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心梗患者在急诊时的急救措施与护理方法。方法对44例急性心梗患者,在急诊急救时进行密切监护并实施有效的护理,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有效护理44例病人中39例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88.6%。结论针对急性心梗的病人,及时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系统的急救护理后,能及时发现并发症并给予干预,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护理方法 急性心梗 急诊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心理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对106例心肌梗死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个体化护理。结果心理护理前出现的心理问题,在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后均有所缓解。结论稳定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能促进患者的康复,促患者在预期或提前出院。

  • 标签: 心肌梗死 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发作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50例确诊为AMI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患者入院后的不同时期适时给予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结果年龄偏大、高血压、糖尿病,严重心律失常,便秘,不良生活习惯,情绪焦虑恐惧等都是AMI的主要危险因素,发生率为12.0%~78%,针对上述因素的干预有利于病情的康复。干预组再梗死、心律失常、心功能障碍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寿命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心肌梗塞 急性病 危险因素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45例进行分析讨论,此组患者实施急救治疗,遵医嘱准确给予溶栓治疗和护理,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此组患者经抢救及护理干预后救治成功率为97.8%,其中1例患者救治无效临床死亡。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第一时间内给予抢救治疗并针对性的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的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加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抽取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率、依从性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效果好。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健康教育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针对我院2005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的七十三名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其发病原因,并针对各自不同症状进行治疗,力求在药物积极诊疗和通过循环辅助装置加以实施外科手术,从而改善病情,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心肌梗死 室间隔穿孔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方法对2009年3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6例患者经过综合治疗,治愈78例、好转14例、死亡4例,总有效率为95.83%;溶栓治疗期间4例患者出现皮肤、消化道出血。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其病死率高,预后差;早期溶栓治疗,可使冠状动脉再通,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关键,并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表现 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方法和转运经验。通过对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快速准确的诊断、积极的急救及恰当的转运的分析和总结。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方法和转运经验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塞康复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焦虑程度减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和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疾病的康复,也有利于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提高。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干预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形成原因进行观察与分析,以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达到防止便秘形成,降低便秘引起并发症的目的。方法回顾2007年10月—2012年10月本院收治的56例心肌梗死患者便秘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便秘情况大大改善,无排便困难引起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形成原因综合分析。对症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便秘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发现其中的规律,以提高对这类患者的认识。方法分析门诊心电图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胸痛症状不典型,以胸痛、胸闷、头晕、恶心为主要表现的患者41例,到心内科就诊,以头痛、头晕为表现的3例患者,到神经内科就诊,以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的3例患者,到消化内科就诊,以胸闷、气短、头痛4例患者,到中医科就诊,门诊心电图发现下壁心肌梗死14例,下后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7例,前壁心肌梗死16例,前间壁心肌梗死8例,非Q波心肌梗死7例。结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除胸痛、胸闷外,还可以表现为头痛、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临床医生应提高警惕,及时做心电图、血清酶等检查,及时发现和作出正确的诊断。

  • 标签: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资料,提高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抢救的成功率。方法迅速到达现场实施就地抢救,立即给予吸氧处置。心跳骤停患者立即进行现场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及药物应用等心肺复苏抢救。做好心律失常的监测与防治,对出现室颤者,立即给予除颤。同时实施安全有效转运。结果35例患者经积极院前救治后,4例抢救无效死亡,余31例患者抢救成功,均经急救处理后生命体征平稳,经绿色通道安全转运。结论及时、准确、有效的院前急救可大幅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吸氧 心肺复苏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总结60例院前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分工转送﹑措施。结果本组60例患者中54例迅速转送入医院急诊科,其中治疗好转50例、现场死亡6例、院内死亡4例。结论专业有效、规范的院前急救能保证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到本院就治的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治疗后冠脉再通情况、胸痛缓解情况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冠脉再通率为71.74%(33/46);胸痛缓解率为91.30%(42/46);44例治愈好转出院,2例死于室性心律失常。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显著,冠脉再通率高,胸痛缓解明显,临床应推广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效用。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用三种不同治疗方法(溶栓、CCS-2药物治疗、常规血运重建药物治疗)进行比较。结果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32例进行溶栓治疗,12例入选CCS-2治疗,46例常规血运重建药物治疗,好转治愈78例,死亡10例,2例转上级医院手术治疗获救治愈。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早诊断、早治疗及时溶栓是关键,静脉溶栓治疗明显降低心梗患者的病死率。

  • 标签: 心肌梗死 溶栓 CCS-2 血运重建药物治疗 疗效分析