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8 个结果
  • 简介: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是一种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常见神经退行性疾病,资料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中有1%~2%罹患此病[1]。其典型临床特征包括运动迟缓、僵直、静止性震颤姿势障碍等在内运动性症状,这些症状产生是由异常结构化α-突触核蛋白沉积于中脑黑质区多巴胺神经元导致其大量丢失所引起。

  • 标签: 帕金森病 Α-突触核蛋白 肠道菌群
  • 简介:心房颤动(AF)是临床最常见心律失常。在过去十年中,导管消融已经成为症状性AF标准疗法。无论短期还是长期随访,导管消融治疗AF疗效显著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同时,有荟萃分析显示,AF消融术成功率49%-86%,成功率因随访时间及患者基线特征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 标签: 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 复发 消融
  • 简介: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癌症中扮演重要角色。基因组关联研究已经发现,大量lncRNA与各种类型癌症相关。lncRNA表达突变能够促进肿瘤形成转移。lncRNA可能具有肿瘤抑制促进致癌作用。因为lncRNA基因组表达具有多样性特异性,所以,lncRNA被认定可以作为新肿瘤分子标志物治疗靶点。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报道,lncRNA在癌症中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肿瘤 长链非编码RNA 生物标志物 综述
  • 简介:生酮饮食(KD)是一种以脂肪及脂肪酸为主要构成配方饮食,含高比例脂肪、适量蛋白质低碳水化合物,是一种疗效确切非药物治疗方法。生酮饮食最早由Wilder于1921年报道,作为难治性癫痫一种补充疗法。随着医学科学发展,KD不断被应用于其他疾病辅助治疗,其安全性、有效性得到了进一步探索研究。本文就KD在各种疾病患者辅助治疗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生酮饮食 神经系统疾病 肿瘤 炎症 综述
  • 简介:目的比较采用泡沫多酶预处理剂与自动超声机结合全效型多酶清洗剂两种预处理方法对手术器械清洗效果,手术器械预处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使用后2-4小时内有肉眼可见血液类污物手术器械60件作为样本,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使用泡沫多酶预处理剂预处理,对照组采用自动超声机结合全效型多酶清洗剂预处理,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检测两组预处理结果,进行比较。经清洗机清洗后,再次使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检测,比较两组最终清洗效果。结果经两种方法预处理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预处理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清洗机清洗后两组合格率均为100%,两组清洗效果无差异(P〉0.05)。结论泡沫多酶预处理剂自动超声机结合全效型多酶清洗剂两种预处理方法能达到相同预处理效果。

  • 标签: 泡沫多酶 自动超声机 预处理方法 ATP生物荧光检测法 复用污染手术器械
  • 简介:近年来研究发现,维生素D不仅在骨骼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非骨骼疾病中也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基础研究证实,维生素D受体广泛分布于体内各种组织细胞;临床研究发现,补充维生素D预防治疗代谢综合征及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肿瘤有重要作用。本文就维生素D缺乏与上述疾病关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维生素D 维生素D受体 疾病 研究进展
  • 简介: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及相关运动障碍性疾病临床诊断中,脑结构及功能影像学检查是不可或缺一部分,其可帮助鉴别不同运动障碍疾病患者脑内解剖学病变部位(定位)功能障碍原因,并有助于临床药物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1]。尤其是随着我国PD诊疗日益规范,神经影像学检查已成为PD及相关运动障碍性疾病诊断鉴别诊断不可或缺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帕金森病 影像学检查 诊断 专家共识
  • 简介:目的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neuroendocrinetumoms,PNET)多排螺旋CT(multi-slicecomputedtomography,MS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PNETMSCT资料.包括肿瘤位置、大小、内部成分(囊实性及钙化)、强化特点等。参照2010年WHO最新分类方法,以手术病理标准,将肿瘤分为G1、G2、G3三级。结果30例患者30个病灶,其中WHOG1-G3级肿瘤分别为16、6、8例。肿瘤位于胰头部16例、体部8例、尾部6例:横断面最大层面横径范围约为1.6-10.0cm;肿瘤以实性成分为主16例,以囊性为主3例,病灶呈囊实混合性11例;钙化6例。不同病理级别肿瘤部位、大小、是否伴囊变坏死(或)钙化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动脉、门脉及延迟期G1级肿瘤CT值均高于G3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动态增强扫描PNET术前分级有一定帮助,肿瘤病理分级越高,强化程度越差。

  • 标签: 胰腺 神经内分泌肿瘤 病理学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 简介: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系统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uPA介导S100A12/RAGE分别通过介导单核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及平滑肌源性泡沫细胞形成,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其中S100A12/RAGE有望成为新型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作用靶点。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裂解生成suPAR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并可以预测冠心病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可能性。本文主要从以上两个方面分别介绍uPA-uPAR系统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作用。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 S100A12蛋白 晚期糖化终产物受体 可溶性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 简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hypercholesterolemia,FH)是严重遗传代谢性疾病,是国际公认全球性疾病[1]。其主要临床特征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水平极度升高、皮肤肌腱等多部位出现黄色瘤,全身严重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1,2],可导致较为严重早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theros-clerosiscardiovasculardisease,ASCVD)甚至危及生命[3,4]。

  • 标签: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纯合子型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 管理 经验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在修补乳腺恶性肿瘤术后胸壁巨大缺损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2013年4月至2017年11月共22例乳腺恶性肿瘤手术后胸壁缺损患者.运用不同手术方法均行I期胸壁缺损修复。其中9例行背阔肌肌皮瓣转移修补术,4例行侧乳腺内乳穿支皮瓣转移修补术,余行植皮术。结果22例修补手术均取得成功。2例植皮患者术后植皮区轻度水肿,经积极换药后痊愈。所有患者无积液,感染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2年,除1例出现肝转移外,其余患者均无出现复发远处转移。结论运用不同手术方法修补乳腺恶性肿瘤术后胸壁巨大缺损,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提高了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应根据患者胸壁缺损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患者修补方式。

  • 标签: 乳腺肿瘤 背阔肌肌皮瓣 内乳动脉穿支皮瓣 植皮术 胸壁缺损
  • 简介:目的研究比较大肠杆菌OmpA信号肽衍生多肽P-KKK在体外不同细菌杀菌效应。方法采用琼脂铺板计数法测定衍生多肽P-KKK革兰阳性(G+)菌革兰阴性(G-)菌杀菌活性,将不同浓度衍生多肽P-KKK分别与3种G+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枯草芽孢杆菌)3种G-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绿脓杆菌)在37℃孵育2h,铺板后置于37℃中培养18-24h,记录每一琼脂板上菌落形成数量(CFU),计算多肽P-KKK杀菌率。结果衍生肽P-KKKG+菌具有较强杀菌活性,浓度在200ug/mL时,能杀灭98.5%以上G+菌,浓度40ug/mL时杀菌率也达80.2%以上;G-菌也有较强杀菌活性,浓度在200ug/mL时,能杀灭93.8%以上G-菌,浓度40ug/mL时杀菌率也达15.2%-99.7%。结论大肠杆菌OmpA信号肽衍生肽P-KKKG+菌及G-菌均具有明显杀菌活性,进一步其结构与功能进行研究将有助于开发出新型抗菌药物。

  • 标签: 大肠杆菌 OmpA信号肽 衍生肽 抗菌肽 杀菌活性
  • 简介:目的应用侧胸壁血管带蒂复合组织瓣重塑乳腺癌保乳术乳房外形,并观察其术后效果。方法兰州市妇幼保健院乳腺外科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10例乳腺癌患者接受该手术方式,利用侧胸壁动静脉血管作为血管蒂转移该组血管支配远端复合组织瓣修复填充乳腺癌保乳手术后所形成乳房大体积缺损残腔,以期达到乳腺癌保乳手术后乳房良好外形。结果1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出血约20~30ml,手术时间2~3h,无输血病例,平均住院天数11.5(10~15)d,手术后切口无感染,愈合良好。10例均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1(2~20)个月,无患肢水肿、失对称性及局部复发等并发症,乳房获得良好美容效果。结论该手术方式针对肿物较大但保乳意愿强烈患者而言是有效、安全、经济手术方式。

  • 标签: 侧胸壁血管 带蒂复合组织瓣 乳腺癌保乳手术 重塑乳房外形
  • 简介:目的检测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健康孕妇体内血清维生素D含量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探讨二者之间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四川省三台县人民医院门诊产科行产前检查GDM孕妇200例(糖尿病组)、健康孕妇76(对照组)研究对象,检测两组孕妇维生素D及HbA1c水平,GDM孕妇维生素D含量与HbA1c水平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糖尿病组孕妇血浆25-OH-D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组孕妇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不足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维生素D正常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孕妇HbA1c水平与其年龄(r=0.280,P=0.172)、身高(r=0.136,P=0.262)、孕前体重(r=0.158,P=0.401)、孕周(r=-0.246,P=0.074)无相关性,与维生素D含量呈负相关(r=-1.816,P=0.014)。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体内血清维生素D含量显著低于健康孕妇,其维生素D含量与HbA1c水平密切相关,早期检测维生素D含量可判断孕妇发生GDM风险。

  • 标签: 妊娠糖尿病 维生素D 糖化血红蛋白 血糖
  • 简介:目的:在无症状人群中评估9p21位点多态性与颅内、外动脉狭窄关联。方法:纳入889例无卒中史高血压患者,收集一般资料,检测血、尿样本并提取全血DNA。采用CT血管成像(CTangiography,CTA)评估颅内、外动脉狭窄。选取位于9p21位点rs1333049rs2383207进行分型。结果:纳入人群中46.2%颅内、外动脉无狭窄,21.4%仅颅内狭窄,15.4%仅颅外狭窄,17.0%颅内、外共存狭窄。所选位点在校正多重危险因素后与颅内、外共存狭窄显著相关(P=0.0110.017);rs2383207-A等位基因携带显著与降低狭窄程度相关(P=0.009),与较少病变数目无关(P=0.063)。结论:9p21位点rs1333049rs2383207与无症状颅内、外共存动脉狭窄显著相关,可用于评估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水平。

  • 标签: 颅内、外动脉狭窄 9p21 缺血性脑卒中 遗传 关联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沉默信息调控因子3(Sirtuin3,SIRT3)及氧化应激在姜黄素(curcumin,cur)抗H9c2细胞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I/RI)中作用。方法常规培养H9c2细胞,给予姜黄素预处理后建立细胞I/R模型,处理完毕后检测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氧自由基(reactiveoxygenspecies,ROS)水平、丙二醛(MDA)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SIRT3、凋亡相关分子表达水平,从而明确姜黄素氧化应激、SIRT3水平及凋亡影响。在此基础上用SIRT3siRNA下调SIRT3表达,给予姜黄素处理,建立I/R模型,检测上述指标,明确姜黄素是否通过激活SIRT3,抑制氧化应激抗H9c2细胞I/RI。结果I/R处理后细胞活力下降,LDH释放增多,ROS水平升高,MDA含量升高,还原型GSH水平下降。Western检测发现SIRT3表达下降,凋亡指标上调。姜黄素预处理后细胞活力恢复,LDH释放减少,ROS水平、MDA含量下降,还原型GSH水平上升,凋亡指标下降。SIRT3siRNA下调SIRT3表达后,姜黄素上述作用被逆转。结论姜黄素能有效减轻H9c2细胞I/RI,可能是通过上调SIRT3,抑制氧化应激实现

  • 标签: 沉默信息调控因子3 缺血再灌注损伤 姜黄素 氧化应激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腋窝增生肿大淋巴结中肿瘤干细胞负载miR30a后在裸鼠体内侵袭能力变化。方法将腺病毒miR30a寡核苷酸片段转染人从乳腺癌患者增生肿大腋窝淋巴结中分离、培养乳腺癌干细胞(3组:肿瘤干细胞+miR30a组、肿瘤干细胞十病毒空载体组、肿瘤干细胞空白组),同时设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3组:231细胞株+miR30a组、231细胞株+病毒空载体组、231细胞株空白组)对照。以免疫组化Westernblot检测荷瘤鼠肿瘤组织中VimenfinN-Cadherin表达。结果原代乳腺癌干细胞平均转染率62.5%,MDA-MB-231细胞株平均转染率78.2%。乳腺癌干细胞细胞株空白对照组荷瘤鼠肿瘤体积明显大于miRNA30a干预后肿瘤体积。未干预组裸鼠肿瘤组织中VimentinN-Cad-herin蛋白上调表达,而被microRNA干预后2组细胞侵袭分子均表达下降(21.1%±1.4%,25.3%±1.6%),2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至6周时未见转移瘤出现。结论从乳腺癌患者腋窝增生肿大淋巴结中提取肿瘤干细胞能在裸鼠体内生长、增殖。miR30a抑制了乳腺癌干细胞样瘤细胞增殖侵袭能力,miRNAs干扰技术可为乳腺癌治疗提供靶点。

  • 标签: 乳腺癌干细胞 荷瘤鼠 增殖抑制 miRNA30a
  • 简介:比较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CVR)后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或瑞芬太尼脑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择期行体外循环下CVR患者90例,术后返回重症监护室(ICU)进行镇静。根据镇静剂不同将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组(DK组)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组(DR组),各组45例。其中DK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2~0.7μg/(kg·h)、氯胺酮0.3~0.5mg/(kg·h)静脉泵注;DR组右美托咪定用法与DK组相同,瑞芬太尼以2.5~5.0μg/(kg·h)静脉泵注。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和平均心率(MHR),并分别于镇静前(T0)、镇静后2h(T1)、6h(T2)、12h(T3)、24h(T4)检测脑损伤指标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记录在ICU期间患者谵妄情况,右美托咪定、地佐辛及氟哌啶醇用量,苏醒时间、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或秩和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T1~4时2组患者S100β及NSE水平较T0均显著降低(P<0.05),且相较于DR组,DK组在T1~4时S100β及T1~3时NSE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前2组患者MAP及MHR差异不显著,镇静后DK组患者30min~9hMAP及30min~8hMHR显著高于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DK组患者MAP及MHR较DR组波动较平缓。与DR组比较,镇静过程中DK组患者右美托咪定[(374.3±52.7)vs(504.6±69.3)μg]、地佐辛[(9.6±2.7)vs(15.6±3.3)mg]及氟哌啶醇[(29.7±3.2)vs(46.6±3.4)mg]、低血压率[6.6%(3/45)vs24.4%(11/45)]、心动过缓[4.4%(2/45)vs20.0%(9/45)]、苏醒时间[(457.2±14.5)vs(504.2±16.9)min]、拔管时间[

  • 标签: 体外循环 心脏瓣膜置换术 氯胺酮 右美托咪定 瑞芬太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