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建立了测定琥珀酸单薄荷酯含量的水滴定方法。采用电位法和指示剂法指示滴定终点,对测定条件进行了研究,并用气相色谱法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以乙醇为溶剂,用甲醇钠标准滴定溶液对琥珀酸单薄荷酯进行水滴定,采用电位法和指示剂法的测定结果与气相色谱法的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置信度95%);体系中水分含量≤1%时,对测定结果没有显著影响。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度高,重复性好,非常适用于琥珀酸单薄荷酯含量的测定和质量控制。

  • 标签: 琥珀酸单薄荷酯 非水滴定 电位法 指示剂法 气相色谱
  • 简介:【本刊讯】2017年12月28日国家文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公示第五批国家级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的公告》,该推荐名单共有1113名。其中"序号第800号,项目编号VIII-71"是将乐县竹纸制作技艺(西山纸)传承人刘养根先生。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 信息发布 制作技艺 项目编号 文化部
  • 简介:随着我国对食品监管的进一步重视,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对监管体系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而本文则着眼于非政府监管人员在食品监管中的作用,简要概述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外人员,即食品行业人员、食品企业人员、高校人员、志愿者和消费者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的作用.提出构建中国食品放心工程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参与与努力.

  • 标签: 食品安全 监督管理 作用
  • 简介: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索布韦原料药锡的残留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将样品置于微波罐中,加入9mL硝酸,150℃预消解5min,再用微波消解仪快速消解,消解结束后将消解液置于150℃赶酸仪上赶酸至1mL以下,将消解液转移至10mL塑料量瓶中,用纯水定容至刻度,量取溶液,注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结果表明,锡在0ug/L-20ug/L浓度范围内与离子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精密称取本品7份,检出锡的含量,相对标准偏差(RSD)(n=7)为6.52%,重复性良好;锡对照品溶液重复进样6次,RSD(n=6)为4.05%,进样精密度良好;样品的加样回收率在97%-103%范围内,表明该测定方法的准确度良好。该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精密度好、准确度好。

  • 标签: 索非布韦 锡的残留量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简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办公厅,卫生厅局,经委(经贸委、工业主管部门),公安厅局,监察厅局,农业(农牧、畜牧兽医、渔业)厅(局、委、办),商务主管部门,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药品监管局:近期发生的三鹿牌婴幼儿奶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反映出当前在食品中违法添加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问题十分严重,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严重损害了我国食品产品的声誉。

  • 标签: 食品添加剂 专项整治 物质 食用 违法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简介:利用吹扫捕集-气质联用技术对18个品牌72种食品接触硅橡胶烘焙用品中挥发性目标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建立相关物质的数据库,提出重点关注物质。结果:共定性出30种有机化合物,需重点关注的物质有检出率和相对含量较高的环状硅氧烷类化合物、苯胺类物质、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三氯甲烷、间二甲苯、二叔丁基过氧化物、甲基叔丁基醚等。分析数据表明:同一品牌不同类型的硅橡胶烘焙用品(裱花袋除外)中挥发性目标物定性结果相似。本研究与前期研究的婴幼儿食品接触橡胶制品中所检出的目标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及含量有一定差别。本研究结果为食品接触橡胶材料的安全评价和相关标准法规的建立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 标签: 食品接触硅橡胶烘焙用品 非目标化合物 吹扫捕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简介:目的菌株YT-1107是一株从污染食物中分离得到的脱羧勒克菌,对其进行生理生化特性研究及16SrRNA序列分析确定其归属。方法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表现,选择疑似病原菌,用ATB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对采集的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与鉴定。对菌株的16SrRNA基因测序结果进行同源性分析,采用MEGA4.0软件的Neighbor-Joining方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对该菌株生理生化特征的研究及16SrRNA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是革兰阴性菌,属于Enterobacterasburiae。结论通过16SrR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比对,系统进化树的构建,初步认定菌株YT-1107与EnterobacterasburiaeLF7a为同一物种。

  • 标签: 非脱羧勒克菌 鉴定 16S RRNA 序列分析 食品安全
  • 简介:杭州西湖风景旅游区街头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卫生知识及卫生法律知识调查分析刘喜放,王祖仁,王正飞,周志贞,丛黎明,沈阿根,李平,桑国强为了解掌握西湖区街头食品的卫生现状和街头食品从业人员的食品卫生知识及食品卫生法律知识水平,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浙江省...

  • 标签: 街头食品 食品从业人员 食品卫生知识 卫生法律 调查分析 食品卫生培训
  • 简介:2011年第16号为打击在食品及食品添加剂生产中违法添加食用物质的行为,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我部制定了《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六批)》,现公告如下:

  • 标签: 食品添加剂 物质 食用 违法 公告 名单
  • 简介:研究了在超临界CO2介质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胰酶催化牛血清白蛋白(BSA)水解的影响,通过系统水含量及系统压力的变化来分析四种离子表面活性剂平平加O、十三烷基醇聚氧乙烯醚(1380)、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10)及Tween80对胰酶催化牛血清白蛋白水解的影响,并用SDS-PAGE凝胶电泳法及分析软件TotalLab对蛋白质的水解度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低系统压力及低系统水含量下能促进胰酶催化牛血清白蛋白水解,使水解率提高20%以上,且水解率随着系统压力的升高而上升,随着系统含水量的升高而下降。当系统水含量达到30μL以上时,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胰酶催化牛血清白蛋白水解的影响不明显。

  • 标签: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胰酶 牛血清白蛋白 超临界CO2
  • 简介:研究了蔗渣、芦苇和荻在烧碱-蒽醌法蒸煮过程中产生甲醇的历程.实验结果表明,3种原料的甲醇产生历程明显不同.蔗渣和芦苇在蒸煮开始时甲醇产生速率较慢;随着蒸煮的进行和温度的升高(蔗渣高于90℃、芦苇高于105℃),甲醇的产生速率迅速增大;蒸煮最高温度下保温时,甲醇产生速率又变慢.荻在烧碱-蒽醌法蒸煮中,甲醇产生历程可分为甲醇快速产生段和甲醇慢速产生段,当温度由50℃升至160℃时,甲醇产生量呈线性增大;之后,甲醇产生速率减慢.3种原料在105℃时的甲醇产生量均为总甲醇产生量的40%~50%.

  • 标签: 甲醇 蔗渣 芦苇 烧碱-蒽醌法蒸煮
  • 简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根据2007年国家公共卫生重点监督计划工作安排,我部组织了有关省市对商场、超市和集贸市场经营的冷冻饮品,乡镇以下商店和集贸市场的碳酸饮料进行了监督抽检,共发现20种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冷冻饮品(不合格产品名单见附件1,判定标准为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和GB2759.1—2003《冷冻饮品卫生标准》)和5种不符合卫生标准的碳酸饮料(不合格产品名单见附件2。判定标准为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19297--2003(果、蔬汁饮料卫生标准》和GB19296--2003(茶饮料卫生标准》)。为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根据《食品卫生法》有关规定,现通知如下:

  • 标签: 非碳酸饮料 冷冻饮品 卫生部 使用卫生标准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食品卫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