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尿常规检验中采用尿液干化学检验联合尿沉渣检验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接受尿常规检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尿液样本均接受尿沉渣、干化学法及两种联合方法检验,对三种方法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对于定量白细的胞阳性临床检出率来说,干化学法、尿沉渣以及二者联合检测分别为71.00%、82.00%和94.00%,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尿液干化学法及尿沉渣(P

  • 标签: 尿常规检验 干化学 尿沉渣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微创与劈冠在拔除下颌低位阻生智齿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从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拔除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艾滋病抗体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以及酶免疫完成检测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的48例艾滋病患者进行诊断研究;依据检测方法不同,分为化学发光组以及酶免疫组;两组均针对48例患者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以及酶免疫完成抗体检测;就获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48例艾滋病患者完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后,阳性患者47例,疾病检出率为97.92%;对48例艾滋病患者完成酶免疫检测后,阳性患者39例,疾病检出率为81.25%;化学发光组疾病检出率高于酶免疫组(P

  • 标签: 艾滋病抗体 酶免疫法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研究化学发光与酶联免疫对于乙肝病毒血清的检测的效果。方法: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乙肝病毒患者中随机选择200位患者,根据抽样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参照组100例,选用酶联免疫;实验组100例,采用化学发光。观察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阳性检出率和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结果:经过两组患者的血清检查结果得出,选用化学发光的患者的血清阳性检出率高于采用酶联免疫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化学发光的灵敏度同样优于参照组的酶联免疫,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化学发光与酶联免疫对比,化学发光血清阳性检出率更高,灵敏度也更强,可提高确诊率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

  • 标签: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法 乙肝 病毒血清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免疫胶体金与酶联免疫在血站梅毒螺旋体检测中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宜宾市中心血站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采集的梅毒抗体阳性样本100份,阴性样本100份,所有样品均进行免疫胶体法金检测和酶联免疫检测,考察两组检测的阳性率、检测时间和检测成本。结果 采用免疫胶体金用于献血者初筛检验,酶联免疫用于无偿献血血液检测放行,梅毒检测的准确率更高,检测成本和检测时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免疫胶体金与酶联免疫在梅毒检测中的联合应用可以降低无偿献血血液检测结果的不合格率和梅毒检测阳性率,提升血液质量,降低血液报废率和血液成本,推荐在血站中应用。

  • 标签: 免疫胶体金法 酶联免疫法 梅毒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艾滋病抗体检测中使用酶联免疫和胶体金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实验室1922份血清标本进行艾滋病抗体的检测为研究对象,其血液标本均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测定,并对比方法的检测差异。结果 采用酶联免疫进行初次筛查,有12份阳性,1910份阴性,阳性率为0.62%。在胶体金实验中,有13份阳性,1909份阴性,阳性率为0.68%。结论 针对艾滋病抗体检测采用胶体金和酶联免疫准确性无显著差异,均可作为艾滋病抗体检测的有效手段,从而降低疾病对患者机体的危害。

  • 标签:
  • 简介:背景:近些年关于全身振动训练的研究在逐年增多,全身振动仪器也开始逐渐流行,全身振动训练的价值正在逐渐被挖掘,特别是不便于参加常规锻炼的体质弱势人群被认为能够在全身振动训练中受益,其中老年人占了较大比重。目的:阐述全身振动训练在下肢功能和慢性疾病两个方面对老年人产生的影响并对相应机制进行探讨,为其他全身振动训练研究提供参考。方法:由第一作者以"wholebodyvibration"为主题词在Webof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检索1998年至2015年的全身振动训练文献,然后以"olderadult"、"elderly"、"seniors"和"aging"为关键词进行筛选;中文数据库选择中国知网(CNKI),以"振动训练"、"老年"、"高龄"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其中振动之于肺部疾病的研究除外。文献筛选时以60岁为标准来界定老年人群,下肢功能方面选择与老年人跌倒相关且易在全身振振动训练中产生效果的"神经肌肉功能"、"平衡功能"和"步行功能",慢性疾病方面选择与全身振动训练作用机制联系紧密的神经肌肉系统类和心血管系统类疾病,包括脑卒中、Ⅱ型糖尿病、高血压和帕金森病。结果与结论:老年人在全身振动训练中的下肢肌力增强效果显著,平衡和步行功能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慢性疾病(脑卒中、2型糖尿病、高血压及帕金森病)方面,全身振动训练的效用主要表现在神经-肌肉系统功能上,如肌力增强、肌肉僵硬和震颤程度减轻等,全身振动训练对老年人慢性疾病的部分指标也存在着改善效应。全身振动训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训练方法,在肌肉力量、平衡和步行功能方面有提升需求的老年人可以使用此训练方法。老年人在选择全身振动训练时要衡量其投入-产出比,不能因其耽误常规治疗,关于全身振动训练未来还需要大�

  • 标签: 组织工程 振动 老年人 组织构建 下肢力量 平衡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31例经活检病理证实的乳腺癌女性患者起先均接受NAC,每4周重复治疗,共6个疗程,化疗后1~2周又经手术病检。依据病理切片上观察的肿瘤细胞密度(TCD)减小程度进行病理反应性分级:1级无变化;2级减小30%以下;3级减小30%~90%;4级减小90%以上;5级肿瘤完全消失。1~3级称组织学非显著反应(NMHR)组,4~5级称组织学显著反应(MNHR)组。所有患者于化疗前及3个疗程后均经磁共振平扫与增强扫描,以获得剪影图和在MIP像上测量治疗前与3个疗程后乳腺癌灶最大径线的变化情况,并与术后病理反应级别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较。结果MRI与病理反应级相关性分析表明,MHR组乳腺癌灶最大径线减小程度及其变化率均显著高于NMHR组(P〈0.05)。结论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与术后病理相结合,是评价乳腺癌NAC疗效较敏感的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病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全身振动训练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美国 Power-Plate振动仪对 11例 18-35岁膝关节前交叉重建术后患者进行 4周,每周 3次, 30min/次频率 35 ~ 40 Hz,振幅 2mm的振动训练,并在振动干预前后使用美国 Biodex Medical System公司生产的 Biodex Balance system平衡能力测试仪对患者进行平衡能力测试。结果:全身振动训练 4周后,患者的总体稳定分数由训练前 44.63±17.25升高至训练后 58.54±12.68,向前稳定分数由训练前 40.45±21.77升高至训练后 55.63±13.82,向后稳定分数由训练前 60.90±25.55升高至训练后 68.27±20.08,向右稳定分数由训练前 56.27±15.01升高至训练后 68.18±14.43,向右稳定分数由训练前 59.09±14.19升高至训练后 66.27±15.74。结论: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进行全身振动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运动控制及协调能力,提高其平衡能力。

  • 标签: 振动训练 平衡能力 本体感觉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前列腺癌诊断中采取 DWI 成像技术与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的价值。 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于 2018.10~2019.10 期间我院接收的疑似前列腺癌患者 41 例,所有患者均实施 DWI 成像技术与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进行诊断,金标准为病理检查结果,对 2 种诊断技术的诊断效果。 结果: 与 DWI 成像技术相比,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可提升诊断准确率( P<0.05 )。 结论: 前列腺癌诊断中采取 DWI 成像技术与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诊断价值均较高,尤其是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 2 者可以结合诊断,有效提升其诊断准确率。

  • 标签: 前列腺癌 DWI 成像技术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振动排痰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运动耐受性的影响。方法经回顾选择2016年3月至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155例慢阻肺患者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护理措施,分成研究组(79例)和对照组(76例),对照组行常规排痰护理,研究组行振动排痰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排痰量及6分钟行走距离。结果研究组排痰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6分钟行走距离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振动排痰护理方案,可有效促进慢阻肺患者的排痰,且显著提高其肺功能以及运动耐受性。

  • 标签: 振动排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运动耐受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尘肺病人排痰护理期间应用体外振动排痰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9年5月-2020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振动排痰护理应用于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对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以患者所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到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慢阻肺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另一组为研究组,患者实施振动排痰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以及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更优,且该组患者住院时间更短(P<0.05)。结论:为慢阻肺患者实施振动排痰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使患者在短期内恢复健康。

  • 标签: 振动排痰 慢阻肺 应用价值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氧疗和振动排痰护理服务对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选出2022年4月~2023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中抽选出58例,按照简单随机将其分成2组,每组29例。其中对照组慢阻肺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慢阻肺患者采取氧疗和振动排痰护理,对比两组慢阻肺患者护理前后运动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并对比2组慢阻肺患者排痰舒适度、痰液排出量。结果:护理前,两组慢阻肺患者运动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对比:P>0.05;护理后,观察组慢阻肺患者的运动耐受力显著增加,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观察组慢阻肺患者的排痰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痰液排出量也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阻肺患者开展氧疗和振动排痰护理服务,能够有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运动耐受能力。

  • 标签: 氧疗 振动排痰 护理 慢阻肺 生活质量 运动耐力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进行应用,探究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6针、10针和12针对于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及就诊时间在2020年1月到2021年12月,共计患者278例。根据应用穿刺活检针法不同进行分组,其中6针126例患者,10针穿刺活检102例,50例接受12针穿刺。结果:通过对比不同穿刺方法在不同PSA区间的阳性率可知,10针与12针穿刺活检阳性率高于6针,P

  • 标签: 超声引导 穿刺活检 前列腺穿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拔牙与传统拔牙在阻生齿拔除中的作用对比。方法:随机挑选2019年5月-2020年5月间在我科室需要接受拔牙治疗的56名阻生齿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组例命名,采用传统拔牙方案的为常规组;采用微创拔牙方案进行治疗的为微创组,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参数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治疗满意度。结果:微创组患者接受治疗时,其手术治疗时间更短,张口受限程度、疼痛评分以及肿胀程度评分也要更低;微创组患者在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发病率要低于常规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也比较高,P<0.05。结论:在对阻生齿患者进行牙齿拔除时,选择微创技术进行拔除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影响更小,手术时间也相对更短,更易被患者接受。

  • 标签: 微创拔牙法 传统拔牙法 阻生齿拔除 作用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