染了HCV,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约有4000万,其中20%一30%的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近年来,聚乙醇干扰素(PEGIFN)联合利巴韦林(RBV)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有效性得到公认。然而,由于干扰素的不良反应较多,如流感样症状及精神神经症状等,使得部分患者不能耐受治疗,从而影响了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菌类西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间我院收到的70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报告。结果70例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共涉及9类28种抗菌素,其中通过静脉给药引发的药物不良反应最多(95.71%),又以皮肤及附件反应最为多见(38.57%)。结论抗菌类药物在临床应用时出现的不良反应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医院应加强对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监测,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抗菌类 西药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胸腰骨折合并骨盆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2011年4月~2015年1月我院骨科病房的诊断为脊柱胸腰骨折合并骨盆骨折的患者,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2组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分别接受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和普通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有差异(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褥疮、下肢静脉血栓、吸入性肺炎、泌尿道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比较有差异。结论本次研究认为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能明显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脊柱胸腰段骨折 骨盆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腰脊柱创伤骨折的临床治疗方式及体会,探寻治疗胸腰脊柱创伤骨折的有效方式。方法将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72例胸腰脊柱创伤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前路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后路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愈合时间明显较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植骨治愈率及神经功能评分明显较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前路手术治疗胸腰脊柱创伤骨折效果明显,并发症少、愈合时间短、植骨愈合率高,并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胸腰段脊柱 骨折 治疗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腰脊柱前路手术并发症的临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本院行胸腰脊柱前路手术的96例患者,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并分析合理防治措施。结果12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其中腹膜后乳糜液漏患者2例,2例患者为切口疝并发症,2例气胸,4例深静脉血栓栓塞,2例肺炎合并胸腔积液,经针对性治疗之后全部治愈出院。结论临床开展胸腰脊柱前路手术需严密关注其并发症情况,积极做好预防性措施,避免预后效果受到影响。

  • 标签: 胸腰段脊柱前路手术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节腰椎退变患者行腰椎后路固定融合术后邻近节退变与腰椎退变自然病程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我科37例行腰椎后路固定椎间融合术和48例行保守治疗的多节腰椎退变患者进行为期2年随访研究,定期行MRI检查,并以ODI及VAS评分评估临床疗效,分析手术组与保守治疗组之间椎间盘退变有无差别,评估临床疗效与ASD相关性探讨ASD与自然病程的关系。结果手术治疗疗效显著,但手术组ASD致椎间盘退变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且与手术存在相关性。结论手术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但腰椎融合后邻近椎体生物力学等变化不可避免导致了ASD的进展,且这种变化较自然病程更为明显,对于存在多节腰椎退变患者,术前应综合考虑患者个人情况,如年龄、性别、体重、骨质疏松等,同时慎重考虑融合方式及内固定可能带来的影响,从而决定相应的手术方式)本研究通过对本院2010~2012年间因腰椎退行性疾病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的37例患者及48例保守治疗患者进行对比分析。

  • 标签: 多节段腰椎退变 邻近节段退变 腰椎固定融合术 自然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