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社区老年居民慢性病患者体质类型与慢性病的关系。方法对到北京市朝阳区香河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门诊就诊的社区居民,运用中医体质辨识调查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306例中,男性84例,占27.45%,女性222例,占72.55%。平和质者30例,占9.80%,偏颇体质者276例,占90.20%。男性平和质、痰湿质所占比例均高于女性(P〈0.05),女性阳虚质所占比例高于男性(P〈0.05)。不同年龄阶段者9种体质类型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以下、60岁及以上者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的人数分布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6例中有慢性病者250例,其中平和体质者20例(8.00%),偏颇体质者230例(92.00%);无慢性病的56例中,平和质者10例(17.86%),偏颇体质者46例(82.14%)。偏颇体质在有慢性病者中所占比例高于无慢性病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不同体质者患慢性病情况进行统计,痰湿质者患慢性病的比例最高,其次分别为气郁质、气虚质、阴虚质和阳虚质。被调查者中各类慢性病中,患有高血压病者比例最多,其次为骨关节病、心脑血管病、慢性胃炎、高脂血症、失眠、糖尿病等。不同慢性病患者偏颇体质的分布情况各有不同。结论社区老年居民慢性病患者偏颇体质居多,其体质分布与年龄、性别,以及所患疾病具有一定关系。

  • 标签: 中医体质 慢性病 老年人群 年龄
  • 简介:目的评价见肿消巴布剂治疗癌性疼痛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癌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以西医常规治疗(主要是三阶梯止痛),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见肿消巴布剂外敷。观察并比较两组疼痛程度、疼痛缓解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比较:用药后第3、7、14、28日NRS评分与用药前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第7、14、28日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有效率的比较:观察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明显升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治疗前后KPS评分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且观察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见肿消巴布剂可以提高止痛药物的止痛效果,且远期效果更明显,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癌性疼痛 中医药疗法 外治法 见肿消巴布剂
  • 简介:目的观察预防性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AR)的疗效。方法选择变应原为蒿属花粉的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60例,随机分为预防性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花粉季开始前2周口服中药进行预防性治疗,对照组不予干预。花粉季开始后,2组患者均口服中药治疗6周。随访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流涕、鼻痒、喷嚏、鼻塞、眼痒症状评分及鼻部体征,并定期采用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评价AR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在花粉季高峰时治疗组流涕、鼻痒、鼻塞症状评分及RQLQ评分均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整个花粉季期间,治疗组眼痒症状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鼻部体征总体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花粉季前2周预防性治疗秋季蒿属花粉过敏的AR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鼻炎 变应性 季节性 预防性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补肾消抗汤治疗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免疫性复发性流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各50例,西医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治疗,中医组患者给予补肾消抗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4、IL-10、IFN-γ的变化、并对比4项抗体总转阴率和妊娠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IL-4、IL-10、IFN-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治疗后IL-4、IL-10、IFN-γ均明显优于西医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4项抗体总转阴率和妊娠率明显高于西医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消抗汤治疗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疗效确切,可有效调节患者免疫功能,消除血清自身抗体,提高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免疫性复发性流产 补肾消抗汤 阿司匹林 低分子肝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离子型造影剂副作用的药理特点分析及临床表现分类研究,达到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和得到及时对症治疗的最佳方案。方法回顾分析2005-2015年1481例各种造影进行分类。结论副反应的发生与造影剂的剂量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发生的必然条件,而大剂量注射造影剂则会大大提高副作用的发生率。

  • 标签: 离子型造影剂 副反应 临床分类 研究
  • 简介:目的:归纳总结肖长江教授诊疗心脏神经症的临床用药经验并探讨其治疗心脏神经症的遣方用药规律,初步总结肖长江教授在临床上辨证论治心脏神经症的学术思想。方法:收集并整理肖长江教授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心脏神经症的处方,排错之后建立标准的数据库,在建立数据库的基础上采用Clementine12.0进行辨证用药关联规则分析,以得到肖长江教授关于心脏神经症的用药经验(规律),并运用SPSS19.0针对处方数据库中所用的药物进行聚类分析;根据统计分析结果总结肖长江教授治疗心脏神经症的用药规律。结果:通过对肖长江教授治疗心脏神经症的65份门诊病历处方进行分析,总用药频次为1132次,共使用45味药,17味核心药物,占总用药频次的74.03%,进行统计分析后获得用药规律(模式)26条(其中对药模式条22条、3味药模式4条)。结论:肖长江教授治疗心脏神经症在继承中医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治疗原则以理气补血、疏调情志为主,取法化痰通络,疏肝解郁,养血安神等。同时也通过辨证论治兼顾正虚,肖长江教授在治疗心脏神经症时提倡衷中参西,经常采取独创的"双心疗法"治疗本病。笔者通过对肖长江教授治疗心脏神经症的遣方用药规律及其对心脏神经症的研究进展两个方面来总结其临床经验和用药规律。

  • 标签: 心脏神经症 关联规则 聚类分析 肖长江 用药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方法我院自2013年开始在输血检验中运用血型实验室质量控制,分别收集血型实验室质量控制前后500例申请输血的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血型实验室质量控制运用前,职业暴露、配血问题、输血前后未消毒、输血传染病问题的发生率分别为4.8%、7.4%、5.2%、7%;血型实验室质量控制运用后,上述输血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降低到0.6%、1%、0、0.4%,前后比较具有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要严格把好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质量关,尤其是要认真做好输血前的交叉配血试验,这是保证临床输血安全的基本。

  • 标签: 血型实验室 输血 质量控制 输血安全
  • 简介:目的:研究并分析温针灸颈三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温针灸组与对照组各30例,温针灸组患者采用温针灸颈三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药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NPQ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温针灸组患者VAS、NPQ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温针灸颈三针治疗颈型颈椎病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颈型颈椎病 温针灸颈三针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的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负性心理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血液透析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的各种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和对负性情绪的疗效。结果对照组的满意率是74.0%,观察组的满意率是96.0%,两组患者的满意率有明显的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为(55.19±8.59),抑郁评分为(36.01±7.12),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为(41.37±3.21),抑郁评分为(20.13±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的方法增加了护患沟通,满足了患者透析治疗需要医护关注的心理需求,缓解了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 标签: 人文关怀 负性心理 满意率 生存质量 血液透析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丹参血清对HepG2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该药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丹参含药血清作用低分化人肝癌HepG2细胞,运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WesternBlot)检测各组HepG2细胞Caspase-3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各组细胞TGF-β1分泌水平;钙影像(CalciumImaging)技术检测各组细胞内Ca2+浓度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10倍浓度组能明显增加HepG2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P〈0.05),同时,ELISA检测也显示10倍浓度组HepG2细胞TGF-β1分泌减少(P〈0.05),且细胞内Ca2+浓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丹参能够诱导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凋亡,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其促凋亡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细胞内Ca2+浓度从而阻断TGF-β1信号通路实现的。

  • 标签: 丹参 HEPG2细胞 Caspase-3 TGF-β1 C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