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精神病患者开展居家防控感染线上药师指导的实践效果。方法:对照组,进行门诊窗口常规感染防控指导,观察组,在上组基础上,借助微信(群)进行感染指导。对比两组患者的感染防控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防控知识增加、发生病毒性感冒、细菌性感染比例、感染后病程等都明显降低,相比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的优势,P<0.05。结论:药师开展线上强化防控感染指导,能够提高居家患者感染防控效果,也是对居家患者院前常规感染防控、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力支持。

  • 标签: 线上指导 “互联网+”模式 精神病居家患者 感染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神科护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从就诊于本院精神科的患者中随机选择80例并根据信封法将其分为比照组(常规精神科护理)及实验组(精细化管理),各40例。所选患者入院时间均介于2020年5月-2021年5月。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与比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更高(P

  • 标签: 精神科 精细化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佐匹克隆治疗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患者78例,使用随机法进行平均分组,各39例。观察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则给予佐匹克隆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PSQI、PANSS、TESS等评分。结果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84.62%明显高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61.54%(P

  • 标签: 佐匹克隆 精神分裂症 睡眠障碍
  • 简介: 摘要:目的:讨论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期间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对于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在2020年7月~2021年7月期间选取76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方法的价值。结果:经护理,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的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研究组症状改善用时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

  • 标签: 康复期 精神分裂症 护理方法 焦虑抑郁情绪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在精神科门诊中采用ABC分类管理法对其管理质量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在本院2021年3月到2022年3月期间,随机挑选41名在本院精神科门诊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对其采用ABC分类管理法,对比管理前后差错发生率以及患者依从度。结果:管理后差错发生率低于管理前,患者依从度管理后高于管理前(p

  • 标签: 精神科门诊 ABC分类管理法 管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人文关怀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64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与人文关怀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日常生活评分、精神症状评分方面,观察组干预后较对照组优(P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恢复期 人文关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生物反馈护理措施对其日常睡眠的影响。方法:本次试验收集我院2021.9至2022.8接收的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并随机进行分组处理,每组分得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生物反馈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睡眠质量及焦虑状态。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睡眠质量高于对照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将生物反馈护理措施运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能够缓解其内心焦虑状态,进一步提升其日常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生物反馈护理 睡眠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到2022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法对其分组,参照组33例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33例接受人文关怀护理。结果 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护理的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研究组好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有着极为理想的效果,可以使患者的精神分裂症状显著改善,促使其可以更快恢复正常的生活,并使其对护理工作更为认可。

  • 标签: 恢复期 精神分裂症 人文关怀护理 护理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短程精神分析治疗的两种操作方式对抑郁症状的疗效。方法:使用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选取50名抑郁症病人,分成两组(躺椅组VS面谈组),完成为期20周的精神分析治疗。分别于治疗开始前、治疗第4周、治疗第10周、治疗第20周测量汉密尔顿抑郁分值。结果:精神分析治疗在前、中、后期都降低了抑郁分值,面谈在初期效果明显,躺椅在后期效果明显。结论:精神分析治疗能明显改善抑郁症状,面谈效果快,躺椅效果深。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联合应用心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为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联合运用心理治疗。结果:施治前PANSS量表评分组间横向对比差异微小P>0.05,施治后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横向对比PANSS量表评分为观察组较低P<0.05;施治前SAS、SDS评分2组横向比较差异微小P>0.05,施治后与对照组做横向对比SAS、SDS评分均为观察组较低P<0.05。结论: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联合应用心理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并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药物 心理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老年期痴呆精神行为表现与生活质量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2022年2月1日—2023年1月31日于我院就诊及本区部分养老机构老年期痴呆患者中的3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使用Hachinski缺血量表、痴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生命质量-AD(QOL-AD)评分量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量表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估调查。。结果:BPSD的发生率为89.6%,其中以行为紊乱(66.23%)、攻击行为(53.25%)、日夜节律紊乱(51.95%)、偏执和妄想(50.65%)为多见。而情感障碍(20.78%)、焦虑和恐惧(11.69%)、幻觉(12.99%)偏少;中度BPSD患者ADL评分、QOL-AD评分均显著低于轻度,且显著高于重度患者,呈逐层递减的趋势(P<0.05)。结论:老年期痴呆不仅影响患者认知功能,还会导致一系列行为表现,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期痴呆 精神行为 生活质量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更年期精神病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更年期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精神科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和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更年期精神病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可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更年期精神病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在精神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从2018年5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精神疾病患者中选取84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心理护理干预)均为42例,比较临床依从性和负性情绪评分。结果:试验组依从性优良率(88.10%)高于对照组(66.67%);干预后的焦虑、抑郁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疾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提高临床依从性,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 标签: 精神疾病 心理护理 依从性 负性情绪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躯体损害及护理对策。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96例,均为该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慢性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按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划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护理,观察组加强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回顾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81.25%,各项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和护理乙醇中毒患者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向人们普及乙醇依赖的有关知识,让酗酒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知道酗酒的危害。

  • 标签: 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 躯体损害 护理对策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以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应用康复护理对其社会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将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 78例分成参考组( n=39)和试验组( n=39),予以所有患者病情观察、生活指导等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同时予以试验组患者康复护理。结果:干预后两组家庭内活动减少及婚姻职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其他各维度评分及 SDSS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可促进其社会功能改善。

  • 标签: 康复护理 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压疮护理对长期卧床的精神科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于我院精神科的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30例,实施压疮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压疮的发生概率,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为33.3%(10/30),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为6.67%(2/30),两组数据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疮护理对对长期卧床的精神科老年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提升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长期卧床 精神科 老年患者 压疮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体化心理护理在伴有精神症状的抑郁症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32例伴有精神症状的抑郁症病人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1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5周后比较两组病人的抑郁评分、社会功能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5周后,试验组病人抑郁评分、社会功能缺陷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个体化心理护理 伴有精神症状 抑郁症病人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