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8 个结果
  • 简介:近几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致力于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使得许多即将消失的文化遗产得以存留,为保护民族文化的基因做出巨大贡献。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蓝藻面前,“文化身份”的确认才是与文化蓝藻相抗衡的最好手段。

  • 标签: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党组书记 文化遗产 记忆 保护工作 经济全球化
  • 简介:对一个族群而言,有关族群历史的记忆对构建一个族群稳固的身份认同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本研究试图通过对中国穆斯林网站BBS社群的实证研究,梳理在网络空间这样一个特殊的场域中,网络穆斯林社群成员反复提及的历史记忆要素,构建的历史记忆影像及其与族群认同之间的密切关联。

  • 标签: 穆斯林 虚拟社群 历史记忆 族群认同
  • 简介:上海道契是1843年后上海土地永租的原始记录,它为研究开埠前后上海城郊由乡村形态向近代城市发展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本文系统整理了英册前300号道契,将道契分地逐一定位,在此基础上,根据道契资料提供的自然、人文景观信息,复原了开埠前上海北关外乡保、人口、墓冢、河道等景观要素的分布,揭示了开埠初至1861年城市景观从沿外滩一线逐步向西扩张的历史过程。

  • 标签: 上海 道契 历史记忆 城乡景观
  • 简介:战争博物馆作为时间性、空间性与物质性的复合体,通过表征赋予战争记忆以合法性。在为公众提供纪念、默哀空间的同时,在后战争时代一度成为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载体,战争记忆存续与传递的媒介。在全球化进程中,批判的博物馆学与世界主义记忆建构在博物馆内部合流,富有反思精神的战争博物馆致力于超越民族-国家叙事的窠臼,转而突显在战争中被淹没的个体性记忆,并从人权角度思考战争的本质。

  • 标签: 战争 世界主义记忆 博物馆化
  • 简介:本文根据笔者研究清华大学"文革"历史的体会,尤其是查阅清华大学"文革"档案的经历和采访有关清华"文革"当事人的经验,阐述了看待"文革"历史档案所应具有的态度,强调了评价"文革"记忆所应具备的方法,论证了梳理"文革"口述所应坚持的取向,旨在凸显如何把握"文革"档案—记忆—口述三者的互动关系,进而力求开创出"文革"研究自身的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相得益彰的崭新形态。

  • 标签: “文革”历史 清华大学 档案 记忆 口述 关系
  • 简介:1990年1月18日至24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山西考察工作。他在仔细听取了关于引黄入晋的汇报后,一再强调:“一定要把引黄入晋的事情办好!”山西的这件大事,他始终记在心上,几年以后,他在看望出席全国八届人大和八届政协第一次会议的山西代表和委员时,高兴地说:“最近中央和国务院已批准引黄工程啦!”接着,他又叮嘱大家说:“引黄入晋,这件事一定要高标准、高质量地搞好!”

  • 标签: 引黄工程 党中央 国务院 历史记忆 同志 领导
  • 简介:在当代社会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中,“认同”(identity)研究成了近几十年来最“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认同理论”在很短的时间内广泛地为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所借鉴和应用,批评理论也不例外。民族文学作为族群认同的一个文化栽体,为族群的自我认同提供了基础,诸如归属感、表达记忆的文本和认同共同的祖先等等。瑶族创世古歌《密洛陀》,包含有“一个族群的自我认同的多要素”,它同时对布努瑶族群、族群历史、族群认同和族群边界进行了建构和解释,并将族群、族群历史、族群认同和族群边界聚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不断强化着族群中族民的认同和归属意识。

  • 标签: 历史记忆 民族文学 瑶族 密洛陀 族群认同
  • 简介:传统村落是一种典型的历史文化空间,是一部“活态”的地方民族志。悠久的历史赋予了传统村落深厚的文化内涵,因此古村落的保护和传承是对民族村落文化特质和民族记忆的重塑和强化。青海省化隆县塔加村作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和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具有其自身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底蕴。文章通过塔加村传统民居和塔加寺院的田野调查,试图探析社会转型时期下民族村落公共文化空间的保护与传承。

  • 标签: 青海省 塔加村 藏庄 文化空间 民族记忆 保护与传承
  • 简介:<正>1934年春,西藏地方祸起萧墙,时任仔本兼藏军总司令的龙厦因谋变之罪,被噶厦逮捕并处以酷刑。此案株连众多,震动全国,引起各方关注,当时国内普遍认为这是粉碎了一起亲英分子的未遂政变,提出国民政府和西藏地方关系的改善,正是除掉龙厦等人的结果。至今藏学界不少人仍作如是观。对此,本人实不敢苟同,遂草此文,以求教于专家学者。

  • 标签: 十三世达赖 西藏 近代史 国民政府 达赖喇嘛 地方政府
  • 简介:本文以《布水台集》以及佛藏文献考定清初禅门诗界由《新蒲绿》一集而展开的激烈僧诤,诗史互证,剖析清初禅门诗界的复杂性。明清易代之际,禅门并非如一般论着所描述得那样“纯粹”。面对新王朝名位、利禄之诱惑,其间不乏若木陈辈者,尘念未尽,依旧汲汲於功利,甚至厚颜无耻,天良丧尽,在禅门诗界激起尖锐的冲突和严重的分化,此诚时人诗中所谓“更叹空门襄,腥尘也易乾”。

  • 标签: 《新蒲绿》 弘储继起 木陈道态 《布水台集》 僧诤
  • 简介:民间口头叙事是一个群体在特定历史情境下所建构的一种历史记忆与历史表述。它是群体对所记忆的历史事实的理解和阐释,是为强化群体认同和巩固群体凝聚而进行的策略性表达。本文通过对一个彝族撒尼村寨世代相传的地方性传说的文本分析,揭示了月湖村人对本村寨历史的集体记忆和草根阐释,进而说明“小地方”的口述史不仅隐藏着“大社会”的宏大历史叙事,而且表达了村寨共同体以及家族力量对村寨象征性资源的争夺与平衡。

  • 标签: 口头叙事 历史记忆 认同 象征性资源 建构
  • 简介:咸丰年间的战乱是徽州历史上最大的动乱。宗族文化的物质载体——祠堂、祖坟和族谱遭受破坏,宗族记忆被打断,祭祀仪式难以为继。短时段的事件对宗族记忆的冲击,反倒使隐没在长时段日常宗族生活中的记忆系统显现出来。本文以徽州绩溪宅坦村胡氏为样本,考察胡氏在咸丰战乱后,是如何重建宗族记忆的?揭示徽州宗族记忆系统由文本与仪式两个子系统所组成,这两个子系统相互作用制约,构成为一个完整、复杂的记忆系统。这是徽州社会得以保持“千丁之族,未尝散处”的内在机制。宗族记忆系统的重建得到了国家的支持,因为它与地方社会秩序重建是一致的。传统中国社会特有的不同层次、不同地域交织而成的完善的记忆系统是中华文明历经劫难而长盛不衰的内在机制之一。

  • 标签: 徽州 宗族记忆 家谱 祠谱 升主
  • 简介:叙事学的“叙事”包括叙述方式和实际所讲述的东西两个基本范畴。贺州客家围屋用空间结构手段来立体地记录和理解贺州客家人的文化,围屋作为一种视觉表达方式实质上是贺州客家人在自然与人文、怀旧与崇新、传承与变迁等多层面上进行的一种文学叙述,围屋不仅成为贺州客家人的自我意识表征,而且还成为了贺州客家族群历史的记忆,是贺州客家人对自身文化进行表达和表述的一种社会叙事“文本”,同时也为叙事学提供了一种族群历史记忆的叙事范式。

  • 标签: 围屋化 历史记忆 社会化叙事
  • 简介:对于四川文化人来说,《全蜀艺文志》的作者是明代杨慎,好像是理所当然的。可是翻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全蜀艺文志》,赫然题明周复俊撰,还有嘉靖二十一年周复俊专门写的《全蜀艺文志》序。再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臣等谨案:《全蜀艺文志》六十四卷,明周复俊撰。复俊,昆山人,嘉靖庚戌进士……是编乃其为四川按察使司副使时,博采汉魏以降诗文之有关于蜀者类为一书,包括纲罗极称赅备……”

  • 标签: 艺文志 著作权 杨慎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嘉靖刊本 四川地区
  • 简介:2012年4月25日至28日,由东北师范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和旧金山大学亚太中心利玛窦中西文化历史研究所联合主办的“文本、记忆、地域与解释的新视角——中国东北地区的基督宗教与中西文化交流(清初至民国)”学术研讨会在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举行。

  • 标签: 中西文化交流 中国东北地区 学术研讨会 基督宗教 研讨会综述 文本
  • 简介:20世纪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大起大落,有过大发展、大挫折、大论战、大分裂、大动荡、大改组,留下了众多公案有待我们彻底澄清,以便从中汲取深刻经验教训,推进国际共运的重新振兴。《百年潮》第6、7期连载的阎明复、朱瑞真同志的《二十世纪国际共运史的一公案》,论述了中国(中共)、南斯拉夫(南共)、苏联(苏共)三党三国之间围绕批判南斯拉夫共产党问题的前后经过和曲折变化,读后受益良多,同时也感到文中还有疏漏与不足。现在依据我个人的亲身经历和潜心研究,加以补充和订正,不当之处敬请指教。

  • 标签: 国际共运 历史真相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南斯拉夫 大起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