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肝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乙肝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为对象,按护理干预方法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5.00%、对照组总满意率为70.00%,组间数据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乙肝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可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指标。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乙肝肝硬化 2型糖尿病患者 临床疗效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肝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乙肝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为对象,按护理干预方法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5.00%、对照组总满意率为70.00%,组间数据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乙肝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可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指标。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乙肝肝硬化 2型糖尿病患者 临床疗效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4-2021.4月在我院收治的6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血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双向反馈护理模式效果确切,有助于促进患者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采用针对性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46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征得患者同意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数量平均分配,分别将常规护理以及针对性护理应用在两组中,观察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更高(P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3~2022.3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将其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和住院时间。结果:WHOQOL-100评分:护理前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更高(P<0.05);住院时间:研究组更短(P<0.05)。结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缩短其住院时间。

  • 标签: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针对性护理 常规护理 生活质量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临床路径管理模式用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的意义。方法 于2019年12月至2022年4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1名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25名)和实验组(26名)。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护理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实验组住院时间(7.1±1.6)d、止血时间(2.1±0.9)d均较对照组(12.4±2.8)d、(4.0±1.4)d有显著降低。适合临床中推广使用。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临床路径管理模式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输液中应用细节护理的作用效果。方法:本次选取随机盲选方式将我院起止时间为2020年7月~2021年6月接纳的79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将患者区分为两组,每组分别纳入40例和39例,对参照组患者进展开常规护理干预,针对试验组在输液中实施细节护理干预,比对两组患者出血次数、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出血次数相比较于参照组明显更少,PSQI评分相比较于参照组明显更低,护理满意度相比较于参照组更高,P

  • 标签: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静脉输液 细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临床路径管理模式用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的意义。方法 于2019年12月至2022年4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1名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25名)和实验组(26名)。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护理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实验组住院时间(7.1±1.6)d、止血时间(2.1±0.9)d均较对照组(12.4±2.8)d、(4.0±1.4)d有显著降低。适合临床中推广使用。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临床路径管理模式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5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本次探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探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探究组患者干预两周后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考察针对性护理对患者满意度的提升评价。方法:基于护理方式将统共入组的80例上述患者(收取年限:2020/01~2021/12)均分为40例/组,对比分析常规护理(对照组)、针对性护理(观察组)的负性心理和满意度等测验值。结果:表1数据显示,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数值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2提示观察组满意度为97.50%,与对照组相较明显居较高水平(P<0.05)。结论:在肝硬化合并消化道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施以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良好,可有效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满意度,护理服务质量较高。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5~2022.5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后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对比结果。结果:护理前两组WHOQOL-100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将针对性护理应用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可促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 标签: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针对性护理 常规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链编码RNA 钾电压门控通道亚家族Q成员1重叠转录1(Kcnq1ot1)通过调节miR-92a-1-5p影响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的作用机制。方法自2020年6至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招募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25例,同时招募年龄匹配且无糖尿病的受试者21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MI),检测空腹血糖(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血清中Kcnq1ot1表达量,并分析其与FPG和HbA1c的相关性。12只5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脂饮食(HFD)组(n=6)和正常饮食(CD)组(n=6),喂养20周后,提取原代胰岛细胞RNA。将体外培养的Min6细胞分为牛血清白蛋白(BSA)组和棕榈酸(PA,400 μmol/L)组;按照是否转染Kcnq1ot1 siRNA分为si-NC组和si-Kcnq1ot1组;按照是否转染miR-92a-1-5p的模拟或抑制剂分为:模拟对照组、模拟组、抑制剂对照组和抑制剂组;按照转染Kcnq1ot1/NC siRNA后是否加入抑制剂分为si-NC+抑制剂对照组、si-Kcnq1ot1+抑制剂对照组、si-NC+抑制剂组和si-Kcnq1ot1+抑制剂组。采用qRT-PCR检测Kcnq1ot1、miR-92a-1-5p和胰岛素转录本1(Ins1)、胰岛素转录本2(Ins2)、胰岛素受体(Insr)、NK6同源盒蛋白1(Nkx6.1)、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和神经生成素3(Ngn3)mRNA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胰岛素和Insr蛋白表达水平;葡萄糖刺激胰岛素释放实验检测胰岛素分泌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Kcnq1ot1与miR-92a-1-5p之间的直接作用关系。各组间指标的差异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受试者Kcnq1ot1表达量与FPG和HbA1c的相关性。结果T2DM患者血清中Kcnq1ot1的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下调(P<0.01),且Kcnq1ot1的表达量与FPG和HbA1c呈负相关关系(r=-0.52、-0.49,均P<0.05)。与CD组相比,HFD组小鼠胰岛中Kcnq1ot1表达量下调(P<0.001)。在Min6细胞中,与BSA组相比,PA组细胞中Kcnq1ot1表达量下调(P<0.01);与si-NC组相比,si-Kcnq1ot1组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降低(P<0.05),且Ins1、Ins2、Insr、Nkx6.1、Irs1和Ngn3的mRNA水平及Insr和胰岛素的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与模拟对照组相比,模拟组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降低(P<0.05),且Ins1、Ins2、Insr、Nkx6.1、Irs1和Ngn3的mRNA水平及Insr和胰岛素的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与抑制剂对照组相比,抑制剂组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水平升高(P<0.05),且Ins1、Ins2、Insr、Nkx6.1、Irs1和Ngn3的mRNA水平及Insr和胰岛素的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显示,模拟和Kcnq1ot1-WT质粒共转染细胞后,Kcnq1ot1-WT荧光素酶活性降低(P<0.05);抑制剂和Kcnq1ot1-WT质粒共转染细胞后,Kcnq1ot1-WT的荧光素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与si-NC组相比,si-Kcnq1ot1组miR-92a-1-5p表达升高(P<0.05);与si-Kcnq1ot1+抑制剂对照组相比,si-Kcnq1ot1+抑制剂组Min6细胞中的Ins1、Ins2、Insr、Irs1和Ngn3转录水平及胰岛素和Insr的蛋白水平升高(P<0.05)。结论长链编码RNA Kcnq1ot1可能通过靶向调控miR-92a-1-5p影响胰岛β细胞功能。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素分泌 长链非编码RNA Kcnq1ot1 miR-92a-1-5p
  • 简介:摘要小细胞肺癌(NSCLC)是一种进展快、恶性程度高的恶性肿瘤,占所有肺癌的85%。治疗上已从传统的手术、放化疗转向靶向治疗,靶向治疗能延长驱动基因融合阳性患者的生存期。随着生物学研究的不断进展,与NSCLC相关的靶点逐渐被发现。在NSCLC诸多驱动基因中,RET融合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又一个重要的靶点,其被证实在不吸烟、年轻、分化程度低的NSCLC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文章对NSCLC中RET基因融合、二者的关系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基因,RET 融合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术后行再次手术治疗的原因及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四川省肿瘤医院34例胃癌术后行计划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胃癌患者再次手术的原因,以及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34例患者中,因术后出血、消化道瘘、消化道瘘合并出血行再次手术患者分别为16例(47.1%)、7例(20.6%)、6例(17.6%),因其他原因行再次手术5例(14.7%)。开放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后不同原因再次手术患者比例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再次手术原因与初次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无相关性(rs值分别为-0.032、0.120,均P>0.05)。结论术后出血是胃癌术后患者计划再次手术最常见的原因,减少术中损伤、围术期危险因素管理是减少再次手术发生的途径。

  • 标签: 胃肿瘤 再手术 手术后出血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计划重返ICU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价值。方法系统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知网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有关计划重返ICU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月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及资料提取,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同时评价不同模型的准确度。结果最终纳入15篇文献,计划重返ICU比例为2.54%~13.13%,各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660~0.858。15篇纳入文献中,只有5个预测模型进行了外部验证,大多数模型在建模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偏倚风险,但整体适用性表现良好。结论多数计划重返ICU预测模型存在一定的方法学和统计分析的缺陷,医护人员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谨慎解释其预测效果,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模型的外部验证。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非计划重返ICU 预测模型 系统评价
  • 作者: 鲁阔 陈善泽 陈荣昌 王凌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2年第07期
  • 机构:深圳市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深圳市呼吸疾病研究所 深圳市呼吸疾病重点实验室 深圳市医防融合呼吸项目组 深圳市呼吸系统重大疾病防治中心,深圳 518020
  • 简介:摘要近年来结核分枝杆菌(NTM)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甚至超过了结核病,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有证据显示宿主因素在NTM发病中可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局限性NTM肺病及播散性NTM病的宿主因素分别加以综述,以期尽早识别NTM病的高危宿主,为NTM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定量评估我国适宜气温相关的超额死亡数。方法运用2013—2018年中国239个区县的气象和全死因的数据,采用时间序列研究的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构建气温与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模型;然后采用2015年中国2 900个区县的气温数据和人口数据评估适宜气温和低温、高温相关的超额死亡数,并描述其空间分布。结果2013—2018年中国239个区县的全死因总死亡数达503.59万例,各区县平均每日死亡(12±8)例;各区县的日平均气温为(14.98±10.31)℃,日平均相对湿度为(68.79±17.25)%,日平均O3浓度为(58.95±34.96)μg/m³,日平均PM2.5浓度为(54.97±45.56)μg/m³。日均气温与全死因死亡数的效应曲线呈现“U”形,曲线上最低死亡风险气温(MMT)为21.60 ℃;当气温高于MMT时,随气温升高热效应上升;当气温低于MMT时,随气温降低冷效应上升。适宜气温死亡归因分值(AF)为8.76 %(95%CI:8.07%~9.10%),低温、高温的AF分别为7.21%(95%CI:6.51%~7.57%)、1.55%(95%CI:1.46%~1.61%)。2015年中国适宜气温相关的超额死亡数为519 122例,其中低温相关的超额死亡数占72.98%。适宜气温相关的超额死亡数主要呈现从东部向西部地区逐渐减少的趋势,华东地区适宜气温相关的超额死亡例数较多(117 522例);黑龙江(东北地区)低温相关的超额死亡例数较多(26 924例),广东(华南地区)高温相关的超额死亡例数较多(27 763例)。结论中国适宜气温相关的疾病负担较重,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

  • 标签: 非适宜气温 暴露-反应关系 归因分值 疾病负担 超额死亡数
  • 简介:摘要自杀性自伤行为(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越来越多见,严重影响着患者,尤其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冲动特质、疼痛加工、奖赏环路、内源性阿片系统等在其生物基础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梳理上述4个方面与NSSI有关的研究证据和神经机制,初步阐述NSSI可能的关键生物基础。

  • 标签: 冲动行为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疼痛加工 奖赏环路 内源性阿片系统
  • 简介:摘要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MET异常(MET alteration)包括MET基因第14号外显子跳跃突变(MET 14跳突)、MET基因扩增、MET基因点突变(主要是激酶区突变)、MET基因融合及MET蛋白过表达等。NSCLC患者中MET 14跳突的发生率为0.9%~4.0%,目前国内外已有针对MET 14跳突的靶向药物获批上市,晚期NSCLC患者应进行包含MET 14跳突的检测以筛选MET抑制剂靶向治疗获益人群;原发MET基因扩增在NSCLC患者中的发生率为1%~5%,继发MET基因扩增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耐药患者中发生率为5%~50%,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TKI耐药患者中发生率约为13%;MET蛋白过表达在NSCLC患者的发生率为13.7%~63.7%。关于MET基因扩增和MET蛋白过表达的多项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显示出其在MET抑制剂临床治疗中作为生物标志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准确检测MET异常是实施MET抑制剂治疗的前提,因MET异常形式和检测方法多,临床检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多,故需进一步梳理和规范。本编写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文献阅读并组织专家讨论,针对MET异常的3种主要类型(MET 14跳突、MET基因扩增和MET蛋白过表达)制定了本共识,以期指导临床MET检测的实践。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