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穴位帖敷中医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期间接治的 18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 90例,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穴位帖敷中医护理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生活能力评分要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加以穴位帖敷中医护理,其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穴位帖敷中医护理 脑梗死恢复期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医护理方案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在我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76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80例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提升显著,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方案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有着重要应用价值,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推广意义。

  • 标签: 中医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治疗骨科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过程中应用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入我院于 2018年 4月— 2019年 4月期间 60例进行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心原则的形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分别为 30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加行中医护理。对比 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前后的痛感指数情况。结果:通过观察对比可知,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前, 2组患者的痛感指数无明显差异( P>0.05);护理后,研究组痛感指数得到明显改善,且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T=10.4870,P=0.0001)。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加行中医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痛感情况,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骨科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情志联合膳食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用。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6月160例医院收治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中医情志联合膳食护理,共计50例)与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共计50例)。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中医情志联合膳食护理能够进一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情志护理 膳食护理 糖尿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膝骨性关节炎( Kneeosteoarthritis,KOA),又称退行性骨关节炎,是一种严重影响中老年患者膝关节功能的退行性关节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程度以及所造成的医疗费用不断增加。中医外治疗法是中医治疗KOA的特色疗法之一,具有易操作、费用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等优点,且治疗方法多样,已随着中医适宜技术的不断改进也得到了深入推广应用。本文探究中医外治疗法对膝骨关节炎(KOA)的治疗成效,综述近3年来以火针、小针刀、刃针、雷火灸、推拿、隔姜灸、蜡疗及联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进展。方法:文献检索。结果: 显示中医外治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但存在局限性,联合其他疗法更能提高疗效性及时效性。结论:中医外治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在改善炎症、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方面具有确切的疗效。

  • 标签: 骨关节炎 膝关节 外治疗法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如何在医院管理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医院快速、科学、高质量发展,已成为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本文重在通过分析当前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工作探索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 标签: 人力资源 绩效考核 管理体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公立中医院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信息网络监测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信息网络监测现存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并以公立中医医院为切入点,对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信息网络监测的相关对策进行研究。结果:当前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信息网络监测工作中还存在着缺乏正确认识、网络尚未健全、以及预警能力低下这三个方面的问题。结论:为了能够更进一步提高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监测信息报告管理质量与水平,面向受众提供科学且及时的防治决策信息,公立中医医院必须始终坚持以依法管理、分级负责、快速准确为基本原则,明确具体权责内容,健全传染性疾病个案,重视培训,并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监测实施细则。

  • 标签: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中医医院 网络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推拿联合中医护理对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将 2018年 1月到 2019年 12月这一时段内在我院治疗的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患儿 10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 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给予小儿推拿联合中医护理,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 94.00%,高于对照组的 72.0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儿推拿联合中医护理应用于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采纳应用。

  • 标签: 推拿 中医护理 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 临床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代谢综合征防治过程中融入中医体质辨识的效果。方法:选取16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中医体质辨识实施前后效果,将未实施中医辨识的8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的80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中医体质辨识认知度和血压控制良好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良好率(62.50%vs43.75%)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中医体质辨识认知度(91.25%vs77.50%)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时P

  • 标签: 中医体质辨识 社区健康管理 代谢综合征 防治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医护理在减少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应用作用。方法:对2018年5月~2019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7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分别采用两种处理手段:常规护理、中医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术后7天时,中医组患肢端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且下肢肿胀程度缓解较常规组更明显(P<0.05);中医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6%显著要低于常规组的18.4%(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采取中医护理手段,能缓解患肢疼痛、减轻患肢肿胀程度,有减少下肢DVT形成之效。

  • 标签: 中医护理 股骨颈骨折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慢性胃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后行饮食调理和中医情志护理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接受常规治疗的 146 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 n=73 ,饮食调理和中医情志护理)和对照组( n=73 ,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情绪评分优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慢性胃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后行饮食调理和中医情志护理可以改善患者情绪,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慢性胃炎 饮食调理 中医情志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情志护理联合穴位敷贴对冠心病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到我院治疗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则采用中医情志护理联合穴位敷贴。邀请患者填写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心理SAS(45.2±4.3)和SDS评分(42.8±6.3)均低于对照组患者SAS(56.3±5.5)和SDS评分(58.1±3.9),t=16.14,46.00,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6.66%)高于对照组患者(83.33%),2=5.9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情志护理联合穴位敷贴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可以有效避免患者陷入焦虑和抑郁的情绪中,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中医情志护理联合穴位敷贴在临床对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中医情志护理 穴位敷贴 冠心病 心理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运动指导与中医营养联合胰岛素治疗儿童糖尿病的临床优势。方法:以我院2018年1-12月治疗的146例儿童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至对比组和实验组。对比组患者选择单一胰岛素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胰岛素治疗基础上进行运动指导和中医营养治疗,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显效率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比组(P

  • 标签: 儿童糖尿病 胰岛素 运动指导 中医营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对新生儿VAP并发中毒性肠麻痹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60例新生儿VAP并发中毒性肠麻痹患者,依据入院时间编号后奇偶数分成两组,对照组新生儿接受西医治疗,观察组新生儿接受中西医综合疗法,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等数据,得出结论。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痊愈、有效以及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肠鸣音恢复时间与首次排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各项临床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中医综合疗法 新生儿VAP 中毒性肠麻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护理模式在异位妊娠微创术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间在我院进行异位妊娠微创手术的10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中医护理干预。记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住院时长以及术后再次发生异位妊娠的概率情况,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长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再次出现异位妊娠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在异位妊娠微创术后的临床护理中发挥了显著作用,明显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有效控制了术后患者再次发生异位妊娠的概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及推广。

  • 标签: 中医护理 异位妊娠 微创术后 患者护理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胃肠道功能紊乱是腹部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腹胀、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和排便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为腹部手术方式之一,患者由于手术创伤、术中充入CO2、全身麻醉等因素的影响,常出现以下一系列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胃肠动力下降、胃肠道蠕动减弱或消失、腹部膨隆、腹痛、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以上一系列的临床症状统称之为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术后一旦发生胃肠功能紊乱,轻则需要通过禁食禁饮、胃肠减压、静脉营养等治疗,易导致患者术后营养摄入不足而出现营养功能障碍;重则引起腹腔内压力增高,继而并发感染、伤口迁延不愈、肠粘连、肠梗阻、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加重患者病情,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负担与患者经济负担。本研究就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浅析及中医护理作一综述。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胃肠道功能紊乱 中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医护理原则和方法在周围性面瘫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5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并按照硬币分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时间在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间,2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27例实验组患者应用中医护理,对比护理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降低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原则和方法在周围性面瘫患者康复护理中发挥着重要意义,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中医护理 原则和方法 周围性面瘫 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