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根据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手册等资料设计了一种塑盒自动供料机构,描述了其结构及核心部件,结构简单,效率高,降低了劳动强度,使得装配更加便捷高效。

  • 标签: 吸塑盒 自动供料 自动分离 气缸 真空发生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传统单管泥机的工作原理,深入分析了传动单管泥机的结构形式,确定了创新改进的关键突破点,提出了新型单管泥机的创新方案。

  • 标签: 二沉池 单管 吸泥机 新型
  • 简介:摘 要:为改善消费者体验加强品牌影响力,针对宏图烟支阻缺陷频次较高的问题进行一系列问题调查并做相应实验来确定造成阻缺陷频次较高的原因以及针对造成阻缺陷原因进行解决。

  • 标签: 消费者体验 吸阻 梗签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对环境的治理刻不容缓。针对河道淤泥处理问题,我们设计了智能绞式挖泥船。本设计融合了电子控制技术、网络控制技术、蓝牙技术,实现了挖泥过程的远程操控。探测淤泥的深度情况后,通过控制电机带动机用绞刀转动,开启抽泥泵形成负压将淤泥吸到挖泥船的收集装置中,实现河流泥沙淤积减排。通过控制升降电机的转动实现刀头的角度调整,配合尾杆固定和船体转向还可实现船体的扇形转动扩大工作面积,提高挖泥船的挖泥效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中国,住宅小区化粪池是居民小区必不可少的配套设施生活设施,是污水管网处理系统在无法满足居民生活日常卫生要求的前提下,使用的初级污水污物处理装置,是为降低水体污染和排水管道阻塞而设立的排泄物预备处理设备。现阶段,住宅与小区化粪池在管理上存在安全性不足、环境污染范围大、污费用过高等问题。基于上述情况,文中归纳了目前我国住宅小区化粪池管理工作的现状,并从完善管理模式、节省维护保养经费预算、推广新式污方法等层面入手,以西安百益环境工程设备有限公司,免污药剂Septic Tank Becteria Degradation为例,阐述小区化粪池管理--免污药剂应用的新思路,以期能为相关从业者提供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 标签: 化粪池管理 住宅小区 免吸污药剂
  • 简介:摘要:在吹填工程中,绞船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用于沙质土、淤泥等松软土质的河底开挖工程。绞船安装了泥泵、泥装置,使用绞刀将河底泥土绞松,然后使用泥泵吸入泥浆,通过排泥管运输。绞船通常为非机动形式,挖泥的过程中,会将钢柱插入河底,发挥定位桩的作用,然后使用锚缆将挖泥船拉动,围绕定位桩中心摆动挖泥。本文主要对绞船的施工要点进行分析,提出了绞船的具体施工对策。

  • 标签: 绞吸船 施工 吹填
  • 简介:摘要:在河道水库疏浚施工工程中,绞船需要作为主力参与工程。考虑到国内绞船的操作技术人员并不成熟,所以施工工程效率与水平均不高。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对绞船的施工技术要点展开逐一分析,特别注重对泥口格栅形式的建立,有效开展挖泥施工操作,同时处理好绞船施工中所存在的诸多难点技术问题,提高绞船整体施工品质。

  • 标签: 绞吸船 施工技术要点 吸泥口格栅 挖泥施工 疏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脂辅以低能量双极射频BodyTite在合并松弛上臂脂术的应用效果、术后满意度及并发症。方法2013年6月至2019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整形十八科纳入66例女性患者,年龄22~53(28.3±6.9)岁,体质指数(23.8±3.4) kg/m2。先对设计术区进行脂处理,然后用BodyTite设备进行射频紧肤治疗,术后6个月随访评估疗效。结果6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单侧上臂脂(288.6±95.6) ml,单侧上臂射频能量(4.2±1.1) kJ,手术时间(75.1±18.7) min。术后6个月,随访42例,患者自我评估满意39例,占92.8%,第三方评估满意37例,占88.1%。除1例出现皮肤水疱外,其余患者无血肿、血清肿及感染。结论两步法双极射频BodyTite治疗合并皮肤松弛的上臂脂肪堆积,手术风险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标签: 皮肤 松弛 上臂 双极射频 吸脂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管负压宫术(观察组)与传统负压宫术(参照组)两种方法术后转经的时间哪种方法与一个月经周期更接近。方法回顾分析近半年来150例微管负压宫术及150例传统负压宫术术后回访其转经时间。结果微管负压宫术后转经时间为23—38天,平均31天;传统负压宫术后转经时间为28—51天,平均37天,另有4例超过60天仍未能转经,后经相关检查后用药物治疗才恢复了月经。结论微管负压宫术后转经时间更能让受术者接受,更接近一个月经周期。

  • 标签: 微管负压吸宫术 传统负压吸宫术 转经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误护理干预对误高危老年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的降低效果。方法将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误高危老年患者87例纳入本次研究,本次研究对象均为误高危对象。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2组研究,对照组(44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实验组(43例)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行误护理专项干预,对两组患者研究期间的吞咽障碍率、误发生率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吞咽障碍发生9例,占28.13%,胃内容物反流发生7例,占21.88%,误发生5例,占15.63%,吸入性肺炎发生3例,占9.38%。实验组吞咽障碍3例,占9.68%,胃内容物反流发生4例,占12.90%,误发生2例,占6.45%,吸入性肺炎发生1例,占3.23%。经比较,实验组经误口腔专项护理后,患者吞咽障碍率、胃内容物反流情况、误发生率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误高危老年患者实施误专项护理干预,可以使得患者再次发生误概率降低,降低临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在临床中应用有着一定的价值。

  • 标签: 误吸护理干预 误吸 高危 吸入性肺炎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听神经瘤患者术后应用误风险评估与饮食分级护理,观察其发生术后误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90例听神经瘤手术患者分为甲组与乙组,各45例。甲组配合一般护理,乙组接受误风险评估和饮食分级护理,对比两组误的情况。结果甲组误发生率为17.78%,高于乙组的2.2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听神经瘤术后患者采取误风险评估后再行饮食分级护理,能够有效预防误,临床价值颇高。

  • 标签: 听神经瘤 误吸 风险评估 饮食分级护理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气管插管危重患者口腔护理中应用冲痰管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危重患者中选取50例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气管插管,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行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冲痰管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或其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观察组患者或患者家属满意率为92.00%,同对照组68.00%比较,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法在对行气管插管危重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应用冲痰管,能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危重患者 气管插管 口腔护理 冲吸式吸痰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光学追踪系统和力传感技术的脂针运动记录系统在脂术中对脂针运动数据的检测效果,并分析检测数据与脂效率的关系。方法选取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符合入选标准的脂肪抽吸手术患者。分别由A、B 2位术者抽吸患者脂区域的左侧和右侧,通过基于光学追踪系统和力传感技术的脂操作记录系统,采集术者250~400 s的操作轨迹数据和力数据,测量试验时间内吸出的脂肪量,分析比较2位术者脂针运动的幅度、频率、前进阻力,计算并对比脂效率。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和符号秩和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共入组18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3~49岁,平均37岁。脂部位分别为腹部、大腿、腰部。术者A的脂针运动幅度和前进阻力分别为(11.43±1.23) cm和(9.35±2.24) N,高于术者B的(10.00±2.33) cm和(8.20±3.05) 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780、P=0.013,t=2.328、P= 0.033)。术者A脂针运动的频率为(2.14±0.19) Hz,术者B为(2.19±0.55) Hz,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6、P=0.719)。术者A的脂效率为(19.20±9.36) ml/min,术者B为(15.27±8.05) ml/min,A比B高3.93 ml/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36、P=0.002)。结论基于光学追踪和力传感技术的脂针运动记录系统,可以很好地记录和分析脂术术者的操作轨迹和阻力,并发现脂针的运动幅度和前进阻力较大时,脂效率更高。

  • 标签: 脂肪切除术 生物医学工程 吸脂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痰后,使用不同管道冲洗装置对冲洗液细菌菌落数、痰操作时间及更换吸痰用物所用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5月入住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符合纳入标准的气管切开患者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40~77岁。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在Micro Scan Walkaway 40细菌生化药敏鉴定仪及相关配套试剂的辅助下监测并记录气管切开患者痰后不同管道冲洗方法对冲洗液细菌菌落数、痰操作时间及更换吸痰物品所用时间的影响。采用t、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分析。结果使用传统痰装置痰后,冲洗液开启后4 h、8 h和24 h细菌菌落数分别为0(0,0)cfu/ml、0(0,0)cfu/ml、4.50(0,258.00)cfu/ml,使用自制一体式痰装置痰后分别为0(0,0)cfu/ml、0(0,0)cfu/ml、0(0,1.75)cf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048、-2.549、-3.371,P=0.041、0.011、0.001)。使用自制一体式痰装置痰操作时间[(78.59±6.11)s]及更换吸痰物品所用时间[(11.27±0.86)min]少于传统痰装置[分别为(114.19±5.88)s、(17.22±1.06)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747、-7.514,均P<0.01)。结论自制一体式痰冲洗装置可有效降低冲洗液的细菌菌落数、缩短痰操作时间和更换吸痰物品所用时间。该方法安全、经济、省力,同时优化流程,可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吸痰 冲洗装置 细菌污染 吸痰时间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外科ICU机械通气患者的痰处理当中,不同深度密闭式痰对于患者所产生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期间外科ICU病房内58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相关对象,所有患者需要接受密闭式痰,将其随机均分成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深度痰,实验组患者则接受标准痰,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主要指标对比后不存在任何差异(P>0.05),但是实验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远少于对照组,这一数据对比后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外科ICU内接受机械通气与密闭式痰的患者而言,标准痰的实际应用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外科 机械通气 ICU 密闭式吸痰 深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冲痰管在ICU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ICU收治的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单盲原则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口腔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口腔护理工作中应用冲痰管;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39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牙菌斑指数与牙菌斑清除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39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的口腔并发症发生率为7.69%,显著低于对照组39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的口腔并发症发生率20.5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ICU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中冲痰管具有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冲吸式口护吸痰管 经口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 口腔护理
  • 简介:摘要气管切开术主要用于因呼吸衰竭需要进行长期的机械通气和存在气道问题的患者。人工气道能开放下呼吸道辅助通气、供氧,并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但经常有争议气管切开是否会增加上呼吸道并发症的风险。本文综述了气管切开后误的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最新研究进展。

  • 标签: 气管切开 隐性误吸 微误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