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炎肝硬化病人肝功生化检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肝炎肝硬化患者85例为观察组主要进行肝功生化检验,同期进行健康体检人员85例为对照组,也进行肝功生化检验,对比两组患者检查效果。结果观察组总胆汁酸和白蛋白以及血胆固醇等和对照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肝功生化检验可有效诊断损伤程度,为疾病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有应用价值。

  • 标签: 肝炎肝硬化 肝功能 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功生化检验的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6月—2016年12年1731例来我院就诊的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223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时期来我院体检的223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均给予肝功生化检验,对比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疗前后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的差异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前CHE(2026.22±428.50)U/L、ALB(31.28±4.91)g/L、CHO(3.03±0.17)nmol/L、TBA(57.15±20.07)μmol/L,各项指标均与对照组存在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CHE、ALB、CHO、TBA各项指标均得到改善且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肝功生化检验可判断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是否异常,分析肝脏受损程度,为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病情诊断和评估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提高临床诊断效率。

  • 标签: 肝炎 肝硬化 肝功能 生化检验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样本溶血对肝功检验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9月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98例,所有人均空腹静脉采血4mL,取两支干燥试管,分别编号为A和B,将血液注入试管中,每管2mL。A管离心10分钟,马上进行测定。而B管震荡20分钟,使之溶血,再进行离心测定。结果B管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和总蛋白(TP)的浓度升高,血清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的浓度下降,且升高和下降的量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肝功检验中,血液样本溶血会对检验的准确性带来一定的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硬化患者在使用肝功检验后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6-2016.6收入90例肝硬化患者及90例健康体检者用随机排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90例肝硬化患者(观察组)及9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均采用肝功检验。比较两组检测后白蛋白(ALB)、总胆汁酸(TBA)、血清胆固醇(CHO)的含量,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指标。结果观察组在ALB、CHO、CHE上显著比对照组低(t=-27.387、-53.018、-66.941,P<0.05),在TBA上显著比对照组高(t=86.427,P<0.05)。结论肝功检验可作为肝硬化患者必须检测项目,检测出的ALB、CHO、CHE、TBA能直观反映患者肝功受损程度,为治疗提供有力依据,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肝硬化 肝功能检验 肝炎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功检验中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结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5例肝炎肝硬化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研究组,选取65例同期体检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于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进行肝功检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血清胆固醇水平(CHO)、总胆汁酸水平(TBA)、白蛋白水平(ALB)、血清胆碱酯酶活性(CHE)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肝功检验,可通过肝功不同指标,充分了解肝组织受损程度,准确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 标签: 肝炎肝硬化 肝功能检验 结果 判断 严重程度
  • 简介:对56例小儿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资料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导致肝功损害的药物,常见有解热镇痛药、抗癫痫药物、抗菌药物,包括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中药制剂,如双黄连等,患儿有应用相关药物史,符合药物性肝损害诊断标准,临床袁现多有发热、皮疹、瘙痒、恶心、食欲不振、黄染、肝肿大等。给予停用致病药物及保肝、对症、支持治疗,预后良好。

  • 标签: 药物 肝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检验结果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92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观察组)肝功检验临床资料,与88例同期检验肝功的健康者(对照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比较两组检测结果和不同级别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清胆固醇(CHO)、白蛋白(ALB)及血清胆碱酯酶(CHE)指标均较低于对照组,总胆汁酸(TBA)水平则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同级别CHO、ALB、及CHE指标均有所下降,TBA水平则显著升高,ChildA与B级CHO、ALB比较无显著差异,与C级比较则有明显下降趋势(P<0.05)。结论对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肝功检验,不仅能有效反映肝功状况,还可依据检验结果进行快速、正确的临床治疗分析,制定合适方案,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肝炎 肝硬化 肝功能检验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溶血标本对肝功检测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5月一2010年8月来我院进行体检的62例体检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溶血标本的肝功检测(对照组)和非溶血标本的肝功检测(观察组),比较两组结果的准确度。结果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碱性磷酸酶(ALP)、直接胆红素(DBIL)、γ-谷氨酰转移酶(GGT)、血清总胆红素(TBIL)浓度降低,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蛋白(T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清蛋白(ALB)浓度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功检测结果的溶血影响,因此在进行肝功检测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血样产生溶血。

  • 标签: 溶血 肝功能检测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肝功异常患儿的临床特点,分析其病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杭州市儿童医院2017年4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2个月至13岁肝功异常患儿1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法对患儿分泌物标本进行病原检测,采集血液检测其乙型病毒性肝炎抗体和丙型病毒性肝炎抗体及甲型病毒性肝炎抗体,并采用血培养法检测和鉴定细菌,同时还进行血遗传代谢和凝血功能等筛查。根据患儿年龄将其分为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组及学龄组。结果176例患儿中,婴儿组肝功异常者最多,为93例(52.84%),其次为幼儿组43例(24.43%)。发病原因:原发疾病为感染性疾病者138例(78.41%)、非感染性疾病者8例(4.55%)、未检出病原者30例(17.04%);感染性疾病致患儿肝功异常138例中,病毒感染者为123例(89.13%)、细菌感染者8例(5.80%)、支原体感染6例(4.35%)、弓形虫感染者1例(0.72%)。病毒感染致肝功异常123例中,巨细胞病毒感为62例(50.41%),其次为EB病毒38例(30.89%),轮状病毒10例(8.13%),肠道病毒71型(EV71)5例(4.07%),肠道通用病毒4例(3.25%),呼吸道合胞病毒2例(1.63%),单纯疱疹病毒和柯萨奇A16病毒各1例(0.81%)。学龄前及以上者均以EB病毒感染为主;年龄>1岁肝功异常因巨细胞病毒所致比例为37.10%(23/62)、EB病毒感染所致比例为92.11%(35/38),与年龄2个月至1岁的62.90%、7.8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27,P=0.00)。8例细菌感染致肝功异常: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肺炎链球菌2例、大肠杆菌2例、铜绿假单胞菌1例。遗传代谢病共3例,其中肝豆状核变性2例,糖原累积症1例。小儿肝功异常特点:患儿临床主要表现为黄疸、脾肿大和肝脏肿大、咳嗽、腹泻等;转归:治愈98例(55.68%)、好转60例(34.09%),加重17例(9.66%)、死亡1例(0.57%)。结论婴幼儿肝功异常以病毒感染为主,尤其是巨细胞病毒;早期无明显症状,重度者可表现为黄疸和肝脾肿大,主要以轻度为主,预后较好。

  • 标签: 肝功能不全 巨细胞病毒感染 疱疹病毒4型,人 黄疸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方法从我院2014年8月到2015年8月收治的肝炎功能患者中选取9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48例,对两组患者清蛋白、血清胆固醇以及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等相关指标进行观察和分析统计。结果通过研究分析得出观察组48例患者在清蛋白、血清胆固醇以及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等相关指标相对于对照组48例患者的清蛋白、血清胆固醇以及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等相关指标明显要低,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不断提升的child-pugh分级,肝功指标检验结果也逐渐降低。结论通过对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肝功检验,有利于医生对患者肝组织的受损程度的分析和肝炎肝硬化程度的判断,其医学价值非常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 标签: 肝炎肝硬化 肝功能检验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肝功检测对肝炎肝硬化的诊断价值 。 方法: 选取 肝炎肝硬化患者 80 例作观察组 ,依据肝硬化 Child-Pugh 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 A 级 30 例, B 级 31 例, C 级 19 例,选取时间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5 月,同时期选取于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员 80 例作参照组,对 2 组患者及观察组不同分级患者的清蛋白、总胆汁酸、血清胆碱酯酶、血清胆固醇水平进行比较 。 结果: 观察组的 清蛋白、血清胆碱酯酶、血清胆固醇水平 均低于 参照组,总胆汁酸水平 高于 参照组 ,统计学差异均有意义( p < 0.05); A 级患者的 清蛋白、血清胆碱酯酶、血清胆固醇水平高于 B 、 C 级, B 级高于 C 级; A 级患者的 总胆汁酸水平低于 B 、 C 级, B 级低于 C 级, 统计学差异均有意义( p < 0.05)。 结论: 肝功检测对肝炎肝硬化的诊断价值较高,可提供准确的肝损伤程度参考依据给临床医师。

  • 标签: 肝炎肝硬化 肝功能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2例主诉皮肤巩膜黄染的婴幼儿就诊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器官移植科,根据既往病史,入院化验、超声等检查,诊断为胆道闭锁、肝脏功能衰竭。入院后对2例患儿在保肝、解氨等药物基础上各进行了1次胆红素吸附治疗,治疗过程顺利。对1岁以内的肝衰竭婴幼儿进行胆红素吸附治疗在我国鲜有报道。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肝功检验在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 2016年 1月— 2017年 1月收治的 4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观察组,另选取 40例健康者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肝功检验,并分析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检验结果。结果 在 80例研究对象中,观察组研究对象的 TBA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ALB、 CHO和 CHE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肝炎肝硬化患者的 CHE、 ALB和 CHO 水平从 Child A级 、 Child B级 至 Child C 级持续下降, TBA 水平持续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肝功检验,可以帮助医生准确的了解患者的病情,有利于患者疾病的确诊,从而为患者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 标签: 肝炎肝硬化患者 肝功能检验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麻疹和儿童麻疹并发肝功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成人麻疹56例和儿童麻疹60例,分别进行肝功、麻疹抗体igm、肝炎血清标志物等检查并作出诊断。结果56例成人麻疹患者47例发生肝功损害,占所有入选病例的40.5%;60例儿童麻疹患者未发现肝功损害。结论成人麻疹并发肝功损害,中毒症状比较重,早发现、早治疗,预后良好。

  • 标签:
  • 简介:为肝硬化患者开展家庭护理干预对促进肝功的恢复,探讨肝硬化患者家庭护理干预的措施以及效果,将98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 标签: 家庭护理 干预肝硬化 患者肝功能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