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 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 2017 年 2 月至 2019 年 2 月我院 ICU病房收治的 72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36 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 36 例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 SAS、 SD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为 5.56 %,对照组为 27.78 %,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 100.00 %,对照组为 80.56 %, 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 ICU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负性情绪,对于降低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ICU 预见性护理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在许多医院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中,非计划性拔管仅次于用药错误而占据第2位[1]。我院对于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措施是勤观察、勤固定、勤交班、勤宣教,护士均知晓且能遵照执行。根本原因分析法是(rootcauseanalysis,RCS)是一种回溯性医疗不良事件分析工具,该方法将重点放在整个系统及过程的改善方面,而非仅限于个人执行上的检讨[2、3]。近年来,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法 护理不良事件 非计划性拔管 鼻肠管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设计和评估一项针对湿疹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教育计划。文中首先简要介绍皮肤病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健康的影响,并指出自我管理教育在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然后回顾自我管理的概念、湿疹病患者面临的挑战及其对教育需求。

  • 标签:
  • 简介:【摘要】 为了减少在污染区的护理人员因呕吐、头晕、头痛、低血糖、跌倒等不适而发生非计划外出,针对护理人员非计划外出的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和总结,其中环境与饮食的改变,工作任务繁重,体能消耗太大、武汉疫情严重,执行任务人员压力大防护用品引起的不适是主要因素,通过对进污染区工作的护理人员思想进行摸排,做好心理护理,及时调整岗位,提出事先预防,事中处置和事后评估与处置三大策略,制定相应应急预案及处置措施,保证护理人员的安全,做好护理人员的防控工作,确保护理人员“零感染”,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非计划外出 污染区 护理
  • 简介:摘要:慢阻肺属于呼吸内科常见病,主要由是气流阻塞而引起的的慢性肺部疾病。由于该病症多发于老年群体,且病情较为复杂,多数患者需要住院治疗。住院期间给予患者高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全面提升康复速度[1]。常规护理主要是给予患者基础性护理,无法满足临床需求,所以需要给予患者更加良好的护理。本篇文章主要分析老年慢阻肺住院患者经规范性肺康复护理计划对肺功能的价值,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老年慢阻肺 住院 规范性肺康复护理计划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宣教干预对计划免疫儿童接种依从性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分析。方法  以接受计划免疫的200名儿童及家长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引导式健康宣教)与对照组(常规宣教),比较两组儿童接种依从性及家长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计划免疫接种率分别为96.00%、93.00%,高于对照组(75.00%、82.00%,P

  • 标签: 健康宣教 计划免疫 接种依从性 家长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膀胱癌根治术后造口患者采取出院计划模式联合社区居家护理产生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接收的30例膀胱癌根治术后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方式分组,50%对象采取一般护理,设定为对照组;50%对象采取出院计划模式联合社区居家护理,设定为观察组。分析两组两种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SF-36评分明显较高,(P

  • 标签: 出院计划模式 社区居家护理 膀胱癌根治术 造口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膀胱癌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中运用出院计划模式联合社区居家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40例膀胱癌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出院护理)和实验组(出院计划联合社区居家护理),20例/组,出院后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出院后平均生活质量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膀胱癌 出院计划 社区居家护理 输尿管皮肤造口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综合性护理在降低ICU小儿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以我院ICU收治的80例接受气管插管的小儿患者为例(2022年4月-2023年4月),根据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并予以常规护理、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发生非计划性拔管概率为2.50%与对照组(17.50%)比较,更低(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95.00%与对照组75.00%比较,更高(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用于ICU小儿气管插管护理中,可显著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概率,同时提升护理质量,使家属对护理更满意。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ICU 小儿气管插管 非计划性拔管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院实施品管圈活动降低胃肠管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于我院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各随机抽取310例患者进行非计划性拔管风险检查,统计拔管风险并进行对比,分析品管圈活动的应用价值。结果:改善后检查表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6.77%)显著低于改善前(15.16%)(P<0.05)。改善前后非计划性拔管风险防范率(93.23%)显著高于改善前(84.84%)(P<0.05)。结论:为降低胃肠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采取品管圈活动改善非计划拔管,经过品管圈活动后非计划性拔管风险得到有效防范,更有助于提高临床安全管理,有利于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 标签: 胃肠管 非计划性拔管 品管圈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防范颅脑损伤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12月— 2018年 11月医院收治的 92例颅脑损伤气管插管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 46例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设为研究组,另外的 46例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设为对照组,分析非计划性拔管原因以及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颅脑损伤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护理中有着更好的应用效果,相比于常规护理干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现象更少,应该被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颅脑损伤气管插管 非计划性拔管
  • 作者: 林纳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1-08-12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0年 第36卷 第2期
  • 机构:安顺市人民医院,贵州安顺561000
  • 简介:目的:观察评价预见性护理对降低ICU机械通气患者非计划拔管率的效果和护理质量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5月~2020年5月研究时间段内入住本院ICU病房患者共84例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护理研究。将患者随机分组后,予以不同护理模式,对照组行基础护理,观察组性预见性护理,各组样本量均为42例。比较患者ICU护理期间非计划拔管率、ICU治疗指标、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质量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ICU护理期间机械通气非计划拔管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期间ICU治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一次性脱机成功率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期间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时护理质量各项测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测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ICU机械通气治疗患者预见性护理实施,可在有效降低机械通气期间非计划拔管风险同时,控制患者相关并发症风险,护理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预见性护理;ICU;机械通气;非计划拔管;护理效果;护理质量
  • 简介:【摘 要】目的:对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于降低中经口鼻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 2019年 6月至 2020年 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护理的 100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 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方法,对降低经口鼻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效果进行研究,对比两组护理后患者的满意情况,分析患者的满意度。 效果:对比观察组与实验组的护理结果,观察组可以有效降低经口鼻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经口鼻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预见性护理干预 经口鼻插管 非计划性拔管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阶梯式康复训练计划护理用于老年脑梗死的价值。方法:2020年9月-2022年8月本科接诊老年脑梗死病人70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阶梯式康复训练计划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关于FMA评分,干预结束时:试验组数据(86.51±4.21)分,和对照组数据(76.36±3.96)分相比更高(P<0.05)。关于满意度,试验组数据97.14%,和对照组数据80.0%相比更高(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用阶梯式康复训练计划护理,肢体功能改善更加明显,满意度提升更为迅速。

  • 标签: 脑梗死 满意度 阶梯式康复训练计划护理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管理在预防神经内科患者胃管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留置胃管患者80例,按照区组随机化原则将病人随机分配到观察组和对照组,预先设定两组人数相等,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神经内科留置胃管患者行集束化护理管理策略可有效地预防神经内科非计划性拔管,降低管道护理风险,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可以减少患者出现非计划性拔管的可能性,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 标签: 神经内科 留置胃管 集束化护理管理 非计划性拔管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在儿童早期教育中,运用儿童健康成长计划和医教融合模式,能够促进幼儿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发展,同时也能提高幼儿保健意识,增加家长和老师的健康知识,进而推动社会健康教育的发展。因此,儿童健康成长计划和医教融合模式在推进儿童早期教育中应用是非常有意义的。由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和医教融合的可行性,婴幼儿教育领域中也开始探索医教融合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早期教育是孩子的人生阶段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0-3岁这一关键时期,儿童身体和心理的发展都需要得到全面的关注。因此,在儿童早期教育中探索医教融合模式的应用,不仅可以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可以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和医疗保健水平,对于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医教融合模式 儿童早期教育 作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外固定法对留置导尿管患者舒适度、非计划拔管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22年7月-2022年12月220例留置导尿管患者,信封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改良外固定法。比较两组满意度、舒适度、非计划拔管率。结果: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非计划拔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留置导尿管患者采取改良外固定法效果确切,可减少非计划拔管,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

  • 标签: 改良外固定法 留置导尿管患者 舒适度 非计划拔管 满意度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预防非计划性拔管(UEX)工作坊(WORKSHOP)联合强化训练方法对提高ICU护士UEX知信行的影响。方法对20名ICU护士进行WORKSHOP联合强化训练方法进行培训,采用自制的《ICU护士预防UEX的知信行调查问卷》评价培训前后护士的认知、信念和行为变化。结果护士培训后总体水平较培训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知识、态度及行为评分较培训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WORKSHOP联合强化训练方法能提高ICU护士关于预防UEX知识、态度以及行为水平,使知信行达到了统一,整体上达到了培训的预期效果,提高了护理服务的内涵。

  • 标签: ICU护士 工作坊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非计划下机采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70名需要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组35名,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干预性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最终的护理效果指标进行对比,相关指标包括非计划性下机发生率、非计划下机原因、治疗时间。结果在非计划性下,机率方面,两组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需要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而言,采取必要的干预性护理措施十分干茧,能够有效减少非计划下机的情况,保证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因此建议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CRRT治疗 非计划下机 干预性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阶梯式康复训练计划护理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及满意度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脑梗塞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治疗期间应用护理方法的差异,将其分别纳入常规组和观察组各50例。常规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阶梯式康复训练计划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模式应用下患者的语言功能、肢体功能及满意度指标。结果:研究数据显示,在不同护理模式应用下,相比于常规组,实验组语言功能以及肢体功能得到显著的改善,其护理满意度更高,数据相对比,P<0.05。结论:在老年脑梗塞患者护理中实施阶梯式康复训练计划护理,有助于患者语言功能以及肢体功能更好的恢复,护理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 标签: 阶梯式康复训练计划护理 老年脑梗塞患者 语言功能 肢体功能 满意度 护理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