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0 个结果
  • 简介:意境是中国古诗词诗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作为诗歌基本单位的情与景,两者的无间契合形成了诗歌意境。许渊冲在古诗词英译中所使用的无灵主语翻译法有效地传译中国古诗中的意境美,从而缩短了对中国文化零感知的西方读者间的距离,实现了跨越古今、中西间的视域融合。

  • 标签: 许渊冲 意境美 无灵主语 视域融合
  • 简介:谓词性成分作主语和宾语在语义层面存在着不对称性。语言事实表明,谓词性主语的事物性、指称性、使因性一般都高于谓词性宾语,指称性与陈述性的强度是主宾语位置上不同谓词之间在意义上最重要的区别,指称性抑或陈述性的确立不仅与词性相关,也与句法成分密不可分。从指称内涵来看,谓词性主语以转指方式为主,倾向于指代由某一动作引发的行为事件或事物的静态属性,注重其整体性与外延性;谓词性宾语以自指方式为主,倾向于指代动作的过程与内容(即动作行为本身)或事物的动态属性,注重其时间性与内涵性。

  • 标签: 谓词性主语 谓词性宾语 语义特征 不对称性
  • 简介:“去、多”作述程式结构的程度补语源于它们的高层语义和程度意义的一致性,即[+变化]。由于受述程式结构表示程度高的语法意义及述程式内部成分语义关系的制约,只有“a多了”“-a多了”“a(了)去了”“-a(了)去了”成立。“a(了)去了”和“a多了”在表达功能和表述功能上都存在对立。通过比较“a(了)去了”和“a多了”,发现述程式“程度高”的语法意义须下分为程度绝对高和程度相对高两种。

  • 标签: 述程式 语法意义 表达功能 表述功能
  • 简介:汉语动结式是在句法中生成的结构,本文从补语对述语的“完结”功能出发,提出补语在汉语动词短语内部投射为“完结短语”,是述语最近的功能短语,是动词的“内部体”,补语给述语动作一个“完结”状态。并通过分析名词短语的受影响性,指出动结式的宾语是补语指派的论元。“完结短语”这一理论假设解决了将补语处理为句子第二谓语所产生的很多理论问题,使动结式分析具有语言类型学的普遍意义。

  • 标签: 动结式 补语 内部情态体 “完结短语”假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2课《“番茄太阳”》一文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如果不是盲童,明明挺漂亮的:乌黑的头发,象牙色的皮肤,精致的眉毛,笑起来像个天使。看着她,让人隐隐心疼。”本段话中的“看着她,让人隐隐心疼”存在主语残缺的语法失误。

  • 标签: 小学语文教材 四年级 苏教版 下册 主语 指瑕
  • 简介:摘要:第二外语,是指学生在掌握第一门外语的基础上修习的另一门外语。在我国,日语、法语、德语等多种语言被很多高校纳入了英语专业本科生的第二外语教学课程体系中。近年来,随着日本的动漫、电视剧、音乐等在我国逐渐流行开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日本的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加之日语在直观感觉上来看与汉字比较接近,会给人以比较简单的印象,所以越来越多的英语专业本科生把日语作为第二外语的选项。能否顺利掌握第二外语,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语言能力的提升,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 标签: 英语 第二外语 日语 主语省略
  • 简介:摘要:通过问题调查单初探学情,确定教学起点,找到适合学情和文本的切入点,是打造以学为主高效课堂迈出的首要一步。教师和学生在语言的丛林穿行,遇到崭新的自己,这是课堂教与学的最佳境界。语文课堂仅有“鱼翔浅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鹰击长空”,让学生抵达学习的制高点,抵达“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远方,在语文的无限风光中深深沉醉。以问题链或任务单作为学情探测器,以教师的放手换来学生的大展身手,是打造以学为主高效新课堂的美好愿景。

  • 标签: 教学评一体化 以学为主  教学起点  深度阅读  切入点   制高点
  • 简介:本文首先区分英语中的无灵句与无灵主语句,然后以韩礼德一项相关研究中的实例为语料,对比分析无灵句和无灵主语句在书面与口头语篇中的分布状况和语用特征。对比分析发现:(1)无灵句在书面和口头语篇中分布均衡,不受语篇类型差异的影响,而无灵主语句则主要存在于书面语篇中,能体现书面语篇言简意赅、生动形象的特点;(2)无灵句在书面语篇中以被动结构占绝对优势,在口头语篇中则以主系表结构最具代表性,而无灵主语句则无论在书面还是口头语篇中都以主谓宾结构为主;(3)无灵主语句是由生命性概念跨域映射而形成的隐喻句。由于生命性存在强弱之分,隐喻性也有程度之别,因此,无灵主语句既大量存在于书面语篇中,也少量出现在口头语篇里,但各自的语用特征不同;(4)书面语篇中的无灵主语句,因用词具体和造句新颖独到而生命性较强、隐喻性明显,具有生动形象的特征,而口头语篇中的无灵主语句,则因用词笼统和注重习惯搭配而生命性较弱、隐喻性不明显。具有通俗易懂的特征。

  • 标签: 英语无灵主语句 英语无灵句 书面语篇 口头语篇 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