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Optimize emergency nursing process,OENP)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抢救中的价值。方法:20例AMI患者选取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12月,以随机抽签均分2组(对照组10例,实验组10例),实验组行OENP护理,参考组行常规护理。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急救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P<0.05)。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更低(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OENP在AMI患者抢救中效果明显,能够减短急救时间、住院时间,同时能够缓解患者负面情绪,为此患者较为满意。由此可见,该护理方法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急救时间 住院时间 焦虑 抑郁评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尼可地尔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尼可地尔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肌酶指标、脑利钠肽前体、彩超结构数值以及住院期间及出院1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LDH、CK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NT-proBNP、LVEF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住院期间及出院1年内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13.33%(P<0.05)。结论:尼可地尔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具有积极意义,改善患者心肌酶指标、脑利钠肽前体、彩超结构数值,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尼可地尔注射液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酶指标 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67例医院收治化疗后出现粒细胞缺乏症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取预防性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在白血病化疗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有助于降低粒细胞缺乏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 标签: 急性髓系白血病 化疗 粒细胞缺乏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开展急救护理时应用个性化护理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我院接受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94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经抽签将94例患者分为个性组与对照组,47例/组,对照组施以普通护理,而个性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以个性化护理,比较急救时间、出诊反应时间、急救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个性组急救时间与出诊反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个性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个性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院前急救时施以个性化护理,能更好的缩减急救时间与出诊反应时间,提升急救成功率,进而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的实际需求,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诊 个性化护理 急诊成功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效果及检出率评价。方法:试验时间段为2019年4月~2021年4月,选取来我院消化内科94例胰腺炎患者,分别采用血清淀粉酶方法和脂肪酶联合血清淀粉酶方法,统计所有患者检出率。结果:联合检测方法检出率高于单一检测方法,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脂肪酶联合血清淀粉酶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检出率,为今后的治疗提供了有力依据,在诊断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脂肪酶 血清淀粉酶 急性胰腺炎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展开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起始点范围:2022.01-2022.12,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开腹手术、40例患者)、观察组(腹腔镜微创手术、40例患者),统计各项指标(临床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分析。结果:在临床手术相关指标当中,观察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各项指标实际数据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在免疫功能指标当中,观察组患者免疫功能变化程度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中,观察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处于低位,P<0.05。结论:因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优势明显,在急性胆囊炎患者中可以广泛使用,患者接受治疗后不仅临床指标明显改善,而且免疫功能未出现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腹腔镜微创手术 老年急性胆囊炎 机体免疫功能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栓通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对血清炎症因子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1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收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选取时间为2021年2月-2022年2月。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分入59例,采用药物为丁苯酞;观察组分入59例,采用药物为血栓通注射液联合丁苯酞,评估并比较两组机体炎症反应与神经功能。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血清IL-6、TNF-α与Hs-CRP评估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间血清IL-6、TNF-α与Hs-CRP评估比较,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NIHSS分值评估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间NIHSS分值评估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对减轻患者机体炎症反应与改善神经功能均具有显著疗效。

  • 标签: []血栓通注射液 丁苯酞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清炎症因子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高血栓负荷急性ST段抬高型的心肌梗死 (STEMI)患者中行延期支架植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筛选我医院收治的高血栓负荷急性STEMI患者3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15例,对照组采取即刻支架植入治疗,观察组开展延期支架植入治疗,详细对比两组最终取得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血栓积分、TIMI血流分级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率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栓负荷急性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延期支架植入治疗,可提高心功能改善效果,减少治疗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

  • 标签: 高血栓负荷 急性ST段抬高型 心肌梗死 延期支架植入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在改善神经功能与血液流变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收住院患者,选取时间始于2021年4月,止于2022年4月。患者随机分入两组,对照组、研究组各49例。两组均实施心血管内科规范治疗,同时对照组使用丁苯酞软胶囊,研究组使用银杏叶提取物结合丁苯酞软胶囊,比较两组神经功能与血液流变学。结果:治疗前对照组与研究组NIHSS分值采用统计学分析,P>0.05;治疗后两组间NIHSS分值采用统计学分析,观察组更低,P<0.05;;治疗前对照组与研究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与血浆黏度采用统计学分析,P>0.05;治疗后两组间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与血浆黏度采用统计学分析,观察组均更低,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改善神经功能与血流状态、降低血黏度具有显著临床意义。

  • 标签: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血液流变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的效果做出分析。方法:采用2019年5月-2022年10月这一时间段在本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例数86例,在随机抽样法方式下将患者划分成均为43例的两个组别,常规组患者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研究组使用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7.67%,高于常规组(X2=4.961,P=0.02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和常规组相比,并无明显差异(X2=0.345,P=0.556)。研究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中,高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分别为(4.60±0.70)mPa·s、(5.25±0.74)mPa·s、(7.61±1.22)mPa·s、(1.37±0.12)mPa·s、(              3.02±0.61)g/L,均低于常规组(T=4.338,4.115,5.624,8.500,5.908,P

  • 标签: 依达拉奉 疏血通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疗效 血液流变学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抗凝和溶栓治疗前后,联合测定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的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AMI患者、50例健康体检者各50例,均取自2021年1月-2023年1月。分别纳入观察组、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的血浆hs-CRP、Fib、D-D及肌红蛋白(Myo)、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等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结果:相较对照组,观察组入院时AMI患者血清D-D、Fib、hs-CRP、cT-nI、Myo水平明显升高(P<0.05);较入院时,治疗6h后,AMI患者血清D-D、hs-CRP、cT-nI、Myo水平明显提高,Fib明显降低(P<0.05);治疗24h后,D-D、Fib、Myo水平明显下降,hs-CRP、cT-nI达峰值(P<0.05);治疗48h后,患者D-D、Fib、hs-CRP、Myo、cT-nI水平均呈快速下降(P<0.05)。结论:AMI患者发病后的凝血功能异常,同时可出现不同程度心肌损伤。临床联合检测hs-CRP、Fib、D-D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可为早期诊治AMI患者提供科学指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心肌损伤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