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9 个结果
  • 简介:空间数据基础信息现势性是衡量其使用价值重要标志之一。随着GIS技术应用推广与深入,用户对空间数据现势性和准确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空间数据更新是通过信息服务平台用现势性强现状数据或变更数据更新数据库中非现势性数据,从而达到保持现状数据库中空间信息现势性和准确性或提高数据精度目的,同时将被更新数据存入历史数据库。

  • 标签: 空间数据库 数据更新 GIS 国土资源
  • 简介:运用积分回归方法,对宝鸡地区眉县、风翔和麟游3个代表县1981--2010年30a玉米产量与气象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播种期干旱和灌浆期低温阴雨寡照对夏玉米影响程度塬区大于川道;春旱和初夏早是制约山区春玉米产量主要因素。适时早播,利用前期热量避免后期低温阴雨寡照,对宝鸡玉米生产尤为重要。通过改善品种,强化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不利气象因素对川塬夏玉米种植区生产影响;发展地膜覆盖栽培将是解决不利气象条件对山区春玉米种植区影响主要方法。

  • 标签: 气候因素 玉米生产 宝鸡
  • 简介:海洋渔业预报使用遥感数据一般只能获得海洋表面的环境信息,而Argo数据可以为渔业预报提供较深处温盐数据,为了在渔业预报中按其时间周期进行使用,需要计算它周期以提高预报质量。通过功率谱估计计算出2001-2008年数据存在较长周期为62.7天和117.5天,较短周期为4.9天和9.8天,同时还有一个约为7天不明显周期,观测剖面数据总量在年际与年内都存在较大变化。

  • 标签: ARGO 周期 功率谱估计 傅里叶变换
  • 简介:喀斯特山区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已经成为决定西南地区环境、经济和社会能否持续发展关键问题,其中植被生态恢复无疑是极为基础和重要环节之一,物种选择又是重中之重.通过互联网搜索、文献阅读和野外实地考察,针对喀斯特分布极广且石漠化最为严重贵州省,本研究调查和分析了喀斯特山区植被生态恢复过程中所选择物种分布现状,对其恢复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价,希望能对西南喀斯特山区生态恢复,尤其是对即将全面铺开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参考和建议.结果表明:在贵州省78个岩溶县(市、区)328个地点,共调查收集到用于植被恢复物种87种,其中生态林物种26种(主要是松、杉、柏、香椿、杨树和车桑子等),经济林物种47种,包括26种药用植物(太子参、天麻等)和其他21种经济林物种(茶、油茶、梨、桃、李、板栗等),另外有牧草14种(白花三叶草、黑麦草、紫花苜蓿等).这些物种聚集或散种植在不同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大区:A区(黔西高原山地)、B区(黔中丘原山地)、C区(黔东低山丘陵)和D区(无石漠化).就恢复效果而言,油茶、茶、中药材、花卉栽培及草地畜牧业均显示出了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良好势头,板栗、核桃、花椒、桃、梨等经济林物种也在其生长适宜地取得了良好生态和经济效益.然而,植被生态恢复中所营造的人工林,均存在树种单一、物种配置简单、经营粗放等问题,林分整体功能和生态、经济效益较低,亟待进行改造;不同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区域也需要采取不同物种配置措施.

  • 标签: 喀斯特 石漠化 植被恢复 评价 物种配置
  • 简介:文章采用逐步分析方式对影响热量条件少变因素(经度、纬度、海拔)与无霜期日数及稳定通过10°C积温进行分析,建立影响玉米生长热量资源推算模型,再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栅格计算分析功能进行空间分布计算得到要素空间分布图,实现对赤峰市热量资源分布趋势直观体现。

  • 标签: 赤峰市 10°C积温 无霜期 逐步回归
  • 简介:随着油井设计和开采技术进步,致密油藏(绝对渗透率低于1mD低渗透油藏)开发已经引起了人们极大关注。结合使用长水平井钻井技术与多段水力压裂技术(多段压裂水平井),可以极大地提高这类油藏一次采油产量。然而,这类油藏有效渗透率很低,油井很难维持较高产量,因而在开发达到一定阶段后,不可避免地需要采用适合EOR技术。文中研究了致密油藏CO2混相驱和水气交替注入开发技术。有关这两项提高采收率采油技术在常规油藏中应用,已经有比较多研究,但对于致密油藏来说有效EOR方案设计要复杂多。这些复杂性主要表现在裂缝参数(例如裂缝半长、导流能力、裂缝方向[纵向vs.横向])合理选取、生产井和注入井裂缝分布以及每口井及其每个井段作业条件等。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采用EOR方案是对生产井和注入井都开展多段水力压裂作业,而且各水力压裂段错开,以便延缓注入流体突破时间,进而提高驱扫效率。对于一组确定参数,都要开展组分模拟,研究CO2段塞大小、水气比和周期长度等对开采效率影响。然后把上面所讲EOR技术能够实现采收率与相应基准情形(一次采油和注水开发)采收率进行对比。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致密油藏水气交替驱采油可以把石油采收率提高约20%。

  • 标签: 低渗透油藏 水气交替注入 CO2混相驱 一次采油 开采技术 动态评价
  • 简介:本文推荐了一种预警滑坡监测方法,该方法成本低、操作简易。为监测滑坡异常变形,该方法用倾斜传感器替代了伸缩仪。为了利用倾斜传感器测量调查滑坡表面旋转角相关性,文中进行了模型实验,观测滑坡表面旋转与沿着表面的滑动位移。在模型实验中,斜坡失稳之前,旋转数据回应30分钟,这样就可以用作预警信号。然而,从一种情况到另一种情况失稳变化以前,应该更加仔细地明确旋转特征和发出预警标准。对由均匀松散砂土组成模型滑坡斜坡,测量沿着斜坡表面的滑动位移对于一定坡脚失稳是敏感。日本神户还对无线传感器和微机电系统(MEMS)倾斜传感器以及容积含水量传感器进行了实际斜坡调查,并且尝试了长期监测。根据倾斜传感器和容积水含量传感器获得联合数据,提出了一种确定判定发出预警标准简单但是可能方式。

  • 标签: 预警 监测 降雨诱发滑坡 倾斜角 容积含水量
  • 简介:通过对2010年12月15日湖州市暴雪过程风廓线雷达资料分析发现,可以清楚地展示暴雪过程风场变化特点,通过分析高低层冷暖平流分布变化情况,进一步了解暴雪过程大气层结结构;风廓线雷达探测到垂直速度、折射率结构常数及探测高度等指标的变化能反映降雪开始、结束以及降雪强度,为精细化预报提供参考。

  • 标签: 风廓线雷达 冷暖平流 大气层结结构
  • 简介:根据2006-2007年“国家908”专项台湾海峡4个航次调查,分析该海域浮游甲藻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和时空分布特征。共鉴定甲藻18属131种,其中高温高盐种为主体,占总种数72.52%,其次为广温广盐种,占总种数25.19%,近岸种仪占2.29%。夏季甲藻种类最丰富,而春季甲藻丰度最高。平均丰度为404.96×10^2cells/m3,其平面分布呈现从近岸向外海、从北向南递增趋势。与1984-1985年调查结果相比较,甲藻丰度平面分布格局和季节变化趋势没有明显变化,但丰度增加3.01倍。从季节变化看,冷季甲藻丰度增加较为显著;从平面分布看,台湾海峡北部增加较多。此外,该海域甲藻群落结构也发生变化,种类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上升,其丰度占浮游植物总丰度比例由0.55%上升到1.02%。

  • 标签: 浮游甲藻:分布特征 变化趋势 台湾海峡
  • 简介:水资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维持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湿地健康,实现流域内"人-水-湿地"和谐是新时期流域水资源管理目标。在流域水资源供需不平衡和湿地生态系统退化背景下,提出了基于水循环模拟流域湿地水资源合理配置概念,并进行了全面阐述;剖析了流域湿地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基础,着重探讨了流域湿地水资源合理配置技术方法和研究内容,提出流域湿地水资源合理配置,以流域湿地水文模型为重要技术手段,以流域整体可持续发展为总原则,重点考虑湿地生态需水变化过程,将湿地作为优先用水单元,其优先级仅次于生活用水,通过生态配水确保湿地生态需水量研究思路,初步构建了基于水循环模拟流域湿地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框架;对有关流域湿地水资源合理配置未来重点研究领域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流域 湿地 水资源合理配置 水循环模拟
  • 简介:一、前言摄影测量学从19世纪中叶至今,从模拟摄影测量开始,经过解析摄影测量阶段,现已进入数字摄影测量阶段。而且,它与地理信息系统(G1S)、遥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集成,构成了一个地面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综合性技术系统,成为实现高速公路全数字化,

  • 标签: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 公路测量 应用 解析摄影测量 地理信息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 简介:为提高数值求解大气方程速度,研究了预处理JFNK(Jacobian—FreeNewton—Krylov)方法及其在大气方程中应用。这是一种非线性外循环Newton迭代与线性内循环Krylobv迭代相结合快速算法,其优点是进行外循环Newton迭代时不要求Jacobian矩阵形成和存储;它有效性取决于内循环中线性系统预处理。首先介绍了JFNK算法,然后以浅水波方程为例,描述了非线性残值形成、预处理矩阵构造及其在JFNK算法中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对内循环线性系统进行适当预处理,能大幅度提高JFNK算法运算速度。因而,JFNK是一种值得在大气方程中推广应用方法。

  • 标签: 全隐式非线性格式 JFNK算法 预处理方法 浅水波方程 NEWTON迭代法
  • 简介:利用NCEP/NCAR提供1961~2008年500hPa位势高度值和风场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国家气候中心提供西太平洋副高指数资料和陕西夏季降水资料,探讨了前期大气环流异常对陕西夏季旱涝影响及机制。结果表明,陕西夏季旱涝与前期秋季、冬季、春季低纬和中高纬西风带大气环流异常密切相关,旱涝年对应不同前期大气环流特征,当前期高度场上从太平洋到北美呈"+-+"距平波列结构,即正PNA大气遥相关分布时,夏季西太平洋副高增强、偏西,中高纬度巴尔喀什湖和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也随之加强,陕西中南部有异常西南风水汽输送,北部有北风异常,陕西夏季易涝,反之易旱。副高脊线位置主要影响陕西夏季雨带南北移动。前期太平洋海温通过影响西太平洋副高强度、位置变化影响陕西夏季降水,当前期秋、冬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高,海温呈ElNin珘o型分布时,夏季副高偏强、偏西,陕西夏季降水偏多。

  • 标签: 陕西夏季旱涝 前期大气环流异常 西太平洋副高指数 太平洋—北美遥相关(PNA)
  • 简介:土地开发整理是中国现阶段增加耕地数量和提高耕地质量重要手段,是协调人地关系、缓解人地矛盾主要措施。本文将地理信息系统与土地开发整理相结合,利用Arcscene对垦造耕地项目规划设计进行三维可视化操作。选取浙江省建德市三都镇镇头村垦造耕地项目为试验区,利用等高线和高程构建土地整理DEM,对其质量检验后与DOM叠加.构建了土地整理区土地利用现状三维地表帚观;并论述了在三维模型下对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道路工程等内容设计。

  • 标签: 土地开发整理 三维可视化 GIS ArcScene
  • 简介:中科院海洋研究所2月19日发布消息称,最近接到科技部通知,由该所承担申请气候变化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全球变暖下海洋响应及其对东亚气候和近海储碳影响”获得立项。这是该所获得第一个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旨在通过开展热带太平洋一印度洋对全球变暖响应过程与机制研究,揭示低纬度印太海盆增暖对东亚冬季风和西北太平洋台风气候态长期演变影响,同时阐明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近海储碳过程及其变异。

  • 标签: 海洋研究所 全球变暖 计划项目 科研 科学研究 中国近海
  • 简介:本研究以瓯江河水为对象,研究河水中悬浮颗粒物对重金属(Cu、Zn、Cd、Pb)离子吸附行为.分别进行了Cu、Zn、Cd、Pb在悬浮颗粒物吸附速率,解吸速率以及溶解性有机质(DOM)对吸附解吸行为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河水中悬浮颗粒物对Cu、Zn、Cd、Ph吸附和解吸速率较快,吸附平衡时间为8h,解吸平衡时间为4h.在本实验条件下,悬浮颗粒物对Cu、Zn、Cd、Pb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821mg·g^-1、3.363mg·g^-1、0.2828mg·g^-1、2.828mg·g^-1.外加DOM可以抑制悬浮颗粒物对金属离子吸附,但对已经吸附在悬浮颗粒物上金属离子,外加DOM却不能显著促进金属离子解吸.

  • 标签: 悬浮颗粒物 重金属 吸附 解吸 溶解性有机质
  • 简介:地处西南渝北地区地表覆盖类型复杂、土地利用多元化,仅依赖于光谱特征传统遥感信息提取方法难以获得较高分类精度。利用决策树分类技术对渝北地区TM遥感影像进行分类,除光谱信息外还结合地质、NDVI、PCI等多源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总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88.42%和0.8547,较传统监督分类和仅依赖于光谱特征决策树分类方法有较大提高,这也表明基于多源数据决策树分类技术对地表覆盖复杂地区遥感影像分类比较适用,是遥感信息提取一种有效手段。

  • 标签: 决策树 遥感 渝北 地表覆盖
  • 简介:以九龙江流域典型农业源头溪流——五川溪为研究区域,开展每月一次共2年NO,一采样用于溪流氮饱和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和2007年溪流NO,一浓度分别为35.5~319.5μeqL^-1和5.0~353.6μxeqL^-1,根据Stoddard和Traaen提出氮饱和划分准则,五川流域分别处于氮饱和阶段2/3和阶段2,接近氮饱和.氮饱和阶段随着NO。一浓度增加而上升,五川溪流氮饱和阶段存在着时间上变化.河流生态系统中氮负荷增加,使河流达到氮饱和状态,并最终改变溪流系统硝化和反硝化等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随着NO,一浓度增加,五川源头溪流已成为流域内重要NO3^-源.

  • 标签: 农业源头溪流 氮饱和 氮循环
  • 简介:电视天气预报作为天气预报主要发布形式被广大观众所接受.摆在我们气象工作者面前一项重要课题便是如何进一步丰富气象信息.为此,一是要增加天气预报信息内容;二是要提高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综合素质.文章重点探讨要提高主持人综合素质,首先主持人形象要立体化,其次主持人要善于应用形体语言,最后主持人要有创新能力.

  • 标签: 立体化的形象 形体语言 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